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经》哲学解读:认识主体与群体意义的关系

《道德经》哲学解读:认识主体与群体意义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道德经》的认识主体更多的是“群体”意义上讲的,或者可说是从“人类”意义上讲的。由于《道德经》对认识客体的论述中,突出了道在四大中的特殊地位。他是说,古时候得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深远到使人无法认识。老子对得道之士修养表现的描述,特别突出“不盈”二字,可以看成是对认识主体的更高要求。

二、关于认识主体

道德经》所述的认识主体是指那些立身处世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者。这里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但《道德经》的认识主体更多的是“群体”意义上讲的,或者可说是从“人类”意义上讲的。

由于《道德经》对认识客体的论述中,突出了道在四大中的特殊地位。因为“执古之道,以御今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即能够把握这亘古以来就存在的道,就可以控御现在的一切事物。能够知道原始的情形,就可算是了解道的规律了。可见,老子认为对宇宙实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上,而是要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即达到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所以,老子对认识主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老子在第十六章指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是说,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所以我们要尽力使它回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就能看出它们由无到有,再由有返回到无,循环反复的情形。万物虽然繁杂众多,但是最后总要回复到它们的根源,它们的根源是静,静就是他们的本性,所以回复到根源就复归本性。这种复归本性是自然的常道,知道这种自然的常道可以称为明智。如果不知道这种常道而轻举妄动,那就要产生祸害了。知道这种常道的人就能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才能廓然大公,廓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全,无不周全才能德配天地,德配天地才能体合大道,体合大道才能致远长久。这样,终身也不会有任何危险了。总之,老子对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态度,就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只有“致虚”、“守静”才能明察事理,才能洞知万物变化的常规,能识得这个常规,才能深得自然的妙趣,实现与道同体。(www.daowen.com)

老子在第十五章还对得道人士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的独到风貌与独特的人格形态勉强地做了一番描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而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他是说,古时候得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深远到使人无法认识。正因为人们无法认识,所以要勉强地把他描述一下。他立身行事,犹豫畏缩,不敢妄进,就好像冬天涉过大河一样;他谨慎戒惧,不敢做作,就好像怕四邻窥伺一样;他为人处世,庄重拘谨,就好像做客人一样;他修道美德,除情去欲,就好像冰块融化一样;他的本质憨厚朴实,就好像没有经过雕琢的素材一样;他的胸襟宽广,态度谦下,就好像幽深的山谷一样;他的表现混沌愚昧,不露锋芒,就好像混浊的水一样。可是什么人能在浊流中让他静下来而渐渐澄清?什么人能够在安稳中让它动起来,渐渐茁生?能够把握这个道理的人,他是不肯自满的,正因为他不肯自满,所以才能够不断地吐故纳新,接受并增长更多新知识。从上述描述中可见,老子所称赞的得道之士,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为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生命活动的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在特定条件下,能由静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动与静相互转化,同样符合“道”的变化规律。老子对得道之士修养表现的描述,特别突出“不盈”二字,可以看成是对认识主体的更高要求。老子《道德经》中多次提到的“圣人”就是这种“善为道者”,“有道者”。

老子在第四十一章对道的体认作出了区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这是说,道是无处不在的,一个人是否能了解道,要看他的才质而定。上士听见了道,晓得道伟大而真实,所以便努力不懈地去实行;中士听见了道,由于见识不足,认道不清,所以觉得道似有似无,似真似假;下士听见道,由于见识浅薄,根本不晓得道是什么,所以便大笑起来,以为荒诞不经,一派胡言。其实正因为下士大笑,才显得道的高深,如果他不笑,这个道也不能算作道了。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得好:明道的人内涵光洁,看起来好像是很昏暗似的。进道的人,谦退自牧,看起来好像是后退似的。道很平坦,容易知,容易行,看起来好像是崎驱不平似的。上德的人,谦虚卑下,好像是深谷似的。具有刚健之德的人,遇事退藏,好像怠惰不振似的。具有质实之德的人,毫不表现,好像空无所有似的。最大的方形没有边角,最大的器具没有形状,最大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到,大道隐没没有名称。只有道,不仅善于创生万物,并且使万物长成。老子举出多种现象意在说明道的内在与外在完全相反,底蕴和现象完全异趣。这种情况只有上士能够明了,闻道能勤而行之;下士浅俗愚妄,闻道而大笑,终身没有见道的希望。这实际就是认识主体对客体认识上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