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洁
【内容摘要】面对网络的日渐普及和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大量出现,提升网络场域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下简称“三自”)能力是必要并可行的。大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慎独”精神的养成,网络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等,以实施网络场域下的“三自”教育。
【关键词】网络场域 大学生 三自教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随着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日渐普及,大学生网民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抄袭、黑客攻击等失范行为,而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面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约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新形式,其时空上的拓展性使人拥有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形成了新型的教育场域。研究提升大学生在网络场域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创新大学生“三自”教育模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
一、网络场域中大学生“三自”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网民数量飞速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12月31日,在全国的网民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5.6%,高中占40.2%,大专占12.2%,大学本科及以上占12.1%。[1]从这个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青年人是上网的主体力量,而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将近3 000万人,上网比例超过90%,大学生成为上网青年中的中坚力量。并且在目前高达六成的高中生均处在升学进入大学校园的背景下,其所占的如此大份额的上网比例也告诉我们,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主流群体的地位在未来几年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2.大学生网民失范现象大量出现
网络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大学生中出现了网络抄袭、非法下载、聊天欺骗、黑客攻击、网络沉溺等种种失范现象。一些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罔顾健康,荒废学业;一些大学生误入色情网站不能自拔,整天想入非非,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一些大学生利用电子信息知识破译网络密码,攻击他人账户,结果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网络社会的无限开放性使这些失范行为的不良影响并不局限于大学校园,而是覆盖整个社会。
3.现有思政教育手段在网络场域的弱化
虽然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消极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学校也已采取相应的控制行动。但是,导致问题产生的网络根源和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如网络场域的多元性、无限开放性、虚拟性和弱控制性等因素无法克服,使得以灌输教育为主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失范行为的控制上,远远没有达到对其他现实问题控制的水平。
因此,提升大学生网络场域的“三自”能力是做好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场域中大学生“三自”教育的内容要求
提升网络场域中大学生“三自”能力要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既要与网络场域特点相结合,又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三自”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慎独”观念,加强大学生自律精神。
我国古代提到道德修养时,历来提倡“慎独”观念,大学生作为网络道德行为主体应从加强“自我管理”开始,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在网络场域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不因无人监督而为所欲为,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做人做事,人前人后一个样,绝不因“不为人知”而为不该为之事,也不因“以为人知”而做表面文章,要积极自律。
(二)加强大学生的法规意识,使其自觉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无边,不代表自由无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方式和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及时改革传统的法律教育方式,增加网络法规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
(三)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价值标准,使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侵袭。
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使他们在高尚道德对个人及社会发展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在现实生活实践和网络社会中能有意识地“自我服务”,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加强对网络信息的鉴别选择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坚守道德底线,自觉防范各种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
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网络场域信息良芜杂陈,一些不良信息被刺激性、吸引人的图片和文字包装以后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容易促使涉世未深、辨别力弱而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沉溺网络,从而逃避现实社会学习、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引起他们性格的畸形发展和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使他们尽快形成健全的人格,开辟大学生正常的情绪宣泄通道,对防止其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场域中创新大学生“三自”教育的策略选择
(一)“慎独”精神加强大学生网络“三自”教育的思想性。(www.daowen.com)
传统的“慎独”思想,历来倡导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道德自律,主要要求个体进行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言行。这种道德准则的执行过程,必须是一个自觉自愿、自主自决的道德行为过程。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时,把网络道德自律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浏览、下载、传播一些非法、色情、暴力的信息,不在网上进行任何网络暴力活动,不违法窃取他人信息等。强调“慎独”,就是要大学生们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在网络社会这个无人监管的环境中,以理性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行为,用“理应如此”的心态多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情,不做任何危害网络社会秩序和他人的行为。“慎独”精神亦可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我服务”,将网络道德义务转化为网络道德良心,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完善自我。
(二)用法规教育加强大学生网络“三自”教育的规范性。
首先,高校应注重在大学生中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改变大学生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隐秘性而形成的网络行为“无所谓”的错误心态,使之充分认识到网络法规的严肃性,加强对自身的网上行为的“自我管理”。
其次,学法、知法是守法的前提。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在校园内广泛开展网络行为违法案例及其危害的讨论,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发挥大学生作为网络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保持讨论的健康方向,形成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提高网络法规教育的有效性。
第三,处理好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堵”与“疏”的关系。面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不能采取处分或禁止学生上网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应考虑将工作重点放在“疏导”方面,着力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场域的“自我服务”意识,使他们自觉抵制网络社会不良信息的侵蚀。
(三)用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网络“三自”教育的实效性。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因此,面对网上如潮水般涌来的不良信息,筑高“堤坝”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通过引导高校大学生积极思考环境问题、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种族文化冲突等全球性问题,丰富学生的思想层次,向学生灌输一些新的价值理念。大学生思考的有益东西多了,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起来了,“自我管理”的自觉度也必将提升,自然对那些腐朽落后的信息就不感兴趣了。
第二,根据网络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校园网增加一些具有说服力、感染力、有文化、有品位、生动活泼以及有理、有利、有节的内容和网上学习经验交流室、社交咨询室、心理咨询论坛、就业政策咨询室等来吸引学生。
第三,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在高尚道德对个人及社会发展重要性上达成共识,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和网络社会中自觉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正确而高尚的道德价值观。
(四)通过培养健全人格加强大学生网络“三自”教育的全面性。
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少大学生出于对“性”的好奇浏览黄色网站,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入手开展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理解性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能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抵制网络不良淫秽色情信息的侵害。
其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上网心理、行为特点、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等网络心理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网络社会和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
再次,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开辟不良情绪自我“泄洪通道”。有些大学生习惯将网络作为宣泄不良情绪的垃圾桶,但“以暴治暴”并不能彻底解决心理困扰,长此以往,反而容易造成大学生人格的不健全。高校可通过校园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正确对待负面情绪。
总的来说,自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网络场域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自我管理,能使大学生在网络场域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准和健全人格;自我服务,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身需要,自觉保持其在网络场域的良好行为。大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三自”能力的提升对大学校园和谐网络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参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1):18.
[2]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38.
[3]杨晓红.析“慎独”.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26.
[4]刘胜.对在大学生中开展“三自”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高教论坛,2007,(9):38-40.
[5]孙彩平,左海云.网络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42.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