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的理由3:别为意外生气,有意外才是生活常态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万事皆如心中所想。然而,在生活的棋盘上,却常常会出现出乎你意料之外的棋子。这时候,你要拿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勇气来,平静地面对接下来的棋局。正视现实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愤怒和抱怨不但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反而会使我们的境况变得更差。
遭遇不顺的不是你自己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满足不了而带来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安定的心对待生活,正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个儿子在一篇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在1914年12月间的一个严冬寒夜,当时父亲曾把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试验制造镍铁电池,一直未能成功,弄的经济拮据,实验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那个晚上,工厂忽然传出呼喊声:“失火了!”原来是软片室发生了自燃现象。顷刻之间,包括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忽啦一声,全部着火。附近8个城镇的消防队一齐来救火,可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用消防水管也无济于事。
我到处找父亲也找不到,十分担心。他有没有出事?全部财产都烧光了,他会不会心灰意冷呢?他已经67岁,不能再从头做起了。后来我在工厂的院子里看见他正朝我跑来。
“你妈妈在哪呢?”他大声喊道,“去把她找来,叫她把朋友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啊!”
第二天早上5点半钟,火势刚刚得到控制的时候,他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地补充一句:“噢,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
“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一座更大更好的工厂。”说完,他就蜷缩在桌子上睡着了。
大火是意外、是灾难,它可能让人多年的努力一旦化为乌有,然而,这时即使你呼天抢地、以头撞墙,大火就会自动熄灭吗?爱迪生是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智者,因为他的心没放在过去的毁灭上,而放在明天的重新建设上。把大火当成一种瑰丽的风景,绝对需要一种非凡的胸怀。
学会正视现实,首先要认识到正视现实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逃避现实只会使我们的境况变得更糟。当你想要抱怨的时候,当你想要唉声叹气的时候,当你想要指责命运不公的时候,我们先给自己提个醒吧: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把自己的信心也一起烧毁。生命里有许多偶然的幸运,也有许多突来的灾祸,都在我们人力控制之外,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看人生的得失时也许会超脱一些。
在我们身边,有两种类型的人很有代表性,一种人无忧无虑,天塌下来当被盖,被称为乐观主义者;另一种人整天忧心忡忡,唯恐树叶掉下来砸了脑袋,是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仔细分析他们当前的处境,前者还真不一定就比后者强,他快乐,因为他具有主观的快乐意识,正如那些悲伤绝望的人,也只是陷入了自己忧伤的情绪里出不来。
这种以不良情绪将自己缠绕起来的状态,心理学中称之为“自挫”。自挫类似于一种自我破坏,自挫行为是一种想法、感觉和行动的累积,会自我破坏的人习惯于否定自己的快乐或破坏自己好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存在“自挫”心理或是凡事可以自我开导,将影响他们的最终命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被美兵捉到并关入牢里的日本兵,他和很多被俘的日本兵都深信“援军迟早会赶来救人的”。但援军始终都没有赶来,因此俘虏们渐渐焦虑不安,甚至有人十分气馁、憔悴不堪,被不知何时就会被处死的恐惧心理折磨而死。
而他想:“原本我们是处于战死也不令人奇怪的状态下,但现在当了美军的俘虏,至少可以避免战死。当然,既然当了俘虏,就不知道何时会被杀,不过目前应该还没有问题。因为现在还这样活着,而且也还给我们饭吃,仔细想想还真是值得庆幸。”
环顾四周尽是美国人,因此他就产生了“好吧,在这里起码学点英文也好”的乐观想法,不知不觉中他已能和美军的看守员交谈了。
不久大战结束,因为看守兵帮忙说好话,他因而能最先从牢中被释放出来。他在回国后,担任了大阪英语实习班的授课老师。因为他在坐牢的时候,已把英语学到精通了。
为了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发生的事而忧心忡忡、惶恐不安,不但浪费了时间,更使人生变得索然无味。恐惧自己会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所以,不必愁眉不展地去担心未来的事,把握当下、积极快乐地生活,人生才显得更有价值。
