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通评注》:如何处理历史人物的言论问题

《史通评注》:如何处理历史人物的言论问题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载文第十六本篇和《载言》篇都是讨论如何处理历史人物的言论问题,但出发点不同:《载言》讨论的是体例问题,所以主张设立一个“书”类集中收录帝王的制册、大臣的章表以及诗赋文章等;而本篇则从史料采集的角度讨论什么样的“文”可以载入史书。近史所载,尽出文人,是假手也。国止方隅,而言并吞六合;福不盈眥,而称感致百灵。

《史通评注》:如何处理历史人物的言论问题

载文 第十六

【题解】本篇和《载言》篇都是讨论如何处理历史人物的言论问题,但出发点不同:《载言》讨论的是体例问题,所以主张设立一个“书”类集中收录帝王的制册、大臣的章表以及诗赋文章等;而本篇则从史料采集的角度讨论什么样的“文”可以载入史书。刘氏认为史书采录历史人物言词的标准是“文皆谙实,理多可信”,远古的文辞不虚美,不隐恶,符合这一标准;秦汉以后的文辞诡妄淫丽,不加择取不能入史册。

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1]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若乃宣、僖善政,其美载于周诗;怀、襄不道,其恶存乎楚赋。[2]读者不以吉甫、奚斯为谄,屈平、宋玉为谤者,[3]何也?盖不虚美,不隐恶故也。◎浦云:以文之不载于史者引起。是则文之将史,其流一焉,固可以方驾南、董,俱称良直者矣。◎浦云:四语牵文搭史。●已上为载文起因。◎纪云:古人之文,原不苟作。

爰洎中叶,文体大变。树理者多以诡妄为本,饰辞者务以淫丽为宗。譬如女工之有绮縠,音乐之有郑、卫。[5]◎浦云:数语仍从文引入,下乃递及史之所载。盖语曰:不作无益害有益。至如史氏所书,固当以正为主。◎郭云:此论甚正。◎纪云:持论甚正,史汉所录诸赋,实非史体,不得以马班之故,曲谓之词。是以虞帝思理,夏后失御,《尚书》载其元首、禽荒之歌;[6]郑庄至孝,二字谬许。晋献不明,《春秋》录其大隧、狐裘之什。[7]其理谠而切,其文简而要,足以惩恶劝善,观风察俗者矣。若马卿之《子虚》、《上林》,扬雄之《甘泉》、《羽猎》,班固《两都》,马融《广成》,[8]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流宕而忘返,无裨劝奖,有长奸诈。而前后《史》、《汉》皆书诸列传,不其谬乎!◎浦云:已上是发凡,一正一反,为载文表式。

且汉代词赋,虽云虚矫,自余他文,大抵犹实。至于魏、晋已下,则讹谬雷同。榷而论之,其失有五:一曰虚设,二曰厚颜,三曰假手,四曰自戾,[9]五曰一概。◎浦云:揭出五失之纲,“失”字贴载者说。

何者?昔大道为公,以能而授,故尧咨尔舜,舜以命禹。自曹、马已降,其取之也则不然。若乃上出禅书,下陈让表,其间劝进殷勤,敦谕重沓,迹实同于莽、卓,言乃类于虞、夏。且始自纳陛,迄于登坛;[10]彤弓卢矢,新君膺九命之锡;[11]白马侯服,旧主蒙三恪之礼。[12]徒有其文,竟无其事。此所谓虚设也。◎浦云:其一,举得国而言。魏、晋、南、北,无非攘窃,乃以禅让锡恪之文载之史策,岂非虚设?

古者两军为敌,二国争雄,自相称述,言无所隐。何者?国之得丧,以兵形胜负言。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词矫说所能掩蔽也。逮于近古则不然。◎纪云:此又不一概而论,亦有不妨并存者。曹公叹蜀主之英略,曰“刘备吾俦”;[13]周帝美齐宣之强盛,云“高欢不死”。[14]或移都以避其锋,或斫冰以防其渡。及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螂之拒辙。并当时诰檄中语。此所谓厚颜也。◎浦云:其二,举当敌而言。忌胜则叹彼英强,张词则侈为诰檄,以此诸篇载入史中,岂非厚颜?

