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六家:史通评注-史通评注

六家:史通评注-史通评注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家第一[1]本篇是刘知几对隋、唐以前史书体例的全面总结,也是全书开宗明义的总纲。黄叔琳《史通训故补》:“六家体制,人口习而不知,一经提明,觉灿若列眉。”乃删汉、魏诸史,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

六家:史通评注-史通评注

六家 第一[1]

【题解】本篇是刘知几对隋、唐以前史书体例的全面总结,也是全书开宗明义的总纲。刘知几认为隋唐以前的历史著作其体例有六家:以《尚书》为代表的记言家,以《春秋》为代表的记事家,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家,以《国语》为代表的国别家,以《史记》为代表的通古纪传家,以《汉书》为代表的断代纪传家。文章对各种体例的发展流变、优劣得失进行了评述。重视史例是贯穿《史通》全书的基本精神,其《序例》篇称:“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本篇指出《尚书》等“为例不纯”的现象,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虽然刘知几关于历史体例的分类不断遭到后人的质疑,但是他不拘于传统的史学观念,显示出挑战传统、独立思考的勇气。本篇把儒家经典《尚书》、《春秋》当作记言、记事的史书,地位和《史记》、《汉书》相同,刘知几“引经入史”的做法,对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思想产生了影响。

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1]言之备矣。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浦云:二句首提“史”字,揭出全书眼目。榷而为论,[2]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今略陈其义,列之于后。

【注释】

[1]《外篇》,即《史通·外篇·古今正史》,学者据此可以考证,《古今正史》撰成于《六家》之前,见本书外篇部分所附录《内外篇的性质及编次》。程千帆《笺记》就“帝王编述文集”立论,认为此处的“外篇”,“当统《史官建置》言之,非仅指《正史》一篇。”

[2]榷:概括,总括。

【集评】

浦起龙《史通通释》:“此篇序也。史体尽此六家,六家各有原委。其举数也,欲溢为七而无欠,欲减为五则不全,是《史通》总挈之纲领也。其辨体也,援驳俪纯而派同,移甲置乙则族乱,是六家类从之畛途也。注家认‘家’字不清,要领全没,今为显说之。一、《尚书》,纪言家也;二、《春秋》,纪事家也;三、《左传》,编年家也;四、《国语》,国别家也;五、《史记》,通古纪传家也;六、《汉书》,断代纪传家也。会此分配,以观六章,观全书,如视掌文矣。”

浦起龙《史通通释》:“《史通》开章提出四个字立柱棒,曰‘六家’,曰‘二体’,此四字刘氏创发之,千古史局不能越。自来史家认此四字者绝少,此四字管全书。”

黄叔琳《史通训故补》:“六家体制,人口习而不知,一经提明,觉灿若列眉。”

《尚书》

《尚书》家者,[1]◎浦云:是为记言家。其先出于太古。《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2]故知《书》之所起远矣。◎浦云:上原《书》之所起,下表孔子所定。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3]孔安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4]《尚书璇玑钤》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如天行也。”[5]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6]◎浦云:三引古语,皆释“尚”字名义。惟此王肃所云,乃与记言意合,是为本处“家”字所宗。推此三说,其义不同。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7];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8]◎浦云:数语勒清记言。至如《尧》、《舜》二典,直序人事;[9]《禹贡》一篇,唯言地理;《洪范》总述灾祥,《顾命》都陈丧礼,[10]兹亦为例不纯者也。[11]◎浦云:数语以《书》有兼及记事之文,摘出言之。要之,自“孔子观书”至此,总以记言为立说之主也。

又有《周书》者,[12]与《尚书》相类,◎浦云:亦是记言类也。即孔氏刊约百篇之外,凡为七十二章。[13]上自文、武,下终灵、景。甚有明允笃诚,典雅高义;[14]时亦有浅末恒说,滓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15]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无异;《时训》之说,比《月令》多同。[16]斯百王之正书,《五经》之别录者也。[17]◎浦云:自“又有周书”至末所缀三书,皆属记言之体,正为“家”字博其类也。●此节述删余之周书,虽其中不无真伪相乱,要是本家绪余,故引而附之。

自宗周既殒,《书》体遂废,迄乎汉、魏,无能继者。◎浦云:数语转递。至晋广陵相鲁国孔衍,以为国史所以表言行,昭法式,至于人理常事,不足备列。乃删汉、魏诸史,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由是有《汉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凡为二十六卷。[18]◎浦云:《书》体久废之后,至晋孔衍诸书,是后来记言者一家。至隋秘书监太原王劭,又录开皇、仁寿时事,编而次之,以类相从,各为其目,勒成《隋书》八十卷。[19]寻其义例,皆准《尚书》。◎浦云:至隋而又有王劭《隋书》,亦是后来记言者一家。●上二家(孔衍、王劭)亦以类附,此下则就二家衡论。

原夫《尚书》之所记也,若君臣相对,词旨可称,则一时之言,累篇咸载;如言无足纪,语无可述,若此故事,虽有脱略,[20]◎浦云:四句言有事无言者不收。而观者不以为非。爰逮中叶,文籍大备,必翦截今文,[21]模拟古法,事非改辙,理涉守株。故舒元孔衍字。所撰《汉》、《魏》等书,不行于代也。◎浦云:此节论孔衍书也。上世事简,故言亦简;后世文烦,徒以翦弃事实,上拟记言,岂足成书。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22]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如君懋王劭字。《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谓体不类史。[23]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焉。◎浦云:此节论王劭书也。既无纪传,又不编年,徒然掇拾琐言,岂得成史?●二节之意,总谓记言一家,止可行于三古,后世不必仿为也。

【注释】

[1]《尚书》:刘知几所列史书六家体例中记言家的代表。《尚书》记言的性质,《汉书·艺文志》已有提及,其《六艺略·书》序云:“书者,古之号令。”其《春秋》序云:“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是夏、商、周时期一些历史事件和文件资料的的汇编,相传为孔子编选而成。西汉初,经学大师伏生口传二十八篇,用隶书抄录,此为《今文尚书》;武帝时,鲁恭王毁孔子旧宅,于屋壁中得战国文字抄写的《尚书》四十四篇,此为《古文尚书》。该书后来亡佚,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又献《古文尚书》二十五篇,明、清学者考定其为伪书。现在通行的《尚书》是今文和伪古文的合编本。

[2]语出《汉书·艺文志》,《易》指《周易》的《系辞》。河:黄河。洛:洛水;《河图》、《洛书》是传说最早的典籍。则:效法、遵守。

[3]《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时孔子三十四岁,偕同鲁国大夫南宫敬叔西赴周王室(在雒邑)学习周礼。删:选择录取。“《尚书》百篇”的说法起于汉代,如《汉书·艺文志》云:“《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迄于秦,凡百篇。”

[4]孔安国,西汉经学家,武帝时博士,为孔子后裔。《汉书·孔安国传》记载他曾研究过孔壁的《古文尚书》,开创了经学古文学派。这段引言出自伪孔安国《尚书序》。

[5]《尚书璇玑钤》,西汉末年的纬书《书纬》中的一部,当时儒生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典,称为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春秋纬》等七种。垂:显现。文象:指日月星辰风云等自然现象。布:设立,实施。节度:法令制度。天行:指四时寒暑等天体的运行。该句的意思是:“尚”就是上天,上天能够显示日月星辰风云变化等天象,制定法令制度,正如天体自然运行般周流不息。

[6]王肃,字子雍,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经学家,他著有《尚书传》、《尚书驳义》、《尚书答问》等,治学不分今、古文,时称“王学”,《三国志·魏志》有传。引语见《伪孔传尚书序》,不过汉代王充就有这种说法,其《论衡·正说》云:“《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此实为王肃所本。

[7]该说出自《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王道:儒家称帝王行仁义以治理天下为王道。正义:正确的含义。这两句用来阐述王肃的说法。

[8]典、谟、训、诰、誓、命都是《尚书》的文体,如《大禹谟》、《伊训》、《汤誓》等。谟:议论计谋;训:说教的训辞;诰:告谕民众的布告;誓:军队出兵前的宣誓;命:命令。

[9]南朝齐姚方兴将《尧典》后半篇析出,并另加二十八字称为《舜典》。二典叙述了尧、舜禅让等事迹,原是周代史官根据传闻编写,并经春秋、战国儒生陆续修补而成。

[10]《禹贡》:可能是战国时期秦国人所总结的地理史料,把天下分为“九州”,并分述其山川、薮泽、土壤、物产、贡赋、交通等情况,是我国地理学的开山之作。《洪范》:体现了商朝所宣扬的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鼓吹天人感应,后经西周至战国时期士人的润饰,成为历代王朝遵循的统治法则。《顾命》:记载周成王姬诵临终时,在宗庙中召见太子钊与召公、毕公,并告诫他们“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都:总,全部。

[11]为例不纯:指《尧典》等篇叙述人事、地理、灾祥、丧礼等事,与《尚书》记言的体例不符。例:体例,体制。纯:纯粹,一致。

[12]《周书》即《逸周书》,唐、宋人多认为出土于汲冢,明丁黼认为是秦汉传世的旧本。原有七十一篇,今存六十一篇,是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13]《逸周书》是孔子整理《尚书》的余篇,这是汉代就有的观点。《汉书·艺文志》:“周时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整理)百篇(指《尚书》)之余也。”刊约:删削。“二”,浦起龙《通释》改为“一”,余本皆作“二”。《汉书艺文志》著录《周书》七十一篇,蔡邕《明堂·月令论》云:“《周书》七十二篇。”

[14]文:周文王姬发;武:周武王姬旦;灵:周灵王姬泄心;景:周景王姬贵。明允笃诚,典雅高义:此句言《周书》明白可信,恳挚真实,义理高尚。“明允笃诚”,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允,可靠;笃,厚道;诚:诚实。

