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1700~2000年一个终结与兴起的棉纺织工业区追溯

1700~2000年一个终结与兴起的棉纺织工业区追溯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人翁的体验与诉求1949~1992年高郎桥纱厂区43年创造的利税达1309195800元,是1958年杨浦厂固定资产2728万元的47.99倍,也就是创造出48个杨浦厂。战后章荣初设立的“青树奖学金”,用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基金会成立后,获得众多捐款。他们没有选择传统婚礼,而是仿效都市青年人的浪漫追求。“文化大革命”期间分配进厂的青年学生对三十一棉的感情是复杂的。

1700~2000年一个终结与兴起的棉纺织工业区追溯

主人翁的体验与诉求

1949~1992年高郎桥纱厂区43年创造的利税达1309195800元,是1958年杨浦厂固定资产2728万元的47.99倍,也就是创造出48个杨浦厂。(100)在这个奇迹的背后,包含着近代上海纺织工业两代企业家,数万棉纺织工人甚至包含家族四代人,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奉献。

纺织人情怀

章荣初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寂寞地结束人生,但他精心哺育的教育之花却尽情绽放,远走天涯。由他创办的青树中小学于1952年被吴兴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吴兴县初级中学,由县长(田一民)兼任校长。后为省重点中学和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64年学校改名为菱湖中学。

战后章荣初设立的“青树奖学金”,用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1945年,扬州中学毕业生辛德俊,以高分考上上海大同大学,因家中无钱,正准备放弃升学另谋出路之际,因获得“青树奖学金”,得以完成大学学业。辛德俊后到香港发展,通过几十年的打拼,获得了成功。1978年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辛德俊曾到上海、湖州等地寻找恩人章荣初,可惜恩人已经谢世,但辛德俊仍然实践诺言,在内地捐款建造了数所学校,并资助20多名优秀学生去欧美深造。2001年,辛德俊又听说美国旧金山大学数学系主任赵耀渝教授正在为创办中国边远地区教育事业服务的基金会而筹款,他又向赵耀渝捐出一笔种子基金,唯一的条件就是这个基金会要用“青树”两字命名。2001年,“青树教育基金会”在美国加州正式成立,它由台湾一群热心的义工组成,旨在改变中国内地边远地区学校的落后现状,帮助清贫学生继续学业。基金会成立后,获得众多捐款。辛德俊于2006年3月在香港谢世。青树基金会在2004年荣获世界盖茨基金会颁发的“普及教育大奖”(50万美元),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第一个华人机构得主。(101)

1987年4月年过七旬的荣毅仁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身份访美期间,曾应纽约圣约翰同学会之请,作了一次讲话。这天正好是他那一届圣约翰大学同学毕业50周年纪念日,他也见到许多昔日的校友。在讲话中,他回顾自己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畅谈心得:“遥想50年前,我们谨记‘光明和真理’的校训,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当时,一位好友与我相约说:‘让我们在毕业之后,大家努力为国家多作贡献’。寓意深长的校训以及校友们的临别赠言,至今仍然铭记难忘”。“30多年来,我始终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由于缺乏经验,在指导思想乃至工作上的失误,年轻的共和国走过一段弯路。我个人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诸位直接或间接地了解的那样,我经历了曲折坎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中,经过多年磨难的我,默默地看到,大陆的统一坚如磐石,民族的生机依然勃发,真理之光正在驱散阴霾。因之我从未丧失信心和勇气”。“半个世纪对个人来说并不短促,按照母校的校训,我探索到哪些真理呢?我思之再三,归纳为三条:第一,只有国家的统一,只有国家在正确领导下走正确的道路,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得到发展,走向繁荣昌盛。第二,国家的一切政策只有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任何事情在发展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在于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修正错误。这样就能把事情一定办好”。“祖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民、土地、物华、人情以至她的前途,她的一切,是一种永恒照耀我们去追求真理的光。只有在这种光的照耀下,才能逐步接近真理,认识真理。而掌握了真理,就能为祖国争光”。(102)从1979年~1993年,荣毅仁领导中信公司达14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卓越贡献。公司由最初国家拨款2亿元资本,发展到公司总资产已超过800亿元,成为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103)荣毅仁也从一个民族工商业者,近代家族企业集团的年轻掌门人,成长为一位卓越的国家领导人。

