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运行特点-素质教育学导论

素质教育运行特点-素质教育学导论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过程,在教育教学内容选取、教育教学方法确定、教育教学手段运用和直接投入的教育者上,都应是综合而非单一的。素质教育开放性的实质,是信息科学社会对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运行特点-素质教育学导论

第二节 素质教育运行过程的特点

素质教育运行是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相对以往各种教育,有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综合性

素质教育过程首先具有综合性特点。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者需要综合。单一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者是难以促进和保证学生素质的顺利形成和有效提高的。这是素质形成整体特性决定的。二是受教育者学习过程包括汲取继承、实践体验和深入研究需要综合,局限于任何单方面,都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形成提高。这是素质形成规律决定的。三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乃至国际教育功能需要综合。这是素质形成过程漫长和现代社会各方面联系紧密的特征决定的。只有构建这种综合的教育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顺利形成。

首先,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教育过程,在教育教学内容选取、教育教学方法确定、教育教学手段运用和直接投入的教育者上,都应是综合而非单一的。这样才能实现向学生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其素质形成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事实上,教育要促进学生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其目标追求是十分高远的,不能期望用简单、随意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学校固定的教师就能达成目的。学生任何一种素质的顺利形成都需要运用多方面知识、方法、手段和教育者进行综合培养。任何以单一浅薄的知识内容、简单固定的教学方法和刻板机械的教学手段,或固定有限的教师,都难以保证学生素质的顺利形成。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社会上有些人用单一的知识培训小孩子的情况,也确使他们某一单项技能冒尖;但人们在欣赏他们技能表演的同时,却为那些孩子失去了许多童真童趣、生动活泼等完整天性倍感痛心。有人评价这种孩子成了社会文明的奴隶,是少了自主性的机械动物[7]他们往往变成失去独立自由个性的牺牲品。

其次,学生汲取继承、实践体验和深入研究的综合。良好的教,只是素质形成的重要外因,但单靠施教,学生是难以形成素质的。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的始终,都必须充分汲取继承前人的智慧营养,自觉参与广泛的实践探索,还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在某方面的系统研究,从而获得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得到多维深刻的体验,在某方面形成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实践体验活动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如参加社会调查、访问,到革命圣地或开放前沿采访学习;参加志愿者公益活动,投身地方“三支”(支农、支医、支教)活动,参加社区文明建设、特殊群体服务,或参加读书表演,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假期打工或参加冬令营、夏令营等艰苦项目训练等。通过各种活动,开扩知识视野,积累新鲜经验,比较验证知识,发现知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复杂变化,正确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准确含义和内在价值。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对获得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进行深入系统乃至透彻的研究,沿着个人兴趣爱好或心中的方向,抓住某一学科领域重大根本问题探索不止,切实深刻内化知识,掌握某一学科领域一般与特殊规律,形成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

再次,社会、学校、家庭和国际教育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统一融合的整体育人功能。第一,四个方面的教育要构建形成统一的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不能各行其是、相互独立,应把它们不同的功能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整体。第二,四个方面都要深入挖潜,不断增强各自的教育功能,始终把对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培养视为份内工作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不以各自或阶段教育目标的达到为满足。第三,四个方面应在各有侧重的前提下相互配合,不能等靠依赖、相互推诿,应该自觉坚持彼此协调。从而,真正提升我国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创造高素质优秀人才成长、突现的良好环境。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教学体系,特别是学校教育应打破原先局限于教材、课堂、学科专业和本校的封闭教学壁垒,实现向同层次同类型学校、向所有学校、向社会,乃至向整个世界开放办学,以使学校、老师和学生开扩视野、广泛受益,使学校科学确立人才目标、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使教学双方切实找准自己的应有位置和努力方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促进学生共有素质和特有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

经验表明,传授习得知识可以单靠课堂教学完成。而要培养提高素质,仅靠学校课堂教学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多途径、多渠道甚至充分发挥整个社会乃至国际教育的全部功用,尽力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条件,使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开放教育中受益,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和普遍联系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固定狭小的场所内形成很高的素质。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以社会乃至世界为课堂,以综合知识为内容,以多方面汲取营养为途径,才有望取得成功。

