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科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及成果展示

工科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及成果展示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教育的强弱直接决定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党建工作是极其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环。高校党组织和大学生预备党员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与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环节薄弱有关;其次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机制,致使有些预备党员在提高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主动性不高。

工科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及成果展示

工科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探讨

孙 磊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科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学生党员教育新机制,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对大学生党员开展评价、考核,督促和激励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员 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校的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大学生在校时间和培养规律等条件的限制,高校中大学生预备党员要占学生党员的60-70%以上,因此,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做到在思想觉悟上领先、工作作风上领先,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大学生预备党员在学习和工作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不仅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工科院校主要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由于其专业特点突出,其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亦有自己的特殊性。工科学生不仅要学会制造物品,建造房屋,而且要学会构筑自己的品德,所以要着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着力培养工科学生对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风气,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是工科学生中的学生党员,更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成为有责任、有义务、品德高尚的优秀建设者。思想教育的强弱直接决定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党建工作是极其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环。

近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大学生在校党员的数量上不断增多。特别是随着“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的实施,各高校在加强新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学生党员的比例有了大幅提高。尽管经过努力比例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入党后,学生党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对非党员同学的影响不够,甚至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年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营造不出良好的入党氛围,给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难度。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全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的办法,争取新的突破。必须认真探讨在提高学生党员发展数量问题的同时,还要认真探讨学生党员教育的质量问题。

2.当前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党组织普遍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却忽视了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

高校党组织普遍比较注重组织发展前的培养、教育与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发展对象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放松了对预备期的考察,仅仅只满足于不出问题按期转正。高校中有的预备党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思想观念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有的预备党员不按时向组织汇报思想,也不知道预备期满应该履行什么手续;毕业班的一些预备党员长期在外进行专业实习,而党组织也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监督措施;还有的学生党支部平时不和预备党员谈话,只是到了转正时间才通知他们突击写份转正申请,履行个人转正手续就完事。

2.2 部分预备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党员意识淡薄,党性观念不强

高校绝大部分学生预备党员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能较好的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确实有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对党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履行党员义务,入党后素质滑坡。如有的学生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缺少了继续前进的动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不如入党前;有的认为预备期只是一种形式,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到时间就会“自然转正”;有的只埋头专业学习,不关心集体和同学的事,党员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削弱,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3 基层党组织缺乏完善的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机制

有的高校建立了很完善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方案和制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作用的发挥,却缺乏规范的预备党员管理、教育、考核和监督机制。有些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了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盲目追求党员数量,人为缩短考察期,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就被“匆匆忙忙”的发展入了党,导致预备党员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一些高年级预备党员由于专业学习和就业压力比较大,就“退居二线”,不再从事社会工作了,只是偶尔过过组织生活,党支部也不给预备党员“压担子”,偶尔参加一下党内的活动,以至预备党员难以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发挥典型示范作用。(www.daowen.com)

高校党组织和大学生预备党员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与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环节薄弱有关;其次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机制,致使有些预备党员在提高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主动性不高。

因此,为了解决或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组织形式、学习方法、教育制度上探讨并建立起新的有效的模式,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机制的探讨

3.1 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培训体系,突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我院在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结合福建教育工委的文件精神,针对发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四级教育法”,除了从大一新生就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启发新生的入党意识,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校培训外,我们着力加强预备党员的培训、教育和加强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逐步形成“党员发展前移、党员教育后靠”相互衔接的培训模式。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深化,依次递进,从党的基本知识到深入学习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要专题。在学习形式上,多渠道渗透,注重灵活多样,除了集中培训、上党课、听报告等外,更有以党小组组织的灵活学习方式和网上党校的自主学习,如将党小组设在学生宿舍和学生实习点。在宿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舍友参与讨论,将枯燥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不感到有学习压力,而将党小组设在实习点,既能加强实习管理,又能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通过党员带动普通同学,加深了党员与非党员同学的沟通。

3.2 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机制,不断整合大学生活动资源,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学习贵在践行”,结合实际,我们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各种活动载体,一是将支部活动与学院团委、学生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突出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骨干作用,避免了学生支部活动资源短缺的缺陷。二是发挥工科学生的专业特色,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服务活动中,学生党员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有的学生党员到建筑工地进行调查、体验;有的深入到企业去体验生活,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三是拓展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阵地。为约束和激励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大学生宿舍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一方面,通过“学生党员示范岗”挂牌,让学生党员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和评议,加强其党性修养,强化党性教育和实践。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岗”的示范,使大学生在宿舍卫生、学习、纪律、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身边的同学,利于营造良好的舍风、学风、校风,并成为建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一个侧影。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大学生党员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对党员自身而言,有助于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科学理论,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3.3 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关键在于学生党支部这个坚强堡垒。各学生党支部均由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较强的辅导员老师担任支部书记,同时选配表现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党员担任党小组长,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同时通过目标管理,引导党支部在班级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做好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工作,指导团支部开展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团结凝聚广大同学,保证支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大学生党员学习和考核制度,对“四级教育法”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把关,对前一阶段学习不合格的同学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与考核。在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严格实行公示制度和群众评议制度,接受同学的监督,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开拓思路,积极建立长效的党员学习、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联系群众、党内民主参与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和党员的考核评估、奖惩激励、监督制约等环节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自律与他律、自觉与强制性统一的长效机制链,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赵国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4):57.

[2]余仕良,杨烨.对当前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6,(5):20.

[3]吴宪民,徐淑芬.构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评价体系初探[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51.

[4]李继民.对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理性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4):16.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