章荣初、荣毅仁曾是经历中国工业化两个历史阶段的棉纺织企业家,他们的理想、实践在高郎桥纱厂区留下历史的印迹。

1949年6月,荣丰厂19岁的女工莲莲在上海结婚,“当时很简单,一张床、两条被子、一只衣柜,亲友送来的一张桌子、四张椅子。我们办了几桌酒。我们的结婚时照片,是借钱到南京路王开照相馆拍的。拍照片时他穿的西服也是借来的”。(104)他们没有选择传统婚礼,而是仿效都市青年人的浪漫追求。结婚照片上的这对新人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这种美好生活的远景曾鼓舞他们渡过辛劳奉献的职业生涯。如今经历了钻石婚庆典的两位老人唯一的愿望,就是早日看到自家方子桥的老屋动迁。

杨浦厂的男女劳模在各自的岗位上多年来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成为多个单项操作的高手,他们高超的操作法是对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达到娴熟、快捷、精准无误的境界,成为创造优质、高产成绩的保障。这种工作方式带来的体力消耗和精神压力也是一般人难以长期承受,难以复制的。支撑他们牺牲自我的精神力量,来自朴实、刻苦、勤俭的劳动者本色,翻身感恩之情,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不计个人得失,抢挑重担的共和国主人翁意识。他们的竭诚奉献、克己奉公,留下共和国纺织工人前辈们的坚实脚印。

“文化大革命”期间分配进厂的青年学生对三十一棉的感情是复杂的。这里是他们开始描绘人生蓝图的园地,他们挥洒汗水将自己的梦想与共和国的纺织工业结下了今生之缘,不离不弃。平平回忆,“我对三十一棉是有感情的。如今每年5月我们原厂工会的干部会碰头聚会,约20余人。听说三十一棉有些职工也选择31日自发聚会,大家随便谈谈。选择31日,是有不忘记三十一棉的意思。我的青春在这里,我的成长、组织的培养都是在这里,但现在三十一棉没有了,被其他厂并掉,我们就像孤儿一样。没有娘家可回”。闵茗经历了从一个中学生到纺织工人的转变过程,“随着对厂情了解的逐步深入,我对三十一棉有了一种荣誉感、自豪感、认同感。我没有想到,这种感觉会自觉、不自觉地伴随我的一生,一直下不了决心离它而去,即使在它已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也是如此”。(105)由于劳动分工,在棉纺织厂一线生产岗位往往女工站在前沿,而男工相对处于辅助地位。袁文,一个年富力强的男子汉,在特定环境下,他在三十一棉的舞台上是个优秀“二传手”,至今仍在为三十一棉职工们尽责服务。他们的职业经历也赋予他们双重人格,既有个体的自我,又有共和国纺织人的情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进厂的青年人一般都有职场生涯角色转换的经历,在他们追逐自己梦想的岁月中,三十一棉已成为他们内心难忘的美好记忆。

尽管纱厂区从高郎桥身边被抹去了,但它依然清晰保留在老职工们的记忆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个他们共同的家,会继续陪伴他们的人生旅途。

劳动者的需求

作为中国工业化推进的亲历者,近代中国几代纺织人的实践也留下值得思索的问题。

19世纪后期,面对英国工业社会中城市景观反差强烈的复杂状况,工人阶级的生存困境,恩格斯认为“只有到过这个世界城市的‘贫民窟’,才会开始觉察到,伦敦人为了创造充满他们的城市的一切文明奇迹,不得不牺牲他们的人类本性的优良的特点;才会开始觉察到,潜伏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几百种力量都没有使用出来,而且是被压抑着,为的是让这些力量中的一小部分获得充分的发展,并能够和别人的力量相结合而加倍扩大起来”。“难道这些群集在街头的、代表着各个阶级和各个等级行的成千上万的人,不都是具有同样的特质和能力、同样渴求幸福的人吗?而且,难道他们不应当通过同样的方法和途径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吗”?恩格斯当年质问“当然,饿死的在任何时候都仅仅是个别的人。但是,有谁能向工人保证明天不轮到他?有谁能保证他经常有工作做?有谁能向他担保,如果明天厂主根据某种理由或者毫无来由地把他解雇,他还可以和他的全家活到另一个厂主同意‘给他一片面包’的时候?有谁能使工人相信只要愿意工作就能找到工作,使他相信聪明的资产阶级向他们宣传的诚实、勤劳、节俭以及其他一切美德真正会给他带来幸福?谁也不能”。(106)如何保障工人阶级在工业社会的就业权、财产权,享有获得自我改善、发展的机会,是工业社会不容忽略、必须提交的历史答卷之一。

