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开篇
置身国企改革大潮的男女职工们,几乎都承受一番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磨练。1994年9月,上海下岗女工约24万人,约占下岗待业总人数的60%。(37)1992~1995年上海纺织行业净减17万人。(38)于是,上海的国企纺织行业的女职工从中国纺织大军的主力军因瞬间变为下岗职工的身份,成为首批转入上海市劳动力市场的待就业者群体。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几乎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后半生。
上海航空公司在征得民航总局的特批后,在上海纺织局范围内公开招聘下岗女工加入空乘队伍,年龄放宽到26~36岁。1995年1月4日,两千余名下岗纺织女工报考上航乘务员。经过连续四天的面试,应聘者中有18位女工幸运地掀开新的职业篇章。(39)在完成半年的专业培训后,她们飞上蓝天,为上海女性的时尚职场系列中添加了“空嫂”的身影。另外,自1994~1996年11月22日,上海个体经营企业已安置下岗人员18.8万人,成为上海市重要的再就业增长点。(40)期间,三十一棉对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始于1988年,延续至2001年。
转岗与提前退休
早在1988年10月,三十一棉曾制订过《关于试行厂内待退休制度实施办法》,1990年三十一棉为避免少数职工长期待工,规定了周期性轮换办法。由于棉纺织厂职工年龄结构偏高,技能水平较为单一,文化层次偏低(41),部分职工对纺织业信心不足,对企业信心不足,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尤其是女性在40岁以上,男性在50岁以上年龄段的职工存在“走出去没人要,在家里怕人讲”的尴尬处境。(42)厂方针对职工中出现“三心”现象(伤心、担心、灰心),安置工作采用置换分流、厂内退养、补贴扶植、留编挂职、劳务输出、三产吸纳等多种形式操作。由行政拨款设立本厂救急救难基金,对本厂双职工又是双待工的职工予以定期照顾。(43)自1992年用工制度改革到
孙斌、陈明整理:《上海市再就业工程大事记》,孙承叔等编:《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关于上海市再就业工程的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1995年,该厂职工由7115人锐减至4333人,1995年底实际上岗总人数2543人。
三十一棉被明确关停主业,是在1996年一季度。1996年2月,上级公司召开上棉三十一棉定位会议。根据上海纺织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三十一棉的定位是:停止纺织主业生产,关闭企业。平平回忆,“在1996年之前,连我都没有想到三十一棉会关门。当时决定布机车间先关车时,我还以为只是临时、短期停产。后来为下岗职工找工作就是工会的一项工作。我们曾到茶叶厂为下岗人员联系做季节工”。(44)
1993~1996年三十一棉有48名长病假职工办理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中病因以高血压Ⅲ期为多数,计26人,占54.2%;心脏病10人,占20.8%;合计36人,占75%。从丧劳职工的平均年龄看,男工为58岁,女工为46岁。患高血压病的平均年龄:男工在38岁,女工在33岁。上述患高血压病女职工中,有4人曾是挡车工(高血压3人,心脏病1人)。(45)在办理因病职工申请提前退休手续时,三十一棉医务室要查阅职工的病史卡,对慢性病的认定处理,须经纺二医院出具书面鉴定。
上海的再就业工程在市政府直接领导下,以纺织、仪电系统为试点,稳步推进。依据上海市政府1996年7月12日下发的《关于推进上海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再就业工程试点的意见》,再就业工程试点的模式是“建立一个模式、形成两个机制、开辟三个资金来源、界定三项资金用途、强化四个分流渠道”。(46)具体操作分为两条线。一是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系统。7月26日,纺织、仪电两家控股(集团)公司率先成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47)蒋昌宁认为,“1996年上海纺织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设在北京路、四川路,纺织局),下设各系统分中心。这是全国第一家劳动力再就业中心,实际上是劳动力就业的援助中心。由此,上海在劳动力转移中未出现重大波动”。(48)二是建立职业介绍机构。上海陆续建立了400余家职业介绍机构,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招工和求职服务。1996年8月,由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全市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的劳动力供需信息计算机联网渠道,提供7400余个岗位,由纺织、仪电系统的“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了1万多下岗人员就近参加应聘,结果有3000多人通过应聘实现再就业。(49)新华社记者吴复民描述这场新奇的招聘会,“一万余名纺织、仪电系统下岗职工手持‘再就业服务中心’的通知书,到就近的职业介绍所参加招聘面试。