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感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心得

感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心得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理性认识,树立对抗战重大问题的基本观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教学心得钟金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讲授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树立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正确观念,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梳理讲授。

感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心得

加强理性认识,树立对抗战重大问题的基本观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教学心得

金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讲授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全面深入的讲授,歌颂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反抗侵略的历史事迹与斗争智慧,弘扬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凝聚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但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要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并不容易。

客观上,这段历史时间跨度长,从1931年局部抗战算起,历时14年,以1937年全面抗战为起点,也涵盖8年;同时,内容多,线索散,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经历了一个国共两党由分裂走向联合,最终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国内战争逐步转变到抗日民族战争的曲折过程。其内容牵涉国共两党的斗争与联合,对于中日两国的关系、国情及战争发展态势,世界反法西斯国际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认识理解存在难度。从主观上看,很多学生对抗战历史有零零碎碎程度不一的了解,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成见,因此,学生对抗战历史感性认识较多,理性判断不够。

对此,要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比较分析、具体分析、理论分析和原典学习,以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树立对抗战重大问题的基本观念。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略谈讲授这一章部分内容的方式方法,以交流学习,促进提高。

第六章共分六小节,包括侵略战争的发动、抗战的爆发及进程、抗战胜利的意义等主要内容。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对日本侵略战争的罪恶,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神圣性、正义性及抗战胜利的意义等问题认识比较统一。但对国共两党在战争中的贡献、作用、地位看法分歧较大,存在对这些重大问题主观臆断和观念模糊的情况。要树立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正确观念,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梳理讲授。

一、加强比较分析、具体分析,客观评价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充分肯定国民党爱国官兵的牺牲和贡献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牺牲和贡献给予了肯定和客观的评价,反映了我党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历史态度。但一直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对国民党抗战的介绍比较简单,目前相关的研究专著、成果和学习资料、数据也不全面,造成学生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贡献等问题认识偏差较大,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要么评价过低,认为国民党搞分裂、搞内战,就是不抵抗,或者都是杂牌军,对抗战没有多少积极作用;要么评价过高,认为国民党军队打了那么多大规模的战役,军队损失惨重,抗战始终就是国民党在发挥主要作用。对此,需要进行比较分析,才能使学生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及国民党官兵的牺牲贡献有合乎实际的认识。

(一)对抗日战争发展的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采取比较分析方式,分别进行具体评述

讲授中首先应明确肯定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抗战的作用。战争初期,国民党抗战是积极的,消耗日军的兵力和战争资源,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抗日战争转入“持久战”和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要指出,早期防御阶段国民党牺牲虽大,但也因采取片面抗战路线使防御存在不足,另外,要使学生认识进入抗战中、后期,国民党逐渐从积极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的事实。

讲清这部分内容,讲授方法采取比较分析的方式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比较三个阶段重大战役及战争伤亡情况,就可以很直观地说明问题。

抗战的各个阶段,国民党军队的重大战役及战争伤亡各有不同,存在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前期战争比较密集,伤亡重大,相持阶段后期到反攻阶段,战役虽多,避战为主,伤亡不大的起伏变化,充分反映了其片面抗战路线的局限性及向消极抗战的转变历程。据研究统计,在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历时约一年零四个月,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忻口等4次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共毙伤俘日军25万余人,牵制日军70万人以上,付出的牺牲也很大,其正规军损失达104.4万余人;到相持阶段,情况发生变化,相持阶段的前期即1938年11月—1940年两年间,抗战还比较积极,有南昌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战绩显著,共击毙日军26.3万余人,付出101.9万余人的重大伤亡。进入相持阶段的后期,即1941年—1943年,情况明显变化,蒋介石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此间,战役虽多,但避战为主,抵抗有限,三年的伤亡总数共计60.8万人,不及1940年一年之多(计67.3万余人);进入反攻阶段,除了滇西、缅北反攻作战取得一定战绩外,基本没有主动的作战行动,其伤亡人数也明显下降,1944年为20.6万,1945年为14.3万余人。(2)

通过战役和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学生就能深切体会到国民党抗战从积极变为消极的客观事实,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国民党正面战场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应区别看待、具体评价。为加强对该问题的认识,可以比较的方面很多,除此之外,还可比较抗战三阶段国共两党的关系及摩擦事件、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等,教师可根据自己掌握的具体材料自主选择比较的内容,都能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典型事件,加强对国民党爱国将士英雄事迹的具体分析,充分肯定国民党爱国官兵的牺牲和贡献

