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基本观念-《素质教育学导论》

素质教育基本观念-《素质教育学导论》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究竟应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我们感到,素质教育的“教”需要确立四个基本观念:即教学服从教育观,教育服从人才观,人才服从质量观,质量服从学生观。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过多关注于教。

素质教育基本观念-《素质教育学导论》

第二节 素质教育基本观念

素质教育观念讨论,不仅在教育界,在我国整个社会都已相当充分。人们普遍认为,我国教育要有根本突破和革命性发展——尽快开创科学教育的层面,走向世界教育前沿,就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究竟应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它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及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从宏观上来把握,不能局限于教育教学本身考虑。我们感到,素质教育的“教”需要确立四个基本观念:即教学服从教育观,教育服从人才观,人才服从质量观,质量服从学生观。

一、教学服从教育观

在确立了素质教育基本思想——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使受教育者能自主健康地成长之后,接下来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教学服从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过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核心思想,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即用正确的教育观施行教学。如何做到教学服从教育观呢?首先必须针对我国原有教学状况进行分析。

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过多关注于教。忽略怎样不教或少教,鼓励学生自学、探索。只有切实研究不教或少教去达到教育目的,才能尽快并且有效地实现由教到用不着教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教育者在施教之前难道不应该叩问、思考:我为什么要教?为什么教这些而非那些?能不能不教或少教也达到理想的目标?如果不明了这些施教的前提,怎么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呢?教虽然有必要,但凡是学生自己能弄懂的问题,何必教师花口舌、费精力,甚至徒劳乏味地去教呢?

第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要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弘扬其主体精神,保证他们在获知、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围绕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有充分的自决权。真正改变长期形成的师长就意味着权威、制约,甚至决定学生的一切的状况。

第三,曲解健康成长的内涵。就人体成长而言,真正有利于健康并不是单靠先进的医疗条件、特殊优质的营养和专门周到的呵护实现的,而是主体自己通过适应各种环境、应对各种挑战、摄取各种营养逐步实现的。高素质人才成长的道理也一样。我国原有教育过多重视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创造,总认为学生成长需要尽善尽美的条件,甚至导致对少数名校的极度崇拜。很多人认为,只有进了名校才可能成为人才,甚至教育和社会各界都把优质教育资源无节制地投向名校,把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进简单归结为受优质教育资源条件制约。忘记了优质教育资源永远都是相对的比较概念,任何国家、任何时候优质教育资源都不会绝对充分和完全平等。名校环境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只适合某一部分学生的需要。依靠名校教育计划、教育经验开出的处方也只能保证一部分学生顺利实现健康成长。有的教育者本身受制于传统健康成长的认识中难以自拔,甚至主观地安排学生的成长路线,这就曲解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而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杨振宁教授在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开幕式讲话中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基础教育不能以摧残人和破坏人的方式促进人的发展。实质上学校过分的教育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杀手。

具体来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创造性地学习。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学校教育无法满足每位学生个体差异的具体需求。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及途径是教师、学校、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认真面对并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开拓地学就是指学生真正按照自己的愿望,学自己想学、爱学的东西,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知识空间里搏击、遨游,不断扩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一个人素质的形成,与外界环境宽松自由和自我清醒努力成正比,与外界环境压抑和与自我愚昧、懒散成反比。因此,教育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学生应保持高度清醒,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个性与智慧潜能,刻苦探索适合自己的正确成长道路。山西通宝育杰学校詹文龄校长指出:“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善于让学生学会在广阔的知识天地中间驰骋和遨游……教会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切不可把他们的眼界和心胸局限在课本所提供的尺方天地之间。只有引领学生不断拓展接触领域,才能使之成为教育期望的那种终生快乐而幸福的人。”[21]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更是素质教育的追求。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它必须依靠主体的创造性。就是说,教育过程要教育学生批判继承、吸纳创新,向着前人未明之理求索前进。即发挥教的一切功能,激励学生在接受前人经验和掌握现成结论的基础上,向着原有理论的未及之处、可疑之点、欠透之隅,进行突破、探索。在深入探究的前提下,不仅不迷信任何已有结论,而且要把对前人结论的质疑、重组,看成是重要的学习本身。切实形成教育者支持学习者敢于提出新见解。这种学法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开创学习、探索前进。

二、教育服从人才观

新世纪教育依据什么进行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以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进入信息科学时代,任何无视社会日新月异变化,搞闭门造车式教育,都不会成功。

