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之德修炼在老子《道德经》的哲学解读中的必要性

人之德修炼在老子《道德经》的哲学解读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不仅从外在环境或条件揭示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还从人类主观意志内在因素上,论证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或必然性。老子《道德经》中对治政者的德性有更高的要求,而治政者在当时的行为表现受到老子的批评与警告,形成明显的反差,这也是人之德修炼艰巨性的重要方面。

人之德修炼在老子《道德经》的哲学解读中的必要性

三、人之德的修炼

1.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1)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

对于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老子道德经》多章中有论及。如老子《道德经》第三章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以无为,则无不治。”这是说,不崇尚贤才功名,使民众不争名夺位;不视难得的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使民众不去做偷盗的坏事;不让民众看见可贪的功名利禄,使民众之心不产生邪恶和动乱的念头。所以,有道之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温饱,削弱人们争名夺利的贪心,强健人们的体魄。永远使人们没有伪诈的心志,没有争名夺利的欲念。使那些争名夺利、为非作歹之徒不敢造是生非,不敢做坏事,那么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老子告诉人们,人们的私心欲念,在一定条件、环境中会时有发生的。有道的治政者,就是应净化人们的心灵,削弱人们争名夺利的贪心。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是说,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音乐喧嚣使人听觉失灵,美味佳肴过量使人舌不辨味,纵情狩猎使人心发狂,奇物珍宝使人行为不轨。圣人只求三餐温饱,不逐声色之欲。所以,应当舍弃物欲的诱惑和华而不实的虚名,而保持简单朴素而又知足知止的生活。老子通过“五色”、“五音”、“五味”以及“难得之货”或心理满足,诱发了人们的私心欲意,使人们原本明净的心境被蒙上了厚厚的尘垢,使敏锐的感觉变得麻木、迟钝的事实,告诫人们应学习“圣人”为腹不为目的简朴生活方式,知足知止,以避免因私心欲意得不到满足时,其内心备受煎熬的痛苦。

老子不仅从外在环境或条件揭示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还从人类主观意志内在因素上,论证人之德修炼的必要性或必然性。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是说,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靠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进。以上这些行为从“道”的观点来看,只能称得上残羹赘瘤,若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是不做这类事的。老子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主观意志性,既是区别于万物、优于万物的优势;但是人们的自负,又往往会脱离“道法自然”的客观规律性,陷入适得其反的结果。老子称这类行为为“余食赘形”,是有道之人不为的。

(2)人之德修炼的艰巨性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这是说,上等悟道的人听到了“道”的道理,赶快照着实施;中等悟道的人听了“道”的道理,将信将疑;下等悟道的人听到了“道”的道理,横加嘲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为“道”了。所以,古人说得好:明显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深谷;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纯真,好似变质。洁白无瑕的东西,好像含灰纳垢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大型珍贵的器物,将会最晚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状。“道”幽隐而“无名”,只有“道”,善于给予万物且成全万物。老子把悟道、行道,分为三种类型“上”、“中”、“下”,作为能悟“道”、行“道”之人“上等”类型的仅仅为少数,而对“道”将信将疑、横加嘲笑的“中”、“下”类型占着大多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形呢?老子认为是由于“道隐无名”,一般人难于认识的结果。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是说,天下最柔弱的力量,能在最坚硬的实体中穿来穿去。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实体,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有益。“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罕能企及。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但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人罕能企及。这显然是论证人之德修炼的艰巨性。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还用设问的方式,告诫人们应知足知止,方能“不辱”、“不殆”、“可以长久”。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贵?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是说,名誉和身体哪个更亲近?身体和财富哪个更重要?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个更有害?过分爱名利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聚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风险;这样才可能保持长久的平安。老子教导人们,要爱惜身体、重视生命,不要追求名利。因为名利是身外之物,为得名利失去生命,这是得不偿失的。然而人们往往并不了悟这个道理。老子指出应“知足知止”,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拯救人们的心灵。