如上所述,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必须有区别地看待,该肯定的肯定,其不足和问题也要说明。但对不同阶段正面战场英勇牺牲的国民党爱国将士,就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对他们的事迹要给予全面介绍,他们所作出的贡献要给予充分肯定。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有牺牲有贡献,国民党在抗战时期也不乏爱国将士,“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宣布85位国民党将军为抗日烈士”(3),即使正面战场战役失败了,他们付出的牺牲也不应该被抹杀。中学阶段教学对国民党爱国将士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讲授不多,学生对他们的贡献知之甚少,对此应该在讲授中加以补充,这也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意识教育的需要。

一方面,可以通过介绍抗战时期牺牲的国民党将士的数量来引起学生关注,据学者的研究,抗战期间国民党抗日爱国将士是一个数量众多的群体。“据大陆史家的统计,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民党军队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而国民党政府最高军事长官何应钦的说法则是206位将领。无论是一百还是二百,都已经表明国民党高级战将伤亡人数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从下级官兵这个层面来看,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官兵阵亡132.43万余人,伤亡321.56万余人,失踪了130 126人”(4)。数量如此众多,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群体在战争中的贡献。

另一方面,具体介绍正面战场中英勇捐躯的国民党官兵的典型事迹,肯定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张自忠、戴安澜、王铭章等,另外还包括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中牺牲的无名英雄等。这些例子都是比较鲜活生动的,感染性极强。举例而言,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八百壮士”、“台儿庄”勇士的事迹,在当时就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毛泽东曾高度赞誉其牺牲和贡献,将国民党“八百壮士”、“台儿庄”勇士视为与“平型关”我党抗战英雄一样的“民族革命的典型”(5)。以上事例在今天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总之,通过比较分析阐释,解决学生对国民党抗战作用认识笼统单一、观念模糊的状况,同时运用具体分析以典型事件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心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迪,客观评价国民党籍抗战英雄的历史贡献。

二、加强理论分析及原典著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理解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除了建立学生对国民党抗战作用和功绩的基本认识之外,本章的重点之一是还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深切体会到没有我党的领导,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建立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不可能最终赢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

要弄清这个问题,涵盖的方面很多,涉及我党在抗战中的路线、战略、方针、政策、努力和成效等,如何讲授?如果面面俱到,有限的课时就只能是泛泛而论,必须重点突出地集中剖析难点,从教学实践看,学生的难点主要反映为对持久战战略方针及游击战战略地位在抗战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其重要意义理解比较肤浅。认识不到持久战战略的提出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本质,对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对游击战理解过分简单,仅仅只从作战的规模或伤亡数量出发来评价其价值,甚至有“游击战游而不击”的错误判断。

对此,应结合我党持久战战略的内容、实质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持久战战略的科学内涵。并且结合原典著作的学习,说明游击战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作战原则,与持久战战略是表里统一的,深化学生对游击战战略地位、全局性意义的理解,只要把上述两大问题在理论上弄清了,学生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就能体会我党在抗战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和领导地位。具体如下:

(一)加强理论分析,比较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战略理论的异同,认识持久战战略的科学内涵

只要加深学生对我党持久战战略方针科学性内涵的认识,比较我党与国民党持久战战略理论的异同,就可深入理解我党持久战战略理论的高明之处。

正如学者研究指出的那样,持久战战略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的“专利发明”,“而是在本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的特定历史时期,全国各抗日党派和爱国人士在抗战军事战略问题上所达到的共识”(6)。我们比较熟悉的“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口号就是国民党提出的。(www.daowen.com)

我党虽然也赞同“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的持久战战略,但两党持久战战略的具体内容存在显著差异:我党认为抗日战争是三阶段,国民党认为是两阶段,即不存在“相持阶段”;具体内涵也不一致,“中共持久战略,注重向敌后进军,作战方针为防御战中的进攻,内线中的外线作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国民党注重向国内退军,以空间换时间,将单纯防御的阵地战置于首位”(7)

可见,虽然国民党“持久消耗战”战略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首先,错误认为持久战只是两个阶段,认识不到“相持阶段”对抗战胜利的决定意义,具有“速胜论”思想;其次,其“向国内退军,以空间换时间”单纯防御的阵地战,表面上虽然寸土必争,但却表现了“以退为主”的实质,是一种消极防御的路线,无法达到战略上持久消耗敌人的根本目的,因为空间不是无限的,也有换不了时间的时候。

而我党持久战战略除了科学预见抗日战争的三个发展阶段,强调“相持阶段”对整个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外,其判断符合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实际,其战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领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科学认识中日战争发展态势的结果,我党的持久战战略的特点是强调“向敌后进军”,是防御中的进攻,力图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错”的敌后战场状态下,以保持实力,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最终打垮对方为根本目的灵活作战,实质是“以进为本”,是一种积极防御的路线,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确实比国民党战略高出一筹。

