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纪德的早期作品形式多样

纪德的早期作品形式多样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纪德早期的作品形式多样,他自己称之为专论,其创作主旨在于借助文学形式象征性地阐述其思想和观点。纪德关于革新小说叙事形式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已具雏形。纪德反复强调个人必须不断努力,必须不断调动自我的全部天赋。1915年后,纪德几次携玛德莱娜出游。《田园交响曲》是纪德与一个名叫马克的少年旅居英国时完成的。

纪德的早期作品形式多样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年)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新小说派鼻祖。

一、生平与创作

纪德1869年11月22日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法学教授,信奉新教,母亲出身于阿弗尔地区的名门望族,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自幼在浓厚的宗教环境中成长,这对他内向、自省而又充满矛盾性格的形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10岁丧父,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生活,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许多无形的压抑,他时常为自己的个性受到教规和家规的管束而苦恼。由于身体孱弱,他上学时断时续,很不正规,但大自然的陶冶和文学著作的熏陶,培养起了他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15岁时,纪德爱上了年长他3岁的表姐玛德莱娜,但只和她保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1893年10月,他到非洲游历了将近一年,染上了同性恋的癖好。20岁左右时,纪德先后结识了皮埃尔·路易和保尔·瓦雷里,前者将他引见给了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并使他开始接触歌德的著作,后者则给予了纪德真挚的友谊,成为他终生的朋友。

纪德于19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先后受到象征主义、尼采超人哲学和歌德异教思想的影响,发表了阐述象征主义文学理论的作品《纳尔西斯的论文》(1892年)、富有象征主义色彩的诗集《安德烈·瓦尔特的诗》(1892年)和幻想小说《于里安游记》(1893年)。纪德早期的作品形式多样,他自己称之为专论,其创作主旨在于借助文学形式象征性地阐述其思想和观点。

1893年,纪德第一次远游到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沐浴在大自然瑰丽浓郁的风光中,他的身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试图摆脱清教徒家庭所施予的束缚,开始追求自由甚至放纵的生活,但自幼形成的宗教、道德观念使他处于矛盾之中难以自拔。1895年,他与表姐结婚,但对妻子的灵爱却超越了肉欲,两人仅保持着精神的结合,而他的同性恋癖却更加根深蒂固,他似乎想借此表明对宗教禁欲主义及传统道德规范的反叛。同年,他发表了《巴路德》,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我”记述其创作小说时各种感受的笔记式叙事作品,用词精当,文笔考究。纪德关于革新小说叙事形式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已具雏形。1897年,他发表了《人间食粮》(《地粮》)。全文共分8卷及一篇“颂歌”,一篇“寄语”。这是纪德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出版后成为几代青年的案头书和精神养料,在蒙太朗和加缪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该书对他们的影响。纪德从《圣经》、东方传说和尼采著作中获得灵感,将许多充满诗意的断想连缀成篇。作者以假想的导师梅纳克教育其弟子那塔那斯勒的方式,鼓励人们摆脱社会、家庭与道德观念上的各种桎梏,打碎一切陈规陋习,听任本能去行动、去爱、去享受生活,以便重新深刻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纪德反复强调个人必须不断努力,必须不断调动自我的全部天赋。《地粮》是一部赞颂自由与人生的作品。文中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应该摈弃一切清规戒律,一切道德说教和精神引导;人应该充分地感受自然,享受人生,使自己得以提高,创造出新的自我”。这部作品继承了法国16世纪人文主义传统,讴歌了不断进步的理想的人,但在热情的生命礼赞里,却隐隐透露出思想上的矛盾与不安。

20世纪初,纪德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他的创作视角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多地探索道德、宗教与人的自我之间的关系,叙事形式和体裁趋向多样化、复杂化,风格也由抒情转向了讽刺。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有《背德者》(1902年)、《窄门》(1909年)、《梵地冈地窖》(1914年)、《田园交响曲》(1919年)。

1915年后,纪德几次携玛德莱娜出游。他恋童癖的隐私被妻子发现,夫妻感情破裂到难以挽回的程度。《背德者》就是纪德这个时期非洲之旅的折射。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展开叙述,主人公米歇尔是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从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受到了宗教戒律和家庭法规的禁锢。一次,他与妻子出游非洲,突然患病,卧床不起,医药无效。妻子悉心的守护和温柔的照料也无济于事,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挣脱精神枷锁的生之本能。大病痊愈的米歇尔,尽情地享受绝对自由,恣意放纵悖德之情欲。回国后,妻子患病,米歇尔带她重返非洲,以为她也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自愈和新生。然而,希望得到真情的妻子,既未得到丈夫的关怀,也未得到应有的医治。在妻子重病期间,米歇尔置她于不顾,收养了一个有偷窃陋习的阿拉伯少年,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最终,妻子病入膏肓,客死他乡。虽说米歇尔摆脱了最后的羁绊——爱情和真诚,他不必再受妻子的情感和忠贞的束缚,似乎更自由了,但结果是他再一次变成了受自我欲望支配的奴隶。《背德者》的出版使纪德主义逐渐闻名于世,也使纪德成为法国文坛和思想界的知名人士。舆论认为,纪德主义,就是背德主义,也就是主人公米歇尔表现出来的大胆蔑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族的各种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生理想。然而,作者又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主人公精神上的空虚、无助乃至灭亡,这使作品的思想变得相当复杂。这种复杂性说明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冲突。(www.daowen.com)