同样的问题,在20世纪末期的中国同样存在。这些汇集在近代高郎桥纱厂区持续近百年的数以万计的男女职工,几乎都是在棉纺织工厂度过他们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段(15~25年),他们聚集在一个单一制造业的大型企业,进入被工序分割的工作小环境,进入运转三班的轮番循环,从事持续紧张、辛劳、重复的操作性工作,艰辛谋生。甚至几乎舍弃个人的兴趣、娱乐,牺牲了普通人习惯的日常作息安排、亲情相处。努力达到某些操作技能的顶级水准,曾是他们全力以赴的攀登目标,数十年如一日。但除此之外,他们个人一般几乎不再有剩余的精力、时间、消费能力去尝试选择其他方式的发展可能。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在《人类动机理论》(纽约,1943年)、《激励与个性》(Motivationand Personal-ity,纽约,1954年)中将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及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为五个层次:

(1)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维持生活所最需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衣、食、住房、医药等;

(2)安全上的需要,主要是生活有保障而不会失业,生老病死有所依靠,能够避免危险、威胁、剥夺等;

(3)社交上的需要,主要是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伙伴、友谊、爱情、归属感等;

(4)自尊的需要,即受人尊敬和享有地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事业心,包括权力、技艺、才智的进步和个人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马斯洛认为,这五个层次是逐步上升的,人们一般会按照这种层次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因此可以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动机。(107)对照马斯洛的五个层次,近代以来高郎桥纱厂区的几代棉纺织工人往往受到职业、岗位的限制,一般只在第三层次就止步不前。他们成就了高郎桥纱厂区43年冉冉上升的辉煌伟业,但是,他们个人又获得多少提升自己生活水准的可能性?从社会获得哪些推进自身发展的社会资源?他们倾其所有的职场生涯能为自己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提供一种舒适、稳定无忧、享有人格尊严的保障吗?事实证明,他们实践了自己对社会的承诺,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被彻底改变,并付出沉重的代价。

工业社会使人类创造的社会财富成倍增长,理应也使更多特质不同的从业者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发展的机会,分享到更丰厚的物质回报,而不是按照标准化模具,使自己改变为被批量制造、不同规格、用途单一的螺丝钉

劳动权的保护

1950~1990年中国亿万工人、农民的生产劳动实践,客观上也促成中国法律在人权保护领域的逐步推进、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一章第三条,劳动权的基本内容:(一)平等就业权;(二)选择职业权;(三)取得劳动报酬权;(四)休息休假权;(五)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七)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八)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九)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据此,学者林喆联系1990年代中期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大潮,对权利救济,提出有关劳动权保护方面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权利救济与社会救济的区别。她认为两者有三点不同:主体(即行为施发者)不同,权利救济的主体是造成权利受损者;性质不同,前者是法律行为或现象,后者更多是伦理慈善行为或现象;目的和结果不同,前者是补救权利损失,结果是使该权利的缺损部分得到修补,而后者的目的是减轻因权利缺损给权利主体带来的损失,促进其潜在权利转为现实权利。其结果既有可能使具体的权利得到修补或实现,也有可能只是缓减主体的损失。

2.权利救济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权利救援,即依法恢复缺损的权利;二是权利补偿,即在修补缺损权利时,不仅恢复其权利的完整性,而且补偿权利主体权利缺损时的损失。

3.权利补偿的限度及补偿主体的确定。林喆认为,“在一个存在着权利观念的社会中,权利补偿始终是权利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国家一般都将权利补偿作为国家对公民权利进行自觉保护的一种法律承诺,以‘法律责任’的形式事先写入各种法律文件中,并以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其操作的条件,使权利补偿成为国家对公民权利缺损现象进行补救的一种自觉的法律援助措施”。在《劳动法》第二十章对违反法律、法规,造成劳动者劳动权缺损现象的后果有专门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包括民事、刑事责任补偿两个方面)。如1990年代以来的陆续颁行的有关法规,劳动部还颁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12.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1994.12.26)等。因此“对于政府来讲,劳动力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组织社会成员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既是政府运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法律权力,也是保护公民生存权的一项法律责任”。(108)上述保护劳动权的立法均出现在1994年,一方面与当时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待业、失业人员激增,就业矛盾突出,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应对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长期以来通过立法来规范、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活动存在严重的缺失、滞后。

职业之于一个人,兼有为己谋生、服务社会的双重意义。同时它也应该成为帮助个人发现自我、成就梦想的一个平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应该也是不断发现自我,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

其次,1980~1990年代,对劳动强度的认定,纳入法规细则规范。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颁布的《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标准》(GB3869-1997),是对1983年颁布的《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标准》(GB3869-1983)的修正、补充、细化。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时,补充了新的测定系数项目:

劳动时间率(working timerate),简称(T);

工作日内纯劳动的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用百分比表示。

体力劳动性别系数(sex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简称(S);

