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棉纺织区的兴起与终结

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棉纺织区的兴起与终结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淮剧沙龙:自娱自乐1980~1990年代,杨浦区的文化娱乐消费经历了向多样性、地区性、自主选择的转变。大量娱乐人流的汇聚,必然刺激地区娱乐休闲消费增长,1980~1985年东宫调整经营服务,增开下午书场,晚上供应熟食、炒菜。随后添设文娱厅、东宫商场。杨浦大剧院地处控江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于1996年建成,总投资为5400万元,占地面积6374平方米。同期,高郎桥地区所在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也在改变。

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棉纺织区的兴起与终结

淮剧沙龙:自娱自乐(1990~ )

1980~1990年代,杨浦区的文化娱乐消费经历了向多样性、地区性、自主选择的转变。高郎桥地区娱乐文化多元性、个性化特点也顽强地呈现。

1980年代初期,沪东工人文化宫(简称东宫)依然是区境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娱乐类别趋于丰富、多样,溜冰场、图书馆电影院是最具吸引力的场所。1979年沪东工人文化宫溜冰场开放978场,游客336800人次,日均2.7场、341.8人次/场。1985~1990年文艺演出计1359场,观众人次128万人次,日均约3.7场、947.8人次/场。(50)1979年东宫图书馆将二楼展览大厅(750平方米)改为图书馆,阅览室座位由22个增加为55个,日平均阅览人数由305人次增加为652人次,按每天开放8小时计,平均每人次可享用阅览室座位的阅览时间是1.5小时,1981年起每天开放。1979~1981年图书馆的外借人数平均年增加50%,1981年阅读人次295112人次,平均每天808.5人次。1990年有固定读者7000人,发放借书证7000张。大量娱乐人流的汇聚,必然刺激地区娱乐休闲消费增长,1980~1985年东宫调整经营服务,增开下午书场(100个座位),晚上供应熟食、炒菜。随后添设文娱厅(舞厅,1985年改装)、东宫商场(1988年,商业用房943平方米)。东宫的东、西大门边在1985年曾搭建临时房,开设消费服务部,经营日用小五金、小百货、服装、鞋帽等。(51)东宫变成集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场所。1985年后东宫的日常经营逐渐实现自收自支的平衡,大项投资来源有拨款、专用款。(52)1999年由市府、市总工会、区府三方决定共同出资7800万元,对东宫进行全面改建,于2001年7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新东宫的总建筑面积246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0.5%,共有八个功能活动区、一个3000平方米的开放式文化活动广场,一个5000平方米的绿化休闲庭园,集影视演出、演艺策划、会务会展、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休闲、艺术交流、餐饮健身、商务办公为一体。高6层的主体建筑呈对称错落形态,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现代特色,成为沪东地区的新地标之一。(53)

沪东工人文化宫新貌

影院——多厅影城

1980~1990年代,区境公共娱乐设施分布点偏少的状况也有改善。1980年代政府投资1100余万元新建3家大型电影院:翔鹰(翔殷路1111号,座位1218个,1983年建成)、长白(控江路435号,座位1177个,1984年底交付使用)、四平(四平路901号,座位1314个,1986年底竣工),改造原有电影院2家,到1987年区境有电影放映场所有9家(座位共9458个),其中4家兼剧场,5家是专用电影院(座位共5726个)。当年共放映电影13307场,观众12015761人次,平均约903人次/场,按5家专用电影院计,每家年内约放映180.5场。1990年为16669场,12445094人次,平均746.6人/场,每家电影院年内约放映149.3场。这5家电影院平均每家约1145个座位,1990年与1987年比每场上座率由约78.9%,降为65.2%。(54)1980年代后期影响电影院经营绩效回落的因素之一,是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逐渐进入家庭消费,居民对影剧消费的途径、内容的选择趋于多元化,更自主、便利。