他们通过联网的电视显示器,可以了解进场设摊的500余家单位提供的全部招聘信息,像在证券市场一样异地洽谈,进行双向选择,接受免费服务”。(50)据不完全统计,在1992~1995年,上海共有下岗人员86万人次,1996年新下岗23万人次,合计109万人次。到1996年年底,他们中的89万人次重新得到就业机会。1998年尚存待业人员不足20万人。(51)1997年上海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企业下岗待工人员规模为25万人,其中纺织10万人,居首位。(52)一部分离厂的中青年纺织女工转业成为“地嫂”(地铁职工)、“空嫂”(空乘人员)、“商嫂”(商场营业员)、高架道路收费员、清洁工、社区管理人员、家政服务员、钟点工等。(53)在1997年有9位下岗女工和4个由下岗女工组成的集体当选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红旗集体,其中的两位原是纺织女工,她们通过竞争再就业,分别成为地铁驾驶员和民航乘务员。(54)
作为上海再就业工程的试点,纺织系统下岗职工领先一步,既有“优惠”,也不无遗憾。当时上海的再就业工程中相当一部分需要安置的下岗人员具有“三多两低”的特点,即女职工多、年龄偏大的中年职工多、待岗周期长的多;教育文化程度偏低、生活水平偏低。调查显示,下岗职工中女性比例占68.9%;年龄36~40岁的占33.7%,41~45岁的占23.1%;下岗待业期1年以上的占39.5%,2年以上的21.8%。另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截至1996年5月底,全市下岗人员24.13万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2.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者占23.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4.0%;工种分布显示,属于普通工、服务人员的占90.3%,工程技术人员占3.8%,管理人员占5.9%。(55)1996~2000年,三十一棉全线停产,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中,男工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上;女工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在1964年,同样这个年龄段的女职工们,以平均20年以上的工龄,充当着生产第一线的主体骨干。此时,“文化大革命”前进杨浦厂的老青年还未满50岁却面临提前退休。小汤(1948年9月~)于1964年10月进杨浦厂时刚满16岁,1996年8月办理提前退休时48岁,工龄28年9个月,她在申请表中称,“本人系16岁进三十一棉,辛辛苦苦为党为国家工作30多年,作出应有的贡献,把自己的青春与纺织融织在一起。同时也得到企业的肯定和表彰。没想到现在年老力衰了,要想享受企业的回报时,却面临转岗,失业。本人家庭经济原本较差,儿子又在求学之期,现又无力与有知识、有力气的年轻下岗同仁们去竞争就业,为此要求一步到位,让我享受退休职工的待遇”。小丽(1947年11月~)1963年2月进厂,1996年8月已有33年7个月工龄,她在申请表中称,“本人强烈要求提前退休,因为下岗工资只能拿200(元)左右,无法生活,故要求能提前退休,增加点收入,能维持正常生活费用”。(56)小琴(1949年~)于1966年9月进厂,1996年她办理提前退休时,已在家待退4年,故要求一步到位退休。(57)期间,三十一棉办理提前退休的女干部16人,其中车间主任2人、工长3人;支部书记1人、工会正副主席4人;科长3人;技术员2人、科员1人。退休时平均年龄46.9岁,平均工龄28.3年。(58)她们被迫离开曾奋斗不息的职场,独自面对人生旅途的风雨考验。
期间,也有些女工自谋职业。菁菁回忆,“1992年厂里经营滑坡,我业余时间也自学电脑基础知识,掌握了用五笔输入汉字的操作方法,学会用电脑打字。1993年,我无意看到报纸上有企业招聘电脑操作人员的信息,我就自己就去应聘,并且被录用了。当时厂里我的一些同事也陆续有离厂自找工作的。我在1993年离开三十一棉,进入商业系统工作。当时我31岁”。伊梅回忆,“1993年传出三十一棉要倒闭,职工要下岗的消息。科室里也要求大家挑重担,有人动员我先下岗。看到厂里经营不好,我就同意了,第二天就办了待退休的手续。当时我42岁,待退休工资约200元。退休之后,我独自创业,生活得还可以”。(59)
在棉纺织业选择再创业的同时,昔日的挡车女工勇敢地走进就业市场,按照内心的意愿,塑造自己的生活。
进中心
由关停企业组织下岗职工,分别与再就业中心签署《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接受该中心托管,简称“进中心”。1996年4月三十一棉下岗职工1805人(其中退养602人,已分流426人)。(60)7月,市“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成立,它的职责是为停产关闭企业提供政策、资金、岗位等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平稳度过最艰难的阶段。按照“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规定与要求,8月,三十一棉被局、公司正式确定为第一批进“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试点单位。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将三十一棉定为退二进三企业,正式成立三十一厂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站(安置办),隶属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