老子《道德经》中对治政者的德性有更高的要求,而治政者在当时的行为表现受到老子的批评与警告,形成明显的反差,这也是人之德修炼艰巨性的重要方面。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而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作为。侯王若能保有它,万物将自动向他归附。万物自动归附了,还要有所作为,吾将用“无名之朴”来制止它。“无名之朴”,也不过是制止欲望。制止欲望,走向安静,天下将会自然稳定。老子以“道常无为”要求治政者“无为而治”。而要做到无为治政,就必须克服私心欲念,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或称与道同体。这与老子主张由得“道”或有“道”圣人治政是一样的,是对治政者修“道德”的更高要求。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这是说,当百姓不畏惧当政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百姓不得安居,不要阻塞百姓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百姓,百姓才不厌恶当政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自见、自贵;而保持自知、自爱。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是说,百姓之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治政者吞吃赋税过多,才使百姓陷于饥饿。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由于治政者政令繁苛、多欲暴敛,故而难以治理。百姓之所以轻死去冒犯法律,是因为治政者奉养奢侈,刮净民脂民膏,才逼得百姓铤而走险。只有不以奉养自己生命为务的人,才比看重且厚养生命的人高明。老子在这两章中针对当时治政者,对百姓政治上的苛政暴敛、经济上残酷剥削,接近官逼民反的程度,给予了猛烈抨击;并警告治政者应“自知”、“自爱”,切莫“自见”、“自贵”,更不能穷凶极欲、恣意妄为。这也充分说明,治政者的人德修炼是很艰巨的。

2.人之德修炼的标准与内容

老子《道德经》讲的“修身”,是以“道”修身,即以无为、自然的原则修身。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就讲到“古之善为道者”,他们知“道”、得“道”、行“道”,并表述了行道之人的形象、品质、心理状态,以及行“道”人艰难的根源。他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而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复成。”这是说,古时有“道”的人,幽微、精妙、深奥、捷达、深远到使人不可测识。正因为非一般人可以测识,所以只能勉强地把他们描绘一下:行事稳妥谨慎啊,就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小心;忧虑谋划啊,就像提防四方邻国来围攻;恭敬肃穆啊,就像做宾客一样;惬意洒脱啊,就仿佛正在解冻消融的冰;敦厚质朴啊,像未经加工雕琢过的原木;心胸阔达宽广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般;包容并蓄啊,像江河不择细流一样。谁能够使混浊的流水静止下来,安静中使之澄清;谁能够使安定已久的东西,在动变中慢慢显露生机;作为有“道”行“道”之人,不求盈满、过度,正因为不求盈满,所以总能去故而更新。老子告诉人们“道”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尤其是作用人类的生存中并让自身去运作,人的生存活动永远在“道”中进行,不可能脱离“道”的本质和原则。每个人从生到死,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守“道”的规范和规律,人能自觉地遵守“道”的法则与规范,就被称之为善为“道”者。在老子之前就有许多善为“道”者,他们知“道”而得“道”,对“道”的微妙玄达是深不可测的,但他们仍然对“道”深入体认和积极探求,始终不气馁、不悔心。他们以崇高的品德抒发着对“道”的充足的感情。(www.daowen.com)

老子认为,修“道”的个人要把自己置于民众之中,谦虚恭谨,要善奉民众,要诚信民众,这样民众才能爱戴他,相信他。民众会把他当成镜子,而修道者一定要把民众当成亲人看待,这是行道者为百姓服务的根本。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就作了这样论证。他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是说,明道的智者经常没有自己的见解,以老百姓的见解当成自己的见解。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就能得到善良的回报;对于诚信的人我以诚相待,对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相待,就能得到诚信的回报。明道的智者生活在天下要收敛自己的意欲,与天下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为天下百姓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百姓都会关注明道智者的行为举止,明道智者会把百姓当做婴儿一般地爱护。老子十分注重道德,认为治政者与百姓共同治事才是真正的德。治政者时刻想着百姓,了解百姓的疾苦与愿望,百姓关注治政者的言行举止,与其协调配合。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能归于正道。

