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生学习的因变、主体、能动和创造性
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并非总是以一种面貌出现,往往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学生学习的因变性
人通过遗传获得的可塑基础,不仅能像一般动物那样,以本能方式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且还能突破本能局限,以意识方式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当后一种方式发展成为人的特有优势时,就为学生因应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精心创造的教育环境的要求而发生变化提供了可能和方便条件。因此,广大学生都能利用这个条件,随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变化,而不断调适自己的学习行为,或以模拟仿照,或以效法追随等形式,来习得各种知识与技能。这些,虽然属于适应特殊社会环境变化的被动之举,也并非学生学习的全部行动,但它是每个刚踏进校门的学生重塑自己,求得更快、更大发展的最初形态,亦是学生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回应。正由于学生学习活动具有这样的因变性,才使教育越来越成为整个人类发展的最重要而辉煌的伟大事业。如果所有受教育者都不能适应复杂教育环境的变化,人类教育就不可能发展,教师也不可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因变性的基本要求是:在适应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使这个因变过程越短越好。素质教育,承认学生学习的因变性,并认为它是学生开始接受教育时的基本形态,但绝不因此就认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形式。素质教育同时承认,学生学习还具有另外一些特点,即: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活动,无论就阶段而言,还是从整体考察,都绝非纯粹的因变行为,而始终带有每位学生主体的特性。歌德说过:“我们的发展要归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7]从认知学、心理学和个性论角度看,每个人在接受理论知识或实际经验时,虽然有适应教育者设定的外部环境要求的一面。但同时,他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又总是以每个特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习惯、理解方式等为基础,来吸收和同化接触的新知识、新内容,不完全被动受外部设定要求的左右,也不会完全雷同于其他人。随着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容量的扩大,理解层次的加深,特别是其自主意识的增强,这种主体性就越发明显。
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这种学习主体性,不仅不予否定、排斥,反而以十分积极的态度、自觉的行为加以鼓励、支持、保护和促进,以便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受教育者更好地吸收、消化来自教师方面的积极影响,发展个人独特潜能,把各种外来知识、技能真正转化成为学习者主体内在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是现代人才培养过程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从一定意义讲就是主体教育。因为它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把掌握的突出的知识体系内化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述教育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学生学习的能动性(www.daowen.com)
学生学习不仅具有不完全受他人影响的个人主体性,同时还具有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觉努力和积极活动的特性,他会自觉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维,力求用自己的视角更准确、简捷地认识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学生在各个受教育阶段都有这种表现,无论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结果怎样,这种学习上的能动性都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也正是由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有效避免完全被动、消极、机械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减少过分受困、受制于教的不必要影响,克服“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从而做到更主动、积极、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有效地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素质教育提倡和鼓励学生能动学习,反对和克服被动、机械、呆板地求知。有人指出:“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出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8]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及他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应更多地激发、调动和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动性,使之以积极自觉的心态和不断增强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因为,素质教育认为,如果没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自觉加入和充分发挥,学习者就得不到真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而不是靠机械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同时,如果没有学习者能动性的发挥,就不可能将掌握的知识深刻内化为素质。那样,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素质教育特别看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有效发挥。
四、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其能动性的基础,而能动性则是其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是当今社会对他们的新要求。首先,时代特征要求学生学习具有创造性。从当代社会特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来看,社会迫切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当今社会最大的特征是:人人都处于丰富复杂的知识信息包围之中,且这些知识信息发展迅速、变化急剧。生活在今天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必须时时、处处、事事进行创造,当然也包括学习上的创造。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独立探索的实践过程,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深入知识发展的前沿。华罗庚说过:“在寻求真理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洋,跨峻岭。”[9]
其次,学习任务本身要求学生学习具有创造性。如今,任何层次、类型的学生学习过程,面对的都是:一方面学习内容极大丰富,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各种知识信息交融混杂。另一方面,学习领域不断扩大,学习环节不断增多,涉及因素异常复杂,何主何从变幻莫测等。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普及,海量信息铺天盖地,上述情况越发突出。这种新局面的产生,取代了以前学生只需求教于少数几位老师,利用相对固定的几本教材进行学习的旧格局。这就要求当代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加强对自己学习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这本身就要求学生实施创造性学习。
再次,素质形成要求学生学习具有创造性。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固定的知识,获得具体的能力,而是要让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刻的内化、吸收,对获得的能力进行积淀升华,从而形成比知识、能力层次更高的素质。事实上任何人要在学习中形成和提高素质,都不可能靠机械被动来实现,而必须靠学习主体倾其全部智慧,进行深入系统透彻的综合探索研究才能完成。既要不断扩充知识量,更要不断加深对知识质的认识,确实把握知识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价值变化;既要不断增强多方面能力,更要超越对具体能力的掌握,把它升华成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追求。一旦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必然极大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使之灵活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历史上凡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人,都有一个共同而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造能力很强,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包括学习任务)。他们对自己热切关注和用心研究的问题,多能得出独到、精当而深刻的见解。《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一文说:一切真正的学问家大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考察,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而这种才能培养,不能脱离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
人的学习创造性从来就有,素质教育的责任是要使之变成自觉行为。经验表明,人的智力和精神的发展,从来都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复制。人类祖先,之所以能从动物中脱颖而出——转变成人,最根本的就是勇敢的探索精神和永不满足的创造努力,离开这两个法宝,人类不会产生。目前探讨的素质教育,不是对上述两方面的否定。而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浓缩传递我们所有祖先探索和创造的优秀成果,尽快促使每一个后来者顺利进入人类发展的前沿,去开展新的探索和创造,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根源。而经过世代自然进化的人类后代,从生理遗传性和心理可塑性两方面,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应满足接受任何现成的结论,而是必须运用自己的探索、发现,创造出新的成果与结论。假如素质教育泯灭了受教育者的创造和探索精神,那它就违背了应有之目的,而成为失败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