素质教育开放性的实质,是信息科学社会对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事实上,现代所有学校,凡是办学效益高、社会信誉好、培养人才优的,无不是开放办学搞得早和搞得好的学校。闭门办学,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因此,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是心血来潮发出的一般号召,而是把握了教育的整体趋势和素质形成的客观规律后的宣言。

学校对外开放,一般很难涉及每一位学生。但开放办学所带来的新的知识信息,必然影响到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为学生开扩视野、增长见识,进行宽范围、大幅度、多层面理论和实际知识比较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必然为每位学生广泛吸取知识营养,多维比较知识价值,深刻把握知识内涵,进而提高自身素质带来益处。

开放教育的主要目标方向是向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开放,以便从更宽广的范围,准确把握本校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等。向不同类型、层次学校开放,以汲取各校先进的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管理经验。向社会开放,让学生尽早感受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从中汲取最有价值的知识营养和掌握人才需求动向,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校时的努力方向。向国际开放,进行广泛的教育教学比较,从更广范围取长补短,与国际教育最新发展动态接轨,瞄准世界各学科发展前沿,把教育教学目标定得更高、更远、更准。向学生家庭开放,以便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培养服务。这样做的实质是把教育教学空间,从校园扩展到校际、社会和整个国际,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网络格局,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功能的综合作用,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服务。

开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主式开放,即在拓展校内教育功能,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能课程等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可能,自我决定对外开放的方向、范围、程度等。这种开放的形式有:走出去、请进来、常交流等。走出去,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派领导、老师,甚至学生代表到选定的开放学校考察、学习、参观访问等。请进来,主要是请外面学术造诣深、业务工作精、教学能力强和学习成绩优等可资借鉴的单位或个人到学校讲学、指导,参加课题、项目研究开发等。常交流,就是经常鼓励、支持学校各类人员积极参加对外学术、技术、教学、管理等交流活动。可以是联合式开放,即建立相对稳定的校际、校企、校区,甚至国际等联合办学体制,从教育资源、教学管理、文化特征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与共享。还可定期派人相互讲学,进行各种开发研究等活动。(www.daowen.com)

开放的具体内容有:一是教学环境开放。以突破原有狭隘的单校教育教学固定环境局限,让师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外部世界的快速发展变化。微软中国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博士对国内大学生说过,不要以在一校优秀为荣,应该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且各地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不同。二是教学内容开放。使学生由原先那种单一教科书、练习册等向辅导书、课外读物、社会各种现实知识等更宽泛的知识领域涉猎,以利学生开阔眼界,进行广泛的比较、鉴别。三是施教人员开放。就是具体的教学授课,由原来基本固定的本校老师,向外校老师、社会同行、专业科研人员,以及新涌现的各类优秀人才或技术骨干开放,让学生接受更多生动的新信息。它对促进学生素质形成提高不仅是有利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具体开放的时间、方向、步骤、范围和程度等,要视各校实际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或统一规定。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所有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都必须贯彻开放教育思想,沿着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方向,逐步实现从思想观念到教育方式等全面开放。事实证明,真正高素质优秀人才必然是开放综合教育的共同结晶。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的始终都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各种实践条件、环境、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直接参加工作、生活和研究等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能单靠空洞的理论实现,而有赖实践锻炼和深入系统的探索研究支撑。那种完全脱离实践,满足于理论知识掌握,致使学生不识人间烟火、不谙时事变化的现象,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首先,教育体系要从思想观念到客观条件全面保障学生实践。知识教育阶段,可以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只要把前人总结概括的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育任务。能力培养阶段,须有必要的实践,但其实践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实践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实践面不同。能力培养的实践有限——仅限于与某项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实践。而素质教育过程的实践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只有通过广泛实践、反复比较、良好探索和长期研究,才可能在某一个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掌握某一类事物的一般与特殊规律。所以,素质教育必须大力营造各种实践环境,为广大学生提供广泛、深入的实践条件。事实证明,高素质优秀人才几乎都是从各种重大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近年,各级各类素质教育机构都把各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大投入与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实践内容,不断完善实践指导,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效果。这是非常正确和完全必要的。