为反映相同体力劳动强度引起男女因性别不同,引起人体不同生理反应,使用了性别系数。性别系数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way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简称(W);

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不同引起人体不同生理反应,使用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方式为1;扛方式为0.40;推/拉方式为0.05。

体力劳动强度系数(intensity index of physical work),简称(I)。

对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标准采用准确表述调整。体力劳动强度系数:Ⅰ:≤15;Ⅱ:>15~20;Ⅲ:>20~25;Ⅳ:>25。(109)

这些增加的测定系数及测评数据的修改,体现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与身体健康的保护,也标志人权保护的细化,对体力劳动强度的认定增加依据性别、劳动方式测定数据;也是半个世纪几代职工生产实践才换来的“护身符”,体现了劳动保护的公平、公正原则。尽管高郎桥纱厂区已不存在,但包括该厂数以万计的男女职工在内的老辈工人们终于可以为这些法律的颁行感到欣慰、解脱,凭借逐步完善的法律保护,他们的后辈正在更多体现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中渡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非洲,曾经历过近70年英国殖民统治的赞比亚,在独立后依然大量继承了英国司法系统,包括非常健全的劳工保护法律条款,如有房补、教育补贴、交通补贴,工人有不良工作记录才可以被辞退。工厂不能随便辞退工人。当地强大的工会组织每年都会与资方进行工资谈判。这对于国企出生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来说是陌生的。(110)在切实保障就业者工作权利方面,中国的工业企业制度还需更多的借鉴、探讨、努力尝试。

上海纺织的新定位

在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数以千万计的纺织职工的生存状况是与中国纺织工业自身的特点紧密联系一体的。在1950~2000年初期,本土化与时尚化的糅合或许是中国纺织工业最具魅力的基本特点之一。

第一,纺织工业是吸纳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市场之一,就业人数众多,工资相对低廉。中国纺织工业职工人数从1980年的501.51万人,占全国工业职工人数10.53%,1990年增为1203.75万人(2.40倍),占全国16.09%;2003年已达1800万人(包括家庭工业),约占全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的20%。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NP为840美元,只达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42.64%;2002年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还占全国人口的61%,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是城市的27.3%。东西部经济差别较大,2002年西部12省人口为36690万,人均GNP是其他各省平均值的59.29%。(111)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依然明显的国情特点,使纺织工业在工业化进程中,拥有相对充裕、低廉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998年春季,亚洲地区部分国家(地区)按美元计算的劳动力成本比较显示,中国与印度比较接近。(112)

表12-1 世界部分国家(地区)劳动力成本比较(1998年春季)

img203

说明:据吴同兴编:《1998年春季,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劳动力成本比较》部分摘录。注*表示当地货币。资料来源:国际劳动组织。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纺织年鉴》(1997~1999),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第429页。

据2000年WTO的报告,中国纺织企业职工的小时工资为0.68美元,是美国的4.85%,墨西哥的31.36%,法国的3.81%,日本的2.64%,韩国的12.97%,印度的110.97%,巴基斯坦的186.49%。(113)2004年末,全国制造业在岗职工1979万人,平均工资14569元。其中纺织业在岗职工177.4万人,约占全国制造业在岗职工总人数的8.96%;平均工资9412元,约占全国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4.60%,是制造业的30个门类中平均工资最低的。(114)自1995~2001年中国进口世界纺织机械累计1371.34万美元,所占世界进口纺织机械的资金份额从1980年的13%,到2001年居18%。(115)1998年年末,全国国有单位纺织业从业人员2118989人,平均报酬5190元,在29个制造业内居倒数第2位(末位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5083元)。(116)于是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结合,既有力提升了中国纺织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客观上也迅速催生一个人数庞大的低收入职业群体的扩展,使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的脱贫之路相对更漫长。

第二,中国纺织工业的整体布局调整、类别拓展。纺织工业大军的主体已从近代三市(“上青天”)转向四省。1996年各省、市纺织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排名: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合计3971.30亿元,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6606.50亿元)的60.11%。河北、辽宁、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四川7个省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合计占全国的16.62%,四强加七雄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的76.73%,而上海(471.31亿元)仅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7.13%。(117)2003年职工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8332761人,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合计4510820人,占全国纺织工业从业人员(7869620人)的57.32%。而上海的纺织工业从业人员(378649人)仅占全国的4.81%。(118)这表明纺织工业这只金凤凰已飞出弹丸之地的上海,在广阔的祖国大地落户,成为推进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同期的上海也在纺织工业领域拓展一片新天地。“大家纺”是由生活用纺织品和室内纺织装饰用品组合而成的新型家纺产业。2003年是家纺产业年,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工业园区的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它占地130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吸引了上百家企业、研究机构的落户,当年区内家纺行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7.5%。(119)2004年10月,“上海纺织控股”实施从传统纺织向“科技与时尚”、高端纺织的方向转型。(120)2007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设计学院被《商业周刊》评为世界60大及亚洲十大设计学院之一,2008年理大的纺织及制衣学系与其他机构合办第86届世界纺织学会世界会议,该会是时装及纺织界一年一度的盛事。(121)在香港跻身亚洲国际都会的进程中,纺织与时装牵手,为香港品牌的形象创新添加时尚、卓异的缤纷霓裳。

