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秋历史概况及华夷之争

春秋历史概况及华夷之争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周的前半期称为春秋,它的名称源于一部记述这段时期历史的鲁国同名史书。春秋历史与西周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点是王权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分封诸侯,数量庞大,到春秋时见于史载者仍有120余国。纵观春秋的争霸历史,其主要线索是北方齐、晋两国与南方楚国的斗争,而又以晋、楚相争的时间最长。此时春秋历史已告结束。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春秋历史概况及华夷之争

公元前770年,也就是西周灭亡的次年,周平王在东都雒邑(成周)即位,此后进入东周。东周的前半期称为春秋,它的名称源于一部记述这段时期历史的鲁国同名史书。关于春秋时期的下限应当定在何时,自古就有不同看法,其中以《史记·六国年表》所定公元前476年最为常见。从公元前475年以下,即算作东周的后期——战国时期。春秋约300年历史,上承西周历史之余绪,下开战国大变动局面之先河,在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现象。

春秋历史与西周最明显的一个不同点是王权衰微,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东迁后的周王室势力大为削弱,仅能控制雒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致使王室财政十分拮据。东周第二代天子桓王在位时,周王室与同姓诸侯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矛盾激化,导致了一场战争,结果王室军队大败,桓王中箭负伤,周天子的威信更加低落。西周王室还能做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则已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西周分封诸侯,数量庞大,到春秋时见于史载者仍有120余国。这些国家起初只是一些不相衔接的垦殖区,人口稀少而居住集中,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空地。加上交通不发达,因此各国联系较少,基本上相安无事。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各国的接触显著增加,疆土逐渐相连,战争也因而大为频繁。各国的强弱分化越来越明显,很多小国渐被大国吞并,大国之间又展开争夺霸权的激烈斗争。诸侯互相混战,不受王室约束,周朝实际上已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另一方面,王权虽然大幅度下降,但其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大国争霸都还需要打出尊奉王室的旗号,表面上仍尊重周天子的共主虚名,实则是利用它来号令小国,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大国争霸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霸主,文献中称之为春秋五霸。关于五霸具体所指,又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共涉及齐、宋、晋、秦、楚、吴、越七国。七国当中,宋国只是一个中等国家,其国君宋襄公有志图霸,实未成功。秦国是周室东迁后在宗周故地发展起来的诸侯国,虽一度号称霸主,但只是称霸于西戎,霸业并未及于中原。吴、越到春秋晚期才相继崛起于长江下游,霸业短暂。总体来看,春秋最主要的霸主当属齐、晋、楚三强。秦、吴、越也是大国,但稍逊一筹,只具有偏霸的性质。宋、郑、鲁、卫、陈(统治中心在今河南淮阳)、蔡(统治中心在今河南上蔡)是中原地区几个重要的中等国家,它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齐、晋、楚三强的仆从国。此外,还有为数更多的小国,它们不仅受大国控制,有时还更直接地沦为中等国家的附庸。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国,两种五霸说都以齐桓公居首。齐国位于东方滨海之地,经济、文化一直比较发达。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任用贤臣管仲进行改革,整顿基层管理,发展军备,国力更强。当时北方戎、狄诸族活跃,先后攻破邢、卫两国。齐国出兵援助,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威望大增。面对南方楚国的北向扩张,齐国又会合中原国家的军队共同伐楚,迫使楚国求和,答应纳贡于周室。齐桓公在位41年,共九次召集中原诸侯会盟。在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之会上,周天子也派大臣与会,赐给齐桓公胙肉(祭祀宗庙的肉)和各种仪仗,表明正式承认齐的霸主地位。这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桓公死后,诸子争位,齐国渐衰。

代齐而兴的国家是晋国。晋文公在位时,周室发生内乱,文公发兵勤王,护送天子周襄王复位。楚国趁齐之衰再度北进,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军战败,晋的霸主地位因而确立。晋文公召集诸侯会盟时,周襄王都被迫亲自出席。文公死后,晋在北方的霸业仍继续维持,与楚国南北抗衡。楚庄王在位时,楚国渐占上风。公元前597年晋楚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楚军获胜,中原的宋、郑等国都倒向楚国一方,楚庄王成为中原新霸主。此后晋楚继续争霸。公元前575年,两国军队在鄢陵(今属河南)第三度交锋,晋胜楚败,晋的霸业又告恢复。但实际上晋楚两国的国势此时都处于下降阶段,晋不过稍占优势而已,其霸业亦已接近尾声。

