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林国良
【内容摘要】与学生家长有效的沟通,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较薄弱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家校共同参与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高校辅导员与家长沟通策略。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学生家长的有效支持与合作,才能共同实现使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学生工作管理 家长参与
学生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稳定。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社会的关怀、学校的管理、教师的引导,作为与学生有直接亲缘关系的家长,其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1.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大学生的家长对高校来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和高校既有紧密的联系,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既有满腔的热情,又踌躇不前;既希望子女在高校健康发展,又对自己故步自封。
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在校生的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家长的队伍也在迅速壮大;学生入学后,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在家接受父母教育的时间与初高中相比大为缩短,孩子与家长被高校所隔离:家长呆在外头、孩子站在里头。高校变成了家长与孩子的隔离区。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学生家长会积极介入到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而另有一部分家长则在教育子女方面百分百的信任高校,把教育孩子的责权都交给了高校。无论哪一种情况,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都不令人满意,归纳起来,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家长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脱给学校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既然都上了大学了,而且高校教学资源、教育经验丰富,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把孩子交到学校就好了,不需要家长操心,只需要做好后勤工作,为孩子提供学费、生活费即可。
(2)家长延续中小学式的严格管理
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过分严格,甚至到了大学了还采用棍棒教育。而进入大学后,父母不在身边,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忘记了家长嘱托,或采取对抗的态度。但做错事后,又十分后怕,心理压力大。
(3)迫于距离影响,家长对孩子管理无力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应该独立了,虽然也不能不管,但学校距离家太远了,孩子天天不在身边,又能怎么管理呢?况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自尊心较强,且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逐步扩大,家长对孩子越来越缺乏了解。此外,家长对学校的管理状况、相关制度情况又不了解,不知如何下手。
(4)家长过度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有些家长“努力”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但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关注的是自己权利的保护,只关注自己孩子的利益,而较少关注学校的困难和基本情况,很少为学校着想。
2.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义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增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实效,就必须重视高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尤其应该加强与家长沟通的频度和力度。
2.1 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弱点需要家校共同管理
目前在校大学生被称为“80后”“90后”,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成长为社会型人格的重要时期。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等亲人的宠爱使他们更多地习惯关注自我,而家长事事为其做主使他们难以习惯独自承担责任、面对问题,导致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异性感情、生活压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2 辅导员的工作需要依靠家长的配合
大学生基本的思想、品行、学习兴趣、个人习惯等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这样不仅可以使辅导员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质找到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而且家长的作用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辅导员有责任使家长全面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增进对子女的客观了解。加强辅导员和家长的共同沟通联系,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培养。
2.3 家长对学生在校情况的了解需要辅导员起到桥梁作用
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家长的沟通相对较少,易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就需要辅导员起到真正的桥梁作用。学校有责任使家长明确学生在校的适应情况、表现情况、奖惩情况、心理动态情况等,这不仅可以加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也促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以及对辅导员工作的配合。
3.高校辅导员与家长沟通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理论和制度尚待完善
从家长参与管理提供支持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家长在学校管理中作用的研究较少,对于高等教育的更少。从法律法规来看,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教育孩子,让家长在家庭里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很少涉及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监督。而且在《教育法》中也仅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已是成人的大学生教育没有规定。而现实中,家长参与高等教育过程的愿望日益迫切,大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也需要家长配合管理,如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应当怎样,有权过问哪些事情,通过什么途径参与,参与过程中应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学校将如何协调与家长之间认识上的矛盾,学生发生意外事故职责划分等等。通过理论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使家长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作用有依有据。
3.2 家长较少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原因分析
3.2.1 家长参与高等校学生管理缺乏相应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扩招,就业形势严峻,家长对高等教育过程的关注越来越深入。学费如何,奖学金状况,学习专业的选择,教师的选择,就业前景等,家长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对高等学校实施影响。相对于关注选择专业、发展前途和就业来说,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家长虽意识到了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参与,但由于我国现行教育政策、法律或经验等方面的滞后,造成家长对参与管理的权利、义务与途径的欠缺,不知道如何参与,表现为一种无序状态。(www.daowen.com)
3.2.2 家校共管为学校带来某种程度的困扰
经过几年扩招,高校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学生的素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新变化、新情况,如道德观念变化、价值观多元化、网络冲击等,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困难。虽说高校自身在学生管理方面,紧跟时代变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现在大学生也较难管理。如今教师的压力大,既要突出学生主体,又要会用多媒体教学,又要做科研课题论文,还要为提高自身而进修学习。就是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也存在人数少、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对于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许多教师持赞同的意见,更多的却认为大学生已是成人,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校没有义务告知家长。而有些家长的素质比较低,老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又能怎样?还有些家长无理取闹,向上级告状或通过各种舆论败坏学校声誉,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做法,也仅仅停留在开家长会或“告状式”地通知家长等浅面的合作方式,虽有一时之效,但不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3.3 目前辅导员与家长沟通之间出现的问题
3.3.1 缺乏对对方角色的深入了解,不能换位思考
调查现状表明,家长和辅导员之间存在的最主要的矛盾,在于二者之间难以换位思考。家长不了解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困难性,过度拔高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甚至将子女在大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一概推到辅导员工作不负责上;辅导员不了解家庭教育的背景,认为家长一味偏向孩子,不配合学校的工作。
3.3.2 情感与理智难以平衡
家长对孩子是情感重于理智,而辅导员对学生却是理智重于情感。这造成双方都存在不尽客观的心理定势,认为对方的教育模式不尽合理。学生在辅导员和家长面前的表现也并不相同,如果只站在一方的角度看待学生情况,难免出现片面情况。
3.3.3 交流不够及时,沟通渠道不.
