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论证的核心与精髓是“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或自然观。这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总的指导思想或称出发点,也是人们一切行为、行动产生的内在根据或内在动力。
1.“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最重要的范畴就是“道”
“道法自然”的宇宙观,首先并最重要的范畴就是“道”。《道德经》第一章开卷第一句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即宇宙恒久不变的本源。“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即恒久不变的名。老子这是教人不要执著语言和名相,以免走入迷途。他说:“无,名天地万物之始;有,名天地万物之母。”这是说“无”是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化的状况;“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他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存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此,要常从无中体认“道”的奥妙,也要常从有中体察“道”生养万物的端倪。无与有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称之为玄妙、幽深。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可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道”是最重要的范畴了。它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法则,更是天地万物最后的归宿。老子告诫人们,认识受主观的限制,受主观欲望的蒙蔽;只有经常没有主观欲望的人,才有可能领悟“道”的精深与奥妙。
2.关于“道”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道”,或“道”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呢?《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回答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有一个混然而成的东西,在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但却超越于万物之上而永久不变,无时无地不在运行而永不停止。它创造天地万物,可以作为天下一切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勉强地描述它的形状,可说广大无边,广大无边且运行不息,运行不息且永无止境,永无止境即归本还原,就是回到寂寥虚无。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宇宙中有四个大的,而人占有其中的一个。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这说明道体“独立而不改”,道用“周行而不殆”,而为天地万物之本原。但道创生万物,并非有任何意图,只是顺应自然罢了。正因此,道才能包举天地,纵贯古今,而为天地万物之母。道没有固定的具体形象,但又不是超时空的,它在运行变化的过程产生出有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
3.“道”的特性或特征
“道”有什么特性或特征呢?《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指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江海。”这是说:“道”有无名、质朴两方面特性,“道”虽然永远没有名称、永远质朴自然,表现得十分隐微,但是天地万物却都臣服于它。侯王若能守住无名与质朴,万民都将会自动地归服于它。天地阴阳二气相和,就会降下甘露,并不需要人们指使控制也会很均匀。道生万物顺其自然,毫无私心,就如天降甘露非常公平。道生万物有了名称,且愈衍愈多,亦应知止,而知止方能避免纷争的危险。江海是百川的归宗,道也是一样是天地万物的归趋。
4.“道”的作用(www.daowen.com)
那么“道”有什么作用呢?《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作了说明。“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就是说,大道泛滥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恃道而生,恃道以成,而道不有不主,无为无欲,完全任万物自然发展。就无为无欲来说,可称其为小;但就不有不主来说,道就可称为大了。正因为它不自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5.“道”的体与用的关系
那么道的体与用是什么关系呢?《道德经》第四章讲到体与用的关系。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我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认为道的存在是空虚、深远、隐没无形的,它不露锋芒,消除纷扰,隐藏光芒,混同尘俗;但它却能创生万物,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或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是无穷无尽且永远不会枯竭的。它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象之前,这就实际上否定了“帝”的先天性与权威地位。
对于道体与道用的关系,《道德经》还从道与德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论证。老子在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是说有德之人的行为应以道为依从。道是无形的,它的运行而为德。老子把道显现于物的功能称为“德”。老子还在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告诉我们,道产生万物,“德”蓄养万物,从而万物莫不有其形,依各种形势而成长、发展。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珍贵“德”的。“道”之受尊崇,“德”之被珍贵,在于不对万物加以干涉,顺任万物之自然。所以“道”与“德”,使万物生长发育,成长成熟,养育和庇护它们;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护万物而不恃有功,使万物成长而不为其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6.应怎样认识与把握“道”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与把握“道”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告诉我们:“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息;持而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这就是说:看不见叫做“夷”,听不到叫做“息”,触摸不着叫做“微”。因为道无色、无声、无形无法再追究查问,它们原本就是混然而为一。这个“一”,它的上面不亮,下面不暗,绵延不绝,不可称名,复归于空无一物。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就是恍惚。要想在前面迎它,可看不见它的头;要想在后面跟它,可看不见它的后尾。若能把握这亘古即存的道,就能驾驭现在的事物。能知道宇宙的原始,这就是了解了道的根本或称纲纪、规律。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还指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高贵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就是说,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谷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守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故而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需赞美称赞,不要求它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老子在第十五、十六章对道及万事万物的认识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是说古时候得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深远到使人无法认识。正因为人们无法认识,所以要勉强地把他描述一下。他立身行事,犹豫畏缩,不敢妄进,就好像冬天涉过大河一样;他谨慎戒惧,不敢做作就好像怕四邻窥伺一样。他为人处世,庄重拘谨,就好像做客人一样。他修道美德,除情去欲,就好像冰块融化一样。他的本质敦厚朴实,就好像没有经过雕琢的素材一样。他的胸襟宽广,态度谦下,就好像幽深的山谷一样。他的表现混沌愚昧,不露锋芒,就好像混浊的水一样。可是什么人能在混浊的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地澄清?什么人能在长久安定虚静中慢慢动起来而渐渐茁生?能够把握这个道理的人,他是不求盈满的,正是因为不盈满,才能去故更新。由于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人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老子在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作了一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清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生命活动的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这里是说明得道之人的修养、表现,特别地着重强调“不盈”的重要意义。
老子在第十六章主要讲认识世界包括认识人生的问题。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有不殆。”这是说,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所以我们尽力地使它回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就能看出它们由无到有,再由有返回到无,循环反复的情形。万物虽然繁杂众多,但是最后总要回复到它们的根源,它们的根源是静,静就是他们的本性,所以回复到根源就复归本性,这种复归本性是自然的常道,知道这种自然的常道可以称为明智,如果不知道这种常道而轻举妄动,那就要产生祸害了。知道这种常道的人就能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无事不通、无所不包才能廓然大公,廓然大公才能做到无不周到,无不周到才能德配天地,德配天地才能体合大道,体合大道才能永垂不朽。这样终身也不会有任何危险了。老子在这里是叙述“致虚”和“守静”的效果,“致虚”、“清静”、“归根”、“复命”才能明察事理,才能洞知万物变化的常规。能识得这个常规,就能深得自然的妙趣,而与道同体。老子还在第七十一章指出:“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他是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好的;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就是毛病了。圣人没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把这个毛病看做病,所以他就没有这毛病。孔子也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孔子是至圣,也说自己无所知。所以,只有像老子、孔子那些真正的智者,才晓得自己无所知。因为知识是从无知到知的,如果不知道自己无知,那就无法再继续去认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