[15]时:有时。恒:平凡,普通。参:混杂。

[16]《职方》:《逸周书》篇名,记载周王朝的各地的山川地理、经济、风俗等。《周官》:即《周礼》,战国时代的著作,记述古代官制,分天、地、春、夏、秋、冬等六官而为六篇。《冬官》早佚,汉代补以《考工记》。《时训》:《逸周书》篇名,记载天象和一年二十四节气以说明时令得变化。《礼记·月令》,战国后期阴阳五行家根据一年十二个月气候变化、生物、农作物及其经营管理方法,统治者必须采取相应得政治、军事刑法等措施所制定的行政月历。

[17]百王:历代帝王。正书:首要的书籍

[18]孔衍(268—320):字舒元,孔子后裔,东晋经学家,著述达百余万言,《晋书》有传。孔衍著作,《隋书·经籍志》仅著录《魏尚书》八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汉尚书》十卷,《后汉尚书》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增“《后魏尚书》十四卷”。《汉魏尚书》:浦起龙认为“汉”字衍,卢文弨《史通拾补》云:“‘汉’指蜀汉,非衍字。《唐艺文志》讹作‘后’。”程千帆《笺记》根据孔衍另有《汉春秋》、《后汉春秋》、《汉魏春秋》之作,认为“汉”非衍文,“后”为讹字。

[19]王劭:字君懋,隋著作郎秘书少监,掌管国史修撰,有《隋书》八十卷,另有《齐志》二十卷,(《隋志》著录十卷)、《齐书》一百卷等,《北史》、《隋书》均有传。开皇、仁寿:隋文帝杨坚的年号,起581年,迄604年。

[20]鼎、郭、黄本作“言无足纪,语无可述,若此故事,虽脱略”,在“语无可述”下夹注云:“此疑有脱误。”纪昀《史通削繁》云:“此处有脱字脱句,寻其文义,当于‘语无可述’下脱句,言删而不载之意,‘若此’上脱半句,言其体例若此,故事虽云云。”卢文弨《拾补》:“下并无脱文。”浦起龙《通释》在“虽”下补“有”字,整齐可读,但显系臆改。

[21]爰:发语词。逮:到,及。今文:当代通行的文章词语。

[22]爵:官爵。里:籍贯。

[23]祖述:继承。宪章:效法。《孔子家语》孔子后裔及门人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七卷,早佚,今传十卷本系曹魏王肃的伪作。临川《世说》:即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的《世说新语》,记载东汉至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行轶事,是中古名士风流的精彩写照。南朝梁刘孝标为之作注,补充了大量今已亡佚的史书,故为研究文史的学者所重视。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先生据龙图、握凤纪、南面以君天下,《记言》、《书事》之篇,典核精工,非后人所能闯其门户。即《尚书》逸篇,出于齐梁之间,考其篇目,犹谓非孔氏壁中之真者,不列于正篇之中,而况衍、劭仅驰骋烦言以紊彝叙者乎。”

郭孔延《史通评释》:“子玄首驳《尚书》为例不纯,次驳《逸周书》滓秽相参,可谓眼空千载,前亡古人矣。而突以守株之(孔)衍,画虎之(王)劭继之,不几于狗尾续貂乎!若以其自名《汉魏尚书》、《隋书》便以继《尚书》,则班、范《汉书》犹贤于劭也。衍、劭尚不足窥班、范之藩篱,而况可议唐虞之典谟乎?子玄又谓君懋《隋书》似《孔氏家语》,亦《论语》之亚,何子玄轻以予劭乎!”

浦起龙《史通通释》:“朱子尝言,古史之体可见者,《书》、《春秋》而已。《史通》首此二家,皆谈史不谈经。诸家执经言经,繁引义疏,都无交涉。其首《尚书》家者,刘氏特以记言之体当之云尔。家不类,族不备,人非其伦,书是其体,则以其族归之。不特七十一篇之《周书》为其余绪,若衍若劭等书,皆是记言之族,故亦以类相从。郭本纷纷讥刘氏以狗尾续貂,正缘不识‘家’字所由,胥动浮言也。”

浦起龙《史通通释》:“上古文字何例可说。专以《尚书》属言,其说始自郑、荀,讵云笃论。刘氏不此之辨,而疑《书》例之不纯,固哉言也。刘说盖本《尧典》孔疏。”

浦起龙《史通通释》:“《尚书》固是史家开体,然不编年,不纪传,原非史体正宗,故后世难为其继,亦不必有继。刘氏讥衍、劭等守株画虎,洵通识也。”刘咸炘《史通驳议》:“浦氏徒知编年、纪传,所谓坐井观天者也。”

黄叔琳《史通训故补》:“《尧典》星鸟星火、《舜典》璇玑齐政,天文也,封山、肇州、濬川,地理也,不得以人事尽之;《禹贡》锡土姓,封建也,赋上中下,错井田也,不得以地理尽之;《洪范》建极赐极,无作威福,人事也,不得以灾祥尽之;《顾命》无敢昏逾,无以创冒,贡于非讥,亦言人事也,不得以丧礼尽之。百王之书,各因乎时,安有铁例可遵耶!”

章学诚《文史通义》之《内篇·书教上》驳刘知几论《尚书》为例不纯:“《记》曰‘左史记言,右史记动’,其职不见于《周官》,其书不传于后世,殆礼家之愆文欤?后儒不察,而以《尚书》分属记言,《春秋》分属记事,则失之甚也。夫《春秋》不能舍传而空存其事目,则左氏所记之言,不啻千万矣。《尚书》典、谟之篇,记事而言亦具焉;训、诰之篇,记言而事亦见焉。古人事见于言,言以为事,未尝分事言为二物也。刘知几以二典、《贡》、《范》诸篇之错出,转讥《尚书》义例之不纯,毋乃因后世之空言,而疑古人之实事乎!《记》曰:‘疏通知远,《书》教也。’岂曰记言之谓哉?”

刘咸炘《史通驳议》驳刘知几论《尚书》为例不纯:“《尚书〉之非纪言,《文史通义·书教》篇言之甚详,吾已申于《史体论》。要之,谓《尚书》为记言,开卷即不可通。班、荀之文止云:‘言为《尚书》’,谓言在《尚书》中耳,非谓《尚书》专为记言设也。孔颖达《尧典》疏谓《尚书》有十体,始直视《尚书》为文集,而以典谟训诰为文之一体,盖当时经家已习成滞论,刘氏特沿之耳。上云:‘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下即云‘至如二典,直序人事’云云,二典究是话言邪?抑序事邪?一行之中,已相矛盾矣。自古有记言之书,而《尚书》则非记言也。”

吕思勉《史通评》:“言为《尚书》,事为《春秋》,特以大略言之。古人之分别,不能如后世之精,且记言者固不容略及其事,以备其言之本末也。刘氏以《书》有《尧典》、《禹贡》、《洪范》、《顾命》,讥其为例不纯,未免拘泥。要之,刘氏之弊,在不知古书体例与后世不同,而纯以己见以绳古人也。”

吕思勉《史通评》:“《书》之本体,自以载言为主,后世之诏令奏议即其物也。编辑存之,原不为过。但必剪截今文、模拟古法,则诚理涉守株耳。即推广之,至类《家语》、《世说》,亦不失《尚书》变为《国语》之例。王劭之失,亦在强欲模拟《尚书》,而其书不可作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知几考察《尚书》得名缘由之误:“此处据《尚书伪孔序》及诸家说,以释《尚书》得名之故,而其实皆非也。……盖简册所录,皆得命之曰书。昔人溯其本原,而必傅会河图洛书之说,固已误矣。且《尚书》之名,所起尤晚。考之周秦故书杂记,凡有称引直云‘书曰’,若配代为言,则云‘夏书’、‘商书’、‘周书’,无有称‘尚书’者。《太史公自序》云:……‘尧舜之盛,《尚书》载之。’尚书连言,盖以此为最朔。《伪孔序》云:‘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孔颖达《正义》曰:‘此文继在伏生之下,则知尚字乃伏生所加。’据此,可知是名定于汉人,亦惟汉人始用是名,固明甚。”

张舜徽《史通平议》驳《尚书》为例不纯:“《汉书·艺文志》曰:‘书者,古之号令。’自来学者泥于是言,咸目《尚书》为记言之书,知几尤兢兢于斯义。古初著述,所包甚广而必衡之以狭,其用甚圆而必说之以方,宜其于二典、《禹贡》、《洪范》、《顾命》诸篇之专详人事、地理、灾祥、丧礼者无以处之,而转责其为例不纯也。余病其强分畛域,无异于以茧自缚,可见于此矣。”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知几重视《逸周书》之功:“西京校书时,固视《周书》与《尚书》并重。顾自汉以降,学者已苦《尚书》难读,更无人理此艰涩之编。《隋志》列史部杂史类,学者益轻忽其书。知几独推尊及之,实有发潜阐幽之功。自宋以来诵习者众,皆刘氏表章之力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批评王劭《隋书》等机械拟古之风:“《北史·王慧龙传》附载(王)劭行事,而后论有云:‘……好诡怪之说,尚委曲之谈。文辞鄙秽,体统烦杂。……’据此,可知其书受嗤当代,殆非偶然。知几所言,盖公论矣!大抵上世制作,本无成法。后人每求一端,而昧其全体,乃至貌袭其名而远离其质。修史者动辄以尚书、春秋为题,最是恶道。……王劭所造《隋书》,实亦上效虞、夏、商、周诸书之名,而撰述不足以副之,宜其见讥于世也。”