意大利一个康复旅行团体在医生的带领下去奥地利旅行。在参观当地一位名人的私人城堡时,那位名人亲自出来接待。他虽已80岁高龄,但依旧精神焕发、风趣幽默。他说,各位客人来这里打算向我学习,真是大错特错,应该向我的伙伴们学习:我的狗不管遭受如何惨痛的欺凌和虐待,都会很快地把痛苦抛到脑后,热情地享受每一根骨头;我的猫从不为任何事发愁,它如果感到焦虑不安,即使是最轻微的情绪紧张,也会去美美地睡一觉,让焦虑消失;我的鸟最懂得忙里偷闲、享受生活,即使树丛里吃的东西很多,它也会吃一会儿就停下来唱唱歌。“相比之下,人却总是自寻烦恼,人不是最笨的动物吗?”他总结道。
人都是有思想的,所以我们今生也无法得到像其他生物那样单纯的快乐,但是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节,让自己摆脱忧虑的困扰还是切实可行的。
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率和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新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美境”,通过愉快的记忆来唤醒自己心底里积极乐观的情绪。
当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习惯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让自己烦闷发愁的事情。同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充满精彩和活力。
珍惜爱,放手不爱
爱情是一张网,不知多少人深陷其中。两情相悦、花好月圆的爱让人沉醉,而那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和那阴差阳错、有缘无分的感情更让人一颗心分成两半,又是喜又是忧,永远落不到实地。
人皆有感情,不能说为情苦恼的人不值,只是在爱情来临之时,你应当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
小罗的初恋是一个单纯漂亮的女孩,当时两人还在上大学,女孩无疑是很多男生心目中的理想对象。那正是做梦的年纪,小罗也不例外,他把女孩当成自己的白雪公主,既欢喜又自豪。
两人的恋情持续了3年,到了大四,一些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小罗家境优渥,父母早就准备送他出国深造,而女孩家境一般,虽学业也很优秀,但没有资本出国。小罗面临两难抉择,既不想放弃自己的前途,又不愿离开女朋友。但是,最终父母的劝说还是让他选择了出国。他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以后会不会幸福,所以只能选择自己有把握的。
后来,小罗通过父母的介绍结识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孩,在父母的期许下步入了结婚的殿堂。但是,小罗却一直觉得不够幸福,妻子很优秀,对他也很好,但他对她无法产生爱情的感觉。小罗心里很清楚,他爱的依旧是当初那个大学时代的女友,也许放弃她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每当想起旧事,小罗就觉得心里发堵,他恨自己当初的犹豫和懦弱,也怨父母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这一切,他无法诉说也无人诉说,渐渐地,他开始迁怒于妻子,仿佛是因为她的出现,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带走了似的。妻子也是一直被家人娇宠的女子,如何能受得了这份气!于是,小罗的家庭,时常充斥着一种火药味儿,两个人都悔不当初,把对方看成是剥夺自己幸福的敌人。
我们都希望所爱的人既能与自己相知相爱,又能与自己比翼双飞,金钱与地位不能代替爱情,爱情也不能代替金钱与地位,只有两者兼得的人才是真正满足的,舍弃一方而择另一方的人,即使选择的当口意志坚定,但时间一长,也终究会抵不过心里的煎熬。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没有得到的总是最让人牵肠挂肚。感情不是其他的任何事物,它是无法量化而精确衡量的,所以我们也无须去分析要爱情还是要面包的是是非非。最重要的,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愿望去选择生活,一旦选择了,就要坚定地把自己这条路走好。得到了名位,使你有自由、有尊严感和生命力;得到了爱情,你此生无憾,无比幸运。无论握在手里的是什么,都是你自主的选择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结果,作为一个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人生短暂,生命就一瞬间。如果让那些不愉快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无疑是给自己的人生套上了一个重重的枷锁,对生命或生活都不再有热情。这是相当可悲的,生活本已苍白,如果我们再失去饱满的情绪,那幸福快乐之于我们就会远隔千里了,我们早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本去为那些不愉快埋单了。
与其忍受不愉快带来的痛苦的内心煎熬,不如坦然地面对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及情绪,做一个“健忘”的人,愉快地活在当下。
樱最近有些郁郁寡欢。清理书房时偶然发现老公大学时的一本记事本,里面写的都是他和初恋女友的点滴,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爱意。日记本里还有一张两人的合照,相片有些发黄,但却还能清楚地看到丈夫的初恋情人的容貌,樱惊奇地发现自己和相片里的人眉目间长得有些相似。樱一下子想起丈夫第一次看到她时脱口而出说了句“好像”,当时心里还疑惑他在说什么好像,没想到答案是这样子揭晓的。
樱不能不怀疑自己是丈夫情感上的替代品,这令她心里有些难以承受。樱一直深爱着丈夫,也从未怀疑过丈夫对自己的爱,但现在她不再自信。樱没有把发现日记本的事告诉丈夫,更没有和丈夫发脾气,她把这一切默默地放在心里,她不断说服自己那只是丈夫的过去,自己爱他就不能去计较,哪个人没有过去呢?只是,她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丈夫的前女友进行比较,还常会想象丈夫是如何和他前女友相处,甚至猜疑他们是否死灰复燃。
