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通评注:史书编撰者的采集和选择史料问题

史通评注:史书编撰者的采集和选择史料问题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撰第十五本篇讨论史书编撰者如何采集和选择史料的问题。刘氏还批判了好奇求新、闻异辄采的不良风气。而王乔凫履,出于《风俗通》;应劭撰。《搜神记》干宝撰。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逝者不作,冥漠九泉;毁誉所加,远诬千载。所撰《帝王纪》十卷,起三皇,尽汉魏。

采撰 第十五

【题解】本篇讨论史书编撰者如何采集和选择史料的问题。编撰史书本来主要朝廷史官的记载,但由于史官的漏载和朝廷保存资料的散佚,所以必须征求异说群言。但是史料采集的范围怎样?取舍要依据什么原则?刘氏认为要广泛搜集、严格甄别、审慎采录:关于神话寓言、图谶之类的资料不宜入史;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奇说谤言要剔除;郡国之记、谱牒之书矜夸本地本族,要详加研核;道听途说的街谈巷议,则仅供参考。刘氏还批判了好奇求新、闻异辄采的不良风气。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自非博雅君子,何以补其遗逸者哉?◎浦云:首引阙文不补之义,领起采撰宜慎之旨。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1]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2]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观夫丘明受经立传,广包诸国,盖当时有《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篇,[3]遂乃聚而编之,混成一录。向使专凭鲁策,独询孔氏,何以能殚见洽闻,若斯之博也?[4]马迁《史记》,采《世本》、《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至班固汉书》,则全同太史。自太初已后,又杂引刘氏《新序》、《说苑》、《七略》之辞。此并当代雅言,事无邪僻,故能取信一时,擅名千载。◎浦云:此节提出丘明、马、班诸史,非不博征,必求雅正,所以可贵也。

但中世作者,其流日烦,虽国有册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录,寸有所长,实广闻见。其失之者,则有苟出异端,虚益新事,至如禹生启石,伊产空桑,海客乘槎以登汉,姮娥窃药以奔月。如斯踳驳,不可殚论,固难以污南、董之片简,霑班、华之寸札。[5]◎纪云:史记亦多采异说,如《秦本纪》伯翳石椁之类,但大都雅驯耳。而嵇康高士传》,好聚七国寓言;玄晏皇甫谧。《帝王纪》,多采六经图谶。[6]引书之误,其萌于此矣。◎浦云:此节言后来杂撰益多,人情好怪,史体所必禁,而其萌自此不可遏矣。

范晔增损东汉一代,自谓无惭良直。而王乔凫履,出于《风俗通》;应劭撰。左慈羊鸣,传于《抱朴子》。葛洪撰。朱紫不别,秽莫大焉。沈氏著书,好诬先代,于晋则故造奇说,在宋则多出谤言,前史所载,已讥其谬矣。而魏收党附北朝,尤苦南国,[7]承其诡妄,重以加诸;一作“重加诬语”。遂云马睿出于牛金,[8]刘骏上淫路氏,[9]可谓助桀为虐,幸人之灾。寻其生绝胤嗣,死遭剖斫,盖亦阴过之所致也。[10]◎浦云:此节言范书既猥,沈书多诬。至魏之秽史,借词诬蔑,身受殃戮,所深恶在此也。

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裴荣撰。《世说》、《幽明录》、刘义庆撰。《搜神记》干宝撰。之徒,其所载或诙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夫以干宝、邓粲之所粪除,王隐、虞预之所糠秕,持为逸史,用补前传,此何异魏朝之撰《皇览》,梁世之修《遍略》,[11]务多为美,聚博为功,虽取悦于小人,终见嗤于君子矣。◎浦云:此节言国朝敕修前史,择亦不精,所规在此也。●下皆散摘。◎纪云:“切中《晋书》之病。”

夫郡国之记,谱谍之书,务欲矜其州里,夸其氏族。读之者安可不练其得失,[12]明其真伪者乎?至如江东“五俊”,始自《会稽典录》;[13]郡国记也。颍川“八龙”,出于《荀氏家传》;[14]谱谍书也。而修晋、汉史者,皆征彼虚誉,定为实录。苟不别加研核,何以详其是非?◎浦云:此层言偏狭之志乘宜择。刘咸炘《驳议》:“当时有此称,史自当书之,其果与实副否,论者自评之,史家不任责也。”