第三,在世纪之交走向国际化经营的创业期,中国纺织工业已脱胎换骨、初具规模,在世界纤维制品贸易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1.投资组合多元化、纺织制品附加值大幅提升。1980年全国纺织独立核算企业固定资产中,国有企业占66%,其余为集体资本。2003年中国非国有资本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比重为84%,民营资本向服装、棉纺织、毛纺织、家纺行业、纺机等领域拓展。2002年外商资本、港台澳资本占中国纺织行业实际资本的30.9%。民营资本已成为纺织行业投资的主要力量。(122)

2.出口纺织制品销售额倍增,类别整体升级。1978年中国纺织品出口23.3亿美元,80%以上是纱和坯布。2003年是804.8亿美元。中国纤维品出口占世界比重17%,且90%以上是服装和面料;纺织三大类产品:衣着、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三者比例为52.5∶33∶14.5。(123)

3.中国纺织工业的原料构成,从以天然纤维为主,化学纤维为辅,转变为以化学纤维为主,天然纤维为辅。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比重从1980年的87.0%、13.0%,到2002年的36.1%、63.9%,与同期世界这两种纤维比重:36.3%、63.7%相近。(124)

4.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进入世界前列。2002年全球纺织品进出口额前15国(地区),中国出口金额218.3亿美元,居第2位,进口金额130.6亿美元,居第3位。(125)

2002年中共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26)在此背景下,依据国家纺织工业的宏观布局调整及上海都市发展的整体规划,上海纺织的整个产业结构、业务结构、企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低端纺织、劳动密集型纺织,向科技与时尚、高端的纺织发展。从原来主要是服用纺织品,现在是服用纺织品、产业纺织品各半。在研发高端、先进的技术(如新的纤维),向医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高技术的纺织品拓展,上海纺织已经起步。如汽车配套、新型膜结构等都占了公司很大的一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分之一以上的临时场馆的膜结构都是上海纺织提供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上也有上海纺织的产品,(返回舱引导伞的面料、主降落伞的面料、飞船的点火索);上海纺织连续几年在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向着创造高档品牌努力。

从纯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的转型。原来上海的纺织行业是单一制造业,现在上海纺织70%以上的业务是进出口贸易,是现代服务业。2009年按照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500强的排名,上海纺织排在231位。(127)

img204

上海纺织新貌:精纺车间(上)、膜结构涂层联合机(下)(上海纺织博物馆提供)

昔日的大片纱厂区已为上海都市形象新一轮变身提供最宽广的展示台。在浦东,拔地矗立的东方明珠大厦,它有两只巨掌就踏在上棉十厂、上海麻纺厂、上海毛麻公司第四仓库的地块上。在沪西,静安区西北境的达安花园占地34万平方米,这处都市花园住宅区的前身是上海第一毛纺厂的所在地。在苏州河畔的水景住宅区,半岛花园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9幢高楼住宅的倒影在河面摇曳,它们是来自上海第一印染厂的馈赠。长寿路的绿洲城市花园,以河滨景观大道、飞马雕塑为点缀,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原先上棉一厂的遗迹已无处可寻。在1990年代新建成的都市商业设施中,沪西最大的家电购物中心之一:曹家渡家电城原是上海第一制线厂旧址,亚新生活广场(长寿路)的前身是上海纺织轴承厂;位于澳门路的上棉二十二厂(原申新九厂)已转业为红子鸡美食总汇,它拥有1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2000多个餐位,80余间贵宾房。(128)在沪东地区,2006~2007年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搬到大丰,留下厂区(18万平方米),沿着黄浦江有300多米的岸线,正在营造成亚洲最大的,以纺织服装为概念的时尚园区;三十棉的车间被改造成欧尚超市,三十一棉的厂区成为高郎桥畔的商品房小区。

img205

欧尚超市(前三十棉车间)

img206

红子鸡餐厅(前申新九厂车间)

img207

江浦公园纺织女工塑像

德鲁克认为,“在世界工业革命的背后,蕴藏着两股推动社会变革的最强大的力量:对更高的生活水准的向往,以及对防卫的需要,也就是对更高的作战水准的向往”。“这并不是说,工业化是一个迅速或无痛苦的过程;也不是说,贫穷将被根除。”“换句话说,工业化不会造就经济上的太平盛世,但可望实现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准的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大于任何促使游牧业向定居农业转换的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准的提高”。(129)中国纺织承袭远古先民“衣被天下”的憧憬,延续近代华商纺织强国之梦,亿万青年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推动着中国工业化的巨轮,塑造出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一代代纺织人,留下一座座路标:上海、杨树浦、高郎桥,……年轻一代的中国纺织人将沿着这些路标继续走下去……

