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名僻位显峪
而今,很少有人不知道楼观台。然而,很少人知道周至县楼观台有东西之分。楼观古有三台之说:元代古楼观集聚了许多名道,为实现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确立了三台之称,东台即为元始台(今仰天池);西台为灵宝台(今西楼观台);中台为道德台(即说经台)。后人又将东台与中台合称为东楼观台,灵宝台称西楼观台,系东楼观台下院。人们常说的楼观台是指东楼观台。西楼观台是楼观台景区的重要景点,是道教传说中老子羽化成仙的地方,也是道教三清境中的上清境灵宝天尊的道坛。西楼观台,位于东楼观台以西,大约两公里的峪沟西侧。
峪河是黑河较大的支流,发源于海拔2631米的四方台北侧,于峪口流出山区,经楼观镇、司竹乡,于马坊村东流入黑河。峪河长近40公里,流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5万立方米。峪口建西楼观水电站及就惠渠引坝。源头林木茂密,植被良好。峪口山坡大部分被垦为农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峪其名显得相当生僻,其位又相当显贵。峪东侧,为大名鼎鼎的道教圣地楼观台(东楼观);西侧则为西楼观,老子羽化升天的地方,也是道教三清境中的上清灵宝天尊的道坛。就地理距离而言,西楼观离峪更近。西楼观就坐落在峪西坡的半山腰,乘车从环山旅游路口走,不到几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块蓝色标志牌——西楼观。
源远流长
峪沟口,有西楼观林业看护站。在看护站门口朝南不远处就是老子墓。老子墓依山而建,如不是看到老子墓碑所书大字及周围的护墙,真的看不出这到底是墓还是山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水出南山谷,北经大陵西,世谓之老子墓。”(www.daowen.com)
进林业看护站后沿“之”字行路向山上行发,两边植被非常好,树种以杨树为主,还有其他不知名的灌木植物。树林中好像有无数个纺线虫(一种像是蝉但比蝉小的虫子)在鸣叫,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感觉到了夏日的景象。走不多时,就发现山路边竖立一个高约一米五左右的书写着三个大字的石碑,应该是篆体“净心石”。不远处是一处较空旷的地方,那里有几座好像建造不是很久远的仿古山庙。原来是一座王母宫,正殿为王母殿,奉有王母娘娘及所谓地母及藏母娘娘神像。庙下有一明显新竖青石碑,上前仔细观察,乃齐天大圣纪念碑!第一次看到孙大圣能被现人立碑所志,也算是一种新奇。参观完王母庙,向南继续行进,就到了紫云楼。这座两层砖砌楼好像也是新建不久,只是造型一般,没有什么特色。倒是后面的吾老洞很是著名,洞内有一石函,据说藏有老子的头盖骨。洞内塑有老子泥身像。洞口两侧刻着一幅楹联,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文字,如天书一般,一个字也认不得。回家后从网上查出,是老子的十四字养生诀,念做“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在吾老洞西侧向上即到达灵宝台。这里建筑没有东楼观说经台那样规模宏伟、建设精致,但小巧玲珑,也有一翻别致。正殿供奉老子神像。
偏僻的山隅
西楼观的多数观殿是20世纪90年代修的。与东楼观相比,这里香火不旺,但虔诚却不逊于任何地方。当年出家人只有一个70多岁的女主持和她的弟子张道人。修建道观的钱,主要是女主持老师傅四处行医化缘赚的。张道人30多岁,户县蔡家坡人,力气正旺,几十吨的水泥砖瓦,他一个人肩扛手提运上山来。他说一次累的时候,看见山顶天空出现了巨大真切的太极图。异象魅力,正是修行者迎受苦难的一个因缘吧。在山中修行了成就,不正是“峪”的本义么?无怪乎峪两边,一个西楼观一个东楼观,且不说往进挤的法王塔(佛)、大秦寺(基督教)。
西楼观老子墓
就单纯的语言修习而言,陌字僻词乃为攻克对象和无奈负担,此自不待言。与道教有缘的许多僻词陌字,由于浓缩着某种特别的义理气息,如像科学中的数学方程,却常吸引人。一代大儒朱熹,晚期研究《周易参同契》就被丹书的僻词所吸引;万古儒圣孔子,“五十以学《易》”,首先也面对着与天道相关的陌字。只要不是纯粹的文字游戏,僻词正是新知的契机。“”固然难认难读,但东、西楼观摆在其峪的两边,能是偶然么?不必说电脑互联网的方便偷懒趋向,作为严整传世性的《周至县志》也将“峪”之“”简化为“就”,字的简化外,不也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简单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