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念很多,素质教育应服从哪些人才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人才作用重大观。每位教育者都必须明白,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由高素质优秀人才决定一切。整个人类竞争发展的轨迹:体力—技能—技术设备—战略战术—资源资本—高新科技—人才素质。今天所有竞争最终都集中在人才素质上。因此,教育系统乃至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努力做好每一件教书育人的工作,切实鼓励、支持和促进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

第二,人才成长时效观。人才培养发展并非匀速直线运动。它既需要持续做功,更需要抓住各个关键期。具体包括:一是人才成长是相对缓慢复杂的过程。一年树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人才培养靠长效工作、持续努力,不能急功近利、不是立竿见影。二是人才培养必须抓住关键期。大量研究表明,整个人才成长过程有较大的波澜起伏特征。有语言发展关键期、道德形成关键期、身体发育关键期、心理成熟关键期、高深知识掌握关键期、开拓创新关键期等等,素质教育过程要注重并及时抓住、抓准这些关键期。否则,可能会像印度狼孩那样——在成长的关键期失去必要的社会环境影响,会终生丧失本能达到的发展水准。三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整体协调,既积极创造适宜的人才成长的大、小环境,又不放弃任何主观努力,确实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效益。浙江省东阳中学提高教学时效的做法,给人诸多启发。他们上课时间减少17%,而9门课程会考A级通过率却提高13%。报道称“该校重新配置时间资源,优化课程设置、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和学习指导,根据学生一节课、一天、一周、一学期不同时段学习的低潮期特点,实施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和调控:每节课的课头课尾学习时效最差,而10~25分钟时段时效最好,就在这10~25分钟时段采取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方法,安排新课或重点难题”等内容讲授,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时效。[22]

第三,人才类层各异观。实践证明,人才具有类型、层次的差异,如有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艺等不同类型。尽管新世纪知识融合,不同学科渗透加快,各种人才都有打破行业领域、专业界限的趋势,但永远也不会根除人才类型界限。同时,每种人才又有层次区别,有帅才、将才、士才之分,大科学家和具体技术操作手之别。每个人又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必须注意从这种客观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那种不分类型、层次笼统的教育,很难保证教育的高效率和真效益。素质教育强调人才的全面培养。但并不否定根据人才类型、层次因材施教。完整的素质教育,必须依据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按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成为相应类型、层次的人才提供教育机会、创造适宜条件。

第四,人才培育综合观。素质形成的综合整体性特点表明,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产生,必须依靠综合教育培养、多种育人功能的合力作用。靠任何单一内容渠道、有限的方法手段,都很难造就高素质优秀人才,更难普遍提高人才智慧。教育部1998年曾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行人才综合培养。并且强调进行国际联合、合作教育。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突出了课程教材的综合性,并加强了综合课程研究。美军要求他的所有将官,不仅要经历多次不同层次类型院校的综合培养,而且要求每位将官必须任满22个不同工作岗位,否则,不能提拔。哈佛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强调在校运用综合管理案例教育,而且要求学生入学之前必须有不少于两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这些都是人才综合培养的成功范例。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www.daowen.com)

第五,人才开拓创新观。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素质;不能创新,休言人才。在人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任何安于现状、怯于竞争、缺乏创新的人,都很难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缺乏开拓创新素质的人,不仅无法保证他在社会上有效生存,更难有力推动社会前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开拓创新人才的产生,不能完全靠他个人摸索实践,教育系统必须承担培养、教育的责任,把各个层次、类型学生顺利引入勇于开拓竞争,能够独立、合作创新的教育轨道上来。如果素质教育不能肩负这种责任,那它也就不是科学教育了。人才开拓创新集中到一点——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

三、人才服从质量观

新世纪人才问题,说到底是质量问题。人才培养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离开这个核心任何人才培养都变得无足轻重。这应成为整个社会尤其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观念。关于“人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美国之所以科技教育发达,综合实力雄厚,长期保持国际优势地位,主要得益于拥有世界上独占鳌头的高素质人才群体。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左右,20世纪90年代统计他们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几乎占到世界的一半。相比之下,我国情况恰好相反,人口数量巨大,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比例明显偏小。近年我国教育进行大面积扩招,使高等教育快速步入大众化阶段,但人才培养总体质量不高,这是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人才质量是社会一切质量的深厚基础。今天社会的任何进步,一切生产、生活质量提高,说到底主要是高素质人才贡献的结果。所以,素质教育探讨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高质量人才培养。没有大批高质量人才,科研质量、产品质量、工程建设监理质量、文艺创作质量,以及法律、法规制定质量等,统统都是不可靠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创新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谐小康目标的实现等,无不依靠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江泽民同志指出,质量第一是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朱镕基同志说过,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质量工作是千秋万代的民族事业。[23]教育质量更是整个社会的质量基础。