纵观春秋的争霸历史,其主要线索是北方齐、晋两国与南方楚国的斗争,而又以晋、楚相争的时间最长。两国三次大战,晋二胜一负,略胜一筹。事实上争霸作战的胜负,对上述大国的国力并没有太大影响。无论晋、楚都无力给对方以致命打击,它们之间并非进行战略决战,而主要是为争夺中间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而战。战胜者就可以逼迫诸侯和周王室承认自己为霸主,勒令小国向自己纳贡。小国国君要不时亲赴霸主国朝见,小国间发生纠纷也要提交霸主国评判。春秋后期,晋、楚在中原的争霸活动渐趋平息。公元前546年,在宋国大臣向戌的提议下召开了14国参加的弭兵盟会。会上规定晋、楚之从交相见也15意为晋、楚两国的仆从国以后要既朝晋,又朝楚,承认它们是共同霸主,平分霸业。这次盟会以牺牲仆从国的利益为代价,换来了中原地区相对的和平与安定。此后晋、楚两国各自面临一些新问题,已无力继续争斗。晋国卿大夫势力强盛,内部争权夺利,彼此残杀不已。楚国则受到长江下游新兴吴国的威胁。公元前506年,吴军大举伐楚,攻占了楚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后来楚国在秦国的援助下勉强收复国土,但已元气大伤。吴国乘胜向中原发展,一度迫使中原国家承认自己为霸主,不料却败于后方的越国,于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越国亦昙花一现,很快复趋衰落。此时春秋历史已告结束。在春秋三百年大国争霸的过程中,大批小国被强国吞并。春秋初期见于史载的120余国,到春秋末只剩下大约三分之一。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华即华夏族,亦称夏、诸夏,它是以上古的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逐渐融会许多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族体。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文献中习惯上将这四类名称分别代指居于中原四方的不同民族,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合称四夷。但这主要是后起的概念,早先它们各自都可以泛指四邻民族。春秋时概念渐有区分,大致夷(狭义)、蛮指东南诸族,戎、狄指西北诸族,但也并不是非常严格。

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当时周王室统治中心在关中,立足西北,拓展东南,多次同东方的徐夷、淮夷作战,与南蛮的代表楚国也曾发生冲突。而与此同时,周王室背后的戎、狄日渐强大,对它构成了更直接的威胁,最后西周即为犬戎所灭。到春秋,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且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尤其是戎、狄中有不少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成为各国的心腹之患。南方的楚国则大力向北扩张,临近它的中原小国岌岌可危。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16中原霸主齐桓、晋文诸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于历史舞台的。

