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岛市市北区财政局调查分析

青岛市市北区财政局调查分析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北区、四方区、台东区财政局建立后,通过举办专业培训、走访税源单位、汇总年际报表等形式进行辖内税源状况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辖区财源状况,研究分析了辖区财源的特点及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区内财源建设提出了10点建议,呈报区委、区政府,以供决策。

青岛市市北区财政局调查分析

市北区、四方区、台东区财政局建立后,通过举办专业培训、走访税源单位、汇总年际报表等形式进行辖内税源状况调查分析。1995年,市北区财政局为了摸清辖区财源情况,搞好财源建设,专门成立财源调查组,利用近半年时间,对全区财源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对全区13个行业、2339户工商企业和28处市场、9654户个体工商业户1994年度经济发展状况和税金缴纳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辖区财源状况,研究分析了辖区财源的特点及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区内财源建设提出了10点建议,呈报区委、区政府,以供决策

1997年,四方区财政局为培植后续财源,摸清辖区税源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财政收入潜力,查找税收征管的空白点,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税源调查工作。调查历时近两个月,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总计达100多人,调查区属应纳税国有、集体及合资合作工商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地驻区单位及市属单位所办第三产业共6364家,是四方区调查项目中投入人力最多、涉及面最广、实用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经调查,辖区税源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有734户未办税务登记,占调查总户数的11.5%;另有175家单位提供不出纳税依据,存在变相偷税;有117户在区内经营,而不在区内纳税。根据税源调查的结果,对未办税务登记和至今属地化管理未到位的近1000余户,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税收征管,避免税款继续跑冒滴漏。

2000年,四方区开展税源普查,全面摸清区内税源分布情况及其构成情况,为发展区财税经济提供准确依据。通过税源普查数据汇总显示,四方区普查登记的行政区域内开业的各类业户4945家。普查登记单位1999年交纳的各种税款普查金额为81285万元,占实际征收入库金额的101.40%;2000年度交纳的各种税款普查金额为88030万元,占实际征收入库金额的103.02%。从税源结构看,营业税所占比重太低,仅占全区税源的12%左右,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房地产等营业税行业发展不足、规模偏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还不够发达,分别占全区税源的16.37%和13.12%,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招商引资、发展个私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速度和质量还需进一步加快与提高。据此,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有关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区级财政收入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培植地方财源,振兴区级财政献计献策。

2001年,市北区财政局按照省、市税源普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税源普查工作和分析论证工作,此次普查,共普查税源户数9371户,查出漏管户230户,查补税款40.7万元,通过普查工作全面摸清了税源家底和重大的综合性区情,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区政府指导经济工作,加快税源经济发展,做好经济分析及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性信息资料。

2002年,市北区以全区140户样本企业所得税调查为基础,对区域内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大户进行重点管理,跟踪服务,培植支柱财源。2003年,市北区对全区186户企业的所得税税源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以企业所得税纳税户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企业所得税年度入库数3个指标为基础,确定了186个样本企业,并针对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现代财务分析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测算出不同类型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水平、企业经营效益、享受税收优惠程度;同时进一步对税源分布情况、税制结构和政府收入进行定性分析

通过调查,摸清了2002年度区内企业有关所得税各个方面的主要情况和变化态势。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实际税负相对偏高。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所得税税负分布看,内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重,外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轻。按企业规模企业所得税税负分析,大型企业所得税贡献最大,中型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最高。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运用4个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对样本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外资企业的营利能力高于内资企业,产业之间营利水平有所差别,第二产业优于第三产业。区内企业所得税在产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分配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从产业结构看,税源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正成为所得税收入新的增长点;从经济类型看,企业所得税税源主要来自于内资企业;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仍然是所得税骨干税源;从总体上看,流转税在税收总收入中仍占有绝对地位。政府收入比重不断提高。通过对样本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一是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略有上升,内资企业仍高于外商投资企业,因此,统一现行的双重税制将有利于内资企业更好地快速发展和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二是重点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稳定,是辖区内企业所得税的重要税源,提供政府收入多,享受的税收优惠少。三是第二产业中的烟草、医药制品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销售收入转化为税收的能力在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是辖区经济发展的潜力税源。四是国家在企业收入中分配额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略显繁乱,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透明度和效率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五是加快企业改制的进程、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是市北区企业所得税增长的重要保证。基于以上分析,调查组建议:一、对重点税源应大力扶持,对潜力税源要着力培植。要充分运用财政职能和税收手段,做大做强重点企业,使其发挥规模效益和主力军作用,并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以稳定的速度提高增量。同时,还要大力支持计算机及软件研发与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不断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潜力税源的持续快速增长。二、要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将优惠政策支出逐步纳入财政进行核算。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项目过于繁乱,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应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及时清理,取消一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惠政策,及时制定符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的同时还要保证其他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对税收优惠政策支出要逐步纳入财政进行核算,尽快建立税式支出制度。三、进一步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征管体制。由于中央在与地方进行税收分成时比例过高,地方税收共享收入的分成比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成比例,以充分调动市、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加大依法治税的力度,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欠税抗税行为,相关部门协力配合,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保质保量完成。四、加快建立市级、区级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形成统一的企业财务信息网,使企业的相关情况指标、基本财务状况、收入成本费用情况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能在网上实现共享,便于区级财政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掌握辖内企业的税负、税源分布、税收优惠情况等。(www.daowen.com)

