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困扰的调查分析
张天从
【内容摘要】针对工科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本文采用福建工程学院为研究样本,试图了解工科院校学生的人际困扰情况、影响人际困扰几方面的因素分析,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 大学生 人际困扰 影响因素 分析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工科院校里,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加之这一阶段的他们正经历着由青春期到成熟期的转变,面临着很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转变,也面对着比其他群体更多的不适应和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掌握学生人际困扰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正确的对策措施有助于学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激发其对交往行为的期望和积极性,有助于交往能力的提高。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调查样本为福建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20.58岁,发出量表230份,回收221份,其中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4%,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调查者的基本资料(n=215)
本文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我国学者郑日昌(1999)编制的,共28个问题,总分28分,主要测被试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存在着困扰,困扰的程度有多高,分为四个等级:无/较少困扰(0-8分)、有一定程度的困扰(9-14分)、有较严重困扰(15-20分)、有严重困扰(20-28分)。量表从四个方面考查了人际困扰的方面,分别是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经检验其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86,分半信度为0.78,同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1]。
本研究采用以系为单位,随机抽样,遵循对调查问卷保密的原则,并强调认真填写。调查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同时采用访谈法收集资料。
二、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困扰的状况及表现
表2-1:福建工程学院被测大学生人际困扰情况
由表2-1看到,在调查的学生当中,52.5%的学生在人际交往问题上表现是良好的,说明受测者善于交谈,性格开朗、主动,关心别人,对周围的朋友很好,愿意与他们在一起,彼此相处得不错;而40.9%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困扰,说明受测者人缘一般,与朋友的关系时好时坏,经常处于起伏变动中;6.6%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存在严重困扰,说明受测者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的自高自大。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具体表现可细分到以下四个维度:
(一)人际交往中交谈方面的困扰
有这种人际困扰的个体表现为:不善于交谈,只有在极需要的情况下才同别人交谈,总难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愉快还是烦恼;个体不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往往无法专心听别人说话或只对单独的话题感兴趣。由表2-1可见,还有接近半数的同学在人际交谈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
(二)交际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
有这种人际困扰的个体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与交友方面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例如,在正常集体活动与社交场合,比大多数同伴更为拘谨;在有陌生人或老师在场时,往往感到更加紧张;往往过多考虑自己的形象而使自己处于越来越被动和孤立的境地。通过表2-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际交往的四个维度上,“人际交友”困扰人数比例是最高的,达到了53.1%;其中49.3%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困扰,这说明受测者虽然有交往的动机,但又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善于创造条件并积极主动地寻找知心朋友。
(三)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
有这种人际困扰的个体表现为: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也许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或者过分羡慕别人以致在内心嫉妒别人,可能因此受到别人的冷漠、排斥甚至愚弄。应该说,“待人接物”是困扰人数比例最低的,存在有严重困扰的学生仅为1%;而有一定困扰的比例为20.9%,说明这部分同学情绪不稳定,内心不平衡,常常处于矛盾状态中。
(四)同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
有这种人际困扰的个体表现为;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也许对异性存有过分的思慕,或者对异性持有偏见,这两种态度都有片面之处;也许是不知如何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而陷入苦恼之中。
三、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交谈困扰的主要因素
1.家庭居住地
家住农村的学生比家住城镇的学生的交谈困扰要严重,差异非常显著。原因是:农村学生从小生长的环境中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耳闻目染的语言是较粗俗的土话,再加上农村教育的质量也普遍较城市差,农村学生在交谈的措辞、发音、方言等方面与城市生长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因而更容易产生交谈困扰。比如,很多农村长大的学生在用普通话和别人交流时就可能有较大的苦恼,因为他们成长中缺乏这样的环境去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2.父母文化水平
通过问卷发现,父母是高中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其交谈困扰最低,父母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职院大学生,其交谈困扰最高,父母是专本科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其交谈困扰程度居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文化水平太低的父母,其自身的谈吐水平及对子女的相关教育意识和水平都非常有限,因此,其子女的交谈水平也有限,交谈困扰就增加;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其自身的谈吐水平及对子女的相关教育意识和水平都较强,反而增加了子女在交谈方面的过分关注和压力,困扰就增加。当然,此种猜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二)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交际交友困扰的主要因素
1.外形自评
