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问题
林 洪
【内容摘要】优良的学风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优良学风是一种氛围,使置身在这种氛围中的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优良学风又是一种动力和促进力,使学生感到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向上。同时,它还是一种约束力,能制止不良的习惯倾向和风气的产生与发展。所以,学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清华大学提出“学风是一门没有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此课程不及格,不能算合格的毕业生。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自主认知五个关键因素弊病与措施监测的四个“率”和四个“人数”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它是指我们学生在内在求知动力、治学态度及认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长期性一种外显的“风气”,直观反映是我们的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当然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然而这里我只想就学风的狭义范畴,即专门指学生的学习风气,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风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的环境因素。加强学风建设应以自主认知为起点,造就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和勇于创造性学习的高素质学生群体。
自主认知是指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学习观念和治学品质及其深刻内涵的自觉认识和认同。自主认知是学风建设的逻辑起点和长久动力,学风建设第一要务就是要理清和升华学习主体的认识问题。
比如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过程中,着力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着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提高对学习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以成长、成才为内驱力,形成深层次的学习需求,而不是简单的“圈羊、放羊”。
二、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
(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学风建设的五个关键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1.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独立生活、独自处世,但是由于社会经历贫瘠,面对诱惑时,意志还是不够坚定。有些学生认为,学风建设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和自己毫无关联。这种想法是普遍的,也是可怕的。之所以需要学风建设,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悬梁刺股”的好学意识,都有“凿壁取光”的发奋图强,或是“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的精神,那学风建设还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因此,学风建设中,学生不但应该尽心尽责,还要出谋划策。学生因素直接导致这场战争的胜败。
2.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领。很多大学的老师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不需要他们不断的督促和教导了。而且,现在很多大学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部分教师不但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第二职业;部分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进修学习中。因此,这部分老师很难将所有或者大部分心思放在教育和引导学生上。要想改善学风,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到乐趣。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和课余时带来学习的趣味是所有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因素能让主力军们更忠心于这场激烈的战争。
3.学校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兵法。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几年前已经被提出来了,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也是学风建设的屏障。学校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相对薄弱。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听,直到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学生即使有了好的成绩,也不一定是因为真正掌握了知识。在学风建设上,学校不但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重于实施。学校因素决定了这场战争究竟该怎么打,是中心指导思想。
4.家庭教育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虽然孩子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但是做家长的还是像对待中学生一样的以成绩论成败。因为家长的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想法,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形成歪曲。学生把学习看做为应试而学习,一个学期只是最后两周的努力然后在考试中取得合格的成绩。家长只希望孩子能有优异的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自从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往往就把责任推卸一空,不再关心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非常的散漫,没有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那又怎么会在乎学风建设?家庭因素应该是这场战争坚实的后盾。
5.社会是学风建设的天时地利。社会上的风气对学生学风的影响是极其大的。大学生心志不够成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宜的、低俗的事情所吸引,甚至恐怖的是因此而走上违法的不归路。这些不是我的夸大其词,是事实的写照。我们不得不重视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就是因为社会上一些所谓“流行”的事物而忽略以至放弃学习的。学风的恶化也与这些社会上的弊病直接牵连。如何通过政府、社会各界人士、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个难题因此被提出。社会因素是这场学风建设战争爆发的必备条件。
(二)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学风上的弊病。学生在学风上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一些现象。
1.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一部分同学缺乏科学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带有较为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捞张文凭“装点门面”,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对为什么而学和怎样学习都一脸茫然,当然这是必然的一个过渡阶段,却也是我们辅导员的一个工作重心。