又讹言难信,传闻多失。至如曾参杀人,不疑盗嫂,翟义不死,诸葛犹存,[15]此皆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倘无明白,其谁曰王本《注》:疑脱“不”字。然。故蜀相薨于渭滨,《晋书》称呕血而死;[16]魏君崩于马圈,《齐史》云中矢而亡;[17]沈炯骂一作“荐”。书,河北以为王伟;魏收草檄,关西谓之邢邵。夫同说一事,而分为两家,盖言之者彼此有殊,故书之者是非无定。◎浦云:此层言一时之讹传宜择。

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泾、渭一乱,莫之能辨,而后来穿凿,喜出异同,不凭国史,别讯流俗。及其记事也,则有师旷将轩辕并世,公明与方朔同时;[18]承前后言。尧有八眉,夔唯一足;乌白马角,救燕丹而免祸;[19]犬吠鸡鸣,逐刘安以高蹈。[20]承有无言。此之乖滥,往往有旃。[21]◎浦云:此层言旧说之舛讹宜择。

故作者恶道听途说之违理,街谈巷议之损实。观夫子长之撰《史记》也,殷、周已往,采彼家人;安国孙盛。之述《阳秋》也,梁、益旧事,访诸故老。[22]夫以刍荛鄙说,[23]刊为竹帛正言,而辄欲与五经方驾,三志竞爽,[24]斯亦难矣。呜呼!逝者不作,冥漠九泉;毁誉所加,远诬千载。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浦云:末节缴上三层,为采撰者致诫。刘咸炘《驳议》:“采彼家人,访诸故老,正是崇实之道,如知几言,将惟据官书乎?”

【注释】

[1]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指搜集资料,编撰图书之人。铅:石墨笔;椠,木板。皆为古人的书写工具。

[2]摭:拾取,摘取。

[3]《周志》:春秋时周代官修史书。《郑书》:春秋郑国史书。

[4]殚见洽闻:见闻广博而详尽。

[5]南、董:春秋时两个著名的秉笔直书的史官南史、董狐。班、华:黄本作“范”,鼎本、郭本作“晔”。卢文弨《拾补》:“华谓华峤。”陈汉章《补释》:“《言语》篇以董狐、南史与班固、华峤并举,此篇亦上云南、董,则此文班、华是矣。”

[6]玄晏《帝王纪》:玄晏,皇甫谧自号玄晏先生。所撰《帝王纪》十卷,起三皇,尽汉魏。其中颇多两汉图谶之说。《隋志》有著录,书佚。六经图谶:汉人迷信符命占验之说,编造了很多书籍以附会“六经”,又称纬书。

[7]原注:尤苦,谓污蔑之。纪昀《史通削繁》云:“‘苦’字出《史记·高祖纪》‘欲苦之’。又晋营道王曰‘生平不识士衡,何忽见苦。’即是此意。以污蔑训之,意是而语未明。”

[8]“沈约”六句:原注云:“王劭曰:沈约《晋书》造奇说,云琅琊国姓牛者与夏侯妃私通,生中宗,因远叙宣帝以毒酒杀牛金,符证其状。收承此言,乃云:司马睿,晋将牛金子也。宋孝王曰:收以睿为金子,计其年,全不相干。案前史尚如此误,况后史编录者耶?”(按后史编录者:盖指唐代官修的《晋书》,其《元帝纪》关于晋元帝司马睿出身的记载相似。”图谶之书《玄石图》上有“牛继马后”之语,因此司马懿对姓牛的人特别忌讳,于是用毒酒杀害手下爱将牛金。后来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夏侯氏与王府一个姓牛的小吏私通,生下了司马睿。司马睿后来建立了东晋政权,是为晋元帝。

[9]原注:“沈约《宋书》曰:孝武于路太后处寝息,时人多有异议。《魏书》因云骏烝其母路氏,丑声播于瓯、越也。”

[10]死遭剖斫:据《北齐书》、《北史》记载,魏收生前无后,养其弟之子为嗣。因其史笔不直,褒贬不公,北齐亡后,“收冢被发,弃其骨于外”。

[11]《皇览》:三国魏时诸臣编集之类书。刘劭、王象、缪袭等受诏辑自五经群书,以类相似,供皇帝阅览,八百余万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遍略》:南朝梁代所编类书。徐勉、何思澄、顾协、刘杳等编撰。历时八年,凡七百卷。

[12]练:熟悉。

[13]江东“五俊”:西晋时,丹阳(今江苏南京)人薛兼、纪瞻、广陵(今江苏扬州)人闵鸿、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顾荣、会稽(今属浙江)人贺循等五人皆有名声,人号“五俊”。《会稽典录》:虞预撰,二十四卷,盖志郡国人物之书。