【注释】

(1)顾光青:《杨浦纺织产业的变迁与转型》;雷新军等:《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研究:上海市杨浦区与日本川崎市的产业转型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80页。

(2)表3.1中国的就业规模和城乡结构(1978~2006),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172页。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6》,第43页;《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7年3月1日。

(3)2-11分地区领导部门职业介绍工作情况(1998年),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26页。

(4)2-7分地区领导就业服务企业基本情况(1998年),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110页。

(5)2-12分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情况,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6)1-10分行业产业人员年末人数,孙怀阳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8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7)蒋以任主编:《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第82、97~98、75页。

(8)徐志毅主编:《上海工业年鉴》(199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7页。

(9)朱匡宇:《我们一起走过——上海纺织二次创业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10)外方投资22106.8万美元、人民币1407.5万元、42.2亿日元、120万港币。刘兆忠主编:《上海市杨浦区工商行政管理志》,铅印本,1997年第1版,第70页。

(11)因流动资金枯竭、产品单一积压而破产的3家;在原地生产、利用厂房,中外合资办厂各2家;退二进三、易地生产,原址重组后生产,并入他厂,调整产品,停产各1家。孙丕鼎主编:《杨浦年鉴》(2001年),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301页。

(12)《蒋昌宁访谈记录》。

(13)[美]彼得·F.德鲁克(Peter.F.Drucker)著、沈国华译:《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剖析》,第65~67、69页。

(14)同上,第74~75页。

(15)当时国企中的大型一档如宝钢、金山石化,一印染2300人,利润多,香烟厂也是大型一档。上海纺织系统6000职工以上的厂一般均为大型二档。《蒋昌宁访谈记录》。

(16)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修志办:《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厂志资料汇编》(1914~1992)第1册,第7~8、50页;第2册第15页。

(17)中共上海市委党史办、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著:《纺织工业大调整》(口述上海),第85页。

(18)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4-23,第10页。

(19)《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4、7页。

(20)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8-2,第33~34页;党98-1,第16页。

(21)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12~2003.7)》,第16页。

(22)李冬生:《大城市老工业区工业用地的调整与更新——上海市杨浦区改造实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3)蒋以任主编:《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第96、97、98、145页。

(24)黄奇帆主编:《上海工业年鉴》(1998),第119页。

(25)蒋以任主编:《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第322、331页。

(26)关:产能不适应市场,难以为继的厂,坚决关;停:局部性停产;并:产品结构、工艺相似、产能吃不饱的厂,可合并;转:因地区功能改变,城市规划定位相应退二进三,从工厂区转为商业区,(如三十一棉转为房地产集聚区);破:破产;卖:企业停产,卖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许多遗留问题实际并非企业为之,加之实行社保、公积金后,原来多交国家的利税拿不回来。只有卖厂。送:纺织管理向来按苏联模式“小而全、大而全”,1993年开始将非企业职能的部门剥离,如医院、学校等;迁:从中心区迁郊区,建立产业基地:南汇康桥(三枪)、金山、奉贤。《蒋昌宁访谈记录》,第3页。

(27)《蒋昌宁访谈记录》。

(28)中共上海市委党史办、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著:《纺织工业大调整》(口述上海),第13、14、20页。

(29)黄奇帆主编:《上海工业年鉴》(1998),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30)杨浦区的82家纺织企业包括:毛麻14家、棉纺13家、纺织机械12家、丝绸8家、服装7家、针织、巾被各6家、印染5家、化纤、手帕各4家、线带3家。顾光青:《杨浦纺织产业的变迁与转型》;雷新军等:《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研究:上海市杨浦区与日本川崎市的产业转型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1页。

(31)顾光青:《杨浦纺织产业的变迁与转型》;雷新军等:《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研究:上海市杨浦区与日本川崎市的产业转型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0~261、262页。

(32)施颐馨主编:《上海纺织工业志》,第58、53、57页。(www.daowen.com)

