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楼观问仙闻仙峪
楼观西10多公里,是周至县最大的峪——黑河芒水,作为有名的傥骆古道,多少历史人物留下身影。楼观台的西邻峪、东舍田峪都颇为幽深,可吕洞宾却选择了闻仙沟——一个小峪。
这里是笔者的故乡。孩提时,爬过这里的千年古银杏树,摸过刻有道德经的大青石碑,叩拜过老子神像,在吕祖洞里逮过蚂蚱。有一次查阅资料,发现楼观台东侧那条小时候经常游玩的山谷,竟然是当年吕洞宾修道成仙的地方!这条小沟就叫闻仙沟。它位于说经台南,炼丹峰东侧,沟内花木葱茏,秀逸幽深。
在景区大门口有一青石碑,刻有闻仙沟的来历。传说,北宋年间,华阴县令与陈抟老祖一块去拜访吕洞宾。两人行至楼观台东侧山谷,见一道士携一道童迎面走来。陈抟老祖便与那位道士寒暄起来,华阴县令如听天书般不懂。聊了一会儿后,那位道士取出两颗枣,一红一青,红的给了陈抟,青的让给了他。华阴县令心中不快,碍于面子,接了下来。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将那颗青色枣给了小道童。相别后,陈抟老祖问华阴县令:“你认识那位道士吗?”华阴县令说不认识。老祖说道:“刚才就是吕洞宾,我还以为你早就认识他呢!那几颗枣子是刚从瑶池西王母处带回来的,叫‘火枣’,是天上之物,吃了长生不老!”县令听罢,懊悔不已,正所谓“见仙不识仙”。县令于是下山追寻吕洞宾。见一农妇,他忙问:“是否看到一道士和一道童经过?”老妇回答道:“刚走不远。”于是,继续前赶,过一道小溪时,他看见一个老汉赶着一群羊。这群羊全是纯白色的,没有半根杂色的。老汉赶这只过去,那只又跑过来,气得老汉脾气大发,怒不可遏。县令看他怒冲冲的样子,不好意思打问。便匆匆继续前行,直到追出峪口,他也没见到吕洞宾。这时,陈抟老祖也出了山谷,华阴县令便说没有见到仙人。老祖说:“你见到的那位老妇是两口人吧?两口加在一起不就是吕字,见到的那位老头不是赶着一群纯色羊,‘纯阳’就是吕仙人的道号呀,你真是闻仙不知仙呀!”华阴县令惆怅而归,闻仙沟由此得名。
问仙之道(www.daowen.com)
山路右上方树立着一块花岗岩浮雕,走向前一看原来是雕刻着一组“吕洞宾戏牡丹”故事的画像。传说在这条沟里,老子经常采撷药草烧炼灵丹妙药,旁边一千年牡丹花,沾染灵气变成一位美女。有一天,在这山谷修炼的吕洞宾出洞游玩,正巧遇见牡丹仙女现人身。吕洞宾望见这绝色美人,想起家中的美颜娇妻,一时兴起,竟然追随那一美女,那美女脱身不及,就地变成一株牡丹花——此刻,吕洞宾才发觉动了凡尘俗念,触犯了天庭戒律,将受到天谴,自己多年修行也将毁于一旦。急慌中,吕洞宾忽然想起正在楼观台里读书的书生高文举乃为文曲星下凡,将成为未来的新科状元。于是赶紧找到高文举,细述缘由,请高文举在雷电交加的时候,张开嘴,自己变成一只蜜蜂躲进他的嘴里,从而躲过了雷劈电击,避过一场劫难。过后,吕洞宾实现允诺,帮助高文举考中状元。洞宾戏牡丹的故事从小就听过,可从没有想到,竟然发生在我小时候经常来玩的这个山谷中!
今天,“仙”如传说般地已然远去,留下的——除过美好而传奇的故事外,就是这永远不变的“闻仙沟”!
闻仙沟的故事传说很多,我们仅讲了其中的两个。前一个故事,喻示着官吏权力与道的差别纠葛;后一个传说,敞露了男女爱欲和仙的遭遇张力。这正是楼观台的警示,也正是《道德经》的主题。楼观台是《道德经》的撰著地。围绕楼观台和《道德经》,人们已写下了千言万语。我们倒可以省些笔墨,只是想指出一个基本性的事实:楼观台是宗教神学圣地,历史文化胜地与旅游经济产地。《道德经》的多类注解,同样叠床架屋、汗牛充栋、“佛头着粪”么?不必如此刻薄尖锐。与楼观台比,闻仙沟其貌不扬,也太小了!不过,吕祖在小小闻仙沟的故事也讲完了《道德经》的道理。楼观台与闻仙沟联袂共襟,已经含有道与仙的全部解释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