2010年翔鹰电影院已加盟沪东北商业重镇五角场,该电影院属于永乐院线,排映放映、票房收入在全市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它拥有大小两个豪华多功能放映厅,是上海市区东北片唯一一家配有DTS.SR.D世界先进的数码还音模拟放映音响设备(用于将数码音频信号解码以产生逼真的立体声效果)的影院,另设有录像厅、影视MTV包厢、KTV包房、桌球房、豪华咖啡厅、酒吧、电子游艺厅、电脑房、肯德基快餐厅、可颂坊面包房、食品百货等,是一座时尚影视娱乐休闲多功能的迷宫。新四平影城位于沪东的四平路大连路口,是由上影集团和杨浦区文化局共同投资兴建的现代化影城。观众厅里,有阶梯式大排距座席,低视角的宽银幕,SRD及DTS数码立体声营造出气势宏大、美妙空灵的音响效果。杨浦大剧院(控江路1155号)地处控江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于1996年建成,总投资为5400万元,占地面积6374平方米。大舞台756平方米,观众席23排、818座,是沪东举办交响乐、芭蕾舞、戏剧歌舞杂技等各类演出的最佳场所。大剧院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服务设施有酒家、歌舞厅、音乐酒吧、游艺室、台球房、美容院、标准客房等,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沪东地区集电影、演出、会展、会议于一体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筑群和大众文化娱乐会所。这三处娱乐影城于1980~1990年代陆续在杨浦区境诞生,如同引领这个近代工厂区融入都市时尚消费潮流的先锋乐园。

1981~1986年,原东新剧场、定海剧场由区文化局拨款,翻建为区文化馆下属的两处分馆。同期,高郎桥地区所在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也在改变。伊梅回忆,那时“宁国街道文化中心(宁国路的长阳路)约有50平方米,里面有黑白电视机,我家就在附近,有时也去文化中心看电视,一个人只要2分钱。一般在文化中心门口张贴一周电视节目预告,我弟弟去看过多次”。袁文1979年顶替进三十一棉工作,他回忆,“我住在厂的单人宿舍,轮到上夜班,下午就到沪宁戏院看电影,当时观众很少,票价约0.20~0.25元,能买当场票,里面的座位是木条合纤板做的。1982年以后我没有再去过沪宁戏院”。(55)1991年宁国街道文化中心搬迁新址(宁武路503~509号),占地200平方米,另有街道图书馆,藏书4043册,有外借、阅览。江浦街道文化中心(江浦路934号),240平方米。(56)这两处街道文化中心距离高郎桥地区约需步行半小时。1989年杨浦区兴建区文化中心时,区文化馆因原建筑被拆除,沪宁戏院曾是区文化馆的过渡办公地。(57)2003年区政府在高郎桥地区拆除危屋,辟设江浦公园,沪宁戏院也划入江浦公园的用地范围。江浦公园建成开放时,公园内辟设篮球场、拳操健身区、茶室等专用区,六角亭每逢周三、周五上午有游客自发形成的自娱演唱。根据地区改造规划,杨树浦港西侧的兰州路一带建成沿河公共绿地,并延伸到高郎桥北部的长浜路。

戏曲沙龙

19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影剧碟片的兴起、普及,上海出现剧团演出、业余演唱并存的局面。文化大革命中上海的沪剧演出曾转向郊县,(58)1980年代参加业余沪剧演出的大多来自部分郊县或市区的代表队,(59)至今沪剧演出也以郊区为主。1980年代前期,在沪甬剧、锡剧曾有短暂的恢复,很快就退出市区的戏曲舞台。(60)2000年代,京剧、昆剧进入高校巡演;越剧、黄梅戏尝试向方言歌剧发展,淮剧观演活动也分两路并进。1990年代上海唯一一家国营淮剧团以“都市新淮剧”为旗帜,创作《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千古韩非》,让淮剧披上都市时尚戏曲新装,2008年淮剧被列为国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期间,业余淮剧演出队、淮剧沙龙,也像春风吹拂下的小草野花,在戏迷们的呵护下,选择适宜的文化园地落脚,自生自长。

