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对策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正是关系到“就业”、“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型社会问题。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对策

浅谈贫困大学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叶 雄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的困扰,而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文中就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其成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正是关系到“就业”、“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型社会问题。研究和逐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教育部的一项统计,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600多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0%,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急剧增多,从而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中的低保家庭,既没有可以依靠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关系,因而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在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普遍弱于其他大学生,出现了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较低、择业岗位有偏差等现象,就业难的问题异常突出。因此,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国家总体就业形势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1%上升到2005年的2l%,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然而在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的同时,社会需求量却没有同步增长或速度缓慢,致使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近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同比增加近20%,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仅占新增岗位的22%。尤其是,起自2008年10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影响已波及中国。2009年有近600万大学生毕业,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更趋严峻。总之,社会有效需求与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差异较大,导致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出现又一个就业“高峰年”。全国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二)贫困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贫困生就业难,除了确有一些客观因素外,也有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贫困大学生大多是凭着刻苦努力和勤奋好学,从落后地区走进大学的,很多贫困学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就开始承受压力,由于家庭原因,他们或多或少有受别人轻视的经历,因此,性格孤僻、自我中心意识和防护意识强;有些贫困大学生沟通能力相对较差,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与人交流,又敏感自卑,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其次,家庭原因还造成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不合群、偏激甚至仇恨、报复心理的产生。经济困难和自卑感限制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交往方式,从而无法参与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和协助意识的培养。

(三)经济因素的困扰

就业岗位竞争大,要求高,造成了高就业成本。为了应聘到一份工作,单是准备简历不够的,要购买像样的服装,最好能有手机方便联系,还要参加各种证书考试和招聘会,而且不是一两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有时还要到异地去寻找机会;这些费用加起来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这就成了贫困大学生求职的“拦路虎”,给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大学生无形中设置了“门槛”,使得有些贫困大学生因为考虑费用的支出只能错失良机,望“职”兴叹。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人才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方式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在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各种人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仍然很大。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到。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贫困家庭毕业生严重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的经济和“关系”支撑,从而延缓了他们的就业进程。

(四)就业指导的影响

在就业指导上目前高校的贫困生政策重点仍然放在物质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上,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促进方面的政策极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

侧重就业安置,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片面重视学校就业率而忽视了贫困大学生的成长需求。高校就业机构一般都没有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调查研究,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以致在实践中往往以思想教育替代心理辅导。

三、解决贫困生就业困境的对策(www.daowen.com)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关注与支持贫困生就业,将他们“扶上马”,送上“人生大道”,是高校“扶贫工程”极为重要的环节。

(一)积极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择业能力

就业观折射出了人生观价值观,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应将就业观教育摆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首位。针对毕业生对就业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相关部门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毕业生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增强就业自信心,树立主动的、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脚踏实地的爱岗敬业观,科学的职业选择观,道德诚信观等新的就业观。

高校应从学业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予以帮助,帮助贫困生提高求职择业能力。如开展职业测评,将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之上;注重职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培养,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掌握有效求职面试技巧,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消除自卑胆怯心理,逐步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拼搏,敢打必胜的进取心态。

(二)加大帮困扶贫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初步形成了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但还远远不够。还应继续加大和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争取将贫困生的相关信息网络化,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为贫困生搭建就业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异地求职的风险和费用,帮助他们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抢占市场先机;广泛动员校内干部教师参与就业工作,有重点地“一对一”帮扶贫困生就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适当予以求职经济补贴,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国家有关补贴政策。

(三)健全就业机制,加大向贫困生倾斜力度

截止到目前,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已经出台了近百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涵盖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失业登记、就业服务、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基本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基本框架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首要任务是完善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和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统筹协调、部门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地方和高校按照人员、经费、机构“三到位”要求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服务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力争组建更多的类似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之类信息服务平台。用人单位也需优化人才结构,规范用工行为,规避用人风险,积极与学校合作,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搞好与学生实训、就业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用人单位、贫困大学生和高校的三方共赢。

(四)消除障碍,形成就业良好氛围

就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问题。单凭政府、高校、单位、学生任何一个方都无法解决好。从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除了就业难,体现出结构性矛盾外,体制障碍和就业歧视是对学生就业造成压力的两大主要因素。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高,与经济改革相比是滞后的,呈二元分割状态,这种状态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依然存在户籍制度、人事档案管理等体制性障碍,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受到限制,使得大学生一旦选择留在小城镇农村和西部地区,将不能享受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便利条件,并且以后进入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就业市场需要付出高昂的职业转换成本。种种顾虑使得大学生不能、不愿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因此,要从思想和实际利益诉求出发解除毕业生的顾虑,让他们在择业中自由选择,能就高也能俯低,能在高端和低端市场来去自如,要坚决打破户籍壁垒,改革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扫除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提高边远艰苦地区行业的待遇水平,从而吸引大学生自由流动就业。

参考文献:

【1】邓志文,龙晓东等.贫困大学生就业不良心理特征的理论分析与教育对策Ⅱ,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贾克水等.对大学生贫困问题的再研究Ⅱ,青年研究,2001,(6).

【3】潘海红,张宽胜.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子杰等.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弱势思考及对策U.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