老子不仅关注个人修持道法,还主张把道法修持普及一切领域,包括家、乡、邦、全天下。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是说,有美好作为的建树者,不会动摇;有优美的作为的抱负者,不会舍弃,这样世世代代的子孙永远祭祀他。用“道”的原则去修炼身心,能显示出他们的德性是真实的;用“道”的方式修持家庭,能显示家庭德性的充盈;用“道”的方法管理乡镇,能显示乡镇的德性长远;用“道”的法则治理国家,能显示国家的德性繁荣昌盛。用“道”的原则治理天下,能显示天下的德性广大普遍。因此,以是否纯真去观察对照一个人是否有德,以是否和谐富裕观察对比一个家庭是否有德,以邻里相处是否和睦久远观察比较一个乡镇是否有德,以邦国的经济是否丰饶、社会是否安宁、稳定来观察判断一个邦国是否有德性,以天下百姓是否都自由平等、生活富裕、精神愉快来观察判定天下的德性。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是如此情况,就是用这个观察法。老子用实践“道”的原则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判断“德”性的体现。老子认为,修持道法先是修己,然后至家、乡、邦、全天下。如果全天下都按道法修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综上可见,老子《道德经》所指人之德的修炼,不仅包括个体德性,还应包括群体德性,即家、乡、邦、全天下的德性;不仅强调对“道”的原则的体认、探索、实践等情感的深化的修炼,还强调对人的主观意志,以及私心欲念的克制、克服、摒弃,以求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达到与“道”玄同这个最终目标与内容。