外形自评不同,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也不同。外形自评满意的大学生,相比外形自评不满意但能接受的大学生,其交际交友的困扰要低,差异非常显著;外形自评满意的大学生,相比外形自评不满意但不能接受的大学生,其交际交友的困扰要低,但差异不显著。总的来说,外形自评满意的大学生的交际交友困扰比自评不满意的要低,这说明外貌及个体对自己外貌的认知的确影响人际交往,通常容貌比较出众者的人际关系比较融洽,朋友也比较多。因为第一印象影响人际进一步交往,而第一印象多从外形而得,因此对自己外形满意的人的自信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有信心和别人进一步交往,自然较少交际交友的困扰。
2.性别差异(www.daowen.com)
工科院校女生比男生有更严重的交际交友困扰,差异非常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一是在人际交往中,传统文化的角色期待和社会环境对女性有更多的规范,如要含蓄些、要谨防上当受骗等,这在交际交友方面无形中给了女性更多的压力和困扰;二是女性较男性更为细腻敏感,说白了就是“小心眼”,在交际交友中难免有猜忌、妒忌等困扰;三是工科院校里,男多女少,甚至有些班级里只有一两个女生,择友上无从选择,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她们同性交友的难度。
(三)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待人接物困扰的主要因素
1.身体健康自评
根据调查,自认为身体很好的大学生,相比自认为身体一般的大学生,其待人接物的困扰要低,差异显著;自认为身体很好的大学生,相比自认为身体较差的大学生,其待人接物的困扰要低,差异非常显著;自认为身体一般的大学生,相比自认为身体较差的大学生,其待人接物的困扰要低,差异非常显著。总的来说,身体自评越差,待人接物的困扰就越高,其原因可能是:待人接物是实际的交际活动,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身体好精力才会充沛,那些身体差的精神状况往往萎靡不振,情绪比较糟糕,并可能因体力不支而难以应付,因此产生更多的待人接物困扰。
2.性格特点
调查表明,情绪越不稳定的人,其待人接物困扰就越严重。这是因为情绪不稳定的人,在对待别人时容易受情绪影响,导致待人处事的方式忽冷忽热或前后不一致,必然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或疏远,这又会进一步加剧其情绪的波动,如此,自然有更多的待人接物的困扰。同理,性格孤僻的人,因其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容易让对方感到被忽略或被伤害,就会对其疏远或有所微辞,难免使其产生较多的待人接物困扰。
(四)影响工科院校大学生与异性交往困扰的主要因素
1.男女性格差异
调查显示,与异性交往方面,男生的困扰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男女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差异,女生比男生更有语言天赋[2],表达的清晰度、流.性都好于男生。二是有研究曾显示男大学生在家庭爱情方面比女大学生有显著性的自卑[3],在与女性交往时存在更多顾虑,害怕被异性拒绝,特别是面对自己喜欢的女生时,容易紧张而表现失常,这些会增加与异性的交往困扰。三是在异性交往中,男大学生恋爱的目的性更为明显,对恋爱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因而在与异性交往中不自然甚至不得体,从而影响了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能力[4]。这些原因可能导致男大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困扰更大。
2.男女比例差异
除了男女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差异外,还由于福建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男女比例不协调,男生比女生多得多,有的专业班级男女生比例更是严重失调,而在人际交往中,虽然说同性间的交往占主要地位,但因女生总数少,其受关注的程度高,使其人际关系困扰比男生少。
四、培养和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学校方面
大学通过文化培养人,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养人。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式的总和。它包括硬件、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是指校园的物质条件,包括学校的设施、建筑,甚至一草一木。软件指学校的组织制度及学术研究等精神产品,也包括学生的生活及学校、学生的精神。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必须从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在相互的制约、协调中发展,要不断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组织大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往平台。
2.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要继续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心理辅导的开展。在课程教育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辅导以发展性辅导为主,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矫正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走向成熟。还要重视心理测试的开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同时搞好人际关系问题的预防工作,重视易感人群的筛查,真正让大学生群体远离心理疾患的困扰。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之所以存在人际交往困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差,个性不完善。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在与人接触中学习与人交往的艺术,大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人际交往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将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补充到课堂上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及交往能力。
2.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心理保健的功能[5]。因此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交往意识,学会把握尊重、真诚、互助、宽容的原则,在交往中做到平等待人,关心他人,诚实宽厚,避免人际交往偏差,如先入为主、小团体意识、唯我独尊、嫉妒狭隘等,这样才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3.学生要懂得调整认知结构
一个人是否有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直接关系到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出现人际关系困扰时,应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是否出现偏差。如果能主动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调整自己的心绪,变阴霾为晴朗,进而获得心理平衡,淡化因认知偏差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2]鲁 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24-525.
[3]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特点[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86-91.
[4]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7-59.
[5]鲁可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95-496.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