《春秋》

《春秋》家者,[1]◎浦云:此一家是言记事家也,止以经文为界,勿重拈编年意,致与《左传》家混。其先出于三代。◎浦云:原记事家古名所自。案《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2]◎浦云:此下历引《春秋》古名见于诸书者以实之。孔子曰:“疏通知远,《书》之教也”;“属辞比事,《春秋》之教也”。[3]知《春秋》始作,与《尚书》同时。

《琐语》又有《晋春秋》,记献公十七年事。[4]《国语》云:“晋羊舌肸习于《春秋》,悼公使傅其太子。”[5]《左传》昭二年,晋韩宣子来聘,见《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6]斯则春秋之目,事匪一家。至于隐没无闻者,不可胜载。[7]又案《竹书纪年》,[8]其所纪事皆与《鲁春秋》同。《孟子》曰:“晋谓之乘,楚谓之梼杌,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9]然则乘与纪年、梼杌,其皆春秋之别名者乎!故《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10]盖皆指此也。◎浦云:此上叠引重说,总以证明古者历国史记皆号春秋,为推本命名之由,而其用则皆以记事为义也。

逮仲尼之修《春秋》也,乃观周礼之旧法,遵鲁史之遗文;[11]据行事,仍人道;就败以明罚,因兴以立功;假日月而定历数,籍朝聘而正礼乐;[12]微婉其说,志晦其文;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3]故能弥历千载,而其书独行。◎浦云:此节正表孔子所修之《春秋》,寓书法于记事中,孤行千载,而他所谓春秋者皆废。

又案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举秋以兼冬,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14]苟如是,则晏子、虞卿、吕氏、陆贾,其书篇第,[15]本无年月,而亦谓之春秋,盖有异于此者也。◎浦云:此节带及编年,言记事必系之年月。若晏、虞、吕、陆辈所著,事无编系,何得假名!然编年意本章不重,特缘此以斥诸家耳。

至太史公著《史记》,始以天子为本纪,考其宗旨,如法《春秋》。[16]自是为国史者,皆用斯法。然时移世异,体式不同。其所书之事也,皆言罕褒讳,事无黜陟,故马迁所谓整齐故事耳,[17]安得比于《春秋》哉!◎浦云:末节指出后史之帝纪,为近《春秋》经体,是则本家正派,特书法未尽善耳。

【注释】

[1]《春秋》:刘知几以《春秋》为记事史的代表。《春秋》本是古代各诸侯国编年体国史的通称,按照年、月、日记事,以春、秋代指一年四时。后专指孔子删修的鲁国编年史,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重要史实,文辞简约,隐含褒贬,是一部儒家经典。

[2]《汲冢琐语》: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一说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发掘战国魏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经当时著名学者荀勖、束皙整理成书,凡七十五篇,约十万余字,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三大发现之一。其中有《琐语》十一篇,为战国时卜梦妖怪相书。太丁,商代二十八世帝王,在位十二年。《夏殷春秋》:指《汲冢琐语》的篇名,《琐语》分别按照年代和国别而标目为夏、殷、晋等春秋以记事。

[3]孔子四语见《礼记·经解》,是汉代经学家为概括《尚书》、《春秋》二经的意义而托名孔子所说的话。疏通:通达。知远:了解深远之事。属辞:运用文辞。比事:排列史事。

[4]晋:周代封国,封邑在唐城(山西冀城)。献公:晋国国君,名诡诸,在位二十六年(前676—前651)

[5]《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注详下。羊舌肸,即晋国大夫叔向,其为太子彪傅事见《国语·晋语七》。

[6]韩宣子:名起,晋国大夫。聘:春秋战国时诸侯之间派遣使者访问别国的礼节。来聘:来鲁国聘问。《鲁春秋》:指鲁国史官修撰的国史。周礼:周王朝的礼仪。韩宣子聘鲁事载《左传》昭公二年。

[7]刘师培《古春秋记事成法考》:“古代史官所记,其书均以《春秋》名。”见其《左庵集》卷二。沈子培《日南随笔》卷二对孔子之前以《春秋》名书者有详细的考证。“匪”:非。

[8]《竹书纪年》:汲冢书中有纪年十三篇,因书写在竹简上,故有此称。内容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晋国以及战国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的重要史实,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宋代时亡佚。清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证其系后人伪作。清朱右曾、近人王国维、范祥雍有辑佚整理之作。

[9]语出《孟子·离娄下》。乘:晋国史书别名。梼杌:楚国史书别名。

[10]此语为《墨子》佚文,今本《墨子》不传。清何琇《樵香小记》卷下详考《墨子》所引《周春秋》、《燕春秋》等以《春秋》名书者,认为“其文皆似传体”,并进而讨论这类书与后世纪传、编年两派的渊源关系:“盖古史官简书、策书之分:策书详其细目,如《墨子》之所称,左氏据以作传是也;简书举其大纲,如汲冢《竹书》之体,孔子所据以作《经》者也。

[11]语出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孔子六十八岁时,自卫返鲁,根据鲁国史官修撰的编年国史写成《春秋》。观:参观学习。遵:依据,遵从。

[12]语出《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行事:人物活动。仍:遵循。人道:君臣、父子等等级人伦观念。藉:凭借。朝:诸侯进见天子的礼节。

[13]语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和成公十四年。即孔子修《春秋》为了惩恶扬善,常常揭发隐微;为了维护其君,常以委婉的言辞记载鲁君的过失。微婉:不直接明说,读者可以意会。不刊:表明具有不能更改的权威。著:确立。

[14]语出杜预《左传序》。错,即措。错举:列举。

[15]即《晏子春秋》、《虞氏春秋》、《吕氏春秋》以及陆贾所撰《楚汉春秋》等书,均非编年纪传之作。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子春秋》旧题晏婴撰,疑系战国、汉初间人伪作。今存七卷,内容系君臣问答之词,未编年纪事。虞卿: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卿,因不得志,退而著《虞氏春秋》八篇,该书今佚。吕氏:即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人,因拥立秦庄襄公而拜相,执政时令门客汇合先秦各派学说,成《吕氏春秋》,是研究先秦政治、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陆贾:汉初政论家,楚人,曾协助刘邦平定天下,拜为太中大夫,曾著《新语》十二篇。此处指其所著《楚汉春秋》,记载楚汉战争及汉惠帝、文帝时事,已佚。

[16]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

[17]黜陟:原指进退人才。降官为黜,升官为陟。此指对历史人物进行褒贬。整齐:整理使之有条不紊。故事:旧事。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韩起来聘见鲁《春秋》,则“春秋”之名,其来久矣,但以《汲冢琐语》所记为春秋,义则未安,后世穷其梧之根而得石箧,耕于齐之野而获篆表,皆谓之左氏短长,夏殷春秋,抑亦石箧篆表之类耶。”

郭孔延《史通评释》:“《春秋》惟褒贬严也,故乱贼惧。马迁《史记·帝纪》似法《春秋》,而亡褒贬;朱子《纲目》法《春秋》而有褒贬,而惜子玄未之见也。夫褒贬岂易言哉。无瑕之口可以戮人,佞人不可执笔。古今论史宗迁、固;其次(陈)寿、(范)晔。迁党于(李)陵,固党于(窦)宪,寿事二姓(蜀、魏),晔为戎首,何暇论褒贬。故后之论史者取其辞焉耳矣。”

浦起龙《史通通释》:“此《春秋》举经不举传,章意以纪事为主,与《尚书》对举,而此为确配,非《尚书》强配记言比也。于编年意则带及之,至下章《左传》家尽之。其标意也,以孔子为宗法;其征名也,以前所稽者为原始,以后所附者为虚称;其苗裔也,以迁《史》所开诸帝纪为具体。合而观之,‘家’字之原委离合备焉。”

浦起龙《史通通释》:“本纪取法《春秋》,一语破的。纪所加详者,惟在开创之世及凡诏令之文耳。后来朱子作《纲目》之纲,固是仰学《春秋》,亦大率取裁本纪。”

纪昀《史通削繁》:“《春秋》本以错举四时之名,其不编年而称《春秋》者,则以褒贬之义附于《春秋》耳。”刘咸炘《驳议》云:“纪说是也。孔子《春秋》乃止题目,百国春秋亦有详者,观《墨子》所引可见。古子书本多述事,与传记相出入,非必如孔子所定大书之例而后可称《春秋》也。”

吕思勉《史通评》推原春秋概念的变化:“《春秋》为纪事之史,在古代,盖各国俱有之。此篇引《汲冢·琐语》谓夏殷及晋皆有春秋,其书未必可信,即其证不可为确。然所引《左氏》、《孟子》、《墨子》则皆确证。观春秋二字之名,即知其书系依时以记事;其后晏子、虞卿诸书所以并无年月,而亦号为春秋者,乃其引伸之义。盖其始专以春秋为依时记事之史之名,后乃但取记事一义,以为凡史之通名也。名词涵义之变迁,固多如此。”