古者国有诏命,皆人主所为,故汉光武时,第五伦为督铸钱掾,见诏书而叹曰“此圣主也,一见决矣”。至于近古则不然,凡有诏敕,皆责成群下。但使朝多文士,国富辞人,肆其笔端,何事不录。是以每发玺诰,下纶言,[15]申恻隐之渥恩,叙忧勤之至意。其君虽有反道败德,唯顽与暴。观其政令,则辛、癸不如;读其诏诰,则勋、华再出。[16]此所谓假手也。◎浦云:其三,举书诏而言。恭主多逊辞,谀臣饰恩意。近史所载,尽出文人,是假手也。

天子无戏言,苟言之有失,则取尤天下。故汉光武谓庞萌“可以托六尺之孤”,及闻其叛也,乃谢百官曰:“诸君得无笑朕乎?”是知褒贬之言,哲王所慎。至于近古则不然。凡百具寮,王公卿士,始有褒崇,则谓其珪璋特达,[17]善无可加;旋有贬黜,则比诸斗筲下才,[18]罪不容责。夫同为一士之行,同取一君之言,愚智生于倏忽,是非变于俄顷,帝心不一,皇鉴无恒。此所谓自戾也。◎浦云:其四,举驭下而言。鉴识靡定,前后相违,史并载之,非自戾而何?

夫国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无定准。故观猗与之颂,而验有殷方兴;[19]睹《鱼藻》之刺,而知宗周将殒。[20]至于近代则不然。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三皇五帝。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八元、八恺。国止方隅,而言并吞六合;福不盈眥,而称感致百灵。虽人事屡改,而文理无易,故善之与恶,其说不殊,欲令观者,畴为准的?[21]此所谓一概也。◎浦云:其五,举颂上而言。时有隆污,词无进退,史等载之,非一概而何?

于是考兹五失,以寻文义,虽事皆形似,而言必凭虚。夫镂冰为璧,不可得而用也;画地为饼,不可得而食也。是以行之于世,则上下相蒙;传之于后,则示一作“世”。人不信。而世之作者,恒不之察,聚彼虚说,编而次之,◎纪云:八字确当。创自起居,[22]成于国史;连章疏录,一字无废,非复史书,更成文集。◎浦云:此节总括五失,如上所载,则史也而集矣。史体严,集家备也。

若乃历一作“类”。选众作,求其秽累,王沈、鱼豢,是其甚焉;裴子野、何之元,抑其次也。陈寿、干宝,颇从简约,犹时载浮讹,未尽机要。唯王劭撰《齐》、《隋》二史,其所取也,文皆诣实,理多可信,至于悠悠饰词,皆不之取。此实得去邪从正之理,捐华摭实之义也。◎浦云:前皆统论所载之失,此节拈出诸史,约指其优劣以实之。

盖山有木,工则度之。况举世文章,岂无其选,但苦作者书之不读耳。至如诗有韦孟《讽谏》,赋有赵壹《嫉邪》;[23]◎纪云:《剑阁铭》、《嫉邪赋》俱可以不载全文。篇上中下分篇,故曰“篇”。则贾谊《过秦》,论则班彪《王命》;[24]张华述箴于女史,张载题铭于剑阁;[25]诸葛表主以出师,王昶书字以诫子;[26]刘向、谷永之上疏,晁错、李固之对策;[27]荀伯子之弹文,此所取未允,其人好讦沽直。山巨源之启事,[28]此皆言成轨则,为世龟镜。求诸历代,往往而有。苟书之竹帛,持以不刊,则其文可与三代同风,其事可与《五经》齐列。古犹今也,何远近之有哉?◎浦云:此节又约举旧文,以示准的。言文必似此,自当登载耳。

昔夫子修《春秋》,别是非,申黜陟,而贼臣逆子惧。凡今之为史而载文也,苟能拨浮华,采贞实,亦可使夫雕虫小技者,闻义而知徙矣。此乃禁淫之堤防,持雅之管辖,凡为载削者,可不务乎?◎浦云:末仍缴归载者,转借载者以警作者。

【注释】

[1]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语出《易·贲卦》,意谓考察风俗文化,用以教化天下。国风:古代各地民歌。上古人认为,通过采集各国民歌,从中可以了解各国政令之善恶。

[2]宣:周宣王。僖,鲁僖公。《诗·大雅》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四篇,毛序认为都是尹吉甫赞颂周宣王的。怀、襄:指楚怀王和楚襄王,他们听从佞臣而疏远屈原,所以《楚辞》中有对他们的批评。