其次,教师必须带头投身实践。素质教育实践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实践,而且直接要求教育者首先投身实践。素质教育的教师,既要是博学多知的理论家,又要是能力全面的实践家,更要是独具深刻体验的智慧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带头参加各种实践。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顺利地把学生领到某一学科领域的前沿,不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理论知识,而且向他们传授有特殊价值的实践经验。离开教师本身的丰富实践,他们也很难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任务。

再次,学生必须深入参加实践。知识教育阶段,学生原原本本地把老师灌输的知识接受、记忆、理解了,就是好学生。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只要参加必要的实践锻炼,形成某方面能力,就是好学生。而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对任何知识、能力的掌握,都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保障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要使素质形成,学生必须在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深入地参加广泛的生产、生活和研究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直接经验,发挥个性潜能,比较验证知识,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才是好学生。如果离开丰富的实践锻炼和深入的探索研究,任何人即便再聪明都不会真正形成素质。

四、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任何人任何素质的培养形成都需要长久的时间、经历漫长的过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长期性,无论对个体单项素质的培养形成,还是对群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无论对共有素质的培养形成,还是对专业特有素质的培养形成;无论对遗传基础较好的个体素质的培养形成,还是对遗传因素较差的个体素质的培养形成,都是适用的。

素质培养教育具有长期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素质形成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个体掌握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充分筹集构建素质之厦的必备材料,并形成特出的知识体系。其次,需要个体深刻内化知识,既要对掌握的知识体系进行比较鉴别、思索提炼、消化吸收等深入加工,把握其本质、要义;又要对深刻理解的知识进行多方面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可行性、变化性;还要不断在相关知识领域进行深入透彻、艰苦卓绝的探索研究,才可能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获得真理性认识。素质形成绝不像知识获得、经验积累那么简单,在较短时间就能实现;也不像技能培养、形成那样直接、连贯。一个人素质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漫长完整的过程。马克思创立《资本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用了几十年时间。贝塔朗菲创立《系统论》,从1924年第一次提出系统的系统观点,到临终前(1972年)发表最后一篇论文《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花费了整整48年,而系统理论的充分有效运用问题仍未彻底解决。[8]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在中医药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用了27年时间。邓小平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花了近半个世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素质形成不曾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会立竿见影。

第二,素质教育理论形成是复杂漫长的过程。素质教育探索研究(从1988年《上海教育》发表第一篇素质教育文章开始)已走过19周年了。尽管曾出现过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喜人局面,但无论对其基本理论,还是对其各个分支理论的认识,都尚未达到成熟阶段——科学准确、系统完整、形成共识,能有效解决素质教育实践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相反,倒是出现了不少认识困惑和理论尴尬的局面。在教育系统内部,至今仍存在意见相左、认识反复的现象,甚至有些教育理论家直接对其持否定的观点。他们有的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在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现在突然提出素质教育,岂不是对以往教育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否定吗?有的认为,我国素质教育推行遇到困难,完全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造成的,只有等到教育条件改善了,似乎素质教育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到来。还有的认为,人世间根本不存在一种素质教育模式、方式,它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显然,问题的彻底解决,事实上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第三,素质教育实践推行是复杂漫长的过程。即便素质教育一系列理论问题解决了,也只是从理论上指明了素质教育基本努力的方向,它并不等于素质教育实践任务的全部完成、目标完全实现。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实施还有一个漫长复杂的运行过程,既需要各级各类学校按照素质教育规律组织实施,还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国际教育很好地接轨、配合,形成综合的育人功能和相互作用,创造优良的素质教育环境,更需要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觉遵循素质教育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逐步实践。此外还需要提高各种素质教育保障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显然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肯定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