在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常常是一个人负责几十个、上百个的学生的工作,不能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动态,导致家长认为只有学生出了问题,辅导员才会和家长联系。并且由于空间的距离、通讯的不及时,甚至语言的障碍,各种因素都影响了辅导员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4.高校辅导员与家长沟通策略
4.1 摆正心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相互沟通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目的,都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辅导员和家长之间不应有对立的思想,应该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相互信任、相互激励。虽然家长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辅导员应一视同仁,重视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双方的沟通真正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2 沟通注意时效性、经常性、全面性
辅导员和家长之间针对学生教育管理进行的沟通不应流于形式,不应在学生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问题时才寄希望于双方的沟通。时效性是沟通有效程度的保障,这样才能使学校和家长在第一时间对各种情况做出反应。经常性是沟通必要性的前提,只有持续地沟通,双方才能在各自的教育管理中找出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全面性是沟通意义的体现,能够增进辅导员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3 建立完善学生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
学校和家长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可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信息数据库,让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家庭各项联系方式;辅导员保持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定期将学生成绩和在校表现通知家长,学生重大奖惩、心理健康状况等及时向家长汇报;除传统的电话、书信联系方式外,充分利用网络邮箱、聊天工具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加深与家长联系的密切程度。
4.4 主动争取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引导家长发挥积极作用
辅导员应主动地利用各种途径吸引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家校合作”的方式很多,中小学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小报、学校公开日等,都是高等校院可以借鉴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拓展与家长合作的途径,如网络、新闻传媒、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等;针对家长的职业、文化、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经济收入等背景不同,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在争取家长参与的同时,加强引导是不可缺少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很具体,如人际关系、自制力、学习方法、心理承受力等。对于这样一些生理发育完成而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年人,父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家长应特别注意几个问题:(1)知识准备,观念更新。(2)关心孩子,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做孩子的朋友。(3)与孩子一起学习,当好参谋,不凌驾于孩子之上。
4.5 充分尊重家长意见,引导家长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以往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多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去要求学校应该怎么做,一旦得不到解决,就通过各种途径发表自己的不满,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声誉。这也是造成许多教师排斥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的一个原因。作为家长,关心自己子女的切身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家长应把学校看做是自己的学校,从全局看问题,关心学生的发展,客观评价学生管理工作。要多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长,对学校的成绩给予更多的认同,对出现的问题应当给予谅解,并积极帮助学校解决。总之,家长在维护自己的权力、使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同时,也要承担自己的义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校方在引导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家长的意见,使家长感到是平等地与校方进行交流,而不是被呼来喝去。
总之,高校辅导员和家长在大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建构起学校、家长、社会共同的立体教育网络,对有效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迪,金玲,谢腾飞.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与家长沟通的障碍、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
[2]李晓丽,王铁军.与学生家长沟通——高校亟待加强的工作环节[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6).
[3]付昌辉,王中顺,陈蕾.网络时代高校与家长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周赛军,任伯帜,王丽.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方式的探索和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VOL28(1).
[5]李武.改革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05,(12).
[6]陈岳林.提高生产实习质置的思考与实践[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2).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