《窄门》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因为虔诚的信仰而放弃尘世爱情的故事。主人公瑞洛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往事。瑞洛姆与表姐阿丽萨相爱,表妹朱丽叶特也暗自钟情于瑞洛姆,但当她了解到,瑞洛姆确实爱着阿丽萨时,就主动割舍了这缕情丝,毅然与别人结婚,希望姐姐能得到幸福。阿丽萨与瑞洛姆都是虔诚而狂热的宗教信徒,他们互相勉励,冀盼对方能更靠近上帝。阿丽萨最终坚信通往天堂的窄门,只能一人通过,不能容二人并行。为了上帝,为使爱情永远纯真,阿丽萨宁愿牺牲自己。她尽量回避瑞洛姆,设法断绝瑞洛姆与她的来往,最终在自我矛盾的痛苦折磨之中死去。这部作品与《背德者》截然相反,刻画了与米歇尔完全不同的人物阿丽萨。后者在宗教热忱的驱使下,克制爱情,以肉体的消亡去殉教和殉情。米歇尔精神的毁灭与阿丽萨肉体的消亡,都反映了纪德在探求灵与肉的和谐统一的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矛盾和内心的复杂斗争。

《田园交响曲》是纪德与一个名叫马克的少年旅居英国时完成的。故事采用日记形式,其内容与这时纪德的日记有相似之处,说明作者又一次将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写进了作品。小说的叙事人兼主人公是新教牧师。在瑞士汝拉山脉的一个乡村里,新教牧师拉布雷维纳收养了一个孤苦的瞎女孩瑞特吕德,在养育她时不知不觉对她产生了爱情。他的儿子也爱瑞特吕德,但牧师阻挠他们,他的妻子阿梅莉为此十分伤心。瑞特吕德经过手术后恢复了视力,发现自己爱的是雅克而不是牧师,应该皈依的是天主教而不是新教,而且自己还给牧师的妻子带来痛苦,于是绝望地投河自尽。纪德早就想写名为《反对基督的基督教》的文章,但是从未写成。小说中的牧师徘徊在宗教道德与人性欲望之间,他试图调和上帝之爱与人类之爱,但无法找到出路,导致了多幕悲剧的上演。纪德在书中着力描写了“我”内心展开的灵与肉的斗争,将爱念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直言不讳地表现出来。这也是作者在精神苦刑中发出的呻吟。作者调动了倒叙、内心独白和跳接等艺术手法,单纯蕴涵着多变,直白中表现出委婉,耐人寻味、动人心弦。

这三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在宗教、道德面前的三种状态,构成了三部曲。纪德曾对它们的意义作过说明:“这是一些批评的书,《窄门》是对某种神秘主义倾向的批评,《田园交响曲》是对某种自我欺骗形式的批评,《背德者》是对一种个人主义的批评。”

此外,《梵地冈地窖》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一部讽刺性的著作,作者称之为“傻剧”,即以荒诞故事表现荒诞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品讲述一伙歹徒以营救被绑架的教皇为借口,四处游说骗取钱财,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资产阶级社会的不同侧面,刻画了信仰各异的人物,揭示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沦丧。作品中的人物最终都沦为各自信仰的牺牲品,就连代表上帝和现存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教皇,也失去了往日的绝对权威,使本来已腐败不堪的社会变得更加混乱和荒诞。作品塑造了拉弗卡笛奥这一新的典型人物。他被无动机的行为驱使,不顾个人安危,从烈火中救出了遇难的儿童,以无畏的英雄壮举赢得了少年日尼薇的倾心爱慕。然而,还是在无动机行为的驱使下,他又将受骗前往营救“被绑架教皇”的阿梅德推下火车。拉弗卡笛奥成了“无动机行为”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纪德对于自由大胆而执著的追求,以及对彻底摆脱社会枷锁和道德桎梏的强烈企盼。同时,透过这个人物,也折射出了那一时代泛滥于青年中间的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作品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显得客观而公正,表面干涩,实则饱含讽刺,这样的风格增加了作品的魅力。该书一出版就得到读者的青睐和赞赏,后来,为祝贺他的八十寿辰,法兰西剧院将它改编成三幕闹剧并公演。

1908年,纪德和几个文友一起创办了《新法兰西评论》。该刊物及其周围的几个文艺、学术团体形成了20世纪上半叶法国精神的中心,对法国文化艺术界的影响极其深远。1916年,纪德经历了一场宗教危机;1918年他因同性恋癖与妻子不和,妻子烧毁了他从童年以来寄给她的所有信件,使他沮丧万分。1920~1924年,纪德陆续发表了回忆录《如果种子不死》,书中记录了他自己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并向世人坦言了他的同性恋癖好,招致各方批评。纪德淡然处之,全力以赴投入到后来被他认为是惟一的小说——《伪币制造者》的创作之中。作品于1925年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25年,纪德来到法属赤道非洲,目睹了非洲黑人的悲惨生活,写下了著名的《刚果之行》(1927年),对殖民主义暴行予以深刻揭批,表现出他对社会的关注。同年,他还发表了《伪币制造者日记》,对《伪币制造者》的创作思想、艺术构思等作了说明。20世纪30年代,纪德热烈地拥护共产主义理论,发表批判资产阶级的文章,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1935年,他应邀去苏联访问,对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深感失望。归国后,他发表了《从苏联归来》(1936年)和《再谈从苏联归来》(1937年),后者标志着他与共产主义的决裂。二战期间,他闭门不出,政治态度令人捉摸不定。1946年,他发表了不尽真实的自传体回忆录《岱塞》,与他1939年发表的《日记》及1951年发表的《现在看你怎么办》相似,都记叙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世界。1947年,纪德由于“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他在巴黎因肺充血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