(33)徐志毅主编:《上海工业年鉴》(199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34)黄奇帆主编:《上海工业年鉴》(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35)黄奇帆主编:《上海工业年鉴》(2000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36)顾光青:《杨浦纺织产业的变迁与转型》;雷新军等:《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研究:上海市杨浦区与日本川崎市的产业转型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256页。

(37)孙斌、陈明整理:《上海市再就业工程大事记》,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

(38)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39)江珉、陈思劼主编《上海故事——一个甲子的万象更新》,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40)孙斌、陈明整理:《上海市再就业工程大事记》,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41)1990年代初期全局文盲11000人,主要是征地农民工、外地民工、久病残疾者。施颐馨主编:《上海纺织工业志》,第699页。

(42)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6-1,第18页。

(43)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6-2,第19、21~23页。

(44)《平平访谈记录》。

(45)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申请丧失劳动能力申请表》(1993~1996)。

(46)一个模式是:建立企业主管部门与困难企业共同负责,政府与企业共同资助,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两个机制是:国企兼并破产和职工能进能出新机制。三个资金来源是:政府、社会、控股(集团)公司共同筹集。三个资金用途是:托管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门诊医疗费和社会保险费。四个分流渠道是:条块结合、向区县分流;工商结合,二产向三厂转移;生产自救;自谋出路。参见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47)陈明学、孙承叔:《一个奇迹的诞生——上海市再就业工程扫描》,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48)《蒋昌宁访谈记录》。

(49)陈明学、孙承叔:《一个奇迹的诞生——上海市再就业工程扫描》,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50)吴复民:《上海构筑国企改革“保障工程”和下岗人员“民心工程”》,《人民日报》,1996年8月31日,转引自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页。

(51)复旦大学、《解放日报》社上海市再就业工程联合调查组:《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陈明学、孙承叔:《一个奇迹的诞生——上海市再就业工程扫描》,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52)另有仪电4万人(含广电公司)、轻工4.5万人、华谊2万人、电气2.2万人、冶金1.5万人、建材0.8万人。《关于本市扩大再就业服务中心试点的意见》,沪再就办(97)第5号,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0页。

(53)顾光青:《杨浦纺织产业的变迁与转型》,雷新军等:《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研究:上海市杨浦区与日本川崎市的产业转型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4页。

(54)马美菱:《下岗犹努力 勤奋创新业——记市三八红旗手中的几位曾经下岗的女工》,《文汇报》,1997年3月9日,转引自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4页。

(55)陈明学、孙承叔:《一个奇迹的诞生——上海市再就业工程扫描》,分报告20,魏洪钟:《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长远之计在于大力发展教育》,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274页。

(56)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提前退休申请表》,3-57、1-22(1996,9)。

(57)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提前退休申请表》,1-5(1996)、8-2(1997)。

(58)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提前退休申请表》,(1996~2000年),表8-7: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提前退休干部一览表》(1996~2000)。

(59)《菁菁访谈记录》;《伊梅访谈记录》。

(60)市政府文件规定1984年后进厂合同工须解除合同,不作下岗处理。上棉三十一厂档案:政96-1,第13页。

(61)《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5页;陈明学、孙承叔:《一个奇迹的诞生——上海市再就业工程扫描》,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62)《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上海纺织控股(集体)公司再就业服务中心,1996年印制)、《保留劳动关系协议书》,打印件,1998年2月。

(63)12-7分地区基层以上工会职业介绍机构情况(2004年第4季度),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609页。

(64)转引自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9页。

(65)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党97-02,第5、2页;政97-3,第16页。

(66)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7-4,第88页;政98-2,第13页。

(67)《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16页。

(68)分报告17严俊杰等:《25万下岗人员分流状况实录》,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69)《棉纺织压锭企业下岗人员提前退休申请表》三十一棉提前退休申请表10-56(1999.8)。

(70)《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15、18页。

(71)上海《解放日报》1997年3月5日,转引自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9~320页。

(72)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7-2,第3页。

(73)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党97-1,第9页;党98-1,第1页。

(74)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7-4,第91页。

(75)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党98-1,第9、17页。

(76)《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22、23页。

(77)同上,第27页。

(78)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退管会:88-122,第4页;89~165,第1~3页;工99-1,第2页。

(79)林喆:《关于再就业工程的法律思考——析再就业工程中的权利救济现象》,原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转引自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干预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80)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7-3,第11页。

(81)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工99-1,第5页(1999)。

(82)《袁文访谈记录》。

(83)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7-4,第29页。

(84)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档案:政96-4,第1页。1996年5月,溧阳市纺织物资原料公司股金出让给溧阳棉纺织厂,股东出资情况变更为:上棉31厂29.4%,溧阳棉纺织厂70.6%。《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2~4页。