3.人之德修炼的方法与途径

老子《道德经》关于“道”与“德”的论述中,几乎每章都内涵着如何修“道”与如何修“德”的内容,这里就比较集中地论证人之德性修炼方法与途径方面,作以下举证。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讲的是“道”的本性及“道”的作用,同时也明确讲明“道”与万物,尤其是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和融合。人在“道”的作用下生存,绝对不可能离开“道”的规律。因此循“道”而行是人之德修炼的首要方面与方法。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是说,“道”的运动变化达到虚极境界,是恍惚宇宙形成的过程,是从虚极达静笃,即万物并作的实相和虚相一起相连相并。我用虚实并存的观点观察宇宙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周期变化。实体的动变皆是万物的生气,变动芸生繁多而无限,各个都要回返到它的出发点。回返到出发点的静存态,叫做“静”。静是动的本性,是动的根源,动性的表现可以看成“常”,意为宇宙的动性,常见的、一般的、持久的动变为“道”。知道宇宙的动变是经常持久的,才能明白“道”的作用。不晓得动变的一般性和常规性,就变成一个无知者,无知生妄念、妄动,凶险就会发生。知道自然的动性是长久的演变,就能顺其自然,容纳变动的事实。容纳包含的程度,就是要把宇宙浩大的变动全都接收过来以至无限。公那么浩大,是宇宙空间的全部。而宇宙空间又是动的,即“道”的持久性,这个宇宙就是天。天,大宇宙是有“道”的,天道同存长久不灭。遵“道”而行,就不会出现身体危险。老子从论证天道合一,进而论证天人合一。因为“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宇宙中天地万物都是由作为宇宙初始状态的“道”,在其动变中分化演化而产生出来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绝对不可能离开“道”的规律。修身的首要任务与方法,就是要提升人们对“道”的认识与感情,遵“道”而行,以避免给自身带来危险。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指出人生处世的各种不合“道”规范的不正常现象,必然会产生偏差,只有纠正偏差,才能回归“道”的本来面目。他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是说,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靠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快的;固执自己见解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己吹嘘夸耀自己的人,显不出显赫功绩;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人,不能继续进步成长。以上这些行为从“道”的观点省视,只能是残羹、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这样处事的。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将空间实存的相对性与人们生存的相对性联系起来,从“道”与“德”的关系上加以论证;并从空间的一切都要回归原始状态,进入无极中去,告诫人们要把握“道”理念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以及坚守“道德”修炼的坚定性与持续性。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端。为天下端,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这是说,认识理解它的刚强的一面,看守保持它的柔弱的一面,视做天下的溪水川流不息。视做天下的溪水川流不息,长久永恒的道德不会分离,又归回到像婴儿般的纯真柔和状态。认识理解它的光明的一面,看守保持它的暗昧一面,视做天下的楷模颇受尊敬。视做天下楷模颇受尊敬,长久永恒的道德不会产生差错,又回归到无极原始状态。认识理解它的荣耀一面,看守保持它的耻辱一面,视做天下的山谷深奥广远。视做天下的山谷深奥广远,长久永恒的道德得以充实满足,又回归到“道”的淳朴的原始状态。知“道”而行“道”之人,利用“朴散为器”的道法,把素材提炼加工构建国家长久的机能和制度,这种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机制,不能和“道”分割开来。老子告诉人们,“道”的法则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这一法则就决定了人在修炼时不可能一次完成,还要进行永不停息的修炼,修得圆满后,还要继续保持“道德”的不流散,确保它的完整性与不可分割性。否则,就会进入从无到有与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中去。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阐述了“养性增寿”的辩证法。他说:“知人者智,知自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是说,能正确认识他人的人可称为智谋,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可称为明理,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可称为威力,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可称为强势,知道精神物质满足而不妄想的人可称为富有,不畏艰险坚持力行的人可称为有志,言行不离“道”的本性与规律的人可称做恒久;肉体死亡精神永存的人可称为长寿。老子教人,不仅修身,更应把修“性”作为人之德修炼的重要方面与方法。“知人者智,知自者明”就是习养本性的名言。老子讲的“自胜者强”、“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都是不同世俗的深奥人生哲理。亦都是指导人生养性的修道德之法。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拿名利、财富与人的生命相比,告诫人们应该自重自爱,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名利、财富要淡然处之。“知足”、“知止”是养生处世的最佳方法。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贵?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是说,名誉与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与财产哪个更珍贵?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个更有害?过分的贪婪必定要付出更大的耗费,丰厚的货藏必定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这样方能长保安全。老子通过总结社会实践经验教训,指出有的人为了争强好胜的欲望,不择手段地争夺名誉、地位、财富,以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这是很不值得的。老子忠告人们应自重自爱,在“道”的规范范围内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这也是人之德性修养的正确方法与途径。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谈论用“道”养生,让人们在修持养生中使自己回归到婴儿状态,这种回归是取得自然能量来充实自己,以达到健康长寿,打破“物壮则老”的“不道早已”,为“物壮归少”去求长寿。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不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是说,具有高尚深厚德性的人,如同初生的婴儿。毒虫不刺他,猛兽不袭击他,恶鸟不抓他。他骨弱、筋柔,而握力牢固。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交合,而他的生殖器却有阴缩阳冲的本能,这是精气旺盛所至。他一天到晚号哭不止而嗓音不哑,这是元气淳厚所为。精气旺盛和元气的淳厚合一则为德性的常道,知道精气和元气的合一则可以聪明、智慧。增加生命生存的能力则可以得到吉祥成长。意识驱动使两气的不断运行则身体自然强健。追求强壮必致衰老,物壮不老,这违反了“道”的法则,不合常“道”,必促使灭亡。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对用“道”的原则修炼养生法的过程和应注意的心态环节,以及达到“玄同”即无我与自然同一的境界,作了明确的论证。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爱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堵塞自己的耳朵,听不到外边的一切声音,走进关闭封锁的门户,挫掉身上的锐气放松下来,解除头脑中纷乱的思索,置身于光和之中,冥想自己是自然界中的一粒灰尘,与自然融于一体,这就叫做“玄同”。所以,对于进入“玄同”即无我状态或境界的人,无所谓亲近与疏远,无所谓获利与受害,无所谓尊贵与卑贱。所以能得到天下修道人重视。老子教导的修“道”大法,是科学的养生之法,通过修养提升对“道”的认识与感情,剔除内心中私心与欲念,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重新回归自然真、婴真的最佳状态或称最高境界。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对“道”的德性作了总结或称作出概括。他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是说,普天下的人都说“道”是伟大的,大之极限,所以能成无形,才能成其大。若有形,就是一个具体事物了,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那“道”早就和具体事物一样的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俭啬;另一个是不敢为天下先。具备慈爱,因此才能有勇气和胆识;而行俭啬,因此才能宽阔而处事大方;固守不敢为天下先,因此才能成为有用人才,现在要舍去慈爱,而追求勇敢;舍去俭啬,而追求大方;舍去谦让,只要抢前占先,就必然走向灭亡。有慈而生的勇气和胆识,进攻就能胜利,防守就能巩固。天若要救谁,天下筑成如同慈爱的城墙维护它。老子对“道”的伟大德性的辩证总结,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人类在“道”的法则中生存、发展,时时、处处都应尊重并遵循“道”的法则办事,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否则,离“德”叛“道”,妄想妄为,不仅背离人之德性,而且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严酷的惩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