(二)加强毛泽东军事理论著作的学习,认识游击战的优长,理解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全局性意义

今天的青年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游击战产生轻视和误解不足为奇,因为就是在抗战期间,党内外就存在怀疑和轻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提到这种状况:“有些人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他们对于‘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辅助的’这个提法,表示怀疑。他们不赞成八路军这样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认为这是‘机械的’观点。”(8)甚至我党我军内部也存在对游击战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的问题。为此,毛泽东于1938年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重要军事论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驳斥了这种错误认识。其原著观点大致总结如下。

首先,毛泽东从游击战产生的客观依据出发,深入考察抗日游击战争产生发展的必然性。指出游击战之所以从普通的战术问题上升成为战略问题,其客观依据是抗日持久战战争的现实决定的。抗日战争是强大的小国侵略弱小的大国,决定了战争的长期性、残酷性,战争战线长,敌人兵力空虚等特点,必然产生和发展起普遍的游击战。

其次,游击战的本质是防御中的进攻战,比正规战更积极主动,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能够比正规战更有效地把握作战的灵活性、主动性、计划性,符合一切战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广民众,国力弱小的国家,“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以小胜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游击战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同时游击战反映了人民战争的属性,能够动员全国老百姓,从而使小规模的游击战争在整体上表现出大规模的特点,最终使敌人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再次,从游击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作用来说,游击战在整个抗战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具有全局性意义。正像毛泽东所论述的那样,“这样,游击战的战略作用就有两方面:一是辅助正规战,一是把自己也变为正规战”(9)。游击战在抗战中的现实发展状况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游击战在战略防御阶段,通过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根据地,牵制与打击敌人,起到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战略作用;在相持阶段,游击战发展为巩固根据地,消耗敌人,支持正面战场作战,积蓄了力量,为向正规战转变和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在反攻阶段,游击战转变为正规战,展开大反攻,由此可见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全局性意义。

总之,中国抗战胜利是以弱胜强的典范,而以弱胜强的法宝就是坚持长期抗战,游击战本质上也是从无到有、以小胜大,和持久战战略是辩证统一的。毛泽东曾批评当时那些轻视游击战的将士:“从事游击战争是完全必要的。被指定的军队,要自觉地负担这种神圣任务,不要以为少打大仗,一时显得不像民族英雄,降低了资格,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游击战争没有正规战争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10)

毛泽东的这两篇军事理论著作,理论联系实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抗战现实问题的经典之作,对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全局性意义解析论证得充分透彻,发表时就有力地指导和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活动,推动了游击战争的发展。今天我们解决学生对游击战的困惑,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毛泽东的这两篇论著来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这两篇理论经典,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总之,对这两个难点的讲授,理论分析是关键,如果仅仅是停留于现象描述,缺乏深入的理论阐释,简单介绍我党持久战战略的基本内容或描述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则缺乏深度,和中学教育没有差别,难以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使其真正心悦诚服。

三、余 论

综述之,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及原典著作的学习,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对抗战历史的客观理性认识,减少主观随意,树立对抗战重大问题的基本观念,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刻性。但这并不是说对抗日战争的全面认识,其他方面的问题、感性认识就不重要。抗战不仅是战争的进程,也是社会历史全面发展的进程,不仅反映战争的成败,也最能体现人性的优劣,社会、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对这些问题加强学生的感性体验是必要的。如何加强?简单来说,结合这时期的地方史和社会史,比如可以联系云南滇缅公路的修筑、驼峰航线开辟、西南联大旧事等地方社会史的内容讲授,应该可以起到作用。抗战历史波澜壮阔,是比较饱满、丰富的,对这段历史,除了对基本问题进行理论解析外,完全能够选择多个角度,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介绍描摹,于细微处见真情,使学生感受整体全面的历史,增加课程的生动性,但这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此不赘述。

【注释】

(1)胡锦涛:《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见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9-03/8/620627.shtml。

(2)刘华庭:《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载《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

(3)李瑗:《国民党抗日将领的爱国壮举》,载《两岸关系》2005年第8期。

(4)李瑗:《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爱国将士群体研究》,载《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9期。

(5)毛泽东:《全民族当前的紧急任务》,载《论新阶段》,拂晓出版社1942年版,第46页。

(6)余子道:《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比较研究》,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7)余子道:《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比较研究》,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8)毛泽东:《论持久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1页。

(9)毛泽东:《论持久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10)毛泽东:《论持久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50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