据1996年《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显示,有关三方分别为:受托方:上海纺织再就业中心(甲方);委托方:三十一棉(乙方);被托管职工:下岗职工(丙方)。主要内容:
乙方因主业停产,在自身分流安置、培训、生活保障发生困难时期,委托甲方对丙方进行管理服务;
甲方接受乙方委托后,由甲方下属三十一棉安置办对丙方进行日常管理;托管期2年;甲方对丙方在托管期间履行培训教育、职业介绍、生产自救、劳务输出、发放生活津贴、提供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管理服务;
丙方签约后,由甲方发给转岗证,可凭证进入本系统或本市劳务市场求职;凭证免费或减费参加本系统举办的各种职业培训班,成绩合格者享受甲方提供的推荐、招聘一条龙服务;凭证可从事组织介绍的集体劳务输出,其收入未达到甲方规定水平的,可给予部分补助;凭证申请个体经营或合作经营,在取得营业执照开业后,甲方收回其转岗证,但可与原单位保持二年劳动关系;丙方在基本生活缺乏保障时,按规定领取本人基本生活补助金;丙方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分配或不参加相关的转岗就业培训,本协议即行终止,收回转岗证,并由乙方与丙方解除劳动合同。
1996年9月签订进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协议的三十一棉职工有2856人。按规定他们由中心托管的两年间,可领取下岗生活费。第一年为225元/月,第二年为185元/月。他们中有些丧偶、家庭离异,配偶已退休或待业,家中有重病患者等特殊情况的,家庭生活就难免陷入困境。(61)
根据1998年上海纺织再就业中心(甲方)、三十一棉(乙方)、下岗职工(丙方)三方签署的《保留劳动关系协议书》,主要协议内容:
协议保留劳动关系期限(至该职工规定的退休日期止,男60岁,女50岁);
协议期间的养老、医疗金,甲方分担丙方在中心托管期限应付费用的62.5%,余下部分由乙方、丙方协商解决;逐年缴纳费用分担:丙方自理养老金个人承担部分,乙方承担其余部分;
本协议履行期,丙方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所在务工单位的规章制度,如有违反,符合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乙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本协议一并终止;
本协议期满时,丙方劳动合同期满的,由乙方办理终止劳动合同手续;经济补偿按《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执行;符合本市规定的退休、退职条件的,可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本协议期满时,丙方原劳动合同未到期的,丙方须做以下选择:(一)自谋出路。劳动关系即行终止;(二)乙方、丙方按规定再续订保留劳动关系的协议,直至劳动合同终止的;(三)丙方就业有困难,可以由企业安置办提供两次就业机会。未尽之事,三方可协商解决。(62)(www.daowen.com)
《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上海纺织控股(集体)公司再就业服务中心)、《保留劳动关系协议书》反映了当时纺织工业大调整时期,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提供过渡性的集中管理服务。期间上海的工会系统职业介绍机构也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牵线搭桥,截至2004年第4季度,上海工会职业介绍机构获得政府职业介绍补贴57万元,累计成功介绍130358人次(下岗失业人员128684人次)。(63)当时在所有的关停企业,由党、政、工各级组织共同承担组织下岗职工的安置分流、职业培训、帮困等工作,尤其是各级工会作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据1997年6月16日《文汇报》报道,1996年纺织系统再就业服务中心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当年有15156人次参加转岗培训,有7075人次上岗,上岗率为46.7%。(64)1996年8月底三十一棉首批2470人进入上海纺织再就业中心(签约率为100%),9月签署《职工委托管理协议书》后,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的三十一棉下岗职工有2856人。12月底全厂共有3146名职工分批与再就业中心签订托管协议。(65)同年三十一棉为帮助下岗职工支付培训费18258元,安排329人(10余种工种),其中120人重新上岗。到1997年底在再就业中心的托管职工1725人。当年三十一棉根据市、局再就业工程关于年老的退出就业、中年的帮助就业、年轻的自谋就业的要求,重点安置1702人(男45岁以下,女39岁以下)。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和生育后一年内(按孩子出生日计算),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998年三十一棉需安置分流的职工为1644人,当年培训271人。在1997、1998两年内,三十一棉共需支付培训费34047元,因企业困难,向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申请3万元下岗职工转岗培训费。(66)1996年9月~1999年3月三十一棉职工累计进中心3695人。其中:提前退休939人,已办预退休189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8人,协保签约2026人(含161人预退休),停薪留职276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143人。(67)
