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前乐舞遗存揭示中国原始祭祀礼仪与舞蹈的关系

史前乐舞遗存揭示中国原始祭祀礼仪与舞蹈的关系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前遗址中出土的大量乐舞遗存,表现了新石器时代祭祀礼仪的发展。目前考古发现的乐器有埙、铃、笛、磬、鼓等,足可以让先民在祭祀活动中演奏“交响乐”。此彩陶盆应该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舞蹈人像画面推测是表现祭祀仪式的舞蹈场面。中国原始神职人员称为“巫”,便和舞蹈有直接的关系。其次,歌舞能降神。通过歌、舞、乐配合演奏招致天神人鬼地祇,是原始宗教礼仪的发展。

史前乐舞遗存揭示中国原始祭祀礼仪与舞蹈的关系

二、乐舞与早期礼制

乐舞是史前人们通神的重要手段。史前遗址中出土的大量乐舞遗存,表现了新石器时代祭祀礼仪的发展。

陶埙是出土最多的乐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出现的龟甲,其边缘常有穿孔,里面装有一些小石子。往往八枚龟甲一起出土,背甲顶端有一圆孔,可以系绳悬挂。这些内装石子的龟甲壳,摇动起来可以发声,音乐家称之为“龟铃”。“龟铃”在大汶口墓葬也有发现。贾湖还出土骨笛16支。陶寺遗址出土了鼍鼓、土鼓、石磬和铜铃。山东大汶口、尹家城遗址也发现了可能为鼍鼓的遗存。孟津小潘沟、柳湾等地还出土过石磬。青海民和阳山马家窑文化墓地出土喇叭状陶器两件,口呈罐状,中间为筒形,下部扩展为喇叭状,两端相通,上下各有一环钮,下部还有一圈乳钉小钩。上下部都绘大锯齿纹。另有一种和它器形相同,但下部有一钻孔,有的通有的未通。上部饰大锯齿,颈部有不明显的凹凸纹,下部饰带纹和不规整的大三角锯齿纹,腰部还有一圈使用时绳勒的痕迹。喇叭状陶器,形制奇特,数量稀少,出于随葬品较丰富的大墓中,当是氏族部落中具有某种权威人物所特有的器物,死后葬入墓中,发掘者认为它是一种原始乐器——鼓。在离青海民和不远的甘肃永登乐山坪也出土了喇叭状陶鼓。这些乐器的出现显示了中国的乐器史是相当久远的。

黄河流域龙山时期的陶鼓

山东邹县野店的“漏器”,形体大,纹饰美,有专家认为它是陶鼓一类的打击乐器。兖州王因也有此种“漏器”出土,如果这两处的“漏器”能确定为陶鼓的话,就是目前我国最早的陶鼓,距今5500—5200年。地处泾水上游的甘肃宁县阳埙遗址的陶鼓,形制与陕西商县紫荆H124出土的接近,时代也相当,是迄今为止黄河上游地区陶鼓的最早形式。甘、青交界处的永登、民和两地的陶鼓,是宁县的后继者,也就是说从距今5500—5200年的大汶口文化开始,黄河流域即出现一种陶鼓,其后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中均有发现。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鼓,从始见到盛行约有五六百年的延续时间。(74)这些器物的筒状部分的口沿下,均设置一周乳钉状凸钮,凸钮和唇沿之间有一段距离大概是为蒙鼓皮而设置的。有的有耳钮,有的则无,推测有耳钮的可能是悬挂起来演奏的,没有耳钮的则可能是立置演奏的。目前考古发现的乐器有埙、铃、笛、磬、鼓等,足可以让先民在祭祀活动中演奏“交响乐”。

舞蹈绘画艺术的发现让我们直接看到了史前时代宗教舞蹈礼仪的场面。彩陶上的舞蹈图像显示了先民在祭祀时以舞娱神的事实。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人像彩陶盆早已闻名于世,五人一组而舞,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之意。人下体三道,接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的一道,似为尾饰。此彩陶盆应该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舞蹈人像画面推测是表现祭祀仪式的舞蹈场面。人像下腹体侧有尾饰,可能是图腾物的象征,这幅画面也许是表现图腾仪式的图腾舞。近年在青海同德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发掘的宗日遗址,(75)出土五件陶盆,上腹绘三组钮结纹,口沿绘斜线与三角纹,盆内彩绘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中以圆点弧线间隔。在甘肃甘谷崖四坝文化墓地M40出土的一件彩陶罐上,描绘18位比较写实的人物,这些人物被分成六组,每组3人并立,形态相同,身材细长,长裙曳地,双手合于胸前,好像在轻歌曼舞中向前走来。M59出土的彩陶罐上的画面,数人相聚正在顶礼膜拜什么,很可能是舞蹈图。(76)这些舞蹈陶盆、陶罐都不是日常生活用具,而是宗教仪式用具,反映了原始人在宗教活动中的歌舞仪式。这些原始乐舞不是日常生活中用来娱乐的,而是在祭祀等大型活动中才演奏的娱神舞蹈。

大通彩陶盆上的舞蹈图

恩格斯在述及印第安人的崇拜仪式时说:“各部落各有其正规的节日和一定的崇拜形式,即舞蹈和竞技;舞蹈尤其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77)在这一点上是人类并行的,不唯印第安人是这样,中国原始社会是这样,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原始宗教也是一样的。中国原始神职人员称为“巫”,便和舞蹈有直接的关系。“巫”170与“舞”古音同,所以《说文解字》释“巫”为“女能以舞降神者也”。《山海经》引《广成子传》云:“蚩尤铜头啖食,飞空走险,以馗牛皮为鼓,九击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78)可证鼓乐最早是用于战场上神职人员的做法。祭神既有舞,则必有乐以节之,有歌以抒发之。乐的存在是无疑的,如上述考古发现的乐器必是祭祀仪式时使用的工具。至于祭祀之歌我们在文献中也能找到,如《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的伊耆氏大蜡祝祷辞云:(www.daowen.com)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此辞被学者们认为是原始祭祀歌。反映了人们求平安祈祷丰收的心情。原始祭祀歌舞对殷周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周礼·鞮img37氏》曰:“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吹而歌之。”郑玄注:“四夷之乐,东方曰img38,南方曰《任》,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诗》云‘以《雅》以《南(任)》’是也。言‘与其声歌’,则云乐者主于舞。”又《楚辞·九歌序》有:“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词。其词,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史记·封禅书》:“民间词尚有鼓舞乐”,“古者词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文中所称“其俗”、“民间”、“古者”等,实际上都是指原始土俗。乐舞的宗教功能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它是原始祭祀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求雨的雩祭,便是以舞蹈号呼而进行的,雩在甲骨文中径写作“舞”。又如驱鬼除疫的“傩舞”,也是以歌舞的形式表现的,它们都有着久远的源头。其次,歌舞能降神。歌声能传达得很远,以至到达天神那里。人们通过歌舞来向上天传达人们的愿望,希望天神能来到人间,除灾降福。如《礼记·郊特牲》说:

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

殷人尚声,用音乐诏告天地神祇,是从古老的传统继承下来的。周人也一样,《周礼·大司乐》说:

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

通过歌、舞、乐配合演奏招致天神人鬼地祇,是原始宗教礼仪的发展。商周以降,原始宗教歌舞的淳朴之风逐渐精致雅化转化为宫廷乐舞。原始人崇拜神的行为逐渐形成了全体氏族成员必须共同遵奉的规范化的宗教礼仪,这种宗教礼仪和歌舞是商周春秋礼仪的源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