[4]奚斯:鲁公子,曾建闵公庙。又《诗·鲁颂》中之《駉》、《有駜》、《泮水》、《閟宫》等四篇,都是为歌颂鲁僖公而作,《诗》古文家认为皆史克所作,今文家则认为是奚斯所作。刘知几这里对今、古文家之说兼取之。参阅程千帆《笺记》。屈平:即屈原。宋玉:屈原弟子,楚大夫。屈原遭放逐,宋玉作赋,表示对屈原的怜惜和哀悯。

[5]縠:其薄如雾的轻纱。音乐之有郑、卫:指春秋时郑国卫国的地方音乐,古人认为,郑、卫之音淫乱不正。

[6]元首之歌:见《载言篇》“元首之歌”注释。禽荒之歌:为《尚书》所载“五子之歌”之一。

[7]郑庄:即郑庄公。庄公的母亲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小儿子共叔段,庄公放逐了姜氏,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很快有懊悔了,为了既与母亲相见,又不至于违背自己的誓言,于是就挖了个地道,和姜氏在地道里相见,并且赋诗。晋献:即晋献公。晋献公宠信骊姬,逼死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被迫逃亡外国。此前,献公命大夫士蒍为重耳、夷吾筑蒲邑、屈邑,士蒍退而赋诗。

[8]马融:西汉著名经学家,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其《广成赋》主要陈述文治、武功不可偏废。

[9]自戾:自相矛盾

[10]纳陛:古代赐给有特殊功勋的大臣的一种特殊待遇,“九锡”之一种。在宫殿殿基上凿出阶梯来,使阶梯处于屋檐之下,以便大臣能不在露天下登殿,以示尊崇。

[11]彤弓卢矢:红色的弓和黑色的箭。古代天资授予有大功之诸侯彤弓卢矢,以象征授予征伐的权力。九命之锡:天子为了尊崇有特殊功勋的诸侯,赏赐九种器物,叫九锡。

[12]白马侯服:新王朝建立后,对旧王朝的后代表示优待。周朝建立之后,商纣王的庶兄微子乘白马朝见周之祖庙,称臣于周。周公旦杀商纣王,让微子统率殷族,封于宋,为宋国的始祖。侯服:古代天子所居王城周围千里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服。三恪:周初封夏之后代于杞,封商之后代于宋,封舜之后代于陈,称“三恪”。

[13]“曹公”二句: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引军从华容道脱出包围后,大喜。诸将问他,他说:“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吾俦:与我同类。(www.daowen.com)

[14]“周帝”二句:宇文泰出兵讨伐北齐文宣帝高洋,高洋亲自统兵迎战。宇文泰听说高洋军容严整,感叹道:“高欢不死矣。”因而退兵。周帝,即宇文泰,时为西魏丞相。北周建立后,他被追尊为“文帝”。高洋为高欢次子,公元550年,废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自己称帝,建立北齐。

[15]纶言:皇帝的诏书。

[16]辛、癸:即商纣王、夏桀,上古最有名的两个昏暴之君。勋、华:即尧、舜。尧名放勋,舜名重华。

[17]珪璋特达:珪、璋,皆为古代朝会时帝王诸侯之有德者所持的玉器,作为信符,持之可以无所不达,故叫“特达”。后者常用于比喻人物品行出众。

[18]斗筲下才:微不足道的小人。斗:古代单位较小的量具。筲:古代竹制容器,容一斗二升。

[19]猗与之颂:指《诗·商颂》首篇《那》,其首句为“猗与那与!”小序认为为祀成汤之辞,全诗极写乐器演奏的盛况以及舞蹈祭品之美。

[20]《鱼藻》之刺:指《诗·小雅·鱼藻》篇,小序认为乃刺周幽王之作。全诗写周幽王在镐京饮酒作乐。

[21]畴:谁人。

[22]起居:即起居注,皇帝日常言行的记录。

[23]赵壹:字元叔,东汉阳西(今湖北宜城)人。所作《刺世疾邪赋》,批判了社会的不和理现象。

[24]班彪《王命》:东汉光武帝初即位,各地分裂势力仍多,班彪撰《王命论》以劝导分裂者。

[25]张华:字茂先,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官至中书令,太子少傅。张载:字孟阳,安平(今属河北)人,早年入蜀,途经剑阁,因见地势险要,有感于蜀人常恃险割据,作《剑阁铭》。

