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及教育思路-研究结果

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及教育思路-研究结果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对材料系09级新生调查发现,多数“90后”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及教育思路-研究结果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教育思路探讨

曾献君

【内容摘要】本文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相关原理,先概括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接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以期对“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想行为特点 教育思路

“90后”大学生主要是指90年代出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转型,他们的思想、素质、行为与心理特征表现出与“70后”和“80后”有明显的不同。他们的思想、心理等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科学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掌握其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将有利于学生工作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每一代学生由于成长的社会大环境有所差异,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平时的调查,总结“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以下新特点:

1.1 自信聪明、个性张扬,追求平等

“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尽可能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并培养了他们各种兴趣爱好,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相对充足使他们有了自信的资本。“90后”的一代是生长在意识形态多元化时代,与之“80后”相比,他们的思想更为解放,眼界更为开阔,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更浓厚的兴趣,表现得更聪明。

“90后”大学生中有“哈韩”的,有崇尚欧美文化的,还有喜爱传统文化的,表现出更加自主的意识和个性张扬,不盲从大众潮流,讲究符合自己性格的服装、衣着、言行和生活方式,并能比较好的理解和接受他人与自己之间的个性差异。他们喜欢自主、平等、自由的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观念。

1.2 价值观功利主义现实化

“90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更加现实,他们的忧患意识较强,对自身的要求也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渴望在大学里不断发展自我。但是“90后”大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化价值、理想信仰、社会现实使他们的价值取向过度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非抽象的理想信仰,更注重物质层面。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对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投机取巧等负面影响的“免疫力”较差,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的功利色彩明显。部分学生仅仅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1]

1.3 情感丰富,思想开放

就以材料系09级新生为例,与新生三个月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对于恋爱都表现得很开放,有接近一半的人现有或曾有过恋爱经历,并且他们往往不避讳、不隐瞒,情感上的问题甚至主动找我谈心或请假。然而在交流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90后”缺乏责任感,大部分学生对恋爱的要求是快乐至上,一旦感觉不到快乐就立即散伙,在恋爱方面比较浮躁。在“90后”学生身上,我们以往持有的关于那些“早恋”的观点都已经过时了。因此,“90后”的大学生入学后要学习的可能不只有恋爱观,婚姻观道德观也不能忽视。

1.4 信息丰富,依赖网络,但逆反心理

“90后”利用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工具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网络已经成为其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他们不仅从网络上获取知识信息,还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等,网络日益成为“90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但同时有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由于网络的虚拟化而导致“90后”学生容易陷入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表现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心理抗挫能力弱。根据对材料系09级新生调查发现,多数“90后”大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加之,“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综上,笔者认为饱受社会议论的“90后”大学生没有表现出媒体或个人所炒作的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难以接触。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他们与前几代大学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的了解是我们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依据,直接影响到我们学生工作者是否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出更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2.“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成因分析

2.1 时代背景提供了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

90年代至今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而这一时期正是“90后”大学生从出生到成人的整个生活阶段。“90后”的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社会给了“90后”大学生最好的物质条件,以材料系09级新生为例,新生中99.6%拥有手机,我系新生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达33.4%,但光靠学生着装外表几乎区分不了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为“90后”的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快速发展,“90后”一代接触了更多的新鲜事物,他们对高科技的理解与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受到时代的洗礼,他们观念解放、思想前卫,价值观也体现了多元化。

2.2 家庭教育环境对“90后”学生的过分溺爱和过高期望

“90后”的学生大部分均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深受家人的呵护与疼爱,他们在大学之前处理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在家长的眼中完成的,他们自小就没有过多的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多是在父母的引导下做决定的,他们习惯于旁人的指导与帮助,深受家长的袒护与关怀;他们考虑问题不甚全面与周到,常常考虑自身,展现自我[2]。此外,家长往往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对孩子过于期待、过于照顾、过于干涉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来得容易,结果造成了他们物质生活“营养过剩”,心理需求“营养不良”,心理脆弱,这很大一方面应该说是家庭教育环境下过分溺爱或过高的期望了“90后”学生的结果。(www.daowen.com)

2.3 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随着90年代末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和高考的逐步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也进而表现出独立思考、个性自信等优势,富有较强的创新理念。

但是,经济社会变革对学历和文凭的层次需求不断提高,使得源于竞争社会大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仍占据中国教育大环境的重要领域。为了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考入大学,家庭、学校为他们创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理想条件,一切与社会相接触的矛盾冲突都由父母、老师替他们解决了,在这种全方位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依赖性强,忍耐力、适应性差,缺乏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

3.“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

“90后”大学生经历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他们具有时代的特征。“90后”在具有不足的同时也具备可贵的优点,毫无疑问,随着逐渐成熟并且融入社会,他们必将成为时代的主流。笔者根据他们的特点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以下几点思路可以让我们教育引导工作做得更好。

3.1 重视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社会的飞速发展,让“90后”大学生视野更开阔,信息接受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也趋多元化。因此,有必要针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制订适当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充分把握当前国家发展形势大好的机会,通过深入开展国情教育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培养其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分歧,开展学生间的相互探讨学习,以新的教育形式帮助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掌握明辨是非的本领,正确地评估自我和他人的行为,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

3.2 人文关怀,发挥学生“三自”作用

辅导员工作要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于“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缺点。“90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追求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3]。总体上来看,“90后”大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理论,辅导员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将教育的主动权尽可能下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激发他们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激情,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3 从新生入学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据笔者对所带09级新生的调查,由于高中期间面对的巨大升学压力,许多新生进入大学之后,把大学看成是人生奋斗的终点,缺乏长远目标,虽然感受到了短暂轻松和快乐,更多的是茫然和空虚,新生中与我个别谈心的学生普遍表现为对大学生活的茫然。因此,从新生入学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地规划自己,确立奋斗目标,充分利用自己四年大学时光。

3.4 构建学生网络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

“90后”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有较大的依赖性,给我们的学生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一学期来,我系充分利用QQ、飞信和博客构建了材料系09级学生网络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实践证明,依靠互联网交流软件和网页的建设与使用,为广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共享平台,可以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活动的参与度,这对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利。当然我们也要大力开展网络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网民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网民。同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管,将网络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4]

4.结语

“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鲜明,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作为学生工作者的我们除了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公平之心,更应该要有开放的理念、崭新的视角、创新的思路去摸索“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工作的效度,促进“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89-90.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工视窗,2009,(3):75-76.

[3]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7-79.

[4]王秀芬,冯桂香.网络时代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因素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3):128-130.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