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性质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性质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遇到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普遍的,甚至遭遇挫折的频度相对还会更高一些。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性质

第二节 挫折的性质及独立学院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挫折与失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任何一件事情的成败,都受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里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这些因素又常常以多种形式混杂交融在一起,并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使之变得扑朔迷离,不易认清。

一、挫折的产生及其性质

1.挫折的产生

动机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力求实现这一目标。但在动机指向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旦受到阻碍和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产生挫折。

由此可见,挫折的产生与以下五个方面有关。一是需要和由需要产生的动机。二是在动机驱使下有目的的行为。三是使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或目标不能实现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称为挫折情境;挫折情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当事人想象中的。四是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称为挫折认知。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际遇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五是因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称为挫折反应。

在以上五个方面中,挫折认知是产生挫折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在挫折情境被知觉后人们才会产生挫折感,否则,即使挫折情境实际存在,只要不被知觉,人们也不会有挫折感。所以,挫折感的实质是当事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当事人是否有挫折感和挫折反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挫折情境以及对自己的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知觉、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人,需要和动机的强度、对实现目标的评价标准、对自我的预期以及对挫折的归因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即使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便会产生不同的挫折反应。如同样是考试不及格,有的学生痛不欲生,有的学生懊悔不已,有的学生则不以为然,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考试不及格这一挫折情境的认知不同所造成的。

由于当事人对挫折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受他本人的信念、判断、价值观念等认知因素的影响,所以,当事人在以往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固有的认知结构对挫折的产生以及挫折反应的强度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常常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将会导致不适当、不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挫折的性质及其转化

从挫折产生的基础和过程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和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所以,挫折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时挫折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具有消极性,使人失望、痛苦、沮丧,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甚至导致攻击侵犯行为或失去对生活的追求,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严重损失;另一方面,挫折又具有积极性,给人以教益,使人认识错误,接受教训,磨炼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在逆境中奋起,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挫折的消极性和积极性都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挫折的转化是指当人们遇到挫折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将挫折变为动力,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奋斗,或重新调整目标,从而使需要或动机获得新的满足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即减少挫折的消极因素,积极寻找挫折积极的一面,促使挫折产生的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

3.挫折阈限和挫折承受力

挫折阈限是指引起人们产生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一个人挫折阈限的高低与挫折本身的刺激量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当事人对挫折情境、挫折事件的主观认识与感受,即更多的是由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所以,不同的人对具有相同刺激量的挫折情境和事件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因而也就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挫折阈限与挫折感成反比关系,即挫折阈限越低,挫折感就越强;挫折阈限越高,挫折感就越弱。

挫折承受力是指人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就是人们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挫折承受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挫折耐受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挫折排解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后,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整和转变,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挫折的耐受力和排解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共同组成挫折的承受力。耐受力是适应的前一阶段,是对挫折消极被动地适应,表现为对挫折的负荷能力,为排解力提供基础;排解力是适应的后一阶段,是对挫折的主动适应,表现为对挫折情境的改造能力,是对耐受力的进一步发展。耐受力是接受现实,能够减轻挫折情绪反应的强度;排解力是改变现状,促使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www.daowen.com)

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挫折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条件以及个人的动机冲突等多种因素有关。独立学院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发展欲望强烈,需求广泛而执著,个人的理想抱负水平普遍较高;另一方面,他们人格发展尚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浅,挫折经验不足,加上独立学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遇到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普遍的,甚至遭遇挫折的频度相对还会更高一些。

1.构成挫折的外界因素

构成挫折的外界因素是指个人自身因素以外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给人带来的限制与阻碍,使人的需要和目标不能满足和实现而产生挫折。构成挫折的自然因素是指个人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天灾人祸、时空限制、意外事件等,如地震洪水交通事故、疾病、死亡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挫折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遇到,其后果可能很严重,对人的影响很大,如亲人去世、因交通事故致残等;也可能不严重,对人只产生暂时的影响,如有些学生刚入学时对当地的气候不适应,不习惯集体住宿等。

构成挫折的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限制与阻碍,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对人的影响和限制是无处不在的,因而人们因社会因素而产生的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竞争日益加剧,使人们的紧张感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挫折感不断增强。进入独立学院以后,独立学院大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多是受到校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他们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考试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等。

2.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

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是指由于个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和目标不能满足和实现而产生挫折。如身高、体形、容貌、知识结构、健康状况、表达能力、自我期望、经济条件等都可能是挫折源。独立学院大学生普遍自视较高,有强烈的自尊心,争强好胜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较强,所以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挫折很多都是来自个人自身因素。

在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中,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能力与自我期望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因素。许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往往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我发展的预期和要求不是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常常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制定过高的甚至无法达到的目标和计划。一旦这些目标和计划因为能力不及无法实现,而自己又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3.动机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常常会因多种需要而产生多个动机,并指向多个目标。当这些并存的动机相互排斥,或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部实现而必须有所选择时,就形成了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常常导致部分需要和目标不能满足和实现,于是就造成了挫折。动机冲突也是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的一个方面。动机冲突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也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重要挫折源,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双重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这两个目标因条件所限又无法同时实现,从而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冲突情境,如有些学生在谈恋爱期间同时对两个异性有好感,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有些学生想做好社会工作,又不想影响学习成绩等。

双避冲突是指人们同时遇到两个具有相同威胁性的目标,两者都想躲避,但因条件所限而必须选择其一,从而产生左右为难的冲突情境。

趋避冲突是指人们在面对同一目标时产生的互相矛盾的心态,即这一目标既具有吸引力,能够满足某些需要,同时又具有排斥力,构成某些威胁。如考试时,有些学生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复习,害怕考试不及格,于是就产生了作弊的想法,但又怕被监考老师发现受到校纪处分;有些学生想参加演讲比赛,但又怕失败有损自尊心。

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人们同时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又同时存在趋避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