2.网隐是电脑科技发达的现今对大学生威胁非常严重的一种“病毒”。网络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易于查询资料,可“是药三分毒”,网络也扼杀了很多大学生的青春斗志。尤其是一些热爱刺激的男学生,迷恋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终日埋头于网络游戏之中。其实网络游戏的开发是为了丰富大家的娱乐活动,适当的玩网络游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脑力和活力,是为了事后更好的学习。而现实是,很多“网虫”将学习的心思都花在了网络上。如果说这样并不影响学习,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无克制的网络活动,导致旷课、逃学,这些行为实在是不可蔓延。
3.不得不提的就是恋爱现象。如今已经是大学了,再说是早恋可能有些牵强。对大学生而言,学校、家长都没有三令五申不能谈恋爱。但在学生沉溺于热恋中时,请记得“爱情是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学生要把志趣放在学习上,宋代的学者张载就有“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的警戒。所以,认清自己的本分工作,把握学习的重要性,学风建设就能顺利进行了。
4.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带有明显的“偏倚心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部分同学采取“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的态度和做法。
5.有些同学专业思想不稳定,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总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或者是“自己根本不喜欢”,又或者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出现厌学现象。没有及时的矫正错误心态,长此以往,这些同学很难产生“敬业”、“爱岗”精神。
(三)为学风建设提一些个人浅薄的措施
1.教风带动学风。
学生出勤方面的点名监督,最好能跟任课老师的相结合,以课任老师签名为准,这样就不会有出入。
2.发挥专业老师评委、指导者的角色作用,辅导员积极搭台,勾通好,组织好师生的各项校园活动,多开展有益的活动,来改正学生的“嗜好”。
学校应该将学生爱好的事物像积极方向开展。由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些电脑软件使用比赛、美容大赛、运动竞技赛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委派有专业水准的老师进行技能指导。适当地开展一些心理类的教程和活动,让迷失方向的学生能寻回自信,在学习的宝塔上更上一层楼。
3.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要让学生来“自管自”。(www.daowen.com)
应该让班级间、班级内分别委派学生来互相监督和勉励。尤其要发展班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学生间的互相教育往往比教师的责备更有作用。例如,让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监督一些喜欢去网吧的学生,这样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以先进带后进,在学风建设上也是可以实施的。
4.要奖励优秀的学风建设分子。
在学风建设上,要嘉奖一些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使他们成为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榜样,并向其方向努力。也要特别鼓励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大的努力的动力。
5.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的第一学校。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必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进而影响学校的学风。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特殊的权威性。只有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且影响方向一致,才有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每学期末,学校应把成绩报告单及操行打分标准直接寄给家长,让每一个家长对学生德、智、体的综合情况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对于违纪和不及格的学生,单独给家长发信,以求家长的密切配合。再次,对于极个别表现较差的学生,则应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共同商讨挽救、教育的具体措施。最后,对于家长的来信,辅导员应及时回复。
6.搞好校园环境建设,与学风建设相得益彰。
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建设优良的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思维运动需要的是雅静的环境。因为在校舍整洁、碧树参天、花卉争艳、湖光山色、绿茵草地、生机蓬勃、幽静宽.的宜人怀抱中,绿色生命的运动,会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也会使人遐思、徜徉,或独自释卷朗读,或与学友席地切磋学艺,而没有丝毫干扰学业之虑。可以想见,这些学校之所以有浓郁的学习气氛,优良的学风,是与其幽静的校园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
三、学风监测工作的四个“率”和四个“人数”。
四个“率”是:
1.学生上课出勤率,这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最直接的反应。
2.学生晚自修率,这是反映学生学习作业量和学习自觉性的重要依据。
3.学生作业上交率,这是了解教师是否布置作业、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以及学生完成学习进度情况的重要环节。
4.考试不及格率,这是反映学习失败学生所占比例的最重要指标,常常和学风问题密切关联。
四个人数:
1.考试不及格、留级与退学人数,这常常是学风较差的群体。
2.作业抄袭人数和考试作弊人数,这是检验学生学习动机、学术品格乃至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
3.学习成绩明显好转或成绩明显下降人数,无论从群体还是从个体来说,都是观察学习风气转化的信号。
4.主动向教师质疑的人数,这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以及思维被激活程度的反映。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可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也可通过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来取得状况数据,使之得到较有益的监控,使学风建设更有针对性。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必须依靠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的制度保障及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在系统外部,必须依赖于教风改革,校园文化品味的提升和后勤保障的到位。学风的形成就是系统内外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长期积淀,因此,学风建设必须综合治理,内外兼治,必须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王风云,王中枢.谈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山东工业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3]廖明星.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5).
[4]包涵.包涵心语[J].学习出版社,2006,(4):3-7.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