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琵琶行》为例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琵琶行》为例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琵琶行》为例来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琵琶行》在用韵上很是讲究。《琵琶行》讲究平仄,并且韵脚相近,这就让全诗形成了一种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琵琶行》全诗是七言排列,每句有四个停顿点。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琵琶行》为例

以《琵琶行》为例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黄妮妮

大学语文承担了人文教育的使命,具有独特的审美性。语文教师需把文本研究透彻,扎根于实践,借助作品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本文以《琵琶行》为例来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同的是,大学语文不仅仅具有工具性的职能,更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应当担负起其人文教育的使命,而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审美教育。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借助作品这一桥梁,在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进行审美沟通,最终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现以《琵琶行》的教学为例,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经验。

一、《琵琶行》审美内涵的特点

《琵琶行》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浓厚的凄凉的感情,呈现出一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双线交织中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殊途同归的结构美,刻画了一对落魄、忧伤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形成了感人心肺的艺术美感和浓郁的审美内涵。就其审美内涵而言,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构的曲直明暗之美

《琵琶行》有两条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二是以诗人的情感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情感是暗线。从美学角度考察,明线给人音乐美感的熏陶,暗线则主要给读者以情感的陶冶,而两者的美感交织在一起,那便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由此,读者可受到两种美感的熏陶,然后形成自己的美感观念,从两条线索中了解到作者的苦心孤诣。

2.情感的幽怨真切之美

一个飘零异乡的歌女,回首往事,自有无限哀思。她青春早逝,委身商贾,与丈夫过着离多聚少的生活。虽然在物质生活上不缺乏,但在精神生活上唯有琵琶伴她的凄清,曲曲弹奏诉她的衷肠,自然是声声掩抑,悲伤、思念之情夹杂。处于此时此景的白居易亦是感触良深。这种思想深处的共鸣,引起了两者间不幸遭遇的交融。

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的哀怨与琵琶女的忧悲,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和悲苦生活的同情,由此而对富商的重利轻义表示不满;亦是作者对人间冷暖、人情世故抒发的愤激之情。这又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是息息相关的。这一切便构成了此诗的浓郁的感伤色彩,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哀怨情绪。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感伤与当时广大底层人民的怨苦和忧悲是紧密相连的。因而,诗人的情怀与人民的哀怨、愤懑形成了共同的话题。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作者抒发的感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感叹,故而情发于心,感人肺腑,能让读者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3.音乐的婉转跌宕之美

音乐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特殊的音律、节奏渲染气氛,作用于人的听觉,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能够在心灵深处形成深深的共鸣。琵琶女运用琵琶古典的质地与风格,凭借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悠扬清远旋律、起伏跌宕的节奏、丰富多变的和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意蕴丰富的画卷,又似一缕清风涤荡心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运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使得琵琶声形象化、具体化。“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令人更如身临其境般。“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视觉形象的冷涩凝练使诗人感觉到了听觉的冷涩凝练,运用通感的手法加强了视觉、听觉的联系。“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更是绝妙的展现了一种激昂磅礴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了琵琶的音乐艺术魅力。(www.daowen.com)

4.语言的平仄抑扬之美

诗歌是一门讲究语言组织策略的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组织结构。一般的语言是按照思维的逻辑来进行组织的,而诗歌的语言却是按照感情的逻辑来组织结构的,在一些篇章或特定的语境中有可能不符合常规逻辑。感情的节奏是随着感情的变化而起伏变化的,这种感情的变化有时缓慢,有时激进,富有音乐性。而且诗歌的语言在遣词造句上不仅重视字面意思,更重视音律,有时甚至为了押韵而变换字词的语序。《琵琶行》在用韵上很是讲究。诗的前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和后四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中的“客”、“瑟”、“别”、“月”用的是仄声,并且“客”、“瑟”、“别”、“月”分别都押韵。在第三、四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中“船”、“弦”是平声且押韵。《琵琶行》讲究平仄,并且韵脚相近,这就让全诗形成了一种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另外,诗中换韵频繁,平声显得悠扬,入声则显得紧促,韵脚读起来明朗,便有抑扬起伏的音乐效果,使诗歌语言形成一种回环跌宕的韵律美。

二、基于《琵琶行》的审美特征进行审美教育

基于《琵琶行》具有以上的审美特征,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这些特征来进行审美教育。

1.引导学生朗诵诗歌,品味语言

音韵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是指诗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外,还要让学生去仔细体味诗中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的美感,这些词可以使读者想象琵琶女弹奏音乐时的形象,而且还充分传达了琵琶女的感情。教师在朗读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知道节奏、语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音韵美。《琵琶行》全诗是七言排列,每句有四个停顿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停顿节奏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的平易、音节的婉转,不仅有利于渲染作者与琵琶女共同的悲伤情感,更是可以增强全诗的音乐性,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深切地感受到音乐和语言在诗作中的独特魅力。

2.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

朗读是从诗歌的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美,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根据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塑造了一对备受冷落、饱尝世间炎凉的人物形象,他们不幸的人生际遇引起读者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强烈的不满。读者可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又可通过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来理解她倾注在乐曲中的感情。“千呼万唤始出来”写出了她含羞的神态和矜持、谨慎的心理。“琵琶声停欲语迟”写出了心中的幽愁暗恨。聆听她弹奏的音乐以及了解了其身世后,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表明了诗人是一个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的官员。琵琶女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作者却没有丝毫歧视,并且作者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者的同情。

3.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的感情及思想

在分析了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后,再结合作者写此诗的背景,从入仕到贬谪江州司马之前是白居易人生的上升时期,仕途的顺利和个人抱负的实现,使得像他类封建士大夫以“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条,尊奉儒家的积极入世政治理想。中唐时代早已没有了盛唐时代开放、进取的气象,这时期的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却横遭贬谪,急于济世的人却偏偏被贬为无事可干且受人监督的闲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最好的自白。作者精心刻画的琵琶女形象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作者在被歌女的琵琶声和她的凄惨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袒露了自己真诚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中唐时代封建士大夫个人抱负不能施展、个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怨恨心理和感伤之情。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对这篇作品进行美学欣赏分析,可以体验这篇作品的语言和音乐美,领略文章中蕴含的情感美,从而能够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和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