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辉煌的业绩与沉重的遗产:上海高郎桥纪事

辉煌的业绩与沉重的遗产:上海高郎桥纪事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郎桥纱厂区的近百年变迁史为近代中国工业社会的起步、摸索、重组三阶段的一个缩影。在近代中国工业社会前期阶段,纺织工业曾长期扮演重要的双重角色:本土化与时尚化的糅合,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沉重的遗产。构成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三要素是:担当创新主体的企业,称职的企业家,使公民享有自由发展、遵守行为规范的制度环境。

辉煌的业绩与沉重的遗产:上海高郎桥纪事

结束语:辉煌的业绩、沉重的遗产

倍)。近代沪东工厂区人口持续增高显示以外来人口为主、女性比例较高的现象,与工厂需要降低人工成本,纱厂区需要储备大量女性劳动力相吻合。1950~1990年代,区境职工构成中工业系统高、纺织行业比例高、女工比例高的特点长期延续。1990年,杨浦区工业系统职工约38.7万人,占上海市职工总人数的60.4%;纺织行业职工人数约占杨浦区工业系统职工的35.1%,女职工约占杨浦区工业系统职工的45%。其后果:一是沪东纱厂区产业单一,以女工为主体,直接影响杨浦区境工厂职工平均工资长期偏低。1990年杨浦区境46万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25.77元,低于同期全市职工平均工资243元。二是沪东纱厂区由于长期以来男工人数相对偏少,男性多做小工、小贩、苦力,流动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致使居民整体长期属中低收入为主体的低消费区。

3.使沪东成为市区工厂街区兼旧式里弄、简屋密集区的集中地区。近代沪东纱厂区掺杂若干如影随形的职工居住区,沪东曾是近代上海市区面积最大的中低档住宅区。1948年沪东的旧工房建筑面积约46.4万平方米,占全市首位(50.4%);棚户、简屋面积约9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棚户、简屋总面积的28%。1950~1990年,这种不尽合理的厂区布局延续不绝,1995年,杨树浦港两侧的纱厂区也是沪东工厂街区最大的集中地。该地区所在的8个毗邻街道的厂区总面积占各街道总面积的51.75%,2003年,杨浦区境的二等旧式里弄面积(108万平方米,18.3%)、简屋面积(10.9万平方米,25.3%)均居市区首位。此外,纱厂区也长期是杨浦区境工业污染(废气、机器噪声)的主要受害区之一。1990年前杨浦区境的机器噪声源(39142台)显示,织机(12500台)约占31.9%。(1)于是,就业人口女工比例较高;就业选择偏重于棉纺织产业的家庭居多,制约职工家庭一般属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居住环境属工厂街区兼旧式里弄、简屋聚集区;是工业污染主要受害区,就成为沪东纱厂区的基本特征。

近代高郎桥纱厂区的生成与演变。高郎桥原本是古代上海县东北角僻乡一座寻常石桥,近代初期得益于上海辟设租界,对外通商的机遇,高郎桥南部的公共租界东区跃为上海近代工业社会最初的中心舞台。1914年,随着纱厂植入高郎桥地区,它的地貌特征,居民的地域构成、就业结构、生活方式也为之一变,与近代棉纺织工业的百年兴衰历程息息相关,带有多重文化融合的印记。高郎桥纱厂区的近百年变迁史为近代中国工业社会的起步、摸索、重组三阶段的一个缩影。

第一阶段(1914~1949年初)。上海作为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摇篮,刺激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从乡村进入城市。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国内棉纺织工业重镇,形成沪东、沪西两大纱厂区。期间,高郎桥地区汇聚三家华资私营纱厂,成为近代沪东工厂区的北片纱厂区,吸纳6000余男女职工就业,在厂区周边形成若干移民与本地人混居的棚户简屋聚落。

第二阶段(1950~199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纱厂区三厂经历产权变更,合并为纺织、印染一条龙的全能厂,职工上万,但厂区周边职工生活区简屋蔓延、生活设施简陋的状况长期存在,高郎桥地区所属的宁国街道的厂区面积占街道总面积的72.2%,是杨浦区境工厂街区的老大,为纱厂区与旧式里弄、简屋区交错共存,提供一个延续至今的例证。