吕思勉《史通评》论春秋与谱牒体例之融合,本纪体源自《帝系》而非《春秋》:“《春秋》为记事之史,谱牒则小史所掌,其事本截然殊科,然其后二者遂合为一,此其事盖在晚周、秦、汉之际。谱牒之体似有二:其一但记世谥,而不详其君之立年(在位年数),如《大戴记》之帝系姓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谱牒独记世谥’者也;其一则兼记其君之立年,……古代记事之史,盖但记某君某年有某事,而不详其君之立年及世系;小史又但记世系,而不详其君之立年,故年数无可稽考。其后《春秋》之记事加详,逐年皆有事迹,则君主之立年及世系因之可考,而系世之体亦渐密,于世谥之外,并详其君之立年,而二者遂可合为一。二家体例之变,盖自共和以来,故年表之作,肇端于是也。年表非必史公(司马迁)作,试观诸本纪、世家,在厉王以前者多无年代可稽,而共和以后则大抵皆有,则整齐故事者,合《春秋》、《世本》为一家久矣。整齐故事如此,自作之史,体例亦因之。如《秦始皇》、《汉高祖本纪》等是也。至此,则本纪一似法《春秋》而作,而其出于《系世》之迹不可见也。故刘氏谓史公‘以天子为本纪,考其宗旨,如法《春秋》’也。然试一读五帝、夏、殷、西周之纪,则其出于《帝系》而不出于《春秋》,夫固显然可见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原《春秋》之得名:“古史以记事之书为最早。记事者,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则错举以为所记之名,故上世记事之书皆通名之曰《春秋》。《墨子·明鬼》下篇已引《周春秋》言宣王、杜伯事,又引《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皆言春秋时事,可知周时列国皆有《春秋》,鲁史特其一耳。”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春秋》之体例:“上世坟籍以‘春秋’标题者,盖有二体:有论治乱存亡之理者,有记治乱存亡之事者:若《韩非子·备内篇》引《桃左春秋》曰:‘人主之疾死者,不能处半’,此论理之春秋也;孔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名,’于是但记事实、不杂议论之春秋,乃成定体。他若《晏子春秋》、《虞氏春秋》、《吕氏春秋》之类,皆摘取史实、参以议论,以明致治之要,故仍得以‘春秋’名书。《吕氏春秋·序意篇》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此一语也,实综括上世春秋二体而统言之矣。至于陆贾之《楚汉春秋》专记项氏与汉高祖初起及说惠、文间事,犹为记事之春秋,名实相符,未为大失。正不必逐年依次书事如鲁史之体制,然后谓之春秋也。”

《左传》

《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1]孔子既著《春秋》,而丘明受经作传。盖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后人。[2]或曰传者,传也,[3]所以传示来世。案孔安国注《尚书》,亦谓之传,斯则传者,亦训释之义乎?◎浦云:首节空疏‘传’字,只作注传意解。观《左传》之释经也,言见经文而事详传内,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信圣人之羽翮,[4]而述者之冠冕也。◎浦云:此节贴合《左氏》,递到传述古事之传,尚未说到编年。

逮孔子云殁,经传不作。史而以经名者,至《左传》后遂绝。于时文籍,唯有《战国策》及《太史公书》而已。◎浦云:二书皆非编年,何忽引入?以其所载接《左》连秦,为下文乐《传》张本。至晋著作郎鲁国乐资,[5]乃追采二史,[6]撰为《春秋后传》。其书始以周贞王,续前传鲁哀公后,至王赧入秦;[7]又以秦文王之继周,终于二世之灭,合成三十卷。[8]◎浦云:乐资采《国策》、迁《史》为书,上接《春秋》,下迨汉初,亦名为传。●已上不言编年而编年自见也。

当汉代史书,以迁、固为主,而纪传互出,表志相重,于文为烦,颇难周览。◎浦云:接入汉史,其初有纪传,无编年,此数语挑下。至孝献帝,[9]始命荀悦撮其书为编年体,依《左传》著《汉纪》三十篇。[10]◎浦云:此就荀《纪》之依《左》体,指出“编年”二字,为全章点眼。自是每代国史,皆有斯作,起自后汉,至于高齐。[11]如张璠、孙盛、干宝、徐广、裴子野、吴均、何之元、王劭等,[12]其所著书,或谓之春秋,或谓之纪,或谓之略,或谓之典,或谓之志。虽名各异,大抵皆依《左传》以为的准焉。◎浦云:的准者,编年也。凡异名而同体者,悉罗列之,于“家”字乃无欠阙。

【注释】

[1]《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旧说为左丘明所撰,后世学者不断质疑,因此其作者尚无定论。该书内容与《春秋》经相表里。《春秋》纪事只有史事纲目,《左传》则详述其原委,因此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先秦史料。因其纪事严格遵守《春秋》的年、月、日的顺序,所以刘知几把它作为编年史的代表。

[2]语出《文心雕龙·史传篇》,认为《左传》的“传”字是接受经文大意,并转授给后人,这是一种曲解。金毓黻《〈文心雕龙·史传篇〉疏证》认为:“传”是解释经文大意的一种注释体例,如《左传》征引史事以证实《春秋》经所记之事。

[3]语出《释名·释典艺》,认为《左传》的“传”字是流传的意思,就是传给后人看。

[4]羽翮:翅膀,引申为辅佐之意。

[5]乐资:晋人,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其《春秋后传》三十一卷。著作郎:掌管编纂国史的职官。

[6]二史:指《战国策》和《太史公书》(即《史记》)。

[7]周贞王,名姬介,在位28年(前468—前441)。前传:指《左传》。王赧:周赧王姬延,在位59年(前313—前256)。

[8]秦文王:战国时期的秦王之一,秦始皇祖父,前250年即位,三日而亡。秦文王之继周:周初亡于前256年,但东周君尚存。至秦庄襄王时(前249),周最终灭亡,所以乐资以秦文王(秦庄襄王之父)接续周,是有道理的。见陈汉章《补注》。二世:即秦二世胡亥,荒淫无道,在位三年(前209—前207)而亡秦。

[9]孝献帝:东汉献帝,在位31年(189—220)。

[10]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的政论家、史学家。善《春秋》,好著述。著有《汉纪》三十卷、《申鉴》五篇,《后汉书》本传称其书“辞约事详,论辩多美。”

[11]高齐:指北朝的北齐,高氏建立的政权,建都邺城(河南安阳),凡七帝,二十八年(550—577)。

[12]张璠:北齐安定(甘肃泾川人),北齐秘书郎,著《后汉纪》三十卷,未成。袁宏《后汉纪·自序》称其“叙汉末之事差详。”孙盛:字安国,东晋中都(山西平遥)人,博学,好言名理。曾任著作佐郎、秘书监等职。著有《晋阳秋》三十二卷,“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又著《魏氏春秋》二十卷,均佚。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河南新蔡)人,以才识招为著作郎,领国史修撰,著《晋纪》二十卷,《晋书》本传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徐广:字野民,东晋东莞(山东沂水)人,曾任秘书郎、著作郎,著《晋纪》四十六卷,已佚。“广”原作“贾”,何焯、卢文弨校为“广”字。裴子野(467—528):字几原,闻喜(山西闻喜)人。南朝梁代著作郎、中书通事舍人。因其曾祖裴松之曾续何承天《宋史》未成,因此续修《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已佚。又撰《齐梁春秋》,未成。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浙江安吉)人,私撰《齐春秋》三十卷,遭梁武帝忌恨而焚稿罢官。又撰《通史》,起三皇至萧齐,未成而卒。何之元:南朝陈庐江灊(安徽霍山东北)人。撰《梁典》三十卷,记载梁武帝至敬帝时事,已佚。王劭:生平见前注,有《北齐志》十七卷。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文中子》言史之失,自马迁始也,记烦而志寡,而不訾及左氏,则左氏为麟经之嫡传,修史之准的也。永平中,能为左氏者擢高第,其后贾逵、服虔并为训解,至魏遂行于世。晋时杜预又为《经传集解》,而左氏大行矣。”

黄叔琳《史通训故补》:“《春秋》、《左传》皆纪年之祖,似不应区分,但经(《春秋》)提纲而寓褒贬,传(《左传》)详目而惟书事,固是二途也。”

浦起龙《史通通释》:“《春秋》经以提纲,传以述事,事必系年,编年之法由是兴焉。然编年之义,《史通》不以系经而系传者,事待传而显也。传有三家,《史通》唯取《左氏》,不及《公》、《谷》者,《公》、《谷》注释义,《左》主载事;《公》、《谷》非史法,《左》具史法也。故《左传》一家,为编年家法之祖也。自《左》而后,乐资、荀悦以及张、孙、干、徐、裴、吴、何、王,诸所述撰,皆其流也。章内错举《国策》、迁、固殆为乐《传》、荀《纪》起本。犹宋涑水氏(司马光)采十七史以为《通鉴》,所本者纪传家,而所成者乃编年体也。此处观书略绰,定知辨类糊涂。”(www.daowen.com)

刘咸炘《史通驳议》:“此语(浦氏)亦误。编年本史体之最先者,自古有之,非始孔、左。其体自有详略之殊,如《竹书纪年》其略者也,百国春秋其详者也。孔所定乃纪年之体,《左氏传》则是详体,知己所谓《春秋》,乃指孔定一体后之编年书,荀、袁诸家本学《左传》,非学《春秋》。若孔定之体,则纪传书中之本纪实承之。至宋世吕氏《大事记》、朱氏《通鉴纲目》乃真学《春秋》。刘氏别为二家,其说本甚明白,浦氏未审,反多曲说。”

吕思勉《史通评》论《左传》虽不传《春秋》之经,而实为后世史学开例:“‘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此十二字实《左氏》不传《春秋》之明证:传以解经,传无经有,可诿为阙;经阙传存,果何为乎?不与经俪而亦称为传,复何书不可称传乎?岂独今之《左氏》哉?近儒谓《左氏》实刘歆取《国语》依《春秋》编年为之,信不诬也。然刘歆之作此书,就经学言,虽有作伪之罪;就史学言,却为史书创一佳体。何则?记言之史降而弥繁,固宜有编年之作,以示后人;自刘歆于无意中创此体,后人遂群相沿袭,盖亦运会之自然也。不特此也,其与《春秋》并行,又开《纲目》之例,夫亦可谓奇矣。”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左传》与经、史之关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孔子……而次《春秋》……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据此,可知汉初儒者,但名是书为《左氏春秋》,名其为一家之书,而未尝言其有传经之用。《汉书·楚元王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诂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然则左氏解经之语多出于刘歆所增附,亦明甚。知几谓:‘丘明受经作传’,实沿《汉书·艺文志》及杜预《春秋集解序》之遗说。然则又曰:‘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有此二语,殊亦无以自解。盖传无经有,犹可诿之曰‘阙所不知’;若经阙传存,非各自为书之明证乎?知几既列左氏为六家之一,目为古史,自足增重,正不必拘泥于传经之说也。《朱子语类》卷八十三云:‘以《三传》言之,《左氏》是史学,《公》、《谷》是经学。’真名言也。”