早在1980~1990年代初期,在沪的业余淮剧团队也有过一个活跃期。主要影响范围基本限于杨浦、闸北、普陀等区的部分工人聚居区(原是1930~1940年代江淮戏主要流布区)。当时的业余淮剧演出是以区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文化馆或街道文化站为汇集点,组成若干业余表演队,(61)由专业淮剧团对业余骨干演员进行短期培训、辅导,经排练、演出,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交流演出。1984年市淮剧团举办淮剧骨干短期训练班(40天),吸收120名学员(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结束时举行汇报公演,评选出得到观众认可的新秀业余演员。1985年市广播电台、市工人文化宫、市淮剧团联合举办“上海市淮剧专业、业余交流演出”,展示业余淮剧演出活动散处浦江两岸的七个区的部分社区、工厂。(62)

1992年沪东、沪西工人文化宫、市戏剧家协会、普陀区文化馆主办“92年第二届业余淮剧之春”。由于当时企业系统的业余淮剧团队大多尚未恢复活动,这次业余淮剧队组织的专场演出活动采取跨行业、跨区的票友合作,有6个区的14支业余演出队参演,剧目以传统戏为主。(63)影响较大的业余淮剧队如杨浦区定海街道海联淮剧队成立于1960年,1966年解散。1985年再次组建(30人)到1990年在本地演出共计360余场,观众10万人次,普陀区甘泉街道文化站淮剧队(30人)在1999年保持每周活动1次。(64)同类业余演出队如1985年市区的业余江南丝竹团体、(65)华南粤乐队(四川北路街道)。(66)这些不同方言的业余戏曲演出活动,能贴近不同籍贯居民聚居的特点,深得社区居民的青睐。(www.daowen.com)

淮剧沙龙就是淮剧迷的自发组织的自娱性团体。南市(今并入黄浦区)、闸北的淮剧沙龙像票友组织,是自收自养。如筹款借场地安排演出,向表演人筹集经费,也有规定每个演员一次活动一般演唱一段。有的演出向观众售票(3元/张),向演出人员发劳务费(如主胡10~20元)等;有些戏曲沙龙演出后安排演出人员聚餐,费用自理。当沪宁戏院退身高郎桥地区时,淮剧沙龙的诞生留下淮剧观演活动在高郎桥地区变轨的印迹。

高郎桥地区的淮剧沙龙诞生于1990年代后期,是淮剧戏迷低成本的自娱组织,也是当时该地区淮剧观演活动延续不断的唯一载体。淮剧沙龙的成员都是高郎桥地区的老居民,他们从小受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很喜欢淮剧,又是邻居,在退休后大家就结伴一起玩淮剧。在淮剧沙龙处成立前,蒋家浜小区的淮剧迷阿根等人就有不定期的聚会。一般在晚上到某人家中一起唱淮剧,有时也在居委会的公用电话间,男女3~5人互学互唱、拉琴伴奏,这种形式就成为日后淮剧沙龙的前身。淮剧沙龙初期成员成员是自愿加入,不过十几个人,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60岁左右的比较多,其中有四五个骨干是沙龙的核心。他们没有聘请固定的指导,一般是自行练唱、练琴,或是购买淮剧唱段的碟片,边听边学。阿根还将有些唱段的词、谱抄在本子上,发给一些演员参考。廼银、阿根等人担任伴奏,购买乐器、琴弦等费用都是各人自理。

在蒋家浜居民委员会的支持下,淮剧沙龙于1998年正式成立,并有一处固定的活动室。这是一间沿长浜路的平房简屋(约80平方米),原来曾是大仙堂,后来这处房产归居民委员会使用,一度被他人租赁开店做生意,月租约1000元。居委会收回这间房子后,改为居委会老年人活动室,也是居委会的小会场。(67)从此,高郎桥地区的淮剧观演活动得以在室内按期进行。