原本幸福的生活因为这些不愉快而蒙上一层阴影。察觉到她情绪变化的丈夫以为她是工作太累就体贴地承担了全部家务。樱其实很想找丈夫问个清楚,有几次话都到嘴边了,一看到丈夫对自己温柔疼爱的脸,就硬生生把话给咽了下去。
然而,想象和猜疑让樱的心理濒临崩溃,直到有一天她接到电话说丈夫出了车祸被送往医院。樱的脑子一下轰地炸开了,她狂奔在去医院的路上,心里一直在忏悔祈祷。这一刻她彻底明白什么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也明白了这些日子来的不愉快不过是那不慎沾在衣服上的尘埃,只要把它们轻轻拂去,衣服就会依然光亮如昔的。
就如著名作家罗西所说:“人生有喜怒哀乐,但是我们常常在秋冬会沉湎于忧愁而看不见快乐,就是因为总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落花、流水、败叶、寒风与霜雪等……”
的确,生活里遇到的大部分不愉快的事是来源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简单地说,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奢望太多,对己对人的要求很多时候过于苛刻,以致一遇到什么不平之事时便会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不愉快,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片阴沉。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甚至把握不了命运的走向,唯一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所以我们更要懂得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关注感情生活里温暖亮丽的一面。即使遇上什么不愉快的事,也要把它们当成是偶尔不慎沾在衣服上的尘灰,你要做的只是潇洒地掸去它们,尽量把不愉快的事情放在我们的心灵之外。
经历了这次考验你就上了一个台阶
人在职场,仿佛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要与其他无数的部件相配合,才能保障大机器的正常运转。职场是需要我们收敛“个性”、保持“共性”的地方。在每一个时段、每一个场合,你都要坚持成熟稳定的一贯表现,有时候,越是小小的细节,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职业上的成熟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也表现在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意外插曲的应对态度上。
于嘉是一家软件公司的行政助理,她的老板姓陈,是位知识分子型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天地,如今在业内小有名气。
一次,于嘉陪老板陈先生约见一位客户,他们在茶楼边品茶边商谈合作事宜。相谈正欢,茶楼的一位服务员小姐送点心上来,他们点了3份茶点,这位服务员忙中出错,只送了两份上来。那位客户见此情形勃然大怒,一边拍桌子一边埋怨茶楼怠慢客人,把那个年轻的服务员吓得除了连声道歉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陈先生倒是非常平静,他只吩咐服务小姐再补一份点心,然后又接着和客户聊起来。
回公司的路上,陈先生告诉于嘉中止与这位客户的会谈,另找合作伙伴。于嘉不解,陈先生说:“他遇事太冲动,不像是能稳住大局的人,如果我们与他合作,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磨合不好而节外生枝。”(www.daowen.com)
愤怒的情绪若处理不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除了自己不开心,也容易得罪别人,使人际关系变差,导致工作不顺利,甚至职位不保,丢掉饭碗。
公司要裁员,通知规定内勤部的小晴与小文一个月后离岗。那天,大伙儿看她俩都小心翼翼的,更不敢和她们多说一句话。她俩的眼圈都红红的——这事搁在谁身上谁都难受。
第二天上班,小文的情绪仍很激动,有同事想劝她几句,她都怒冲冲的,像吃了一肚子火药似的,谁跟她说话她就向谁“开火”。小文心里憋屈得很,只好找杯子、文件夹、抽屉撒气。“砰砰”、“咚咚”,大伙儿的心被她提上来又摔下去,空气都快凝固了。但人之将走,其行也哀,大伙也就忍着,不再说什么。
小文的情绪一直都糟糕极了。原先她负责的为办公室员工订盒饭、传递文件、收发信件的工作,现在也懒得去理了;同事们看她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也就不再支派她工作。她的心也变得异常敏感,每当别的同事之间小声说个什么,她就怀疑他们在背后嘲笑自己。她每天用异样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来扫去,仿佛有谁在背后捣她的鬼。许多同事开始怕她,都躲着她,大家都有点讨厌她了。
裁员名单公布后,小晴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班也无精打采,可打开电脑、拉开键盘,她就把工作以外的事都抛开了,和以往一样勤恳地工作。小晴见大伙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她说,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过,反正都这样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机会了。小晴仍然勤奋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
一个月满,小文如期下岗,而小晴却被从裁员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主任当众传达了老总的话:“小晴的岗位谁也无法替代;小晴这样的员工,公司永远不会嫌多!”