附录:皮锡瑞“论《春秋》家、《左传》家当分为二如刘知几说”:

刘知几说《春秋》虽谬,犹知《春秋》、《左传》之分。其论史体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前二家,经也;后二家,史也;中二家,《左传》、《国语》,则在经史之间。是刘知几犹知《春秋》家与《左传》家体例不同,当分为二,不当合为一也。古经传皆别行,据《汉书·艺文志》与《左传》序孔疏,具有明证。熹平石经《公羊春秋》,有传无经,汉时专主《公羊》,故直以《公羊》为《春秋》;后世孤行《左传》,又直以《左传》为《春秋》。《公羊》字字解经,经传相附,以《公羊》为《春秋》可也;《左氏》本不解经,经传不相附,或有经无传,或有传无经,以《左氏》为《春秋》,不可也。唐人作《五经正义》,《春秋》主《左氏传》,《公羊》、《谷梁》虽在中经、小经之列,而习此二经者殆绝。唐时如啖、赵、陆兼三传者甚少,如陈商能分别《春秋》是经、《左氏》是史者,更无其人矣。宋人刊《十三经注疏》,公、谷称《公羊》、《谷梁》,《左氏》称《春秋左传》,明以《春秋》专属《左氏》,而屏《公》、《谷》于《春秋》之外。夫以《公》、《谷》之字字解经者,不以《春秋》属之;《左氏》之本不解经者,独以《春秋》属之,宜乎,学者止知有《左氏传》,不知有《春秋》经!圣人之作经为万世法者,付之若存若亡之列。洪迈《容斋续笔》有绍圣废《春秋》一条云:五声本于五行,而徵音废;四渎源于四方,而济水绝;而《周官六典》所以布治,而司空之书亡。是固出于无可奈何,非人力所能为也。乃若六经载道,而王安石欲废《春秋》。绍圣中,章子厚作相,蔡卞执政,遂明下诏罢此经。诚万世之罪人也。”如洪氏说,彼悍然废《春秋》者,罪诚大矣。然亦岂非唐宋以来不尊《春秋》,有以阶之厉乎?宋人以《春秋》专属《左传》,由于唐作《正义》但取《左传》,汉人以礼经专属《仪礼》,而唐作《正义》但取《礼记》,故后世以《礼记》取士。论者讥其舍经用传,《礼记》体大物博,虽有解《仪礼》数篇之义,而非尽解《仪礼》,不得全谓之传。若《左氏》明明《春秋》之传,传又不与经合,而后世《左氏》孤行,舍经用传,较之舍《仪礼》而用《礼记》者,盖有甚焉。王应麟《困学纪闻》先列《春秋》,继以《左传》、《公羊》、《谷梁》,分别尚晰。学者当知如此分别,则经传部居不紊,不得以《春秋》专属《左氏》,而竟以《左氏》冒《春秋》。后之治《左氏》者,能诠择经义,解说凡例,可附于《春秋》家。若专考地名人名事实,或参以议论者,止可入《左氏》家,以与圣经大义无关,止可谓之史学,不得谓之经学也。(《经学通论》卷四《春秋》)

《国语》

《国语》家者,◎浦云:此是国别家,惟分封分割之代有之。其先亦出于左丘明。[1]既为《春秋内传》,[2]又稽其逸文,纂其别说,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别为《春秋外传》,[3]合为二十一篇。其文以方《内传》,或重出而小异。然自古名儒贾逵、王肃、虞翻、韦曜之徒,[4]并申以注释,治其章句;[5]此亦六经之流,三传之亚也。[6]◎浦云:首节疏明国别之体,因推稽纂所由,兼及注家章句如此。

暨纵横互起,力战争雄,秦兼天下,而著《战国策》。[7]其篇有东西二周、秦、齐、燕、楚、三晋、宋、卫、中山,合十二国,分为三十三卷。夫谓之策者,盖录而不序,故即简以为名。[8]或云,汉代刘向以战国游士为之策谋,因谓之《战国策》。[9]◎浦云:继《国语》而起者,《国策》正其流派,故连及之,而以两义疏明“策”字也。

至孔衍,又以《战国策》所书未为尽善,乃引太史公所记,参其异同,删彼二家,聚为一录,号为《春秋后语》。[10]除二周及宋、卫、中山,其所留者,七国而已。始自秦孝公,[11]终于楚、汉之际;比于《春秋》,亦尽二百三十余年行事。始衍撰《春秋时国语》,[12]因述其《后语》,并标其前作。复撰《春秋后语》,勒成二书,各为十卷。今行于世者,唯《后语》存焉。按其书序云:“虽左氏莫能加。”世人皆尤其不量力,不度德。[13]寻衍之此义,自比于丘明者,当谓《国语》,非《春秋传》也。[14]必方以类聚,岂多嗤乎!◎浦云:此节因《国策》敷衍而出。在舒元作之,殊觉多事;在《史通》引之,却是类推。盖此家数者绝少,故及之也。

当汉氏失驭,英雄角力。[15]司马彪又录其行事,因为《九州春秋》,[16]州为一篇,合为九卷。寻其体统,亦近代之《国语》也。◎浦云:此书乃是本家的派,《国语》一家从此止矣。

自魏都许、洛,三方鼎峙;晋宅江、淮,四海幅裂。其君虽号同王者,而地实诸侯。所在史官,记其国事,为纪传者则规模班、马,[17]创编年者则议拟荀、袁。[18]于是《史》、《汉》之体大行,而《国语》之风替矣。◎浦云:末节正见《国语》家久废,虽自魏、晋以来,多有分国之史,大都祖述班、荀,均之国别,而体则非矣。

【注释】

[1]《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我国最早的国别史,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起自周穆王十二年(前990),终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旧说作者为左丘明,自唐柳宗元后学者多怀疑此说。《国语》的作者是谁?它和《左传》是什么关系?迄无定说。现代史家认为其为战国前期作品,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刘知几视其体例为分国叙事,故作为国别史的代表。

[2]《春秋内传》:即《左传》。

[3]稽:搜集。《春秋外传》:即《国语》。夏敬观《读〈史通〉书后》认为《左传》、《国语》记事多有不合甚至相互抵忤之处,不似内、外传的关系。《汉书·艺文志》著录《国语》“并无《外传》之名,汉以后始有《外传》之称,《史通》遂袭取后出之说,实为六家之一,实不可信从。”《春秋外传》,一作“《春秋外传国语》”,“《春秋外传》”是原文,“《国语》”为旧注而阑入原文。

[4]贾逵(30—101):字景伯,扶风平陵(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著名经学家。博通群经,尤精《左传》、《国语》。曾上书明帝陈说《左传》与谶纬合,应立博士;又上书章帝力说《左传》独有明文以正刘氏为尧之后,受到褒扬。著有《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王肃:生平见前注。其研究《国语》的著作有《春秋外传章句》二十二卷,已佚。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余姚(浙江余姚)人,三国吴经学家,有《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二卷,已佚。韦曜(204—273):即韦昭,《三国志》为避司马昭名讳而改。字弘嗣,三国时吴国吴郡云阳(江苏丹阳)人,曾任尚书郎、太子中庶子,封高陵亭侯,因得罪孙皓被杀。曾参考东汉以来郑众、贾逵、虞翻、唐固等五家《国语》注,撰成《国语注》二十二卷,今存,为《国语》的经典注本。

[5]申:撰著。章句:章节和句子。汉儒以分析章句来解说经书意义。

[6]《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7]纵横:战国时期合纵、连横这两种相互对立的策略,当时游说之士或主张联合众弱以抵抗强秦,此为合纵;或主张事强秦而攻众弱,此为连横。《战国策》:简称《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所整理编订,共三十三卷,记载春秋至楚汉战争之间250余年史事,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谋略和言辞的汇编。

[8]此为讨论“策”字含义的一种来源,认为“策”字为“简策”之“策”,因其只记事情而不按照时代进行编排,语出《文心雕龙·史传篇》。录:著录。序:原注云“时序”。简:简策。

[9]此为讨论“策”字含义的另一种来源,认为“策”为“策谋”之“策”,语出刘向《战国策·序》。清姚范《援鹑堂笔记》卷四认为此说不如《文心雕龙》的说法符合《战国策》的本义。刘向(约前71—前6):字子政,沛(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汉成帝时校订群书,条录篇目成《七略别录》,开后世目录学先河。

[10]二家:《战国策》和《史记》。《春秋后语》:《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孔衍撰《春秋后国语》十卷。

[11]秦孝公:名嬴渠梁,在位二十四年(前361—前338)。曾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励精图治,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2]《春秋时国语》:孔衍所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十卷,已佚。

[13]尤:责怪。

[14]《春秋传》:指《春秋左氏传》。

[15]英雄角力:指汉末自张角黄巾起义后,先后出现的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割据争雄的局面。角力:拼争。

[16]司马彪:字绍统,西晋宗室。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曾撰《续汉书》八十篇,存八志三十卷,为刘昭取以补入范晔《后汉书》。又撰《九州春秋》,记载东汉末年豪强起兵争雄之事,已佚。

[17]规模班、马:模拟班固、司马迁。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都是纪传体史书。

[18]议拟荀、袁:仿效荀悦、袁宏。袁宏(328—376),字彦伯,阳夏(河南太康)人,东晋史学家,曾仿效荀悦《汉纪》而著《后汉纪》,八年不成,后得张璠《后汉纪》增补而成,共三十卷,今存。此书与荀悦《汉纪》均为编年体史书。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国语》虽与左氏扬镳分路,而粉泽光润,综缉瞻详。舒元《春秋时国史》(按:即孔衍《春秋时国语》十卷),乃叔敖之优孟也,能免世人之诋诃哉。”

郭孔延《评释》:“春秋外传《国语》,范宁始云‘富艳’,退之便谓‘浮夸’,至朱子鄙之委靡繁絮……《国语》‘亦六经之流,三传之亚’,子玄知言哉。《国语》在西汉时,贾谊、马迁亦颇宗述,刘向始更考校,是正疑谬,东汉注者有郑司农众、贾侍中逵、虞会稽翻、唐丹杨固四家,而韦昭而增润补缀,今止韦《解》刊行,其序甚明畅,而子玄止言贾、虞、韦三家,岂未读韦序邪?”

