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学生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学生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和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元认知学习策略与学生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一、 元认知

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这个过程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

1.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其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方面: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

(2) 对任务的认识。

(3) 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认知控制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订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2.元认知策略的种类

(1)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学生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

(2)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和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例如,为了应考而学习时,会向自己提出问题。

(3)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二、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学习策略具有如下特征。

(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策略。

(2) 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策略。

(3) 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策略。

(4)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学习策略包含有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模式再认策略、动作系列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三、 认知策略与教学

(一) 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

1.识记过程中的复述策略

(1)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 排除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作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作倒摄抑制。早上学或学习开始时学习可以防止前摄抑制,晚上睡觉前或学习结束前学习克服倒摄抑制,另外要尽量错开容易混淆的内容,如英语和拼音。

(3)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 多种感官参与。

(5) 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6) 过度学习(达到150%最好)。

2.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

(1) 及时复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可降低疲劳,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鼓励学生利用分散复习,经常进行复习。

(3) 复习形式多样化。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进行总结。

(二) 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效果好。

1.记忆术

(1) 位置记忆法。

(2) 缩简和编歌诀。

(3) 谐音联想法。

(4) 关键词法。

(5) 视觉想象。

(6) 语义联想。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形成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等,以加强深层理解。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三)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纲等实际是两者的结合。

1.列提纲

2.利用图示

(1) 系统结构图

(2) 流程图

(3) 模式或模型图。

(4) 网络关系图。

3.利用表格

(1) 一览表。

(2) 双向表。

四、 资源管理策略(www.daowen.com)

1.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1)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① 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时间。

② 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时间。

③ 根据一天内的学习效率安排学习时间。

④ 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时间。一般说来,存在三种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3) 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明亮的光线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室内布置等。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管理策略

4.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讨论,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等。

五、 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生具体的学习策略,而且,要教学生积极地、适时地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有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

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针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4.生成性原则

检验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看学习者能否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程度高的策略有:给别人写内容提要、向别人提问、将笔记列成提纲、图解要点之间的关系、向同伴讲授课的内容要求。程度低的策略有:不加区分的画线、不抓要点的记录、不抓重要信息的肤浅的提要等。

5.效能性原则

即使学生知道何时与如何使用策略,可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其学习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教师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学生学习某材料时,要不断向学生提问和进行测查,并且根据这些评价给学生定成绩,以此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的效果。

(二)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研究人员对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阅读策略指导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有意识地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二步,在学科课程或阅读指导课程中进行监控。第三步,使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积极的监控,以提高其阅读水平。其中,第二步是模式的核心部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步:直接讲解、示范、辅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策略。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一字一句地顺序阅读。教师可以指导他,不必逐字读,可以略过一些不重要的细节。当他试着运用这种阅读策略,觉得这种阅读策略不错时,就会继续使用这种策略。当然运用阅读策略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学习某种好的策略后,会对不好的学习习惯有所矫正。在学会某种好的学习策略以后,要不断运用该策略,同时要将新的策略代替原有的不好的策略。指导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一些学习过程很难进行讲解,还有一些学习活动的具体过程还未确定下来,而且,有时难以确定将一个策略分解到什么程度最为有效。

2.程序化训练

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程序化训练的基本步骤是:将某一活动技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若干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例如,“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六个步骤。

(1) 预览。快速浏览材料,对材料的基本组织主题和副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注意大标题和小标题,找出要读的和学习的信息。

(2) 设问。阅读时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根据标题用“谁”“什么”“为什么”“哪儿”“怎样”等疑问词提问。

(3) 阅读。阅读材料,不要泛泛地记笔记,试图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 反思。一是把信息和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二是把课文中的副标题、主要概念及原理联系起来,三是试图消除对呈现的信息的分心,四是试图用这些材料去解决联想到的类似问题。

(5) 背诵。通过大声陈述和一问一答,反复练习记住这些信息,也可以使用标题、画了线的词等帮助记忆。

(6) 回顾。最后一步是积极地复习材料,主要是问自己问题,只有当肯定回答不出来时,才重新阅读材料。

3.完形训练

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个小组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总结,总结段落内容;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5.合作学习模式

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研究认为,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三) 几种常见学习策略的训练

1.画线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解释在一个段落中什么是重要的,如主题句等;其次,教学生谨慎地画线,也许只划一到两个句子;最后,教学生复习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画线部分。可教学生一些圈点批注的方法,与画线策略一起使用;圈出不知道的词,标明定义,标明例子,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在混乱的章节前画上问号,批注,如检查上文中的定义是否一致,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画箭头表明关系,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标出总结性的陈述。

2.做笔记

做笔记的方式将影响整合和组织信息的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学生做笔记的具体方法。在笔记的每一页的左边(或右边)留出几厘米的空白。做笔记时保留这部分空白。做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教师要教学生复习笔记。做笔记只是第一次的加工。复习笔记的好处在于它能使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精细加工和整合。因此,不仅要反复地看笔记,而且还要积极地思考笔记中的观点,并且和其他所学的信息进行联系。为了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讲得慢一点;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呈现做笔记的线索;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以作示范;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提纲或双向表等。

3.提问

提问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讲演以及捕捉其他信息。教师要教学生不时地停下来评估自己对课文或教师的讲演的理解。许多研究者曾通过提问训练学生寻找故事中的角色、情景、问题和问题解答。如果教师教学生在阅读时提一些“谁”“什么”

“哪儿”和“如何”的问题,可使学生领会得更好。

4.写提要

写提要就是写下能表达所读信息的中心思想的简短陈述。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每读完一段后用一句话概括。另外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准备一个提要来帮助别人学习这些材料。主要原因是这种活动使得学习者不得不认真考虑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5.掌握生物钟的时段学习法

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生物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这样分时段学习:黄金时段(上午7 ~ 8点)、考验时段(上午8 ~ 9点)、突击时段(上午9 ~ 11点)、休息时段(下午1 ~ 2点)、次佳时段(下午2 ~ 4点)、攻关时段(下午5 ~ 6点)。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生物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