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的两个传说
朱元璋在登基之前,曾借宿于太平府(今安徽当涂)般若庵。民间传说,朱元璋长着马脸猪嘴,脸上还有36颗红麻点,72颗小麻点,可以说是奇丑无比。因此,般若庵的住持方丈一看到朱元璋与众不同的长相就感到非常惊讶,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丑陋之人。方丈好奇地询问起朱元璋的姓名,当时朱元璋已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了,他见方丈一再追问自己的姓名,便故作矜持,笑而不答,提笔在粉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叨叨问姓名。
后来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即位,曾有意派人到般若庵寻访自己当年的墨迹。使者回来后报告说这首御诗已被人揩去。朱元璋听了十分恼火,他立即派人将庵内的僧人抓来,论刑当斩。不过,在僧人们死之前朱元璋很想弄明白为什么他们要揩去自己的粉壁诗,因此他当面愤愤不平地质问僧人们道:“为什么要除去朕的诗?”在被抓来的僧人中,有一个年轻僧人尚有几分机智,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御制题诗的确已被洗去,但洗去之前,我们师父曾在旁边写了四句诗。”朱元璋忙问:“你们师父写的什么诗?”年轻僧人遂朗声诵道:
御笔题诗不敢留,留诗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
朱元璋听了年轻僧人念出来的诗,非常高兴,爽声大笑,令人将僧人无罪开释。聪明的僧人用几句诗文将朱元璋大大吹嘘了一番,侥幸保住了性命。
不过,有关这首粉壁题诗的传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的传说与罗山县(今河南罗山)的灵山茶有关。(www.daowen.com)
某年的农历三月初一,朱元璋的部队在灵山附近吃了败仗,他只身逃到了罗山县的灵山寺。寺中的僧人不厌其烦地问他姓名,此时的朱元璋哪里敢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他被问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提笔在寺庙的墙上题了一首诗。这首诗跟前面提到的题写在般若庵粉壁上的诗一模一样。当然朱元璋不可能在两个地方题写同样的诗,这就使得同样的一首诗演绎出两个类似的传说。现在要想弄清朱元璋到底是在哪里题写这首诗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就连朱元璋有没有写过这样的诗也都不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因此这两个我们姑且都把它记载下来吧。
总之,在传说里,朱元璋得到灵山寺僧人以礼相待。他们为逃亡中的朱元璋准备了饭菜,还敬上了一杯灵山茶。当和尚们看到他身上还有几处刀伤时,还按照医书上介绍的方法,用九龙潭的水浸泡灵山茶,替朱元璋擦洗伤口。说也奇怪,在连续擦洗后,朱元璋的伤口疼痛逐渐消失,经过一夜的休息,伤口竟然痊愈。第二天清晨,他就投奔自己的主力部队去了。
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应该好好感谢灵山寺的菩萨保佑;又一想,我如今是天子,我当年题的诗不知和尚们保存下来没有,如果保存了,寺里的和尚更要优待。他于是决心亲往灵山进香。朱元璋首先派一使者到灵山调查那首诗的情况,并对使者交代:“如果那首诗还保存着,立即回应天府禀报;那首诗如果被毁无存,将当年毁诗和尚和住持一并押进京城。”使者接旨后很快来到灵山寺,但没有看到朱元璋题的诗。原来朱元璋题诗后,和尚们怕元军过来找麻烦,赶快用暗红色石灰涂抹一层,搜捕朱元璋的人没有搜到,更没有见到题诗,灵山寺也就在兵荒马乱中相安无事了。当朱元璋的使者说明来意之后,寺中的僧人便赶紧用水冲去表层暗红色的灰层,隐隐约约地露出原来题诗的痕迹,并指着这些痕迹向使者介绍:“皇上的题诗是天子题诗,我们这个小庙岂敢保留,就是留下来,鬼神也要犯愁。所以我们才施以法水,涂抹一层予以保护,但仍然盖不住天子的旨意,所以至今还有痕迹像龙泉冲牛一样。”据说,灵山寺中的僧人也题了一首诗交给使者:
御笔题诗岂敢留,留诗恐惹鬼神愁。
故施法水轻抹去,至今龙泉冲斗牛。
可以看到,灵山寺僧人所题的诗与前面般若庵中年轻僧人所题的诗相差无几。使者查清情况后,立即赶回京城向朱元璋汇报,这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亲往灵山寺进香的决心。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只带了几个心腹秘密来到了灵山寺。和尚们见皇帝大驾光临,赶紧拿出寺中最好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未曾喝过的。汝宁府(今河南信阳)派来的厨师用九龙潭中的泉水精心地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一口茶进去,舌尖便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人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三级官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
朱元璋这次从灵山寺进香回来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大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还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赐给灵山寺。朱元璋还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此后每年都要上贡灵山茶。据说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开始大种茶叶,当地不少山甚至因种茶而改名为茶山(彭新)、茶沟(李家寨)、茶坡等。明朝修的《河南通志》载有河南地方唯一名茶:“罗山茶产在汝宁府信阳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