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面部划分、明堂藩蔽、面部色诊、五脏分属、望诊具体部位

面部划分、明堂藩蔽、面部色诊、五脏分属、望诊具体部位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将面部划分为若干区域并用不同名称表示。图4-1明堂藩蔽图图4-2面部色诊分属脏腑图图4-3面部分属五脏图临床望诊中,以前一种划分为主。其次,察面赤的具体部位,以定病位病情。

面部划分、明堂藩蔽、面部色诊、五脏分属、望诊具体部位

面部望诊法是观察面部的色泽形态和表情变化,以观察脏腑精气盛衰的方法(表4-2)。

1.面部望色脏腑定位诊法 始见于《灵枢•五色》篇,这一诊法是指颜面各部位分属不同脏腑,与望色诊法相结合,进一步了解病情,有助于临床对疾病定位,定性判断的方法。

首先将面部划分为若干区域并用不同名称表示。根据《灵枢•五色》原文,整个面部名称分部为: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颜),颊侧—藩,耳门—蔽(图4-1)。

再将各部分属于不同相关的内脏:庭—首面,阙上—咽喉,阙中(印堂)—肺,阙下(下极、山根)—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脾两旁)—胃,中央(颧下)—大肠,挟大肠—肾,明堂(鼻端)以上—小肠,明堂以下(水沟两旁)—膀胱子处(图4-2)。

此处,《素问•刺热论》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作以下简明划分:左颊—肝,右颊—肺,额—心,颏—肾,鼻—脾(图4-3)。

图4-1 明堂藩蔽图

图4-2 面部色诊分属脏腑图

图4-3 面部分属五脏图

临床望诊中,以前一种划分为主。总之,病有深浅,色有显晦,病情变化复杂多样,所以对部位的观察不能过分机械呆板,必须灵活,诸诊合参,但也不放过部位望诊,因为部位的划分是色诊的基础。

2.望面色 是指对面部青、赤、黄、白、黑五色的观察,辨别其不同主病的方法。

(1)青色:其应在肝。主风、主寒、主痛、主惊和瘀血。望诊时应结合具体部位分辨其不同性质,如目下色青白,伴精神抑郁,手指发麻,小腿转筋,多为肝虚风证;颜面青色,善怒胁痛,咽干,多为肝实风证;面目青黑,突然不能说话,四肢软弱而不能站立,多为肝虚寒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为心阳不足,心血瘀阻;小儿面色发青,以鼻柱和两眉间及口唇四周多见,伴有高热者,为将发惊风之兆;妇女面青,少食多怒,月经不调,必为肝强脾弱;鼻头色青,多为腹中痛。(www.daowen.com)

另外,还应观察面部其他部位伴青色而出现的兼色、兼症。如若面青颊赤,多为寒热往来之少阳证;面青目赤,多为肝火;两颊青黄,眩晕呕吐,为痰厥头痛;面色青赤而晦暗,多为郁火;脾病见青色为难治。

(2)赤色:其应在心。主热证。首先要察其面赤之微、甚。若微赤者即为虚热;赤甚者为实热。其次,察面赤的具体部位,以定病位病情。若满面通红,多为阳盛之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若两颧潮红娇嫩,则属阴虚火旺的虚热;若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两颧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虚阳浮越之“戴阳”证。

(3)黄色:其应在脾胃,主虚证、湿证。首先应根据黄色的特点进行辨证。若为“萎黄”,属脾虚,气血不足,其特点是面色淡黄无华;若为“黄胖”,多属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其特点是面色黄白虚浮;身目俱黄者为“黄疸”,若黄色鲜明如橘子者,属“阳黄”,是湿热熏蒸之故;若黄色如烟熏而晦暗者为“阴黄”,是寒湿阻滞之故。其次,还要结合兼见的体征分辨之。若黄而枯瘦者为胃病虚热;面黄肌瘦,但腹胀者,虚胀也;若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怒张者多为臌胀;小儿面黄面肿,或乍黄乍白,腹大青筋者为疳积。

(4)白色:其在肺。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首先应观察白色的不同特点。若白虚浮,多为阳虚;若白而无华为血虚或夺血;淡白多为气虚,亦可见于肺胃虚寒。再结合兼症观察,若面色苍白伴剧烈腹痛或战栗时为里寒证;若突然苍白,伴冷汗淋漓,手足肌肤发凉,为阳气暴脱。

(5)黑色:其应在肾;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先据黑色在面部出现的部位进行观察辨证。若颧与颜黑为肾病;眼眶周围发黑,往往是肾虚或水饮或寒湿下注之带下病;若心病额见黑色为逆证;口唇黧黑多为肾绝。再据色黑之不同特点观察辨证。若面黑而干焦,多为肾精久虚,虚火灼阴;黑而浅淡,为肾病水寒;凡黑而暗淡,不论病之新久,总是阳气不振。

3.望面形 是对面形的变化进行望诊的方法。望面形时要注意观察面部的丰满、消瘦、有无肿胀等其他改变及其发生的确切部位、缓色、颜色等。颜面丰满,气色明润,是健康长寿之貌;若颜面过于瘦削,大肉尽脱,则是久病气血消亡或亡阴脱液所致。面部浮肿,常见于水肿病者,乃因水湿上泛之故,有阴水、阳水之分。若面肿热痛,或麻或痒,多为风热火毒上攻所致。久病重病突然面肿,则是土败脾绝之候。阳水肿起较速,眼睑头面先肿;阴水肿起较慢,先下肢然后波及于头面部。若腮部肿胀,面赤咽痛,此为“痄腮”;若在颧骨之下,腮颔之上,耳前一寸三分处发疽肿起,名为“发颐”,属阳明经热毒上攻所致;面鼻色赤生粉刺者,为肺经血热所致;面色雀斑,色淡黄或黑褐,为火郁经络,风邪外搏;面部纹如蟹爪,多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成。

4.望面态 是指观察面部的动静状态。若睑、面、唇不时地颤动、抽动,在外感病中,多见发痉的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是血虚阴亏,经脉失养。口眼斜,肌肤不仁无半身不遂者,为风痰阻络;若伴有半身不遂,为风中经络,或中风后遗症。

5.望面容 面容望诊法是指对患者所表现的特殊面容的观察。较常见者如“惊恐貌”,即病人面部表情惊恐,多见于小儿惊风、狂犬病等;“苦笑貌”,即由于面肌痉挛所呈现的痉笑面容,多见于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等病人;“狮状面”,即面部出现凸凹不平的结节,可见于麻风病人。

表4-2 望面部

对面部的望诊,着重从色、形、志及表情四方面予以观察,以了解相关病证。在对面部脏腑分区定位明确的前提下,再根据五色主病意义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病人全身症状进行综合考察,不能仅凭头面望诊内容断然作出诊断。

(张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