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的有效实践

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的有效实践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工作陈潇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以上两种情况都极大影响了贫困生救助工作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部分贫困生利用资助金在生活上挥霍,出现了“吃补助、高消费”的现象,导致了助困与育人的脱节,影响了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公平性。

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的有效实践

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工作

陈 潇

【内容摘要】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不应仅仅局限在物质层面上的支持,应涵盖生理、心理、发展能力等各个方面。本文尝试从社会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状况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针对现有高校贫困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求进一步探索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

【关键词】贫困生 救助体系 心理帮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虽然国家围绕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针对贫困生经济问题建立了一套“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政策和运作保障体系,这些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这些资助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支持,对贫困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发展能力等方面关注不足。

1.高校贫困学生的现状分析

1.1 总体规模

根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下同)总数为1 999.26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407.7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9%,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47.9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4%。由此可见,贫困学生仍然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1]

1.2 贫困生群体的现行社会状态分析

七成以上的贫困生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经济压力。为了节省有限的伙食费,贫困学生一天只吃两顿或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同时,课业之外为收入而奔波的生活状态造成贫困学生比普通学生更为沉重的身心负担,贫困的经济压力牵扯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大都市的繁华、同学生活的富裕,使得贫困学生在羡慕的同时,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甚至将其归咎于现行制度的不公,以致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动机往往是不尽相同的,这使得这一群体的身心与学业表现出了社会的特殊性。

1.3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环境均会对贫困生性格的形成与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根据福州大学心理系何少颖教授负责“高校贫困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课题组(2005年)的调查,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上的各因子得分的比较中:除强迫、抑郁、敌对外,贫困生的其他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且呈显著性差异,其中尤以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的因子分最高。[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困难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压力大,营养状况不良,新环境的无法适应都可能导致贫困生躯体化症状、焦虑等心理疾病的产生。同时,他们容易将自己封闭在有限的圈子里,拒绝与外界环境的交往,他们自卑、猜疑,不愿主动体验身边的事物,极易采取极端的态度与心理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1.4 贫困学生与家庭关系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的巨大压力使贫困生为了节省有限的生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通常利用暑假与长假到社会或在学校打工,以弥补学费和生活费的支出。在寒假、春节,他们也往往选择在学校度过,以便节省往返的路费,使得贫困生与家里亲人联系较少,有时的迷茫困惑无处宣泄解答,缺乏情感的支持,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有极个别的学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往往以家庭的贫困为耻,甚至在其他同学的比较中产生怨恨父母的情绪,在心理和性格上产生扭曲。

2.目前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真假贫困学生的界限难以认定

地区的差异性首先造成认定的困难。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其家庭所在地与学校所在地的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家庭收入水平认定其家庭的贫困程度,有欠其公平性与合理性。

其次,资助项目因其分割板块层次、等级固定,名额的固定化,而采取拆分组合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有可能让部分困难程度并非很严重的人获得较大资助,或有些贫困生获得了多项的资助,而其余困难学生仅获得少量的资助。

以上两种情况都极大影响了贫困生救助工作政策的实施效果。

2.2 无偿性的资助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及行动上的惰性

补、助、减都属于无偿性的资助。助学金是国家给予农、林、牧等院校及特殊专业的每月按时的发放,根本不需要学生花费心思;困难补助金和减免学费这类无偿性质资助即赠予性资助,操作简便,学生只需开具生源所在地有行政级别的可以证明本人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一般均可获得学校的数额不等的资助。这种资助是一年一次性的,学生不用归还。这种无偿性的资助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劳而获的思想,心理上形成“等、靠、要”的心态。[3]并且无偿性资助的实施存在着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个别经济不困难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在生源所在地开具正规的特困证明。凭借这份证明,抢夺了真正贫困学生原应享受的福利政策,浪费了国家资源。

同时,部分贫困生利用资助金在生活上挥霍,出现了“吃补助、高消费”的现象,导致了助困与育人的脱节,影响了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公平性。

2.3 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www.daowen.com)

虽然如今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心,但很少有高校会将中心集中于贫困生上,没有任何高校的心理健康机构开展过针对贫困学生的专项活动。简单化、程序化的资助流程往往会使一些自尊心极强的贫困生感觉较大的伤害,致使自身产生精神压力,违背了救助工作的初衷。传统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仅仅流于大学生心理消极、自卑、压抑等问题的罗列,没有很好地解决对策,没有疏导、引导贫困生的价值观发展发向。

2.4 勤工助学方式的严重制约

目前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来自于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方式多以家庭教师为主。[4]由于当前高校的教学制度,学生只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从事勤工岗位,而且岗位有限,报酬低,时间限制性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生勤工助学机会的获得。

2.5 对贫困大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的不足

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其教学条件和水平都与城市学校有着很大的差异,再者贫困生还需要投入部分的精力用于勤工助学,使之在学习方面失去了优势。性格上的孤僻,生活交友圈的狭小限制了贫困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发展,同时关系脉络的缺乏,也影响了贫困学生就业情况。

3.对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3.1 规范政府救助政策

政府应健全救助政策,打破呆板的项目分割板块、指标额度等原有的僵化模式,建立一种根据学校所在地和生源地生活水平为指标,科学测量学生的贫困程度,据此决定资助额度的灵活有效的方式。同时做好贫困大学生的个人情况及变动记录工作,并需在贫困大学生档案中,跟踪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受资助情况以及各种能力培训与提高等内容,达到随时追踪的效果,以确保资助经费得到有效利用。

3.2 提高勤工助学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尽量挖掘高校内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工作岗位,多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兼职,建立弹性学习时间机制。各高校还应努力拓宽勤工助学领域,争取社会力量的资助,将勤工助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与专业实习相结合,在努力提供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机会上,提高贫困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交际能力。[5]

3.3 立心、扶志,做好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

目前的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以物质资助为主,着力于暂时缓解经济压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的,而对贫困学生本身心理、能力发展关注不足。建议高校成立单独的贫困生援助机构,设立专人专职、分工明确、专款专用的层级管理模式,帮助贫困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培养责任感,坚定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信念[6]精神助贫是物质救助的思想保证,物质救助是精神助贫的经济基础,只有将两者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学生的压力,提高贫困学生救助工作的效率

3.4 努力培养贫困学生发展能力,建立贫困学生就业帮扶机制

高等学校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主动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和沟通,建立多渠道的资助培养网络。提倡企业投资大学生,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善的信用体系下,企业根据人才需求和相关高校合作,选择相关专业贫困学生,进行定单式的培养。[7]同时高等学校健全学生毕业服务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就业指导,跟踪贫困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做好贫困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鲁琦,邵晓.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09,(3):133.

[2]魏金明.福建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6,(11).

[3]魏金明.福建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硕士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6,(29).

[4]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及对策研究探讨.商业经济,2008,(1):86.

[5]潘雪峰.浅议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法制与经济,2008,(11):132.

[6]王欢,高军.贫困大学生援助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20.

[7]周贤君.从构建和谐校园视角审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机制.高等农业教育,2007,(7):90.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