如前所述,春秋争霸史主要是齐、晋两国与楚国争夺霸权的历史,这本身就带有华夷之争的性质。楚国是由南方土著部族发展形成的,其文化、制度等颇与中原国家有异,自己也以蛮夷自居。齐、晋两国提出尊王攘夷口号以号召诸侯,尊王即尊崇周王室,攘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针对楚国。但相对来说,楚国在四夷中尚属先进,与华夏的社会差异不算很大。社会发展程度更为落后的是戎、狄,它们对华夏诸国所造成的威胁并不比楚国逊色,因而也是攘夷的重要对象。齐桓公创建霸业,即始于听从管仲的建议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17从而发兵援救为狄人所灭的邢、卫,助其复国。在此之前燕国受到山戎侵伐,亦因齐国援救而获安。公元前636年,狄人勾结周王室贵族大叔带驱逐周襄王,晋文公兴兵勤王,保护襄王还都复位。此后晋国又相继灭掉潞、甲氏、铎辰等狄人小国。在西方,新兴的诸侯秦国与戎人相邻而居。秦人最初出于东夷,西周时迁到关中,为周王室养马,后受封为诸侯。秦的文化比中原落后,一度被中原国家视为夷狄,但与西戎诸部相比则仍可算在华夏范围之内。秦穆公曾图霸中原,然为晋国所遏不得东进,只好西略戎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8周天子亲赐金鼓以致贺。齐、晋、秦的霸业对于华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即使是楚国,也在北向争霸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向华夏集团靠拢,为其以后融入华夏集团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华夏束发右衽(衣服前襟向右),戎狄披发左衽,东南属于蛮夷的吴、越则断发文身。戎狄主要是游牧民族,迁徙无定,蛮夷虽有农业而较粗放,在经济上都落后于华夏。但如就种族、血缘而言,则华夷往往存在联系。如戎狄中既有与殷商同族的子姓,又有与周王室、姻亲同族的姬姓、姜姓。他们与被视为华夏的商、周人最早应出同源,后因所处环境和历史机遇不同,遂至殊途。同样吴国的创建者据称也是周朝先王古公亶父之子。同时,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一面,双方也存在密切的和平接触和交流。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周襄王即娶狄女为后,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针对这种情况,统治者不得不逐渐改变剥削方式,废止由公社农民共耕公田的做法,向征收实物税过渡。这一转变早在西周宣王时已经开始,但当时仅是在王畿,全国范围内的变化是在春秋时期逐步完成的。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相地而衰征,晋国作爰田,鲁国初税亩,都是指上述剥削方式的转变。《公羊·宣公十五年》解释初税亩的含义为履亩而税,《左传·宣公十五年》则指出初税亩的目的是以丰财也。履亩而税也就是按照公社农民每人的耕地面积多少征税,井田以外的私垦土地也一并缴纳税收,这就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剥削收入。至此井田之名虽存,但已无公私田之分,三年换土易居的做法也已废止,与西周井田制相比出现了本质变化。与此相联系,各国对公社农民的人身控制有了很大加强。过去农民除耕作公田外,与国家发生关系很少。现在土地已由农民长期占有,履亩纳税,而且随着国、野划分的泯灭,农民往往还要为国家承担兵役,国家为保证财源、兵源必须加强对基层人口、土地的控制,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保持对公社的松散控制而已。反映在材料上,就是春秋各国较普遍地出现了书社的组织。根据古人的研究,所谓书社,就是将公社户口土地登记于国家籍册。这已开后世专制国家户籍管理制度之先河。

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就周朝的范围而言,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地位上升,王室衰微,大国称霸。在各诸侯国内部,也渐渐地发生着性质相同的变化。按照周初分封之制,诸侯可在本国范围内再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他们包括国君旁系(称为公族)和少数异姓贵族。卿大夫的采邑大小不等,各自都建有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有家臣治事,私兵守城,相当于一个诸侯国的缩影。正如诸侯有强弱之分一样,卿大夫的实力也有很大差别,并且也在不断地互相兼并。春秋中期以下,很多诸侯国的权力渐渐为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国君形同傀儡。如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因都是鲁桓公之后,合称三桓。郑国依次掌权的七家卿大夫都是郑穆公之后,合称七穆。宋国由宋桓公、戴公后裔中的八家公族专政。齐国以国、高、崔、庆四家公族和鲍、田两家异姓贵族最强。晋国较早采取排斥、打击公族的政策,用人尊贤尚功,故而国势长盛不衰,但后来权力仍被几家异姓和同姓疏属的卿大夫所掌握。随着卿大夫地位的上升,他们的一些家臣也趁机干预国家事务,其权势甚至超出主人。如鲁国就出现了陪臣执国命19的情况,季孙氏家臣阳虎一度掌握鲁国大权。

传统政治秩序的破坏,还表现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郡县。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因此县制实际上是传统贵族政治的对立物。后来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随着县的普遍设立,晋国到春秋末期又在边远地区设置面积更大的郡,性质与县基本相同,但因地处荒僻,故地位尚在县以下。西周以来的政治结构本来是层层分封,而春秋中后期的郡县打破了这一传统,成为后世官僚制度的萌芽之一。(www.daowen.com)

