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经》哲学解读:道是无为的根据

《道德经》哲学解读:道是无为的根据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老子告诉人们,道常无为可称为“玄德”。道常无为就是道作为客观实在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表现,或称本来面貌。

《道德经》哲学解读:道是无为的根据

一、道常无为,道是无为的内在根据

1.道法自然,道常无为

老子在第三十七章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是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心了,万事万物没有了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老子告诉人们,道本身是无为的,道作为万物之母,任其自生自长、自我化育、充分发展,自生自长产生贪欲时,以道的真朴镇服它,万事万物就能和谐稳定地发展了。侯王若能以“道”的无为,为政治民,天下会自然而然达到和谐安定。

老子在第十章以提问的方式,论证道常无为的“玄德”。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说,心中紧守着道,能不离开吗?听任生理本能导致柔弱,能像婴儿一样吗?摒除心智的作用,能够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够不用智巧吗?耳目口鼻等感官的一开一合,能安静谨慎吗?心中虽然明达四方,能够无所作为吗?人们一切都应该效法道。道生长万物,抚育万物,但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却不夸耀其能,殖养万物却不主宰它们,这可称为精微玄妙的德了。老子告诉人们,道常无为可称为“玄德”。作为修身治事者,能否做到摒除心智,不用智巧,安静谨慎,像婴儿那样,紧守着道而不离开呢?这就是说,道与无为是不能分开的,守着道就能做到无为,离开道就会被私欲蒙蔽,妄想妄为。正如老子在第二章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即是说,守道的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实行“不言”的教导,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自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己能;立功而不自居,也只有他不居功,其功绩就不会失去。老子把圣人作为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一切顺应自然的做法的典范,使人们有了一个遵行的准则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乎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类似于水。老子在第八章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说,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有三种特性,第一是能够滋养万物;第二是本能柔弱,顺其自然而不争;第三是蓄居流注于人人厌恶的卑下的地方。有这三大特性,所以水很接近于道。水处于卑下的地方,有道德的人为人谦下;水渊深清明,有道德的人虚静沉默;水施于万物,有道德的人也是博施而不望报;水照万物,各如其形,诚实不妄,有道德的人听言所说,也都出自至诚,绝不虚伪;水能滋养万物,清除污垢而育绩效,有道德的人清静无为而人民自然归于淳朴,也有治效;水利于万事万物成效昭著,有道德的人做事善于发挥才能,成绩显著;水性柔弱,能方能圆,表现很好的功能,有道德的人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时势、时机,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以上都是有道德的人,像水的情形;但其中以“不争”最为重要,所以不会招致怨尤。老子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就在于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水性柔弱顺其自然而不争;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老子并列举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对有道德的人应具备的品格的要求。最后的结论,就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愿去别人厌恶而不愿去的地方,也不能与别人相争。所以别人也就没有什么怨尤。老子这是告诉人们,水有“利万物”、“不争”、“就下”三个特性,而特别着重于“不争”,因为“不争”是“利万物”与“就下”的基础。因此,人能效法水的“不争”,就能产生“利万物”、“谦下”的效果。真能如此,那也可以称是近于“道”了。

那么“道常无为”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讲清了这个问题。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有一个混然而成的东西,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但却超越于万物之上而永久不变,无时无地不在运行而永不停止。它创造了天地万物,可以作为天下一切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勉强地描述它的形状,可以说广大无边,广大无边就运行不息,运行不息就永无止境,永无止境就归本还原,又返回到寂寥虚无。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宇宙中的四个大的,而人占有其中的一个。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以自然为法则。老子在这里讲道的体和用,以及道与天地万物及人的关系。道体“独立而不改”、道用“周行而不殆”,而为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创生天地万物,并非有任何意图,只是顺应自然罢了。老子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与天地并列,和道一起称为域中四大,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道创生,都不能脱离道法自然的总规律。道法自然即就是纯任自然,本来如此。道常无为就是道作为客观实在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表现,或称本来面貌。(www.daowen.com)

2.余食赘形有道者不处

老子不仅从正面论证守道无为的重要意义,还从反面认证了妄想妄为对人对事的危害。他在第二十四章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即是说,踮起脚跟想要高过别人的,反而站不稳;张开步伐想要快过别人的,反而走不动。自我表现的,反而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昭著;自我夸耀的,反而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反而不能长久。这些行为对道来说,都是些剩饭赘瘤,都是多余的。不仅没有益处,反而有害处。一般人尚且厌恶,所以有道之士,更不会这样做了。

老子在第二十二章用丰富的生活经验教人处柔守弱,谦下退让。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这就是说,委屈的反而可以保全,弯曲的反而可以伸直,低下的反而可以盈满,破旧的反而能够更新,少取的反而可以得到,多取的反而弄得迷惑。圣人明了这个道理,所以紧紧抱持着“道”,作为天下的模范,不自我表现,所以能够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够昭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不自大自满,所以才能长久。古时候所说的“委曲的反而能够保全”这句话,难道是假的吗?实在应该保守着它而以它为归趋啊!老子从自己丰富的经验中总结出带有智慧的思想,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们,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极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误解、陷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感情用事、妄作妄为、不计后果,而应采取冷静、退让的办法,静观待变,等条件、时机适宜时,再采取行动,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老子在第十九章告诉人们,要从正、反两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道常无为的效果。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是说,弃绝了圣、智,人民可以获利百倍;弃绝了仁、义,人民才可恢复孝慈;弃绝了工巧、货利,盗贼才能消失。仅从弃绝圣智、仁义、巧利等三者多余的作为,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还应从正面使人们有所遵循,那就是外在表现纯真,内在保持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弃绝仁义圣智之学,才能做到无尤。老子教导人们,要使道常无为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不仅要从反面摒弃圣智、仁义、巧利等多余的作为,还要从正面修炼人们的纯真与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恢复人们的自然本性。这样,恢复了自然本性,道常无为会自然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