第三阶段(1990年代以来)。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呈现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002年,中共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由于上海市区用地改造工程中,纱厂厂房区的动迁成本相对住宅区较低,动迁周期与开发周期也相对较短,因此,在高郎桥纱厂区11.8万余平方米厂区土地于1990年代后期陆续被商家置换、利用时,客观上刺激周边简屋区的改造成本相应上扬,致使工厂区环境整体改造工程迟迟难以启动,相邻的成片简屋区被冷落搁置,无人问津。于是,在高郎桥纱厂区关停主业,改造成集商务楼、行政楼、商品房住宅一体的街区后,高郎桥残存的工厂街区兼简屋区就成为杨浦区境老居民区改造的死角。

近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双重使命任重道远。在近代中国工业社会前期阶段,纺织工业(尤其是棉纺织工业)曾长期扮演重要的双重角色:本土化与时尚化的糅合,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沉重的遗产。在1950~2000年初,纺织工业演变的走向依然是一面折射中国工业化进程特点的镜子

1.纺织工业是吸纳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市场之一。197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机制的启动,推进了中国纺织工业的重组、开拓。职工人数从1980年的501.51万人,占全国工业职工人数的10.53%,到2003年已达1800万人(包括家庭工业),约占全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的20%。(2)纺织工业既是推进内地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也是吸纳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

2.在21世纪初期,中国纺织工业已脱胎换骨、初具规模,在世界纤维制品贸易领域赢得一席之地。中国纺织工业的原料构成有长足改善。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比重是36.1%、63.9%,与同期世界这两种纤维比重(36.3%、63.7%)相近。全球纺织品进出口额前15国(地区)排名显示:中国出口金额218.3亿美元,居第2位,进口金额130.6亿美元,居第3位。1990年代后期上海纺织工业经转型、创业,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已逐步成为一个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牌营销和进出口贸易为支撑,以现代的纺织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大型集团。(www.daowen.com)

3.近代企业是工业社会的创造物,是推动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人民富足的原动力。构成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三要素是:担当创新主体的企业,称职的企业家,使公民享有自由发展、遵守行为规范的制度环境。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一个曾拥有上万职工的大型棉纺织企业(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以43年的持续昼夜生产,累计创造出的社会财富几乎是1958年自身固定资产的48倍(即年均可以复制出1.12个1958年的杨浦厂),却在1990年代初期陷入亏损困境,主业停产。一个曾经对社会贡献卓著的大型国企的骤然倒下显然并非一个特例。对国企制度的审视与改革,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有待深化、推进的核心课题。

4.保障工人阶级的就业权、财产权,创造个人自我改善、发展机会,是工业社会健康发展不容忽略、必须提交的答卷之一。1950~1990年,中国亿万工人、农民的生产劳动实践,客观上也促成中国法律在人权保护领域的逐步推进、细化。2004年末,全国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263元,其中纺织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544元,约占全国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4.4%。制造业30个门类的平均工资显示,纺织业的平均工资居末位(3)。中国凭借先进的进口生产设备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提升了中国纺织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推动着内地工业化的车轮。但一个人数庞大的低收入职业群体也被迅速催生、扩展,数以千万计的纺织业从业人员的脱贫之路也相应更为漫长、艰辛。纺织职工的后辈们将凭借逐步完善的法律保护,在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中生产劳动,享受幸福生活。

高郎桥新貌

古老的手工棉纺织技术曾伴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近代纺织工业的植入,引领中国叩开工业社会之门;如今高郎桥的故事仍在延续着,它与数以千万计的纺织人及其后辈的现状、未来,连同中国纺织工业的命运,都留待国人继续关注、倾听、思考。

【注释】

(1)施叔华主编:《杨浦区志》,第343页;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上海通》网站,专业志—上海环境保护志—第二节大气质量,第1页。

(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6页。

(3)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年),第423~4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