淮剧沙龙的观演活动是低成本、非营业性的自娱自乐,设施简陋、实惠。由沙龙自行支付水、电费(约80元/月)、维修、添置设备费用,卫生清扫均自理,免交房租。(68)它的小舞台高出地面约30厘米,约20平方米,挂着紫红色的幕布,左侧墙外搭出斜披过道,分别为开水房、音响控制室及后台(演员化妆、休息)。舞台的右墙内到第一排的转角是伴奏区,室内座椅分左右两边排列,中间留出走道,约可容纳近30余人观看,座椅主要是长板凳,及靠规格不一的背椅子,屋顶安装2个吊扇。演出时有专人烧开水,在场内走动,为观众泡茶添水,出门十余米处路边有公共厕所。业余小剧场的主要设施大体齐备。观众自由出入,吸烟、喝茶,一般不说话。

淮剧沙龙

淮剧沙龙实行免费观演。日常演出安排在周二、周六晚7~9时,每年安排四次化装演出:春节(3天)、五一(1~2天)、中秋(1天)、国庆(2~3天),届时在沙龙门口张贴海报列出节目单。演出前还需安排排练,由演员自借服装、自己化妆。演员、伴奏也不发劳务费。日常演出时,演员不化妆,是清唱,有人安排演出次序、报幕,一般由1个人(或2~3人)清唱一些段子,略带手势、眼神,民乐伴奏主要是胡琴、打击乐器。演出的唱段内容以传统戏为多、现代戏较少,一次演出可以安排3~5人清唱,年龄、性别不限,每人可以唱2~3段,过过戏瘾。参加沙龙演出的除了附近的居民戏迷、民工,也有来自杨浦、宝山等地的戏迷朋友。沙龙成员曾到梅陇去演出过,但路途太远,后来联系不多。个别沙龙成员也认识一些淮剧名演员,但考虑到邀请名角演出会增加沙龙的支出,一般就不安排。春节化妆演出也邀请附近一些唱戏朋友来表演助兴。届时场内放置一个捐款箱,演出间隙时由观众自愿捐助,一般3~5元,也有2元。2005年春节演出从年初二到初四连演三天下午场,一个下午场约有十几个人上台,春节三天中参加演出的约有50余人次。一般春节的演出大体如此。

演唱时场内气氛轻松、有序,一般总有30余人就座,还有几个空位,没有站客。观众一般是老年人多、女性多,大都喜欢听传统戏的折子戏。近年沙龙周围居民渐少,也很少有人做轮转班,逢到考试期间,沙龙演出就不敲打锣鼓,避免打扰居民休息。阿珍原是蒋家浜的里弄干部,很喜欢淮剧,沙龙演出她几乎场场都到。她的小儿子住在和平公园附近,居住条件比高郎桥地区的老屋好,希望母亲住到他家去,但阿珍更愿意住在高郎桥自己的老房子里,白天到江浦公园去走走,晚上到淮剧沙龙看戏。长浜路的淮剧沙龙成为当地居民日常观演淮剧演出的消遣汇聚点。

淮剧沙龙春节演出时的后台化妆处

高郎桥地区淮剧沙龙的存在,弥补了当地淮剧迷失去沪宁戏院的缺憾。这间普通平房内的最大乐趣在于,它营造一个自娱自乐的共享空间,为人们创造了感情交流、情绪互动的氛围。这也是戏迷独自欣赏碟片、视频无法获得的心理愉悦。淮剧沙龙低成本、低消费的日常观演活动,仅在2003年“非典”流行时一度暂停,至今不衰。

淮剧沙龙也体现了高郎桥地区居民娱乐消费的双重特征:在低消费的长期延续中,戏迷们从观众角色转向自娱自乐,创造性地享受自己的文化。自娱自乐正是人们精神上自治赖以滋长的温床。淮剧在上海属非主流方言剧种,它以近代苏北籍低收入移民聚居点为根基,绵延不绝,印证上海都市文化特质的多重性、差异性,也赋予在沪地方戏曲生命力的丰富性、繁衍不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