愤怒的人常会在内心演绎一套言之成理的独白,而且越来越生气,最后一下子冲破理智的控制,不计任何后果地一下子发泄出来。但发泄其实是一种最糟糕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失控的情况下,情绪暴发会给你的形象造成多大的破坏?可能会让原来认为你温文尔雅的人一下子改变对你的印象。事后你可能也会很后悔,觉得不该那么冲动,事情本来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处理的,但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克制也是一种生存之道。俗语说“和气能生财”、“忍一忍,百气消”,正是此理。当面对对自己不利的状况时,如果暴跳如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背上个“没有修养、缺乏风度”的恶名。不善于克制,会使误会加深,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举步维艰。学会克制则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学会尽量不发火而把事情解决好。办事高手一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应不同对象、环境。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才能在气势上给对方造成震慑的力量,也为自己赢得应急的机会。有些人一旦碰到不利于自己的形势,就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一开始就增添了别人的疑云,这是不明智的。所以,在平时我们应该着力培养笑对风云变幻的心态,以便在风雨突然来临时能处之泰然。
变故之中的故事
生活中,有许多意外打击对人的伤害都是致命的。这除了灾难本身所带来的伤害,还包括了人们在灾难中产生的灰心、怨怼情绪的后遗症。有时候,后者的危害甚至会大于灾难本身。
面临重大变故时,“节哀顺变”是人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语,但非有大定力、大智慧的人无法做到。
一对夫妇在婚后11年生了一个男孩,夫妻恩爱,男孩自然是两人的宝。男孩两岁的某一天,丈夫在出门上班之际,看到桌上有一个药瓶打开了,不过因为赶时间,他只大声告诉妻子把药瓶收好,然后就关上门上班去了。妻子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就忘了丈夫的叮嘱。
男孩看到药瓶觉得好奇,又被药水的颜色所吸引,于是将药水一饮而尽。药水成分厉害,即使成人服用也只能用少量。男孩服药过量,被送到医院后,返魂乏术。妻子被事实吓呆了,不知如何面对丈夫。紧张的父亲赶到医院,得知噩耗非常伤心,看到儿子的尸体,望了妻子一眼,然后说了一句话:“I love you,darling。”
有人盛赞这个丈夫是人类关系的天才,因为儿子的死已成事实,再吵再骂也不会改变事实,只会惹来更多的伤心;何况不止自己失去儿子,妻子也失去了儿子。
这个故事主旨是彰显人类选择的自我层次,同一件不幸事你可以怨天尤人,痛骂社会,甚至自责无穷,但事情却不因这些而改变,这一切只改变了你和日后的生活,使你负着心灵疤痕活下去。反之,放下仇恨和惧怕,放下过去,勇敢地活下去,事情的境况或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坏。
生活不容复返,任何坚强的人都必须直面逝者不返这一事实。尽量咀嚼它,不应自欺欺人,不要装作对它视而不见。
这种生活噩运,出现的几率也许很少,但是比它情节轻微却有相同性质的事件是经常可以遇到的,这对人也是一种考验。
布朗先生正在草坪上教他5岁的儿子安迪使用剪草机,父子俩剪得正高兴时,父亲回屋去接电话。5岁的安迪把剪草机推上了他爸爸最心爱的郁金香花圃,“嚓嚓嚓”,可怜的幼苗应声而断,不一会儿,已经有两公尺长的花圃遭殃。
布朗先生回来发现后,脸色立即变得铁青,眼看他的拳头已经高高举起,是的,他很生气,近一个月以来,每天黄昏他都蹲在那儿观察郁金香的生长进度。
正在这时,布朗太太出来了,看见狼藉的花圃和不妙的气氛,马上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小声而温柔地对先生笑道:“喂,我们现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养小孩子,而不是在养郁金香。”
3秒钟后,他们交换了一个吻,一切重归平静。布朗太太安抚好丈夫后,走到安迪身边蹲下来,摸着他的头问道:“安迪,还记得前几天妈妈给你理发的事吗?”安迪稍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布朗太太说:“呵,那太好了!你一定也记得当时妈妈说‘头发和眉毛都是脑袋上的毛毛,但理发时只能剃发,而不能连眉毛也剃掉的’是吧?”