社会结构也处于转变之中。农业发展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开始出现,传统的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冲破,到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相当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范蠡)以善治生著称,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20这样在昔日的阶级以外,又增加了的阶级。昔日合一,现在出现了分离。与此相联系,贵贱等级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冲击。一方面在各国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许多贵族家破人亡,沦为平民甚至奴隶;另一方面一些平民依靠自身才干获得君主的赏识、重用,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奴隶因立功得到解放的例子也偶尔可见。春秋末年,人们对社会阶层的概括已逐渐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即分为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变动导致了社会的复杂化,统治者不得不对传统治国方式作出相应调整。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成文刑法的颁布。中国古代刑法起源很早,但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一些国家为形式所迫不得不改变这一传统。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指出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21

总体来看,春秋是一个西周传统政治社会秩序逐步解体的过渡时期。就当时人的感受而言,可以礼崩乐坏一语蔽之。泛指传统制度的广义礼乐固然已无法维持,特指具体典礼、仪式的狭义礼乐也在逐步破坏。这是等级制度瓦解、等级观念淡漠带来的必然结果。例如按西周礼制,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模为八佾(佾为乐舞编队,一佾八人),诸侯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但在春秋后期的鲁国,大夫季孙氏居然以八佾舞于庭,难怪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22

春秋后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家——孔子,他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2年(一说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其先世是宋国公族,以孔为氏,后迁居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没落,但他仍在幼年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很早即以博学闻名当世,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等古代文化典籍。孔子在系统总结以往文化、思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春秋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就一系列伦理道德、社会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观点,从而创建了古代的儒家学派。

孔子曾在鲁国担任一些行政职务,最高做到主管司法的司寇一职。他希望加强国君权威,削弱卿大夫权力,结果受到当权的三桓家族排挤,不得不弃官离开鲁国。此后,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率门徒周游列国,先后到达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家,但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也没有找到贤明的君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此期间,孔子坚持不懈地进行治学和教育,与弟子们反复探讨人生和社会的重大问题,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言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生活后,孔子终于重返鲁国,直至病卒。晚年的孔子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古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教材定本。这六部书被后世的儒家尊为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孔子自己的言论,则主要见于其弟子根据笔记和回忆整理、汇编而成的《论语》一书。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曾对下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定义,他的学生则将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都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达到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的要求。总的来说,孔子将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总体。其他道德范畴如忠、孝、节、义、信、廉等,在孔子看来都只具有局部的意义。

孔子将以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了仁政的学说。他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分剥削、压榨,而主张惠民、富民。他还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但同时他也承认,社会政治制度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损益,进行局部的修正或改良。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它们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于天命而言,孔子更加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从总体上看,孔子是尊重理性、否定迷信的。

与其从政事业相比较,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才享有受教育的特权,教师同时就是国家官吏,各种专业知识由他们世代传习。到春秋,这种学在官府的状况已不能适应处于变动当中社会的需要。孔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从政人才,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总结出许多重要的教学经验,如主张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等等。据说孔子有门徒3000,其中最优秀者72人。这些人在孔子死后继续游历各诸侯国,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变动,同时从不同侧面发挥孔子思想、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后世逐渐成为天下之显学,特别在西汉以后更成为独尊的官方意识形态。孔子也因而被尊为圣人至圣,他的很多思想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影响,久而久之,甚至逐渐渗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周王系表


注 释

1〕《论语·泰伯》。
2〕《逸周书·作雒解》。
3〕《荀子·儒效》。
4〕《诗经·小雅·北山》。
5〕《史记·周本纪》。
6〕《国语·周语上》。
7〕《诗经·大雅·召旻》。
8〕《诗经·齐风·甫田》。
9〕《礼记·大传》。
10〕《左传·文公十二年》。
11〕《论语·先进》。
12〕《论语·八佾》。
13〕《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4〕《论语·为政》。
15〕《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16〕《公羊传·僖公四年》。
17〕《左传·闵公元年》。
18〕《史记·秦本纪》。
19〕《论语·季氏》。
20〕《史记·货殖列传》。
21〕《左传·昭公六年》。
22〕《论语·八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