2005年,市北区财政局按照财源建设目标,根据2004年税务资料优选出年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全区占比达88%的200户样本企业,按街道管区进行划分,落实到16个街道办事处进行调查,充分利用税源调查数据,了解在企业所得税征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实际税负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管理分析,为财源经济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同年8月,完成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收集、审核工作,并对企业所得税调查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摸清辖区内企业所得税税源分布结构和规律,全面掌握样本企业各项税收缴纳情况,并撰写了辖区2004年税源调查分析报告,为下一步按照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方案,测算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奠定了基础。年内,实行纳税大户月分析制度,强化重点税源税收拉动作用。对区集中的19户重点企业逐户走访,加强沟通和了解,每月对其税收情况进行分析,掌握重点税源的缴税情况,并建立纳税档案经常性对比分析,找出重点税源纳税增减的深层次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2007年下半年,市北区综合治税办公室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税源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税源普查实施方案,是年7月中旬至11月底,对全区18133户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进行了实地普查。通过普查,各街道办事处全面掌握了本管区税源状况,分别建立了本管区企业、个体工商业户、房产租赁和集贸市场纳税资料数据库,摸清了房产税的缴纳情况,共普查全区租赁经营房产10766户,共查出“外注内营”企业232户,共查出漏征漏管个体工商业户2189户。此次税源普查发现,区内个体工商业户漏征漏管现象比较严重,个人出租房产税漏征漏管非常严重,核定税额普遍较低,个体工商业户和企业在税务管理衔接过程中存在漏洞,未办理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较多。通过对登州路啤酒特色街和大成路经营业户逐户复查,查出登州路啤酒特色街未纳税业户29户,大成路未纳税业户有11户。根据普查结果,区工商局、区税务部门抽调专人配合街道办事处对查出的外注内营企业和漏征漏管户逐户进行整治,对现金交易较大的中小企业税收进行核定征收,对规模较大的分支机构进行整治,对于个人出租房产进行专项整治,对于集贸市场代征税进行试点,建立税源普查长效机制,对个体税收征管模式进行改革。街道办事处抽调3~5人专门负责税源管理工作,按照路段将各项税收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划片管理,每月将管区内新增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报送区综合治税办公室,由工商和税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市北区财政局召开市北区应对金融危及企业恳谈会(2009年)

2012年,随着国家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地方财源出现了不确定性变化,青岛市对区级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的调整完善,对现有财源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是年,市北区委办公室会同区财政局对辖区财源建设概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据调查,全区共有各类经济主体4.5万余家,其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约4.3万家,占全区经济主体总数的95%以上,成为区域税收的主力军。2011年区级税收构成中,二、三产业税收比例达到16.7∶83.3,服务业税收在我区税收总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以房地产、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和软件、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到区级税收总量的56.1%,尤其是总部经济实现区级税收3.16亿元,同比增长25.9%,对区级税收的贡献率达到22.3%,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工业企业数量约1500家,仅占全区企业总量的9%,但经济总量占全区的17.31%,而且多为大型企业,单个企业税收量较大,对辖区税收贡献度较高。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四大主体税种,增长情况良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收入质量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两个比重”上;二是税源结构非常不合理,对重点企业的依赖程度过高;三是受房地产、批发零售、制造、交通运输和建筑等五大支柱行业影响较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存在巨大潜在风险;四是新增税源比重不高,对财政增收贡献不大;五是小微经济主体征税难,造成税收流失较大。据此,调查组建议,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区重点发展产业,进一步优化财源结构。坚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新增税源,重点将投资引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新增税源占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突出抓好金融保险业税收和房地产业契税两个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加大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提高民营经济的税收贡献率。继续强化政府管税、专业治税、群众护税、部门协税的社会化办税机制,从源头管好税源。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原则,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尤其是出租房产税、中小企业、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2013年,市北区按照市财政局确定的抽样名单,组织进行部分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本次调查按照《财政部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抽样调查方案》规定,统一规范,统一部署,统一程序,统一回收,由样本企业或单位安装调查软件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人员首先将调查的相关材料发放到被调查企业或单位,由被调查企业或单位自行填写,期间由调查人员负责催办、指导、审查和回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