安迪说:“记得,妈妈。不能剃的,剃掉就不好看了。”
布朗太太说:“那好,请记住,宝贝,这大片草坪就是头发,你可以理的,而且你刚才也理得很棒;这小片郁金香就是眉毛,留作美化和装饰用的,你说可不可以剪掉呀?”
“不可以剪,剪掉就不好看了。妈妈,我再也不剪它了!”安迪保证道。
从这则小故事可以看出,布朗先生起初想要用来对待孩子的那种方式和态度是教训、报复和泄愤,人类通常在对待仇敌时才这么干!尽管他一直很爱孩子,可遇到具体问题时却只会凭本能和情绪行事,其做法根本就不在教育的范畴之内;而布朗太太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则是出于理解、关爱、引导和教育,并巧妙地达到了目的,既洋溢着人性的温情,又表现出很高的理性和智慧。
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小事情,当与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比起来,会显得荒谬、渺小。但却常常会有人将自己的精力完全倾注在这种事情上,这会活得很痛苦,折磨了别人也折磨了自己。比如说在家庭内部,一方在工作上遇到挫折,承受了很大压力,回到家来,另一方给他安慰、鼓励,就会使他产生很大的精神力量。相反,另一方再严厉地责备,这样内外夹攻会使人受不了,或者做出不该做的事来。世界上一帆风顺的事情很少,家庭中也很难保证不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当一方遇到不幸时,另一方要主动给予生活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安慰,消解他的抑愤不平之气。我们生活在世的光阴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如果因为意外小事牵扯浪费太多的精力,该是多么昂贵的损失。而且,这些曾经无与伦比重要的事情,在事过境迁之后,似乎也并没有那么严重了。
这个时候,无论你正在纠结于什么样的事情之中,是和爱人使性子,和小孩子进行拉锯战,还是经济上出现一些问题,你都可以不在乎了。只不过是家庭生活的点缀,都可以过去的,人生还很长,以后还会有更多类似甚至更为激烈的事情发生。我们以戏剧的夸张方式,把小事膨胀成大事。我们忘了人生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得那么糟糕。我们也忘了,当我们小题大做时,把问题吹大的是我们自己。
交朋友要做到“亲密有间”
我们都需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你和朋友毕竟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朋友之间,要做到能离能合,各自保持一定的私人空间。如果把全部的热情都寄托在朋友身上,把全部的信任都托付到朋友身上,这对朋友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对自己,因为毫无保留,当有意外出现时,又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觉,觉得和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很是投缘,谈得来,坐在一起便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总有说不完的话,舍不得分开,甚至近似痴狂,只愿形影不离才好。然而,这种交往甚密的结局往往是令人伤心的分离,而且很可能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其实,伤口一旦产生,无论愈合得怎样好,也难免会留下疤痕,恰似瓷器上无论怎样细微的一道裂纹,总是抹不去、擦不掉。这不就是失了分寸的缘故吗?