浦起龙《史通通释》:“二《国》(指《国语》与《战国策》)均为国别家,《史通》虽专以《外传》标目,其实走马递举。”

浦起龙《史通通释》:“自封建废而史统于一,靡事殊途矣。其或光岳气分,各职记注,而编年纪传,小大相师,亦并不用条缀体式。若是乎《国语》一家,几将说部置之。《史通》不列为家而不可,列之为家而体非正用。章末笔参进退不类他家,有以也。”

吕思勉《史通评》:“《国语》、《国策》,名相似而实不同。——《国语》为时代较后之《尚书》,具如前说;《国策》则纵横家言,其记事寓言十九,实不可作史读也。”

吕思勉《史通评》论国别体不宜行于后世:“国别之史可行于古代,而不可行于后世。古代各国分立,彼此之关系较浅。(时愈古,则此等情形愈甚。)分国编纂,眉目较清,分居一简,转滋眩惑。后世则海内一统,已无国别之存;即或割据分争,亦系暂时之局。依其疆域而编纂,即于国史为不全,此孔衍、司马彪之书所以不行于世,亦三国、东晋之史所以不容不合为一编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由叙事、记言二体论《左传》、《国语》之区别:“《国语》之为书与《左传》相表里,故古人称内外传。《左传》以事为主,多叙记之文,偶载言论多为事而发;《国语》以言为主,多论议之文,偶载事实亦多与语相联。以其所重在语,分国别载,故称《国语》。论其体制,则十五《国风》实其初祖,而后世总集乃其苗裔也。《战国策》虽为纵横家言,而所重在语,与《国语》义例为近,故昔人恒取以并论。至于司马彪《九州春秋》专纪汉末州郡之乱,州各为篇,实叙事之作,与《国语》体制原殊。浦起龙乃谓其书为本家的派,岂其然乎?”

《史记》

《史记》家者,◎浦云:此是纪传家之祖,而刘氏以《史记》通古为体,故别为一家。其先出于司马迁。[1]自五经间行,百家竞列,事迹错糅,前后乖舛。[2]◎浦云:此四句伏下辽远难稽病源。至迁乃鸠集国史,采访家人,[3]上起黄帝,[4]下穷汉武;纪、传以统君臣,书、表以谱年爵,[5]合百三十卷。因鲁史旧名,目之曰《史记》。[6]自是汉世史官所续,皆以《史记》为名。[7]迄乎东京著书,[8]犹称《汉记》。◎浦云:数语递下。

至梁武帝,又敕其群臣,上自太初,下终齐室,撰成《通史》六百二十卷。[9]其书自秦以上,皆以《史记》为本,而别采他说,以广异闻。至两汉已还,则全录当时纪传,而上下通达,臭味相依。[10]又吴、蜀二主皆入世家,五胡及拓拔氏列于《夷狄传》。大抵其体皆如《史记》,其所为异者,唯无表而已。◎浦云:自此节起,连述后代之拟《史记》者。◎浦云:本节述《通史》也。梁武贪慕《史记》之为,敕撰辽阔之编也。其后元魏济阴王晖,[11]又著《科录》二百七十卷,其断限亦起自上古,而终于宋年。其编次多依仿《通史》,[12]而取其行事尤相似者,共为一科,故以《科录》为号。◎浦云:此节述《科录》也。元晖贪慕《史记》之为,亦著此辽阔之编也。◎纪云:猥杂矣,宜子元以芜累为讥。皇家显庆中,符玺郎陇西李延寿抄撮近代诸史,[13]南起自宋,终于陈;北始自魏,卒于隋,合一百八十篇,号曰《南北史》。其君臣流别,纪传群分,皆以类相从,各附于本国。[14]◎浦云:此节述《南、北史》,亦综数代为一书者。凡此诸作,皆《史记》之流也。◎浦云:已上三节是述案,已下出议。

寻《史记》疆宇辽阔,年月遐长,而分以纪传,散以书表。[15]每论家国一政,而胡、越相悬;叙君臣一时,而参、商是隔,[16]此为其体之失者也。◎纪云:《史记》卷帙无多,其病尚不至此,子元惩羹吹虀耳。兼其所载,多聚旧记,[17]◎旧注:谓采《国语》、《世本》、《国策》等。时采杂言,故使览之者事罕异闻,而语饶重出。此撰录之烦者也。◎浦云:凡此诸病,皆由世代悬隔,载记庞杂所致。盖是诫辞,非贬辞也。况《通史》已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且撰次无几,[18]而残缺遽多,可谓劳而无功,述者所宜深诫也。◎浦云:结言规模《史记》者,无其笔力,贪其博远。非芜即缺,病所必致,此通古一家所以当诫。欲令作史者于纪传家以断代为正,下章《汉书》家是已。

【注释】

[1]《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所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凡一百三十篇,分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其体例为后世沿用。《史记》叙事简明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前145或135—?):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陕西韩城)人,出生于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官至太史令,曾撰写通史未成。司马迁继任太史令,续撰其书。后因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成《史记》。

[2]百家:先秦各种学术流派。列:兴起。乖舛:矛盾、错乱。

[3]该句指司马迁著《史记》时,不仅根据官书国史,而且参考民间传说和私家著述。鸠集:综合汇集。家人:一般平民。本书还有两处使用“家人”的语例,《采撰》:“子长之为《史记》也,殷、周以往,采彼家人……以刍尧鄙说,刊为竹帛正言。”《古今正史》:“迁书周、秦以上,或采家人诸子,不专据正经。”千帆《笺记》云:“子玄盖以古先史料,大分国史正经与家人诸子两类,前者官书,后者私门著述也。”

[4]周广业《蓬庐文钞》卷二《史记首黄帝说》认为:“《史记》之首黄帝,非其本意,……一再称‘尧以来’、‘陶唐以来’,明乎删《书》断自唐虞。……然汉自高帝起,有祠黄帝于沛庭;《外戚世家》言窦太后好黄、老……(黄帝)盖当代天子祖述宪章之帝也。……不首黄帝,失臣子降顺之道,然而寓规于颂,文微义严矣。

[5]纪、传、书、表,均为《史记》体例。刘咸炘《史通驳议》:“纪经传纬,知几本知之,此乃云:‘统君臣’,是启后世以人为主之谬见。表已不止谱年爵,书更不然。此虽文偶疏略,然亦足以误后人也。”

[6]因鲁史旧名,目之曰《史记》:根据鲁国史书的旧名,称作《史记》。刘咸炘《史通驳议》:“迁书本名《太史公》,不名《史记》。”此处刘知几有两处错误:一是说司马迁把所著之书命名为《史记》,实际上该书在东汉以前,都称作《太史公书》,《史记》是后人改称的;二是刘知几误把“史记”当作鲁史之旧名,其实史记是古代史籍的通称。章学诚《淮南子·洪保篇》云:“自司马(迁)以前,史记为史籍载记之总名,犹后世之称史策也。”另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朱东润《史记名称考》,陈直《太史公书名考》等均有考证。

[7]千帆《笺记》考证班彪等续书,“未尝以史记为名也”。

[8]东京:指东汉。

[9]太初:太古之初。齐室:南朝萧齐政权,历朝二十四年(479—502)。《通史》:据《梁书·吴均传》及《武帝纪》记载,此书先由吴均撰写,草成本纪、世家,列传未成而吴均卒,由别人续撰,至武帝太清三年(549)基本完成,武帝亲自撰序赞。书今佚。

[10]通达:连贯,指前后朝代相互联结。臭味相依:指列传传主的事迹其性质相同的则汇编在一起。

[11]元魏济阴王晖:旧本作“元魏济阴王晖业”,历代注本多认为此处是刘知几误把撰写《科录》的作者元晖当成了元晖业。王惟俭《训故》认为“业”字是衍文,今从。元晖:元魏宗室,《北史》本传载其“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可见《科录》是元晖招集儒生集体撰述之作。

[12]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认为《科录》成书于《通史》之前,此谓《科录》依仿《通史》,是错误的。

[13]皇家:指唐代。显庆:唐高宗李治年号(656—660)。李延寿:字遐龄,世居相州(河南安阳)。唐贞观中任崇贤馆学士,参与修撰《晋书》和宋、齐、梁、陈、隋史,并著有《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

[14]此分析《南史》和《北史》的体例:对于君臣的纪传,都分国按类排列,把性质相同的传主排列在一起,各自列在本国名下。如《北史》,本纪四,其次序为魏、齐、周、隋;列传则区分为《外戚》、《儒林》、《文苑》、《孝行》等。刘知几对这种体例甚为不满。孙志祖《读书脞录续编》卷三:“惟李延寿《南北史》本合数代为一史,故可牵连附传,使读者便于寻检,此又史例之变也。”

[15]疆宇:范围。纪、传、书、表:均为《史记》体例。

[16]胡、越:古代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参、商:星宿名,参星居西方,商星在东方,一出则一没,不能同时出现。这两个比喻说明《史记》由于记载得年代久远、范围广泛,同一史实或同一人物分叙在不同得篇章,显得很分散。

[17]旧记:原注云“谓采《国语》、《世本》、《国策》等。记:一作“纪”。

[18]无几:不久。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秘书之府。司马谈父子世居太史,又禀奇材,故能擅作者之林,然犹有纰缪如子玄所讥者。后世不过分曹编纂,或听之孤云逸客、野鹤山癯,史安能工。”

郭孔延《史通评释》:“史记二字,虽始鲁史,然《逸周书》有史记解第六十一,则周穆王时已有史记名矣。……《公羊传》庄七年不修春秋,注谓史记也。由是言之,史记、春秋一名也,非子长创名矣。

郭孔延《史通评释》:“梁武谓萧子显曰:‘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则亦既自雄矣!江左萧氏世有其文,梁武非谩言者。子玄乃谓《通史》以降芜累尤深,何也?此书唐世尚存,至宋无传,无以辨其是非。若李延寿《南》、《北史》简整明饬,承祚之亚而文采或过之,温公服膺,似矣。第大义未明,诸目未备,不立《逆臣传》而尔朱荣、尔朱兆、张衡弑主之贼竟尔漏网,不立《忠臣传》而尉迟迥、王谦、元瑾、荀济勤王之义遂同埋玉……子玄标驳百家,而此书未置一喙,岂未之见耶?延寿修史显庆,子玄著书景龙,相去甚近,岂其未见特未加标驳耳!”

