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谈起
邓毓旺
【内容摘要】目前,大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对于这个现象的频繁出现,我们不能只将其看做心理问题,而要从大学生生命价值缺失的角度,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构筑生命教育体系,本文的旨意就在于此。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
“上帝死了”是指人的精神信仰失落,而“人死了”是指人的生命失落。社会快速发展,然而人的生命精神并没有走出失落的阴影,大学生群体的表现就可见一斑。2007年10月8日,《中国教育报》的报道指出:“我国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为27起,2004年为68起,2005年为116起,2006年上升到130起。”[1]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无疑陈述着这样一个事实——大学生自杀现象正逐年攀升,已成为我国一个自杀高发群体。这种状况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育的生命价值究竟在哪里?如何回归生命教育?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抑或生命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家庭、情感、人际关系等众多压力,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和价值观等尚不成熟,容易走极端,产生偏执的行为。大学生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自杀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统计,在我国,自杀已经成为排序第五位的死亡原因[2],尤其是在15~30岁年龄段的青少年中,自杀已经成为首位的死因[3]。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并且自杀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它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剧增,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和重视,在大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学校工作的新亮点。但大学生仍然出现各类心理障碍和问题,甚至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将其只看做心理问题,更要从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寻找问题症结所在。
人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双重存在。物质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之为人的根本还在于人类拥有独特、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因此,只有促进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拓展和深化,高度重视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唤醒其生命感、价值感,才能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生命价值。在当前大学生的教育中,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的责任。尽管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及自杀现象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多研究和探讨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解决他们的现实困惑,更多地注重行为的治疗,而忽视个体的发展,很少去探究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当面对严重的人生观、价值观偏差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显得无奈。著名学者郑晓江教授就认为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改变对生命和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由此,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被郑重提出,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所重视的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人生观、价值观探讨得更深、更远。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回归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就已经提出“生命哲学”概念,从哲学领域开始了研究和探讨。近代,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和柏格森等深入研究了生死哲学,寻找生命的本真。现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以其独有的实验方式倡导生命教育的思想。世界各国随之也开展了以人和人的生命为本、以生命为主线的生命教育。虽我国对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生命教育的逐步推进,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0世纪,教育已经基本成为社会的工具,教育的生命本质与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的广泛流传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的价值本质是要实现生命价值本源的回归,突显生命价值实践的“场域”,建构生命价值的核心,回归生命教育的本真。
生命教育应当关注人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习得生活方式、思考人生价值、养成人生态度的重要场所。学校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因此,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应该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建立对生命、对生活的积极情感态度,并传递出对社会、对他人的善意与关怀。
生命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发展需要,特别是学生的内在成长过程,潜心开展对生命教育的科学研究,而不是一味追求外显的结果。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速食文化甚嚣尘上。在这一个社会大背景之下,高校教育也急于追求外在的、可量化的教育结果,失去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耐心等候与倾心关注。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是指向终身、为其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人总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学会长大,但是,为了在短期内达成某一预定目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常常缺乏宽容、理解的态度。并且,为了使所有学生统一达到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允许犯错误,不允许有个性,这样一味追求结果的教育方式给学生的生命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因此,生命教育的理念需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www.daowen.com)
生命教育应与生活相融、与时俱进,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合作。生命孕育于生活,成长于生活,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生活空间,因此,学校应当将生命教育的视野向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个生活空间开放,并在合作中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生命教育实施途径。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架构的构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也就是说,没有人和人的活动也就没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社会历史的终极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可见,生命的绝对性是生命的第一本质属性。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挽回,因此,生命具有绝对性。作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它既是一种应然的追求,也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当下社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多重压力,我们必须要考虑在预防大学生自杀、减轻大学生压力感、提高大学生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心理矛盾等方面加强教育。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构建一个完备的体系。
首先,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人生及生命价值的认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生命教育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被带进课堂,可以在日常进行的综合性的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主题;也可以在教学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尤其是与生命教育关系密切的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心理健康课,更应该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增加人文关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带领学生思考并解决生命中的现实矛盾。加强大学生对人生及生命价值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大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大学教育除了专业教育,还必须与公共教育相辅相成。大学在进行公共课程改革时,应该加入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方式、方法上应灵活多样,设置一些具体化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在开展相关的讲座时,应根据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对生命的探讨,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通过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探讨,促使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大力开展生命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地对待生活,对待生命。
其次,跨越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鸿沟,解决大学生生命困扰。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在高校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必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心理健康的一般技巧,而生命教育更重视对人的根本性、全面性的教育。因此,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有的成果作为基础和平台,实现从心理健康教育向生命教育的跨越和建构,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随着社会竞争的空前激烈,背负在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使他们无所适从,容易形成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很多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就是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又缺乏缓解压力的技巧和能力。因此,在大力提倡生命教育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活动、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提供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来面对压力,防止他们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再次,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生命潜能。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必须建设具有特色的、快乐的校园文化,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因此,高校应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娱乐生活,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努力把高校校园建设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校园,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充分体验到归属感和充实感。生命是鲜活的,生命教育也应该是生动、多彩的,因此,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应局限于教室里和课堂上,还应该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之中,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使大学生获得成长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感悟人生的美好。
参考文献:
[1]转引陈晓英,杨舜尧.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4):36.
[2]James A Mercy,Mark L,Rosenberg.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Sui-cide revention[J].Am Jof Prev Med,2000,19(1s).26.
[3]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94.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