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

英国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世纪末,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开始盛行。狄更斯、萨克雷、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等作家都跻身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现实主义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提倡社会改良,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以维多利亚为大背景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也风采不再,逐渐让位于战后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

英国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伊始,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脚迈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门,雄心壮志地开始了工业大生产。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继位,英国国势趋于鼎盛。这种鲜花着锦之盛催化着英国人文思想的发展,现实主义思潮取代了浪漫主义思潮成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流样式。然而,并非各行各业都欣欣向荣。突飞猛进的英国逐渐暴露出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社会矛盾大规模激化。这一切都让作家痛心疾首,所以他们以笔代枪,诘问世态。从此,作家们以裨补时阙为己任,在小说中刺血社会病痛,使社会批判成为小说的又一功能。

世纪之交的英国受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如急风暴雨般的震荡,个人主义思潮鼓动着整个民族。哲学上,康德的辞世标志着理性时代的结束,启蒙运动让位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思想领域,以德国的狂飙突进为先声,英国出现了声威浩瀚的浪漫主义运动。在文学上,以诗歌的发展最乘时乘势,而小说仍在襁褓中汲取养分、蓄势待发。其中,简·奥斯汀笔触细腻的社会风俗小说不仅使她载誉,更架起一条通往批判现实主义的桥梁。从此以降,英国文学便迎来了现实主义思潮的兴盛,更见证了小说社会批判功能的全面展开。

1837年维多利亚加冕,成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并造就了英国的空前盛事,这就是“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60余载,英国在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由方兴未艾发展到鼎盛。然而,新兴的中产阶级渴望更多参政的权利,工业社会的问题纷至沓来。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迫使英国先后在1832年、1867年、1884年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将选举权逐步交给男性成年公民。1834年,《济贫法》的颁布缓解了穷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保证了社会的稳定。1846年英国通过《谷物法》,废除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倡导自由贸易。哲学及经济学家约翰·密尔宣讲功利主义,提倡“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哲学观念折射到经济上,便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一切造就了英国的空前繁荣,英国从此开始领跑世界经济。与此同时,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大肆进行海外扩张,从而在殖民贸易上收入不菲。这时的英国已经牢坐殖民霸权的交椅,骄傲地称呼自己为“日不落帝国”。文学也因科教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因制造业的改良,书籍的印刷变得越发容易,因此它们也加入了绅士家庭新猎获的财产之列”。〔1〕

由于教育的普及,期刊取代了昂贵的三卷本,继中产阶级之后,很多普通百姓得以微掷分文便可享受读书的乐趣。由于这些热切的读者在学识上参差不齐,小说不费吹灰之力便成为了他们的宠儿,浪漫主义诗歌被置诸高阁。当时,最为流行的要数新型的连载小说,狄更斯的第一部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便是以此种形式问世的。此书一经发表便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风靡一时。狂热的读者群滋养着英国小说的发展,年轻的作家也慢慢走向了成熟,其中不乏异峰突起的女性作家,如玛丽·雪莱、夏洛蒂·勃朗特、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等。18世纪末,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开始盛行。现实主义者反对浪漫主义的艺术成规,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主旨。因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所以小说取代了诗歌,成为维多利亚时期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这大大促进了英国小说的发展,使其走向了成熟和繁荣。(www.daowen.com)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但英国人还陶醉在自豪之中,以致一些积弊慢慢暴露出来,贫富差距扩大,劳资纠纷加剧,甚至经济危机爆发。文人骚客对潜在危机和社会矛盾的反应特别强烈。狄更斯、萨克雷、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等作家都跻身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他们不仅为后人提供了19世纪的社会历史画面,而且用文学作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与腐败,严厉地批判了种种弊端和邪恶。除此之外,勃朗特表达了对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不满,玛丽·雪莱则阐发了对科技发展的担忧。此时的文学作品大多注重道德内涵。现实主义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提倡社会改良,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当时的美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就督促人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思想格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自己所崇拜的人物来衡量本人的行为,激励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追求更高尚的目标。著名批评家马修·阿诺德也主张社会通过内在的“甜蜜与光明”这种个人文明来战胜与我们相伴的机械的、物质的文明。〔2〕然而,维多利亚时期的谦恭、内敛却不能掩盖辉煌一时的英国衰落的开始。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致在1857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很快波及美、法、德等国,形成了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速了大资本吞食小资本的过程,使英国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和两次波尔战争的英国,国际地位和经济水平每况愈下。哲学上,一直存在的非理性主义抬头,以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和德国哲学家尼采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思潮、德国叔本华悲观主义论调成了末世哲学的主旋律。在文学上,有哈代的作品呼应,延续19世纪中叶文学补查时政的作风。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辞世,同时也标志着繁盛时代的结束。以维多利亚为大背景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也风采不再,逐渐让位于战后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