世界上没有哪个教师不想让学生健康成长。使教过的每个孩子都成才,是教师最大的教育理想。但是,教师只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就能实现教育理想吗?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恨铁不称钢”和“欲速反不达”,甚至“好心办坏事”的教师呢?有没有认为“严师出高徒”而过高地要求学生,反而使学生背离而去的现象呢?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呢?
不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的教育教学管理就是“瞎管”,这样的管理不但不能促进学生进步,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因此为避免出现这种愿望与现实截然相反的现象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习以下有关管理行为的心理学知识。
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目标。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管理的问题。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近发展区”可以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找准这个“差异”和“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温馨提示:解读“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找准基础、搭好支架。
1.找准基础
在“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教师都注意循序渐进,都关注正迁移,但是,置学生“累不累”“烦不烦”“喜欢不喜欢”于不顾的教师恐怕不在少数。
在这个方面,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忽视学生的经验与经历,这也是有些教师找不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基础的主要原因。
2.搭好支架
搭好支架,也就是在儿童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搭好支架—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这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还重要。(www.daowen.com)
二、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学生原有经验”即包括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更包括学生的经历和心理体验。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继续攀登的平台。
三、 教学组织的构成,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育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是保证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但是,不管哪种组织形式,都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比如现在特别关注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分组,就有几种途径。在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中,应该进行同质分组,即把学习需要、个性特点比较一致的学生分成一组;在以过程探究或资源共享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就要进行异质分组,把具有不同经历、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有利于他们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教学组织形式并不简单地是一种组合的技术,在形式背后隐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教学哲学。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哲学,这意味着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建构、一起创生、一起改变、一起完善。当学习成为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的孤单竞赛时,学习本身就能得到极大的促进。作为一种哲学的合作学习要求始终关注以下因素:积极的目标、面对面的积极互动、个人的绩效责任、人际交流和过程反思。
四、 激励策略的使用,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倾向性
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良好的行为状态,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就可以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激励不单是一种管理方法,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激励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驱动学习行为,引导学习成功,并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
将激励机制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对知识的渴求、期待情感保持恒定;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与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已经初步认识到激励的作用,也逐渐能够运用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有些教师对激励策略的使用并不到位。如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地说“好,好,请坐”。这样的话语就很难起到激励的作用,学生的心理期待绝不是一个“好”字。
学生在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心理学上叫“个性倾向性”。教师采用评价方式时,要关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对于表现一贯积极、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评价要旨在激励他们勇敢挑战、敢于创新;对于平时敢于冒进、敢发奇想,但缺乏持之以恒态度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辩证的表扬;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常当“绿叶”的同学,评价应重在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