[14]颍川“八龙”:颍川颍阴人荀淑有子八人,并有名望,时人称“八龙”。《荀氏家传》:荀伯子撰。荀伯子,南北朝宋人,《史通增释》云:“陈寿、张璠皆在伯子之前,而《魏志》、《汉纪》已有‘八龙’之目,则安得谓出于《荀氏家传》乎?知几此言,不免厚诬古人矣。”(www.daowen.com)

[15]曾参杀人:有人告诉曾参之母:“曾参杀人。”其母说:“我的儿子不杀人。”织布自若,一会儿又有人告诉,尚能自若。后又有人告诉,曾母害怕了,丢下织布的梭子,爬墙而逃。不疑盗嫂:有人污蔑直不疑说:“不疑相貌很美,可是他善于和他的嫂子偷情,拿他有什么办法?”不疑听说了,辩解说:“我没有哥哥。”但却始终无法洗清这一罪名。翟义不死:翟义,字文仲。王莽篡汉时,义任东郡太守,发兵声讨,兵败被杀。因百姓思念汉朝,反对王莽,所以多说翟义没死。诸葛犹存:诸葛亮率军伐魏,病死于军中,蜀军后撤,司马懿领兵追赶,蜀军用诸葛亮遗计,做出回军攻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诸葛亮没死,赶紧撤退。程千帆《笺记》考证此为唐代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

[16]“故蜀”二句:今本唐修《晋书》无诸葛亮呕血之事,盖刘知几所见为今佚之《晋书》也。

[17]“魏君”二句:今本《南齐书》无魏文帝中矢而亡的记载,刘知几或见于已佚之《南齐史》。

[18]师旷将轩辕并世: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轩辕,即黄帝,传说其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公明与方朔同时:公明,三国魏管辂字公明,善占筮。

[19]“乌白”二句:战国时,燕太子丹质于秦,求归,秦王刁难他说:让乌鸦头白,马头生角,就许可回去。丹仰天一叹,乌头即白。俯首一叹,马即生角。秦王不得已,只好放他回去了。事见《博物志》。

[20]“犬吠”二句:汉淮南王刘安,好方术。有个老人登门传授他《丹经》,助他炼制丹药。药成,被人诬告谋反,于是他服药升天,鸡犬啄舔其所用炼制丹药的器具,也随其升天。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源于此。

[21]旃:语尾助词,相当于“之焉”。

[22]安国:孙盛字安国,著有《晋阳秋》。

[23]刍荛:割草打柴之人。常用以指黎民百姓。

[24]《三志》:陈《补释》曰:“上文已言《史记》采家人之失,则此文‘三志’非谓三史,谓《晋乘》、《楚杌》、《鲁春秋》”,程千帆《笺记》云:“陈说非也。《春秋》已在五经之中,安得又列三志之内;且《晋乘》、《楚杌》,其书久亡,子玄何由知其不采家人而访故老乎?本书以《五经》、《三史》相对成文,屡见不一见,此处但易‘史’字为‘志’字耳。《三志》盖仍指《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之三史也。夫既指《史记》之舛误,又举《史记》为准绳,自是子玄粗疏失照处,不须为之回护。”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史固不宜曲笔,但隐恶扬善,人之公心,隐侯揭人闺阁之事,形诸简牍,和帝以剑断其舌,冥报安可谓无。”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秦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元帝之渡江也,正符其数,真人之应,在于此矣。牛金之诬,不言可知。”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翟义不死,诸葛犹存者,谓其情忠贯日,亘万古而如存耳,非谓完此血肉躯也。至于杜子美,古今以为诗史,而曰志决身歼,军务劳则呕血之说,似非无据。”

郭孔延《史通评释》:“采撰当博,蹖驳当择,是此篇大旨,故自丘明、孟坚而下,子玄都无取焉。”

郭孔延《史通评释》:“周之顽民,即殷之忠臣。尉迟之党友,即宇文之忠荩。孝王大节,差有可观。史臣爱憎,未足深信。子玄采之,岂无谓邪?”

郭孔延《史通评释》:“宋孝王、刘子玄为晋元帝伸冤,破千古疑嗣。后有唐太常少卿元行冲者著《魏典》三十卷……元帝非出牛氏,则唐人已屡言之,而何至今犹传讹邪?”