浦起龙《通释》:“此章乃是著述家深识利病之言。闻人通患,率在夸多,代远文庞,荒诞滋炽。‘莆田无田’,诗人所以诫也。《史通》盖为《通史》、《科录》芜编纷出,滥觞实由司马,故重诫之。其别家于班,正复为此。评者不察,认是诋諆迁史,误矣。”又曰:“《南北史》之为体也,析置纪传,越代粘连,而一姓数传,多系家不系国,于划代为紊例。设若八朝各立断限,如承祚《国志》之式,则子玄不以入《史记》家,延寿亦不受此诃矣。至欧阳《五代史》年祚太促,不得以此例绳之。”又曰:“尝谓昔人所以甄综古近,通为一书者,为其时未有汇刻群史定本故耳。识者鉴此,乃有十七史之刻,嗣是而为廿一,为廿二,循代接编,各还原帙,既无纂合之劳,亦免离散之患,实自斯言发之,刘氏岂非史部功臣!”

刘咸炘《史通驳议》:“纪驳刘当矣。刘所谓‘胡越’‘参商’,乃通史本体,‘语饶重出’乃纪传互见之本体,皆不足为病。知己囿于断代,止知整齐耳。浦既谓刘非讥司马,乃又扬其波,讥及李氏(延寿),竟谓通史可不必作,汇刻群史已足,尤可嗤笑矣。《史记》虽有抵牾,乃其磋磨未至,大体固无害。《南北史》之作,正以总短祚之纷复,通史之善正在免重出之病,章实斋《释通篇》论之甚详,今所传廿四史前后相犯、重出芜杂者甚多,正患无大才删定为通史耳。《通史》芜秽,《科录》直似类书,乃为之不善,岂足为马病哉?”

吕思勉《史通评》:“刘氏讥史公事罕异闻,语饶重出,实误。彼所据材料如此,既不容以此废彼,又不容强合为一,则惟有各如其本来而并存之矣。不然,世岂有抵牾复沓、罅漏百出如《史记》而犹可称为良史者哉?”

吕思勉《史通评》:“《史记》之体实与《汉书》以下诸史不同。《汉书》以下,君臣皆一时之人,纪传所载即皆一时之事,而必以人为主,使其寸寸割裂,则披览殊觉不便矣。《史记》则纪、传、世家所记,并非一时之人,即或同时,非彼此关系甚殊,即其所据之材料各有所本,而不容强合为一。各自为篇,固其所也。《汉书》以下,情事既异,而犹强袭其体,则效颦无谓矣。然此不足为班氏咎,以《史记》记汉初君臣业已如此也;亦不当为史公咎,以史公亦皆承用旧文,非自作也。然则纪、传、书、表、世家之体,乃整齐古代记言、记事、系世、典志者之所为,而后世之作史者遂沿而用之,以叙当世之事耳。此体以之整齐古史则善,以之作后世之史则非。然人类之见解,恒不免于守旧,欲其随时通变,悉协其宜,固不易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正不必訾议古人耳。”

吕思勉《史通评》论《南北史》为断代史:“《南北史》刘氏齿诸通史之列。然秦汉而下,久以分裂为变,一统为常;况分裂者,特乘时扰乱之奸雄,论国民真意,则初未尝欲其如此。作此时之史,断不容依其分裂各自为篇,前已言之矣。推斯义也,则《南北史》实仍当以为断代史,而不容齿诸通史之列也。”

吕思勉《史通评》论刘知几不当以《通史》、《科录》之亡佚而否定通史体例:“史事后先一贯,强分朝代,本如抽刀断流;况夫断代为书,彼此衔接之间,必不免于重复矛盾,章实斋《释通》一篇言之详矣。然梁武《通史》、元晖《科录》并皆湮灭,亦有其由。考古必据本书,本书与新录并行,读者断不肯谋新而舍旧,一也;二书今皆不传,刘氏讥其芜累,则其撰次盖未尽善,二也。后者作史者之咎,前者则作史者初不任咎,盖亦理势之自然也。然以体例论,自以通史为便;刘氏因二书之残缺,遂并通史之例而排之,则过矣。”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史记》得名缘由:“汉人言及是书,但称‘太史公记’,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或直称‘太史公’,而不称之为‘史记’。且《太史公书》中称‘史记’者凡七、八见,皆泛指列国史记言,乃古史之通名,非一书之专号,明矣。后人省约‘太史公记’四字之名,为‘史记’二字之简称……知几必指为迁所自署,则非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集史、通史之异同:“章学诚《丙辰箚记》曰:‘李氏《南北史》乃是集史,并非通史。通史各出义例,变通亘古以来,合为一家记载。后世如郑樵《通志》之类足以当之。集史虽合数朝,并非各溯太古自为家数者可比。欧氏《五代史记》与薛氏旧史是其同类,与通史判若天渊者也。刘氏牵合为一,非其质矣。’章氏此说是也。考《新唐书·艺文志·正史类》有集史五家。凡梁武帝《通史》及李氏《南北史》皆属之,此集史之目所由昉。而《旧唐书·经籍志》概目之为‘都史’,曰‘都’,曰‘集’,皆总会之意也。自秦汉以下,一统之局多而分裂之形少,若南北朝,若五代,易姓改号,为时甚暂。或一人而历仕数朝,或一制而沿行数世,修史者不容依其分裂之局各自为篇,势必合成一书以见首尾。故其体虽联属数期,而其例实无殊于断代。不合侪诸通史之班,固明甚。”

张舜徽《史通平议》为知几批判通史发隐:“史事上下相续,理难分割。傥一一断代为书,则前后重复,彼此牴牾。自郑樵以来,已有繁文断绠之叹。章学诚《释通篇》乃谓通史之修其便有六:一曰免重复,二曰均义类,三曰便铨配,四曰平是非,五曰去牴牾,六曰详邻事。其长有二:一曰具剪裁,二曰立家法。所言尤通达详核,足为知几诤友。顾章氏亦尝自道:‘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语见《文史通义·外篇》家书二)学者如不深味斯言,非特无以知刘,且亦不足以识章也。盖唐世设馆修史率以断代为宗,知几所论无越斯道,不破不立,故于通史之体频肆讥弹。至所云:‘劳而少功,述者所宜深诫。’则又已甚之辞,非定论也。今历朝史乘充积栋宇,前后相犯,芜杂难理。正患无硕学雄才创殊例,成要删,甄综古近,通为一书耳。安得以兹事体大,规为不易,而遽没其体制之善哉!”

《汉书》

《汉书》家者,◎浦云:此为纪传正家,断代为书始于此。其先出于班固。[1]马迁撰《史记》,终于“今上”;[2]◎纪云:马迁可称汉武为今上,子元安得称之?陈涉、严遵之传尝以责人矣。自太初已下,阙而不录。[3]班彪因之,演成《后记》,以续前编。[4]至子固,乃断自高祖,尽于王莽,◎浦云:《汉书》全举西京。此二句为全章主句,是断限正式。为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勒成一史,目为《汉书》。◎浦云:点题毕。

昔虞、夏之典,商、周之诰,孔氏所撰,皆谓之“书”。夫以“书”为名,亦稽古之伟称。寻其创造,皆准子长,但不为《世家》,改“书”曰“志”而已。[5]◎浦云:此释“书”字名目及体制所由。自东汉以后,作者相仍,皆袭其名号,无所变革,唯《东观》曰“记”,[6]《三国》曰“志”,[7]然称谓虽别,而体制皆同。◎浦云:自首至此,总言纪传为体,皆准子长。但起高尽莽,后史皆仍其断代之式耳。可悟前章致戒,非贬辞也。

历观自古,史之所载也,《尚书》记周事,终秦缪;[1]《春秋》述鲁文,止哀公;《纪年》不逮于魏亡,[2]《史记》唯论于汉始。◎浦云:“历观”以下,皆论断之辞。●此先推言前史,或累代连举,或一代不完,从无断限全代者。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3]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浦云:唯《汉书》为断代正体。言皆精练,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浦云:章末总从断代处下赞。

【注释】

[1]《汉书》:东汉班固撰,内容包括十二帝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西汉)史。《史记》只记载了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其后刘向、刘歆、班彪等先后续作,称《后传》。班彪死后,其子班固继承父业,撰成《汉书》。不过,其中的八表和《天文志》未及成稿而班固卒,由其妹班昭和马续完成,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初因续作其父班彪之《史记后传》,以私改国史罪名下狱,得其弟班超辩解得释。后为兰台令史,校书郎,诏令续成其父所著书。著作还有《白虎通义》、《两都赋》等。

