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的含义
情绪一词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用语中,人们在使用这个词时并不感到困难,在认识和理解上也没有多大的分歧和误解。比如说,观看一场扣人心弦的体育比赛会令人感到兴奋和紧张;失去亲人会令人痛苦和悲伤;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后会感到喜悦和轻松;遇到挫折时会感到悲观和沮丧;遭遇危险时会出现恐惧;面对敌人挑衅时会感到按捺不住的愤怒;在工作不称心时会产生不满;在美好的期望未变成现实时会有些失落;而在面临紧迫的任务时会感到焦虑……这些感受上的各种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绪。总的来说,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它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情绪是一种对人生成功具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它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积极肯定的情绪是爱、温情、感恩、好奇心、振奋、热情、毅力、信心、快乐、活力、奉献、服务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是嫉妒、愤怒、抑郁、紧张、狂躁、怀疑、自卑、内疚等。正面情绪对人生的成功发挥着积极作用,负面情绪对人生的成功起消极作用。
2.情感的含义
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的特点,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比如,个体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少受教育影响的依恋、交往等需要,还有与之相关的爱、恨、依恋感、孤独感等。
3.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生理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情绪两个方面。情绪和情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它们的区别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说明。
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由于危险情景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愤怒等。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作用的时候,也会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产生活中,那些直接或间接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人的反应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引起厌恶的情绪,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些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态度的反应就是情感。例如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求知欲等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高级情感,它们具有社会历史性,有时还可能带有阶级的烙印。
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常常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密切相关,情感这一概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情感的内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而情绪,则常用于感情的表现形式方面,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此,当谈到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情绪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来表达,而对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然而,无论情感或情绪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因此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它们彼此又有联系。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例如,保卫边疆的战士,在敌人进攻时,爱国主义的情感会爆发为强烈的怒火。又如1976年1月11日傍晚,在长安大道上,等待周总理灵车经过的千百万人,冒着寒风,流着热泪,悼念周总理的无限悲痛吞噬着人们的肺腑。这些切身的体验,既是中国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高尚的、深沉的情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表现为激烈的情绪。另一方面,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也能由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上甘岭战役中,在极度缺水的条件下,一杯水在战士手中辗转传递,没有人沾一下自己的嘴唇。这个典型的事例之所以感人,就是由于人们高尚的道德和觉悟压倒了那些基本的天然需要,表现了高尚的情操。
以上的几个例子表明,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是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类中体现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的。
二、情绪的基本状态
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它对人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可能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也可能降低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它可能有益于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根据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
1.心境
这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烦心事忧心忡忡等,均为心境的不同表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生活中,人际关系的远近、气温的高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均可能导致某种心境的产生。心境具有渲染性,当个体处于某种心境之中时,他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都会蒙上一层相应的情绪色彩,同时也具有弥散性,此时心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蔓延的范围较广,常常会影响大学生的整个言行。正如古语所说“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由于各自的心境不同,对其他的事会带着自己的渲染性、弥散性的心境去看,体验是不同的。具体说来,假如,某独立学院一位大学生学习好,又获奖学金,表现好,又得到教师夸奖,心里当然乐滋滋的,在这一心境下,上课会很有精神,思维敏捷,反应快,课后做事也轻松麻利,与同学交谈兴致勃勃,进出宿舍、课堂、食堂都哼着小调,脸上带着笑容,生活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么的美好。这种愉快喜悦的体验使他在较长时间都会感染上一种满意的、愉快的情绪色彩。反之,如果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或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他在某段时间内都会感到心情压抑,愁眉苦脸,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心境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几小时甚至更短,长到几个月甚至更长。心境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产生该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重大的生活事件,导致的心境持久,性格内向、沉闷的人心境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心境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但有些原因通常是意识不到的。一般来说,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事业是否成功,工作是否顺利,以及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疲劳程度、环境事物、季节气候都可以引起心境的变化。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积极的心境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效率提高,有助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心境,使人悲观消沉,活动效率降低,无益于身心健康。我们最常经历的情绪状态是心境状态,因此,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境,保持积极、良好的心境。