浦起龙《史通通释》:“此篇持论正大方严,刘子尝言作史三难,首尚学识,即此可以证其本领。”

纪昀《史通削繁》云:“此篇持论最严正,颇中文士爱奇之病。”

吴光耀认为刘知几批评《世说》和唐修《晋书》,褒扬干、邓、王、虞之晋史不当,其《古文尚书正辞》卷三十三云:“《搜神记》中正多孝感诚格之事,《世说》亦有《德行》、《方正》等篇,遂谓取悦小人、见嗤君子,何其偏激乎。《世说·言语篇》注引邓粲《晋纪》伯仁仪容宏伟一条,《政事篇》引虞预《晋书》董养字仲道一条,《任诞篇》注引邓粲《晋纪》王导与周顗一条,《太平御览·人事部·吉梦》引王隐《晋书》陶侃字士行一条,……皆谐琐怪秽之事,何以载之。今其书不存,而可考者已如此,谓干、邓之所粪除,王虞之所糠秕,信乎?《晋书》固可多议,议者或太过,《史通》实作俑耳。”

四库·晋书提要》批评《晋书》取材小说有乖史传之体:“其所褒贬,略实行而奖浮华;其所采择,忽正典而取小说;其所载也,大抵宏奖风流,以资谈柄,取刘义庆《世说新语》与刘孝标注一一对勘,几于全部收入,直是稗官之体,安得目为史传乎?”吴光耀则以为《晋书》采择小说为时代需要,并不伤史体,其《古文尚书正辞》卷三十三略云:“《世说》及注采掇群书,正多取十八家,长孙无忌等亦必有本,何必皆挦撦二刘(刘义庆《世说》及刘孝标《世说注》。)去取褒贬之脱谬诚所不免,然晋人祖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性情学问特多此种,正其时弊,非作史者有偏嗜也。必一切删斥,后人何由知其致败之由。譬如佞幸传,反责其不叙朝政大典,多涉琐屑,其言虽正大,其如非实录之体何?晋人物嘉言懿行,诸传中亦无甚遗漏,何得概以为略实行而奖浮华。史之为书,囊括一代,譬诸天地,何所不容,故《史记·司马相如传》叙卓文君事,《汉书·东方朔传》叙朱儒、郭舍人事,皆数百言,旁及委琐,何伤史体。”

吕思勉《史通评》:“此篇及下篇,并为记事,求征信而发。此篇言记述及口碑之不可信者,不宜误采。下篇则为采他人文中之言,以考见当时之情形者而发也。”

吕思勉《史通评》:“史家记事之误,原因甚多。合此下两篇,及《直书》、《曲笔》、《鉴识》三篇观之,便可见其大概。此篇所论,可以约为三端:一由迷信以致失实,如‘禹生启石,伊产空桑’……向来读书之士,虽皆排斥迂怪之谈,而独于古先圣王,若别开一例,皆由于此……一则出于好奇,或爱博,如范晔《后汉书》采及羊鸣凫履,以至皇甫谧作《帝王世纪》多存图谶,唐人修《晋史》好取小说是……一则由于不加别择,如‘郡国之记,矜其州里’,‘谱牒之书,夸其氏族’……至于好诬造谤,则更不足论矣。……然事之得失……盖亦未易片言而决;且如迷信之谈,删之岂不甚善,然古代神话,实多借此而存。《后汉书》之传四夷,如槃瓠负高辛之女……不避荒唐,咸加甄录,当时看似非体,然迄今日,考彼族之初史者,于此实有资焉。反是者,史公以‘言不雅驯’一语,尽删百家言黄帝之辞,而我族之神话,遂因此而亡佚孔多矣。……然则史公所弃,即小说家言也。小说家言之不可轻弃,亦可见矣。盖史事有无关系,分别甚难:往往有此人视之以为无用,而易一人观之,则大有用者;又有当时视之绝无足重,而易一时观之,则极可宝者。古昔记载所略,后人极意搜求,率由于此。……况事之不见载籍者,允宜以口碑补之;(《史记》中此等处最多。)即书之记载有误者,亦宜以口碑正之。……然则此篇所言,盖专为口碑之不足信者而发,非谓凡口碑皆如此也,推此而言,则刘氏于采取小说杂书者,亦仅斥其不可信者而已,非谓概不当采也。”

傅振伦《史通要论》:“此篇论搜集史料及撰述史书之道,并谓采摭贵广,而文则当求雅正。清张廷玉等进《明史》表曰:‘文期共喻,扫艰深鄙秽之言;事必可稽,黜荒诞奇邪之说。’盖《明史》之修,即恪遵刘法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