有的人把好朋友当成自己,认为朋友之间就不能有秘密,其实,“无话不说”也有个限度。有这样一件事情,两个特别要好的女孩,同吃同住,好得就像一个人,彼此对对方都了如指掌。由于她们太熟悉对方而不分你我,把对方的秘密当成自己的而告知于人,严重影响了朋友的正常生活而使朋友关系难以维持。所以,就算是一对最好的朋友,也要适当保留一些个人的秘密,不必公开你的私人生活来证明你对朋友的诚意,也不要过分渴求朋友会对你的任何私人问题都有帮助,是自己的事就要勇敢面对。
每个人与亲戚、朋友以及和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应该有着不同的空间要求,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范围内有个属于自己能掌控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透明的“气泡”,包裹着自己,建立了一定的“私人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刺破”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有可能还认为你心怀不轨,这好像就是一层玻璃的距离。
当你到朋友家拜访时,若遇上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准备外出等,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就是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却不管人家早已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识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会想方设法躲避你,以防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
当你有事需求人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事先不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对你的所求,若答应则打乱了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总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所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的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友亲密要有度,切不可自恃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所以高明的人的原则就是:真诚但不和盘托出,亲近但不过度亲密。如果太亲密了,就可能发生质变,好比站得越高跌得越重。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好友势必变成冤家对头。
有的人天真地认为,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亲密信赖,如兄如弟,财物不分,有福共享,如果太客气,就是太外道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
小李与谢锋是同一宿舍的好友,两个小伙子戏称宿舍是他们的家庭,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标签”,甚至工资也混在一起,两人为这种很“铁”的关系而骄傲,当然别人眼里流露的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不久,谢锋有了女友,经常出去逛逛商场、吃顿饭,等等,于是两人的“合作经济”出现了危机。起初,谢锋觉得没什么,小李也不在乎,后来谢锋提出实行AA制,小李考虑再三同意了。
事有碰巧,一天,小李的母亲病了,当小李回宿舍取钱时,面对的却是空空的抽屉,小李不由地问谢锋:“钱哪儿去了,工资不是才发了3天吗?”谢锋说:“为女友买了条项链。”小李无言地离开了,他在别人那里借了钱为母亲看了病。从此两人的友谊出现了裂痕。有一天,两人提及此事,竟大吵了一架,从此两人之间纯真的友情也被画上了句号。
由此可以看出,友谊对财物往来的不平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如果钱物往来出现过分倾斜,超过了友谊所能承受的极限程度时,友谊就难以包容,矛盾就会到来。所以,为了友谊而算账就要区别不同情况,弄清钱物及人情账往来的状况,求得双方在“量”上大致平衡,防止过分失衡。
但是,我们必须十分清楚,算账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友谊。真正的友谊是金钱买不来的。赢得友谊的真谛在于“奉献”、“付出”,并不寻找“等价交换”。甚至可以说友谊遵循的恰恰是一种亏己式的“倾斜”,即为友人多作贡献,而不希望对方回报。
只有在很多很琐碎、细小的事情上处理得较好,对方才会感到你这个朋友不管什么事都为别人着想,才会更加重视你们之间的友情。比如,外地的朋友给你打来长途电话,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彼此一定有比较多的话要说,如果对方是在家里打的电话,你就尽量拣最主要的谈一下,不要让通话时间过长;如果你的经济状况比对方好,就让对方挂上电话,由你打过去。再如,在由朋友帮助代买机票、火车票或什么东西时,最好先把钱送过去,即使未能提前送到,取东西时一定要带上。
这种有意向他人倾斜的心理是换取真正友谊的内在动力,人们的心意、友情虽然本身无价,但在交往中它们又可以成为具有特殊价值的砝码。当人们把情谊投入交往过程时,它就变得“价值连城”,同样可以对物质投入起到平衡作用。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凡让人饱受伤害的或者怒气冲天的事儿,多是发生在朋友尤其是好朋友之间,这多是因为人们对友情寄予了过多的奢望,混淆了个体的差别。换句话说就是,生气都是自己找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首先要以“亲密有间”的方式与朋友相处,尽力避免那些不愉快的事件发生,退而求其次,是在面对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意外”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不要让愤怒扰乱了自己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