[2]今上:原注云“谓孝武帝,依太史公语也。”纪昀《削繁》:“马迁可称汉武为‘今上’,子玄安得称之?”此处只不过是刘知几借用了司马迁《史记》中的原话。

[3]太初:汉武帝年号,(前104—前101)。

[4]班彪(3—54):字叔皮,班固之父,曾撰有《后传》六十五篇,与《史记》相接,为班固撰写《汉书》打下了基础。

[5]《汉书》的体例与《史记》大体相同,唯改《书》为《志》,并《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

[6]《东观》曰“记”:指《东观汉纪》,汉刘珍等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一百四十三卷,早佚。

[7]《三国》曰“志”:指《三国志》,纪传体三国史,西晋陈寿撰,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三志本来各自独立,后世合为一书。南朝裴松之为之作注,注文多出原文数倍,保存大量史料。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四川南充)人,初仕蜀汉,遭受宦官黄皓压制。西晋初,经张华推荐担任佐著作郎,撰成史学名著《三国志》。

【集评】

李维桢《史通评释》评曰:“乔、髦之优劣,即评者之优劣,子玄与仲任是一流人,《论衡》与《史通》是鲁、卫品,故甲班乙马、法式操觚,要之一偏之见,非通方之至论也。”

郭孔延《史通评释》:“子玄于《史记》有贬词,于《汉书》加伟称,优固于迁似矣。第云《史记》惟论于汉始,迁生于武帝时,安能论汉终。固生东汉,自能究西都始末。藉令迁、固易时而生,恶知迁不能作《汉书》耶?以愚论之,迁譬创业,固譬守成。创业纷乱,势难精密;守成太平,更易寻讨,此可以知迁、固之优劣矣。

浦起龙《史通通释》:“纪传家自隋唐以来,经籍、艺文诸志皆列史部首科,谓之正史。先马次班,此定例也。刘氏以时近者易为功,代远者难为力,有鉴于《通史》、《科录》之芜累,故特标举断限,借《史》、《汉》二家以示适从云尔。夹漈持论,有意矫枉,其言既悖,至评者认此为乙马甲班,直不晓文义矣。”

浦起龙《史通通释》:“自孟坚有断代之书,自知几有无改班书之论,向后诸史,靡弗由之。言出而为定式,夫岂孟浪之言!”

吕思勉《史通评》论纪传优于编年:“纪、传、表、志之体诚非尽善,然自汉以后,卒相沿而不能改,盖亦有其故也。此体有纪、传以详理乱兴衰,有志以详典章经制。向者史家所认为重要之事,颇足以揽其全。若弃此体而用编年,则于典章经制为有阙矣。此编年史所以缘起较纪、传、表、志之史为早,两汉以后亦尝与纪、传、表、志之史并行,而其后卒不得与于正史之列也。”

吕思勉《史通评》论断代史之长处:“断代为史亦有数便,前朝后代虽不能凡事截然划为鸿沟,然由衰乱以至承平,事势自亦为一大变,据此分划不可谓全然无理,一也;纪述当朝,势不能无所隐讳,并有不敢形诸笔墨者,革易以后,讳忌全除,而前朝是非之真亦惟此时知之最审,过此则又或湮晦矣,史料之搜辑亦然,二也。此外尚有多端,而此两端则其荦荦大者。此所以易姓受命之时,天下粗定,即以修前朝之史为事,俨若成为常例也。”

吕思勉《史通评》论刘知几、章学诚关于断代史、通史的分歧:“章实斋最称通史,而刘氏之意与之相反,此时代为之,不足相非也。盖刘氏之时,史书尚少,披览易周,故其所求在精详,不在扼要;欲求精详,自以断代为易。章氏之世,史籍之委积既多,史体之繁芜尤甚,编览已云不易,况乎提要勾玄,删繁就简,实不容此,此其持论之所以不同也。”

张舜徽《史通平议》论断代史、通史相得益彰:“知几斯语(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但就《汉书》中纪、传言之耳。若夫十志所叙贯通古今,何尝专明一代!后之断代为书者,述及典章制度,靡不溯厥本原,穷搜远绍。良以因革损益,非综述不能明。以此见断代为书之穷,而通史之体究不可废。自唐以下,有识者鉴于通史之修不易竟功,乃分功而治。有偏详历代典制因革者,杜氏《通典》之属是也。有偏详古今人事变迁者,涑水《通鉴》之属是也。虽非通史之全,而实有通史之用,故通史之体终亦未废。”

于是考兹六家,商榷千载,盖史之流品,亦穷之于此矣。而朴散淳销,时移世异,《尚书》等四家,[4]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黄叔琳《史通训故补》:启下篇。

【注释】

[1]秦缪:即秦缪公,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前620),为“春秋五霸”之一。

[2]《纪年》:即《竹书纪年》。不逮:不及。

[3]西都:指西汉。西汉都长安,位于东汉都城洛阳的西面,故后世常以“西都”、“西京”代指西汉。

[4]四家:指《尚书》、《春秋》、《国语》、《史记》。

【集评】

浦起龙《史通通释》:“是篇如弈者开秤布子,通领全局,以该史家之体,即以辨史体之家。该体故备陈,辨家在协用,就于篇尾,预作转枢。记言(指《尚书》)而不著岁序也,记事(指《春秋经》)而不详颠末也,国别(指《国语》)而不归典式也(即不编年,非纪传),代远(指《史记》)而不立限断也,此所谓四家体废者也。若乃经年纬月,叙时事则铨次分明(指《左传》);纪、志、表、传,举一朝则起讫完具(指《汉书》),此则所谓祖述惟有二家者矣。即结本篇‘六’字,即提下篇‘二’字,脉理连络。《史通》通部为全局,即此可见。”

吕思勉《史通评》论《尚书》、《春秋》、《左》、《国》不可并列四家:“古之史,盖止记言、记事二家……《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其说当有所本。汉博士谓左氏不传《春秋》……自今文家言之……有《国语》而无《春秋左氏传》也。而《国语》一书,则只可谓与《尚书》同体,而不可别为一家。何者?古代记事之史,体至简严,今所传《春秋》是也;其记言之体则体极恢廓。盖其初意,原主于记嘉言之可为法者;然既记嘉言,自亦可推广之而及于懿行;(言行本难截然划分。)既记嘉言懿行之可为法者,自亦可记莠言乱行之足为戒者也。故《国语》者,时代较后之《尚书》也。其所记虽殊,其体制则与《尚书》无以异也。秦汉以后之史,第一部为《史记》,而《史记》之体例,实源于《世本》。洪饴孙撰《史表》,以《世本》为诸史之首,核其体例,则有本纪,有世家,有传,并为《史记》所沿。桓谭谓‘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并效《周谱》。’《隋志》有《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盖即《周谱》之伦。则《史记》之世表、年表、月表,其例亦沿自《世本》。《世本》又有《居篇》(记帝王都邑),《作篇》(记占验、饮食、礼乐、兵农、车服、图书、器用、艺术之源),则八书所由昉也。百三十篇本名《太史公书》,史记二字,为当时史籍通名,犹今言历史也。史公发愤著书,功在网罗综贯,不在创造,所整齐者实为旧史之文,非其自作,纪、传、世家、书、表,乃前此史家之通例,正不独《世本》然矣。安得谓古之史止记言、记事二家欤?案本纪、世家、世表之源,盖出于古之《帝系》、《世本》;八书之作则出于古之《典志》。此二者,后世虽以为史,而推溯其源,则古人初不以为史也。……古所谓史,专指珥笔记事者言之。小史、瞽史所识,《礼经》、《逸礼》之传,后世虽珍为旧闻,当时实非出有意,故追溯古史者并不之及也。若夫年表、月表,则《春秋》之记事也。列传则《国语》之记言,而其例实源于《尚书》者也。然则安得谓古史有出于记言、记事之外者欤?刘氏以《左氏》、《国语》与《尚书》、《春秋》并列,不其缪欤?”

张舜徽《史通平议》从经史之同异论知几六家之分的得失:“自古记事之书,与立言者殊科。立言之书宗旨各异,自为畛域。本有不同,靡由强合。故谈、迁论列诸子,分举六家;刘、班甄叙六艺,析为九种,所以别同异、明指归也。至于记事之书,古今联续,变革因循,叙述不能无沿革,体例则但有增损。自《太史公书》出而史法乃备,观其叙述旧事,上采《诗》、《书》、《国语》、《左传》、《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类。及班氏撰《汉书》,凡汉武以前之事悉本《史记》,此皆沿袭之说也。至于列传之中班氏多录论政、论学之文,诸志之中复创立刑法、五行、地理、艺文诸目,此又增损之义也。推之他史,悉可反隅,若夫?《尚书》、《春秋》相互为用,《左传》、《国语》同出一手,古人本未区分,何必强立门户。知几釐为六家,徒以茧自缚耳。虽然,《书》与《春秋》自来列为垂世立教之书,昔人纵亦目为史之大原,抑未有取与《史》、《汉》并论者,下侪汉人著作等量齐观,则自知几始。俾学者不囿于经史之分部,而有以窥见著作之本,推廓治史之规,刘氏之功又不可泯矣。”

吕思勉《史通评》:“《六家》、《二体》两篇,乃刘氏论正史之作也。史本无所谓正不正,然其所记之事万绪千端,不能无要与不要之分。一时代之学者,认其所记之事为要,则以为正史;谓其所记之事非要,则以为非正史而已矣。《六家》者,刘氏所认为正史;《二体》则刘氏认为六家中之善者,可行于后世者也。”

【注释】

[1]浦起龙《史通通释》:“合起结共八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