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静坐法的发展与推广-学医随笔

静坐法的发展与推广-学医随笔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出版的是《因是子静坐法》,这本书分原理、方法、经验3篇。1919年又出版了他翻译日本冈田虎次郎的《冈田武静坐法》一书,至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了3次。此一时间还有尤惜阴的《静坐谈》、江夏(字云鹤)译日本江间俊一等撰的《心身锻炼法》,还有雷通群编译的《冈田武静坐心理》等,这些都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在推波助澜。毕竟静坐法是一种练功行为,不能代表一天24小时生活的全部。

静坐法的发展与推广-学医随笔

静坐法是一种养生方法。说到静坐法自然提到江苏武进人的蒋维乔(字竹庄,自号因是子),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末廪生,与丁福保、曹颖甫同学,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对文学、历史哲学有一定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早年体弱多病,经过锻炼气功而转愈。为此,他潜心研究气功,创用静坐法气功保健养身有良好的效果。

首先出版的是《因是子静坐法》(191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这本书分原理、方法、经验3篇。论述静坐与生理、心理之间的关系。他对道家静坐的姿势、调息法及排除杂念等都有详细的叙述,介绍在静坐中因为“气”在腹内产生震动的感觉即道家的“小周天法”,以及以意念引气贯通任督二脉的“大周天法”。因为这本书是作者亲身体验,方法也简单易行,所以流传很广。商务印书馆从1914—1941年共11次印刷,发行数十万册,至今尚有28家大型图书馆藏。

第二年蒋维乔又著成《健康不老废止朝食论》,这本书继《静坐法》之后又详尽地介绍废止朝食与静坐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受到读者欢迎。1919年又出版了他翻译日本冈田虎次郎的《冈田武静坐法》一书,至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了3次。

然而,蒋的同学丁福保不甘示弱,写成《静坐法精义》(1920年刊行,上海医学书局出版),这本书是以问答体裁阐述儒、佛两家静坐理法,兼及道家的黄庭、守一、元神诸论。并且引述葛洪抱朴子》等书,强调静坐以修身为先,依次叙述佛教坐禅方法,对儒、道、佛三家静坐法作了比较,如何达到最高境界也予充分说明。但毕竟是曲高和寡,不及《因是子静坐法》读过以后马上派到用场,商务印书馆也只印了一次。

丁福保,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字仲祜,号梅轩,别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肄业于南菁书院后,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考中秀才。次年秋乡试未中,重入书院随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学习数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因久病不愈,遂赴江苏昆山真义(今正仪)镇,师从名医赵元益(字袁甫,又字望岵,号静涵。生卒年为1840—1902年。曾于光绪七年应诏诊治慈禧)。1908年在上海自新医院挂牌行医。次年被派往日本考察医学教育,回国后继续行医并参与中西医学学术研究活动。曾编著《丁氏医学丛书》,并在上海开设丁氏医院,创办中西医学研究会,编辑《中西医学报》。1916年起,信奉佛教,宣扬佛学,有多种佛学著作。

丁福保因为信仰佛学,所以他主张素食,呼吸新鲜空气。他的饮食喜欢佐餐奶油,认为“奶油营养价值高,且有润肤作用”。他对人说:“多吃香蕉可以帮助消化,小溲解除秽气。”他睡眠即使在冬天也是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他喜欢洗冷水澡,因此从未伤风感冒。(www.daowen.com)

由此,形成竞争的态势,蒋维乔也使尽解数,于1922年出了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续编》,这个《续编》实际不是继续道家的静坐法,而是着重论述佛家静坐理论与功法,对调息、调身、调心诸法而更详细的阐述,尤以止观调心法更为精辟。止观,按佛教的说法即“禅定”和“智慧”的并称。“止”是念念归一,“观”是了了分明。说的是练功者必须达到较高的入静境界的体验方法,还有诸多注意事项。书中十二息治病法,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理。这个版本,由商务印书馆铅印,一直到1948年有10次印刷,也发行数十万册。

此一时间还有尤惜阴的《静坐谈》(1919年)、江夏(字云鹤)译日本江间俊一等撰的《心身锻炼法》(1919年),还有雷通群编译的《冈田武静坐心理》(1920年)等,这些都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在推波助澜。1934年上海佛学书局也找了明•袁黄(字坤仪,法名了凡,浙江嘉善人,曾著《摄生三要》《祈嗣真诠》)所撰《静坐要诀》,印刷成书。

丁福保为陈存仁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题字

说到静坐养生,丁福保与蒋维乔早年又是南菁书院同学,平时交往比较密切,见面都侈谈自己的养生之道。据说,两人竟赌起东道来。说的意思是“谁先死,谁就是失败者”。丁福保于1952年11月28日于上海病逝,未满80而终。蒋维乔建国后曾任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编撰《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于1958年逝世,享年85岁。

现在看来,静坐养生不能作为人体养生的全部,静养也是很重要的方法,但静养并不等同于静坐。人体的养生随客观生活环境必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论圣人养生法:“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及“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都是指导清静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掌握的。毕竟静坐法是一种练功行为,不能代表一天24小时生活的全部。况生命的终极点有各种各样相当复杂的因素,譬如现在可以致命的新型流感病毒简直是防不胜防。至于丁蒋之赌也就是违拗了大自然科学道理,人体的存活更不能强求一律的,导致死亡有不可能预测的突发情况。说他们是医者也好、哲人也好,甚至是智者也好,在这一点上,也未免陷入患得患失的一个套路之中。总之,瑕不掩瑜,他们的静坐法著作还是可供学习参考的书籍,毕竟他们亲身体验过。(200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