[26]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仕曹魏官至司空。他给子侄辈取名都用谦实的字样,如其兄子名默字处静。并写信告诫他们要人如其名。

[27]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东汉时官至太尉。时梁太后摄政,外戚梁冀兄弟专权,固在对策中论外戚之祸,指斥朝政以及当世之务、灾异之变等,被梁冀等诬杀。

[28]弹文:弹劾大臣之奏章。山涛: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好老庄,与嵇康阮籍等常作竹林之游,同称为“竹林七贤”。三国魏时为吏部郎,入晋为吏部尚书十余年,选拔官员时,都要分别为之写下评语,当时人称为“山公启事”。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五者之失,近世事繁,且多忌讳,不得不尔。惟舛错一途,最是史官大病,或注隆安在元兴之后,或以义熙在宁康之前,此时无此府,此时无此国,元兴惟有三年而猥称四五,不可不细为研究。”

郭孔延《史通评释》:“子玄载文,五失其言,谠矣。顾此皆衰世之文,非盛世之文也。虚设之失,莽、丕、炎、裕,乱贼之诏也;厚颜之失,孟德、宇文征战之语也;一概之失,以乱为治、以恶为善,浇漓之辞也。叔世末主,目不知书,不得不假手……若逢圣主当盛世,何至有比失哉?”

浦起龙《史通通释》:“前之《载言》,欲掣出篇文;此之《载文》,就择言著论。五失大半皆篡乱褊小时文字,标而出之,信‘禁淫之隄防,持雅之管辖’也。其于贾、班诸人之作,不复以隔越叙事为言,足可弥缝前语之隙。著者家参互相救,视诸此矣。”

浦起龙《史通通释》:“唐置中书省,宋设内外制,大抵王言胥归官掌,‘假手’一条不可泥。然读此亦足当训词尔雅之箴。”

浦起龙《史通通释》:“余读五失而恧然矣,间尝泛滥史材,凡九锡禅代之文,檄诰飏言之作,撮其艳句,用备荒谷,以为不虚度矣。而此种学问,古人鄙之,谓之流宕。伊川玩物丧志之诃,亦为读史不知择言者戒欤!”

纪昀《史通削繁》:“其言明切,深中文弊。”

章学诚《文史通义》之《外篇·永清县志文征序例》:“未有博采诸家,汇辑众体,如后世文选之所为也。官失学废,文采愈繁。以意所尚,采掇名隽,若萧氏《文选》,姚氏《文粹》是也;循流溯源,推而达于治道,《宋文之鉴》是也;相质披文,进而欲为史翼,《元文之类》是也。是数子之用心,可谓至矣。然而古者十五《国风》、八国《国语》,以及晋乘、楚梼杌与夫各国春秋之旨绎之,则列国史书,与其文诰声诗,相辅而行,在昔非无其例也。唐刘知几尝患史体载言繁琐,欲取诏诰章疏之属,以类相从,别为一体,入于纪传之史。是未察古人各有成书,相辅益章之义矣。第窥古人之书,《国语》载言,必叙事之终始。《春秋》义授左氏,《诗》有国史之叙,故事去千载,读者洞然无疑。后代选文诸家,掇取文辞,不复具其始末。如奏议可观,而不载报可;寄言有托,而不述时世;诗歌寓意,而不缀事由;则读者无从委决,于史事复奚裨乎?《文选》、《文粹》,固无足责;《文鉴》、《文类》,见不及斯。岂非尺有所短者哉?近人修志,艺文不载书目,滥入诗文杂体,其失固不待言;亦缘撰志之时,先已不辨为一国史裁,其猥陋杂书,无所不有,亦何足怪?今兹稍为厘正,别具《文征》;仍于诗文篇后,略具始末,便人观览,疑者阅之。聊于叙例,申明其旨云尔。”

刘咸炘《史通驳议》:“知几标举《尚书》、《春秋》,纠正后史浮滥,皆是。而并讥马、班、范,谓词赋不当载,则缪矣。”

吕思勉《史通评》:“此篇论魏晋以降,文辞华靡,采以为史,有失真实之义,可谓深切著明。大地华靡之文,最不宜于作史。此篇与《言语》、《浮词》两篇合看,可见当时文体之弊也。”

吕思勉《史通评》:“《史》《汉》之录辞赋,不能以失实讥之。辞赋固非叙事之文,录之之意,亦使人作辞赋看,不使人作事实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