其次,人才质量是社会变革的最大动力。历史证明,人才质量既是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力,又是社会变革的直接起因。例如首先有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等高素质的人才,然后才有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首先是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杰出领导集体的产生,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局面的形成,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国家科学发展的扎实推进。反之,如果没有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中国社会很难在近百年间发生如此巨大深刻的变化。未来社会的发展,更要依赖高素质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缺失这个根本保证,任何国家、社会的发展都必定寸步难行。人才质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时代特征。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因此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确立新的人才质量标准,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人才质量观。

再次,人才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最根本主题。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强调:如何尽快、全面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和进程快慢的大问题;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大问题;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能否立于世界之林、占有应有的重要地位的大问题。这是比规模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更为紧迫、更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有紧迫感、危机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24]它是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关系,切实强化质量意识这个根本主题,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质量低劣的教育只能是无竞争优势和行将淘汰的教育。因此,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抓住质量问题,时刻高扬质量大旗。

四、质量服从学生观

“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活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25]教育成效最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感悟,取决于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学生受教育过程,不仅是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更是由内向外的吸收过程。[26]杨福家强调,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全部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点燃学生的创新火种。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看他的潜能怎样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这个基础出发,进行互动式、个体化教育。所以更要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质量,不仅集中反映在输出产品上,而首先体现在学生受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中。第一,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来反映。第二,中、高等教育阶段,在学校、教师、设施等条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第三,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状况的教育,都很难取得预想的高质量。这是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具体来讲:

(一)核心质量不容半点偏废

进入新世纪,学校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括校长、教师质量,教育思想目标质量,教材设备质量,教学方法手段质量,科研学术质量,服务保障质量和校园文化环境质量等等,但基本和核心质量,是学生的主动求学状况和最终为社会作贡献的成果。不论是基础教育学校、中等教育学校还是高等教育学校,不论是教学型院校、研究型院校,还是教学科研并重型院校,都必须切实摆正学生质量这个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其他质量都必须为提高学生质量这个根本主题服务。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一,新世纪学生,都具有较大甚至巨大的发展潜力、个性潜能特点的差异、发展方向和适宜领域的不同。教育要取得更高的质量,就必须按照学生可能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第二,学生的绝大多数,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这里的关键,是看整个教育系统尤其学校教育如何进行科学培养。如果环境条件恶劣,培养思想、方法错误,肯定会影响和制约学生顺利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甚至会葬送他们的前程。第三,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变,首先要靠教育环境调整。经常有教育者埋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不好管,学习贪玩不专心、有惰性,生活追求高标准等等。他们常用自己当初的经历来对比今天的学生,总感觉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刻苦求学不足。但很少深入地从今天学生的角度考察他们接触、生活的环境;这些环境对学生又产生怎样的诱惑、影响。其实不同时代的人难免有不同的困惑。因此必须对今天的学生辩证看长短。既要发现其不足,更要看到其优长,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关键是教师、家长、学校教育体系和整个社会,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和做好保障。

(三)学生状况,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G·卡斯帕尔在北大百年庆典讲话中指出:“教师的行为依赖于学生的存在和兴趣,失去这些,科学和知识就不可能发展。”[27]他的讲话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存在和兴趣,在教育教学上就不可能有好的作为;二是研究型大学招生必须吸引那些具有良好天赋的优秀学生,否则科学知识就不可能发展。教育方法万万千,因材施教是根本。进入新世纪,这一教育规律丝毫没有改变。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在素质教育中是行不通的。[28]

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潜能、兴趣爱好、志向追求等总是具体的,虽然这些也带有很大的可塑性,但首先必须看到它是相对客观的。如果教育教学不是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而是从施教者的主观愿望出发,这就不仅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而且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稳定提高。这样的教是与时代特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所以今天凡有建树的教育家,都一再提倡教育工作者必须读懂读好学生这本无字书。谁读不好这本书,他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这是历史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