2.激情
这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比如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气急败坏、惊恐万分等均为激情的不同表现。由于激情多是由重大事件(巨大成功、严重挫折等)的强烈刺激所致,人们总伴以强烈的生理反应和表情行为,有强烈的体内活动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因而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特点。例如,狂喜时会手舞足蹈,发怒时会暴跳如雷,恐惧时则面如土色,甚至以一言不发、呆若木鸡、萎靡不振等极端形式表现出来。激情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性的激情使人的感情完全投入到当前活动中,激发个人的潜力,完成眼前的活动,如生活中的见义勇为,解放战争时保家卫国的激情;消极性的激情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如独立学院有的大学生一时“性”起,激情中失去理智,而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需要指出的是,激情的爆发性、冲动性程度,应随当时的情景和个体、群体的行为特征不同而有差异,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也不同。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外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往往发生于出乎意料的危险情境或紧要关头,如火灾、地震、高考等。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目瞪口呆,手忙脚乱,陷入窘境;一种是急中生智,及时行动,摆脱困境。应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1974年,加拿大生理学家塞利(Selye)指出,在危急状态下的应激反应会导致适应性疾病。有关研究表明,应激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的发生,出现警觉阶段—反抗阶段一衰竭阶段等一系列症状,最终使机体精疲力竭,抵抗力下降,出现适应性疾病。
应激状态下有积极的反应与消极的反应。积极反应表现为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使体力和智力充分调动起来,获得“超常发挥”;而消极反应表现为惊慌失措,四肢无力,眼界狭窄,思维阻塞,动作刻板或反复出错,正常处理事件的能力大大削弱。因而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应发挥积极反应,避免出现消极反应,并适度控制应激反应,促进身心健康。(www.daowen.com)
三、情感的种类
情感通常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反映一定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这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根据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认识和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言行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道德感主要包括: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敌人的仇恨感;对不良行为的正义感、鄙视感;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对学习、劳动及社会活动的义务感、责任感;对事业的使命感等。经过十几年的校内外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鲜明、正确和健康的道德感,具体表现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歪风邪气的憎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等。这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道德感逐渐成熟的一面。与其他心理发育一样,许多独立学院大学生道德感也有不成熟的一面,如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不一致,出现一些违反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行为,有些人甚至堕落犯罪。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求知欲、兴趣和创造意识等是否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在智能活动中产生,反过来又推动着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所以,理智感实际就是人们追求真理的情感。理智感在人的智能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必备的心理素质。凡涉及智力活动的场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理智感都有明显的表现,如对获得新知识、新思想时愉快、满意的情感体验,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等。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智感的状况与志趣的取向有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为同一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差异影响到理智感的状态。反过来讲,对学科缺乏兴趣,是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智感发展的重要原因。
3.美感
美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的水平同文化修养、能力和个性特征密切相关,也与时代性、民族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按照审美对象来划分,美感可分为自然美感、社会美感、艺术美感和科学美感等。美感是从具体的形象得来的,因此具有形象直观性和可感性。如对自然事物的赞美,对社会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称羡,对音乐、美术、舞蹈的欣赏,通过人类对大自然的意志力量和创造力量来体验科学美感等,无一不体现这种特性。由于美感包含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独立学院大学生校园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各类美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差异,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美感又比其他情感具有更明显的差异性。
四、情商
情商,即情感智商,这一术语由美国耶鲁大学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教授和新罕布尔大学约翰·梅耶(John Mayer)教授正式提出。正如智商被用来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智力一样,情商亦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情感智商的高低。如果说智商分数更多的是被用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那么,情商分数则被认为是用于预测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或生活成功的更有效的标准,它更好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美国心理学家把情商概括为以下四方面内容。
1.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需要的能力;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2.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情绪思维的引导能力;情绪突出鲜明地对与情绪有关的判断和记忆过程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心境的起伏使个体从积极到消极波动变化,促使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情绪状态对特定的问题解决所具有的促进能力。
3.理解与分析情绪,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认识和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
4.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根据所获知识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进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监察自己和他人有关情绪的能力。
智商和情商并不是相互抵触的。高情商者也可能具有高智商,低智商者也可能具有低情商。事实上智商和情商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像智商高而情商低,或情商高而智商低的人在生活中都较少见。所以说,虽然智商和情商反映的内容不同,但两者之间绝非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个人来说,无论哪一方面存在缺陷都是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