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电影分级探析-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国际电影分级探析-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业为避免政府或利益集团对电影业的管制而实施的行业自律制度,通过影片分级对电影观众的观看作出建议。(二)分级的实施及准则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由“分级委员会”具体执行,“分级委员会”隶属于MPAA的“分类与分级管理部”[12]。上诉委员会由MPAA 和NATO成员共同组成,有14到18名成员。MPAA的成员有义务将所拍摄的影片定级。

国际电影分级探析-国际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业为避免政府或利益集团对电影业的管制而实施的行业自律制度,通过影片分级对电影观众的观看作出建议。从根本上说,电影分级制度是电影业的行业自律,其前身是好莱坞自我审查体系。

(一)分级的产生与发展

1966年,由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影片《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上映。片中出现了“性交”(screw)等词,悍然违背了好莱坞之前遵守的自我审查规约——“制片规约”[6]。新任的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杰克·瓦伦蒂(Jack Valenti)会同华纳公司总裁杰克·华纳(Jack Warner)商讨对策,并最后达成协议:保留部分言词的同时,删除其他冒犯“制片规约”的词语。1968年11月,美国电影协会(MPAA,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全国电影院主联合会[7](NATO,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s Organization)以及美国电影进口和发行委员会(International Film Importer &Distributors of America)会同其他独立制片人和发行商、演员工会、作家、导演、评论界、宗教组织,经过会晤协商,建立了“电影自愿分级制度”。在电影分级制定过程中,主要由MPAA和NATO两大组织共同制定执行,MPAA起主导作用,分级的实施部门分级委员会(Rating Board)隶属于MPAA[8]

1968年11月颁布的分级制度共分四级:

G级(for General Audiences)所有的观众均可观看。

M级(for Mature Audiences)建议父母陪伴,但所有的年龄均可观看。

R级(for Restricted)限制级,16岁以下无父母或监护人陪伴不允许观看,后改为17岁。

X级(for No One Under 17Admitted)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可观看。其中X级是NATO强烈要求建议增加的成人专用级别。

早在分级制度实行初期,M级经常被误以为比R级更为严厉。于是1969年MPAA将M级就改为GP级,一年以后改为PG级。1984年7月,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片《夺宝奇兵之魔宫传奇》(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和乔·但丁(Joe Dante)导演的影片《捣蛋鬼》(Gremlins)两部影片被定为PG级,但影片内容过于暴力,在公众的压力下,MPAA引入了PG-13级,用作比PG级更为严厉但不够R级水平的影片级别[9]。第一部被定为PG-13级的影片是《红色黎明》(Red Dawn)。

1990年9月,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的影片《亨利和琼》(Henry &June)被定为X级,在环球影业公司和民权自由组织以及法律学者德肖维茨(Alan Dershowitz)的帮助下,以诉诸法院相威胁,MPAA以NC-17级代替颇多诟病的X级[10]

现行的分级制度共有G级、PG级、PG-13级、R级和NC-17级五个级别。现有级别均已申请商标注册,放映商和制片厂不得自行套用,但X级可以自行使用。级别表达的具体意义如下:

G级:(General Audiences)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

PG级:(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

R级:(Restricted)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

NC-17级:(No One 17and under Admitted)17岁或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11]

(二)分级的实施及准则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由“分级委员会”(Rating Board)具体执行,“分级委员会”隶属于MPAA的“分类与分级管理部”[12](CARA,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 Administration)。分级委员会位于洛杉矶,由8到13名成员组成。主席由MPAA主席指派,但MPAA主席无权干涉其工作。分级委员会除主席以外,具体成员对外保密[13]。成员薪金来自申请影片定级的制片人或发行商。成员要求必须是有子女的父母[14]。分级委员会成员共同观看影片,无记名选择影片级别,经过讨论后决定影片的级别。制片人或导演可以自行删减部分内容以获得更宽松的级别。如果对所分级别不满意,可以提交分级上诉委员会(Appeals of Ratings)上诉。上诉委员会由MPAA 和NATO成员共同组成,有14到18名成员。他们同样共同观看影片,倾听制片人或导演上诉的原因,分级委员会也可以陈述其分级的原因。经过双方质询后,上诉委员会讨论,秘密投票。如果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就可以推翻原定级别。上诉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结果,双方都不可再上诉[15]

MPAA的成员有义务将所拍摄的影片定级。MPAA现有成员为: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Inc.)、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Inc.)、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Inc.)、索尼娱乐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环球制片公司(Universal City Studios)与华纳兄弟制片公司(Warner Brothers Studios)。

尽管MPAA官方宣称,“分级委员会成员不是以影片的片断,而是以整个影片来衡量影片的级别”[16]。但是从其分级指导原则(Ratings Guide Principle)以及给予影片级别原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其关注点基本局限在性、暴力、吸毒、裸体等场面的出现上,其中主要是以性和暴力等场面的出现次数及表现程度来衡量分级的。(www.daowen.com)

