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甲型H1N1流感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甲型H1N1流感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要反思防控“甲型H1N1”的前期工作,我们从中得到的不光是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对我国的冲击是全方位的。面对“甲型H1N1”流感危机,高校的应急机制究竟怎么样?在防控“甲型H1N1”期间,高校都成立了防控“甲型H1N1”指挥部,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成立了若干职能小组,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周密的工作预案,学校对工作小组实行明确的责任制。

甲型H1N1流感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迎击甲型H1N1流感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张建平

【内容摘要】分析了2009年春,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在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策,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确保高校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高等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从墨西哥迅速向全球范围内蔓延,截至2010年1月3日,全球因甲型H1N1流感已造成至少12 799人死亡,其中中国死亡病例659例,中国相当一部分病情都发生在学校。目前做好防控“甲型H1N1”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经历了严峻的考验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但也爆发了一些群体迅速感染事件,但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作为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要反思防控“甲型H1N1”的前期工作,我们从中得到的不光是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甲型H1N1”暴露了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在2009年的“甲型H1N1”防控中,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在公共道德、集体观念、社会责任、遵纪守法、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令人深思。

(一)公共道德缺乏和社会责任感淡薄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是健康向上的,居于社会较高的道德层面。但在社会公德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比较严重。“甲型H1N1”时期明显地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缺乏,对社会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自觉性,道德素养较差,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应有的素质极不相称。当然,这种判断和评价主要是以当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社会道德的要求作为参照的,而并不是说现在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比以往其他时候的水平低。被确诊为“甲型H1N1”或是疑似阶段相当部分大学生选择逃回家或不隔离,而不考虑个人行为的社会后果,这无疑根源于他们的非理性和非公德意识。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选择了个人利益,只顾自己逃命,哪管他人与社会的利益。

在“甲型H1N1”面前,有两大群体最为引人关注,一是大学生,二是民工。由于人们对流感的认识有个过程,个别学生抱着侥幸的心态,思想行动上都不够重视“甲型H1N1”流感重要性,不配合学校每天按时晨检。省教育厅等领导多次明察暗访发现没有落实到位情况,作为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会不懂得,学校是个集体环境,是疫情迅速扩散的高危地方,一旦有某位同学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办事,依然是我行我素。非常时期,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荡然无存,只会替自己考虑。

(二)心理恐慌严重和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

由于人们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有个过程,前期学生低估“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性。当相续兄弟院校有确诊“甲型H1N1”流感后,再加上谣言的影响,少数学生开始惊慌失措,甚至宿舍有同学出现感冒发烧后,部分学生极度恐慌,出现了焦虑和恐惧心理,觉得病毒似乎无孔不入,危险似乎无处不在,有个别学生从此开始工作无激情、学习无兴趣或是直接逃课、生活无章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感到惶惑、焦虑、无助、甚至是隐瞒病情抵制隔离等。随着“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控制和“可防、可控、可治”思想宣传深入,他们心态才不断平和起来。

(三)隐瞒病情或选择校外就医跟踪管理难度大

由于受到谣言的影响和身边37.5度以上者的隔离观察,少数学生出现惊慌失措,开始产生抵触心态,有病不就医或采取直接到校外就医等方式。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学生的抵触和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直接隐瞒病情等,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大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原因

1.社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国内的某些突发性事件会迅速输出到国外,而来自国际社会的突发性事件也会迅速传播并波及、影响国内社会,这是全球化和开放条件下突发性事件发生和蔓延的重要特征。因此,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这些信息不仅关系到本国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直接同外国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相联系。信息应公开,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公益的灾难性信息,更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

2.社会公共道德、公共意识有待提高。这次“甲型H1N1”流感危机从公共道德等方面检验了国人的素质,比如对部分人员实行隔离,肯定是对个人私权的一种限制,但对整个社会安全则是一种保护。还有保持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他人。大学生、民工返乡问题,从公共道德意识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个人行为也未必是一种科学的选择,因为在旅途中的感染机会并不比呆在宿舍小。况且在疫情还未完全控制时,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是非常危险的。个人在做出选择时,应该考虑个人行为的社会后果,而一些大学生的行为令人失望。

(二)高校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原因

1.素质教育的缺陷。“甲型H1N1”给我们整个社会都出了一道大考题。对于高校而言,更需要反思的恐怕是我们的教育本身。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才会使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失去理性?在经历了“非典”、“汶川地震”、“甲型H1N1”的洗礼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体育教育、环境教育人文教育、危机教育的重要性强烈地凸显出来,它们关系着民族的强盛。为此,必须抓住契机,利用“甲型H1N1”的鲜活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高校应急机制和医疗设备还不够健全。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对我国的冲击是全方位的。面对“甲型H1N1”流感危机,高校的应急机制究竟怎么样?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医疗设备等的能力,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防控“甲型H1N1”期间,高校都成立了防控“甲型H1N1”指挥部,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成立了若干职能小组,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周密的工作预案,学校对工作小组实行明确的责任制。各个学院对应学校的机构和措施,也建立了完整的工作体系。这种战时工作机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还是出现就诊条件及能力不足等情况,这些对于今后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www.daowen.com)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步入了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思想相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学生数量猛增,学生情况参差不齐。学生交费上学,导致权利意识增强,对其成才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使贫困生数量大大增加。

“甲型H1N1”流感时期学生中暴露出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从学生自身来看,存在集体观念差,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片面强调自我,置学校、集体、社会利益于不顾,社会责任感不强,自我约束力差,缺乏理性思考,心理素质差等问题。而学生公共道德和公共意识的缺乏,道德修养弱化,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背离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更令人担忧和深思。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国际格局在不停的变化,学生思想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手段、方法和途径要及时调整,跟上工作对象的变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认真总结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斗争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高校要把创新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来抓。

(一)观念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而观念创新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只有观念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才能真正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现实,真正有所作为。当前,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

(二)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不断得以调整、改革和创新。当前,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社会公德和公共意识的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心理危机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等。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要善于实践,大胆创新,使新方法进一步完善,老方法焕发出新活力。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方法,注意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三)管理的创新

防控“甲流H1N1”时期,在一些疫情严重地方可实行封校管理,对大学生进行了准军事化管理,实施了统一晨检、晨报、跟踪管理、信息反馈等管理措施,形成了政令统一、指挥统一、纪律统一、反应敏捷的管理体制,确保了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安全,取得了校园保卫战的胜利,也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和范本。我们要继续研究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大学生应急管理问题,使常规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准军事化管理相结合,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队伍的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有一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队伍的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保证。从目前学生的思想状况来看,面对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化,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方式、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思想困惑很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学生思想的变化。“甲型H1N1”流感暴露了我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上,急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目标应该是:适应工作对象变化和形势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动态稳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校要制定和落实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培养,严格要求,提高待遇,解决好这支队伍的工作、生活和今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骏:《从抗击“非典”看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思想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9期。

[2]张芯:《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9月第30卷第9期。

[3]范红芝:《略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东南传媒》,2009年第9期。

[4]王杨1,袁慧2:《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及防治》,《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6月第44卷第12期。

[5]李红:《后非典时期高校德育的反思》,《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7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官方网站。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