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不断拓展学习途径
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但非唯一途径。拓展学习途径,不仅是素质教育学习思路之一,而且是应对现代社会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在近年我国素质教育的探索实践中,已经出现的基础教育不断扩大学生学习、接触范围,扩充学习内容;中高等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积极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一些学校陆续实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很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行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的双师制等,都在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是拓展其学习途径的具体表现。
一、拓展途径的一般理解
拓展途径,指不断拓宽求知渠道、扩展学习内容,摆脱传统学习范畴相对固定的限制——学校、课堂和书本。
拓展学习途径,不仅包括拓宽具体学习渠道,而且包含学习思路、方法、手段和时间的拓展。它要求学习者自觉发挥内在潜能,积极借助一切环境条件,在原有各种学习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向新的学习领域开拓。谈家桢教授说过:“很多人认为学校是成才的唯一摇篮,这就错了。摇篮不止一个。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青年宫、体育馆、文化馆等等,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16]除了上述“摇篮”,而今带宽不断扩展的互联网,更是人们充分获取知识、积累素质素材新的更重要的途径。
扩展学习内容,指学习者要广泛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积极努力向自己感兴趣、有潜力的学科方面扩充知识。不仅努力成为规定课程、学科、专业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力争成为与相关或其他课程、学科、专业知识渗透、融合的精兵强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断扩展知识视野,成为积多学科、多专业知识于一身,能自觉进行不同知识重组研究和精细加工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当代科学发展和知识交融的重要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拓展途径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人类教育的第一阶段(直接经验传授),人们学习的唯一途径是长者提供的直接生产、生活经验。教育的第二阶段,学生主要以老师提供的间接知识为学习渠道。尤其在这个阶段开始时,学生本身很难拓展学习路径与内容。教育的第三阶段,知识教育+能力培养,随着知识不断丰富,特别是工业生产对人才技能要求的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渠道开始拓展,实习、实验、现场参观、社会调查等,列入学生学习的必要途径。但这些途径在多数教育者的脑海里,只是课堂、书本学习的必要补充,尚未被视为重要或基本的学习途径。新世纪人类社会是历史上最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出现知识有效期缩短、专业不断趋新、职业难以固定等一系列新特点。人们在当今社会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在自觉继续前三个阶段学习途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拓展。
其次,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一种素质的形成,都不能靠从单一渠道获取知识来实现,必须多途径获得丰富的知识,筹足充分的素材。如今,学习是每个人的终身行为,但谁也不能在学校度过一生。所以,拓宽学习路径和拓展学习内容,对任何人来讲,都是自然的事,更何况时代要求人们具备综合和谐的素质呢?
要确保素质形成,不是简单的知识面拓展,而是对知识理解、认识加深,对事物一般与特殊本质科学把握,才能内化知识,形成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徐特立指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17]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和深入系统探索研究等综合过程,才能保证素质的形成提高。
再次,拓展途径是时代发展对个人成长成功提出的要求。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初主动放弃大学沉闷的教育,把自己的学习路径拓宽到社会领域。“一般读者只知道他未念完大学,20岁便与友人合组微软,但可能为大家忽略的是,他的银行家外祖父为他成立了一个百万美元的基金……因为外祖父的关系,盖茨的母亲是多家企业的董事,‘家教’和社交圈子使盖茨认识了不少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这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大有帮助。‘物以类聚’,私交令他结识了不少背景和志趣相近的友人”。[18]显然把学习途径拓展到现实社会,是人们的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www.daowen.com)
三、拓展途径的基本要求
进入信息科学时代,知识量剧增和知识表现形式丰富,已为学习者拓宽学习路径、扩展学习内容,开辟了无限美好的前景。每位学习者,具体该如何拓展学习途径呢?这要因人、因情而宜,根据各人的具体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进行学习途径拓展;根据当时情况和可能变化,所处的学习环境条件、层次等,进行学习渠道和内容的拓展。
一要向自然学习。人是自然进化演变的产物,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老师。人虽自谓万物之灵,但只是万物的一部分。伽利略指出:“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19]人类经过长期对自然掠夺性开发利用之后,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向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学习。真正了解它的需求与潜力,深切把握它发展演变的特点与规律,自觉热爱它、保护它,与之协调共进。这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如是说。对自然规律的准确判断,是人类长期生存的必需,当然也是每个人基本素质形成的要求。新世纪任何人对自然的盲然,都很难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要向失败学习。失败固然是伤痛、损失,同时也是宝贵的经验与财富。它能为人们提供独特的学习条件,使人们清醒地发现病因、克服弱点,激发新思想,确定新方向,锻炼意志品质,促进人们走向成功。美国商界流传这样的话:一个人如果从未破产过,那他只是个小人物;如果破产过一次,他很可能是个失败者;如果破产过三次,那他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生进步离不开这位“母亲”。取得重要成果的科学家无不经历千百次失败。正是失败,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更顽强地探索,从而得到经验,避开陷阱,走向成功。如果不善于向失败学习,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那就永远不会与胜利沾边!日本创立“失败学”,显然不是为了追求失败,而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成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开创了“两面”学习的光辉典范,既有效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又批判吸收其间失败的教训。
比尔·盖茨曾告诉其公司员工:“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20]
三要向实践学习。理论是灰色的,知识是抽象的,而生活之树永远是常青的,实践是人们的终身老师。新世纪一切社会实践,就是人们学习的资源和条件。漠视从实践学习中直接积累经验,仅仅满足吸取书本理论,永世也不会跨进素质之门。
实践是所有知识的基本源泉,也是检验知识正确与否的最终和唯一标准。所以,向实践学习是素质形成提高的重要途径。李开复每次到清华和其他学校,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打工的问题。他说:“打工从总体来说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是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研究机构打工,可以学到最新的科技;在产品部门打工,可以学到开发技术和技能;在市场部门打工,可以理解商业运作。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打工的经验,但不要打些‘没用的工’。首先要明白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的目的是开阔眼界,不是提前上班。”[21]今天我国广泛开展的支农、支工、支教、支医等青年志愿者行动,既是学生接触实际、参与实践、开扩视野、内化知识的好机会,也是他们深入了解国情、民情,贡献聪明才智,拓展知识领域的好形式,可谓一举多得,比较科学。
四要以所有人为师。新世纪学习,首先要立足自己刻苦、扎实钻研,这是形成提高素质的基础与前提。同时,要善于借助集体智慧学习,以所有人为师。《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提高素质的学习,应不拘形式,不固定对象、内容、方法和途径;既应拜高学历、高素质者、有专长人为师,也要向普通人请教。事实上,今天人类任何一个正常发育的生命主体,都可能是一个重要乃至有价值的信息源。人们应勇于接受来自一切方面对己有益的信息、经验,为形成提高素质准备更充分的条件,千万别把“老师”固定为某部分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师生本无界限。只有以“生”为“师”,才能当好“生”之“师”。今天任何人都不要以传统的观念择师求学,拒绝掌握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
以所有人为师不仅是学习他人的优长,更要善于与人探讨交流并以此激发自己的创造灵感和思维活力,促使认识深化、判断准确。尤其今天,整个人类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集体探究式学习,更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