G级:不含裸体、性爱、吸毒等镜头,语言不可粗野。

PG级:可能有偶然的恐怖和暴力镜头,但不可超过范围;没有明显的性爱镜头;不含使用毒品的内容。

PG-13级:可以偶然出现使用毒品、暴力、裸体等场景。有可能存在污言秽语;暴力场景不得持续,一般不得出现以性爱为目的的裸体镜头,与性有关的粗俗语言一般不超过一个。

R级:绝对含有成人内容,包括污言秽语或血腥、暴力、煽情性裸体、毒品等内容。

NC-17级:具有强烈的暴力、性爱、吸毒或变态等内容[17]

尽管MPAA官方网站指出:“电影院院主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放映分级影片”[18]。但是NATO作为分级制度的创始单位,其旗下的电影院成员有义务推行电影分级制度。而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放映联合组织,拥有近26 000块银幕。因而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在美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影院一般通过宣传广告和网站说明影片的级别。涉及R级和NC-17的影片,NATO的成员影院需要通过身份检查或其他手段保证影片分级得以实施[19]

(三)分级的目的和作用

MPAA宣称,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目的仅仅是“向父母选择影片为子女观看提供建议”[20]。尽管为父母提供建议的确是分级制度的目的之一,但分级制也有其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功能。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作为好莱坞自律制度,同好莱坞自我审查制度一样,其目的是让“好莱坞电影工业免受政府对电影内容的管理[21]。”

美国电影分级制的形式与好莱坞自我审查制度存在巨大差别。美国电影分级制不再要求删减电影内容,但作为与好莱坞自我审查制度一脉相承的措施,美国电影分级制通过对经济的影响,达到对影片内容的控制,调节与社会道德的冲突,保护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根本利益。

依据罗斯·万斯(Ruth Vasey)的观点,好莱坞的行动原则是:“在所有时间(至少是最大时间)、所有地点,取悦所有人;尽可能地少招惹人物,至少是重要的人物[22]”。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无疑是好莱坞行动原则的形象阐释。

以2005年美国电影票房前10例,除《婚礼傲客》(Wedding Crashers,2005)被评为R级以外,其他影片全部为PG-13级或PG级(PG-13级6部,PG级3部)[23]。由此可以看出,G级和PG级这类性和暴力成分较少的影片在市场更受青睐。

相反的,如果影片被评为NC-17级,那么就会丧失大约25%的观众市场[24]。另外“在美国很多影院拒绝放映NC-17级影片,如果一部影片被评为NC-17级,那么在全国范围内可能仅有300家影院可以放映。而且,许多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也拒绝为NC-17级影片做宣传广告,占据录像带租赁业半壁江山的大片影碟公司(Blockbuster Video)、科玛特公司(Kmart)和沃尔玛公司(Wal-Mart)也拒绝办理NC-17级影片租赁业务[25]”。唯利益最大化马首是瞻的好莱坞大制片厂放弃制作NC-17级(或X级)影片的制作也在意料之中。

如杰克·瓦伦蒂所说,“如果制作一部许多人都要看的影片,没有任何级别会伤害你;如果制作一部很少人要看的影片,没有任何级别会帮助你[26]”。正是由于市场票房的原因,才决定了好莱坞大制片厂尽量避免拍摄NC-17级影片。MPAA也通过这一手段达到对好莱坞电影内容的控制,避免引起社会利益集团的不满,从根本上保护电影工业的长远利益。

除此之外,电影分级的确可以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分析电影分级类别可以看出,电影观众被分为0~13岁、13~17岁和17岁以上三个年龄段观众群。0~13岁的观众只能接受PG-13级以下级别的电影,13 ~17岁的观众可以接受除NC-17级以外所有的级别,17岁以上观众不受分级制的限制[27]。承认部分影片内容不适宜某一年龄段未成年人观看,既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又承认人的多样性,保证成年人的观影标准不会降低到未成年人的水平。

(四)社会对分级的评价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从1968年建立到现在,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承认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作用的同时也对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各个方面提出批评。

根据MPAA官方网站的信息,普林斯顿舆论研究中心调查显示,76%的子女小于13岁的父母认为电影分级制度在决定父母选择孩子观看的影片中较为有用,而仅仅20%的父母认为电影分级制度根本没有用处[28]。根据1989年康涅狄格大学柔普中心(Roper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资料,64%的家长认为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比较有用[29]。大体而言,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已成为美国家庭观看电影的主要参考依据。

但同时,在美国多样化的社会里,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和诟病。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通过对1993年至2003年间2 000部影片的试验,发现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级别对性和暴力的容忍逐渐放松。例如,PG级和PG-13级影片中暴力成分越来越多;G级、PG级和R级影片中性暴露程度也越来越高。该中心人员汤普森指出,1992年被定为R级的影片现在也许仅仅被定为PG-13级[30]。有些研究发现,与好莱坞大制片厂影片相比,对独立制片影片的级别标准往往更为严厉。例如,哥伦比亚公司的《性书大亨》(The People Vs.Larry Flynt)和新线公司的《不羁夜》(Boogie Night),两部影片均涉及色情产业而被定位R级,而具有相同内容的一部由Channel Four独立制作影片《本特》(Bent)却被定为NC-17级[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