(85)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33页。

(86)壳体企业是国有老企业优良资产投资改制后集中了冗员、不良债务和存量资产的“壳”。壳体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止亏、减亏。朱匡宇:《进一步深化壳体企业管理》(2001.5.10,在纺织控股公司召开的“进一步深化壳体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朱匡宇:《我们一起走过——上海纺织二次创业手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170页。

(87)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12~2003.7)》,第25页。

(88)《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12~2003.7)》,第25~26页。

(89)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的养老院,是工会办的带有企业三产性质的托老院。它的前提是上海纺织系统自1984~1996年长期存在“倒挂”问题,即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通常在1∶0.8~1∶1.5,因此1987年纺织系统成立退管会,解决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蒋昌宁访谈记录》。

(90)《平平访谈记录》。

(91)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7、10、11、19、21、24页。

(92)唐登杰主编:《上海工业年鉴》(2002),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93)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改革发展大事记(1995~2003.7)》,第6、8、19、20、34、35页。

(94)位于长寿路582号。

(95)原是一家织布厂,霍山路890号。1997年5月,纺织局将所有帆布厂及上棉三十厂并入该厂,厂名仍称上海经纬产业用布厂。2000年6月兼并上棉九厂,2001年5月兼并上海灯芯绒总厂。

(96)《袁文访谈记录》。

(97)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工业行业基本情况调查·轻纺行业专辑》,上海,2002年第1版,第41、34~35页。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产业规划处、上海综合经济研究所研究二室:《上海产业发展——1998年》上海市计划委员会,1998年版,第105、107、108页。

(98)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99)期间,年末实有下岗职工人数:10.8万人(1998年)、11.1万人(1999年)、5.6万人(2000年)、0.5万人(2001年)。2-6,历年分地区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人数,2-8分地区企业下岗职工情况(2004)、2-9分地区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人数(2004),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4、165页。

(100)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修志办:《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厂志资料汇编》(1914~1992)第2册,第13页。

(101)《羊城晚报》,2008年8月20日。

(102)荣毅仁:《在纽约美东圣约翰同学会上的讲话》(1987年4月26日),《光明日报》1987年5月8日,第1版。

(103)杨胜群、鲁炜、孔丹主编:《荣毅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155页。

(104)莲莲口述、士秀整理:《五代纺织工人家庭变迁史》。

(105)《平平访谈记录》。

(106)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59页。

(107)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2页。

(108)林喆:《关于再就业工程的法律思考——析再就业工程中的权利救济现象》,原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转引自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299~300、304页。

(109)《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标准》(GB3869-1997),参见百度文库。

(110)张哲:《超越争议的非洲开发:中国在赞比亚的真实存在》,《南方周末》,2010年4月8日。

(111)统计篇: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纺织年鉴》(1997~1999),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12)低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赞比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吴同兴编:《1998年春季,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劳动力成本比较》,《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纺织年鉴》(1997~1999),第247、249页。

(11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14)6-2分行业在岗职工人数和工资,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第435~436页。

(115)表30世界纺织机械主要进口国、地区(1995~2001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年),第319页。

(116)4-5制造业细分类产业人员和平均劳动报酬,张为民主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84页;

(117)199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工业基本情况,《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纺织年鉴》(1997~1999),第352页。

(118)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第253页。

(119)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家用纺织品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第73页。

(120)顾光青:《杨浦纺织产业的变迁与转型》;雷新军等:《城市产业转型比较研究:上海市杨浦区与日本川崎市的产业转型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8页。

(121)《连系·香港,上海世界博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2010年版,第28页。参见www.brandhk.gov.hk/sc/facts/publications/thisishongkong.html。

(122)许坤元:《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第174页。

(123)同上,173页。

(124)表3世界和中国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比重、表5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化纤产量(含00纤维)、表8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合成纤维产量(含PP纤维)、表22中国纺织品、成衣出口的变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第305、306、307、315页。

(125)表1全球商品和纤维制品(纺织品、成衣)出口额、表192002年全球纺织品进出口额前15国(地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编著:《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3/2004),第304、313页。

(126)中国将要实现的工业化必须符合五个标准:科技含量高,即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经济效益好,即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消耗低,即把节约放在首位,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环境污染少,即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先污染后整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能力。百度百科。

(127)2009年11月18日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席时平做客东方网,谈上海纺织——母亲工业的“蝶变”。

(128)中共上海市委党史办、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著:《纺织工业大调整》(口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129)[美]彼得·F.德鲁克著、沈国华译:《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