根据有关规定,进入再就业中心的一部分下岗职工可以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纺织再就业中心在1996年7月~1997年6月分流的10.6万人员中,有4万人办理提前退休。(68)1999年12月三十一棉有下岗职工354人享受4050压锭政策,办理退休。按有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条件(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1)纺纱、织布工种中的挡车工;(2)工龄满20年,在挡车工岗位上连续工作满10年;(3)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10年(男性1948年12月1日前出生,女性1958年12月1日前出生);(4)技能单一、再就业确有困难。提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每提前一年减发2%,不满一年则每月按2%的1/12减发。(69)同时,协保工作也正式结束。(70)
救助网
1997年3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在出席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时接受记者采访,他谈到再就业问题,“这些转岗、待岗工人过去都为上海、为国家作出过长期的贡献,我们有责任安排好他们。这是人民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他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努力解决一个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的原则,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是政府和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再就业工程,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71)
在下岗职工进再就业中心托管期间,三十一棉工会曾为一些困难职工提供多种生活补助。1996年底三十一棉共有189人次的下岗职工得到困难补助金总额14075元,平均约77.47元/人次。1997年春节前后有271人次的特困职工得到22357元补助金,平均约82.77元/人次。厂工会从救急救难基金中拨款近万元,用于帮助突遭不幸的下岗职工及其家庭。(72)1997年8月该厂为职工子女开学,共支出补助金近8000元。1998年三十一厂对困难职工(含退休工人)子女的学费补助,基本掌握在小学30元、中学50元、大学100元。(73)此外,1996年8月~1997年3月三十一棉再就业中心对因病、灾造成家庭困难职工的补助金计37432元(460人次,平均约81.55元/人次)。(74)通过多种专项互助金、企业困难补助金,为一部分下岗职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支出,接济家庭急用,提供及时的救助。
1988~1999年正是三十一棉经营陷入困境,面临停业的最后时期,厂工会仍为困难职工、退休职工提供多种实际帮助。1998年9月上海市医疗制度改革,退休工人的医药费从原来企业承担改为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承担。1998年三十一棉报销医药费311.5万元(不包括退休职工住院开支票)。(75)1999年三十一棉调整职工报销医药费的方案:(1)离休干部(及工人)、老劳模、孤老、死亡职工的医药费可当月报销;(2)退休工人中的80岁以上、一老养一老、重病者医药费可年内清欠;住院者支票,足额给付;(3)对拖欠2000元以上医药费者,厂部向退管会拨款1.5~2万元,安排报销。结果在1月8日、2月8日两次清欠690人,计60.4万元,人均不足876元。自2001年1月10日起,三十一棉开始全额解决拖欠退休工人和在职职工医药费,总计支付692万元。2000年12月三十一棉建立因病致贫医疗救助互助会,开辟资助补患大病、重病而造成生活困难职工的爱心渠道。2001年2月三十一厂医疗救助基金成立,筹集25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患大病、重病住院及因病致贫支付医药费困难的下岗职工。(76)2001年7月市总工会推出退休职工住院互助保障计划,三十一棉为6199名退休职工办理参保,投保率95.43%。(77)
该厂对退休职工的关心、帮助以慰问金为主,补助金为辅。慰问对象为高龄、孤老、劳模、特困、住院人员;以临时补助为主,定期补助为辅。1988~1999年厂部支出的定期补助金28443元,567人次,平均50.2元/人次;临时补助188452元,5443人次,平均35.3元/人次;其他专项补助金(住医院、重病、一老养一老、孤老、劳模、病人、90岁以上老人)145826元,3557人次,平均41元;慰问金1397621元,平均53.7元/人次(75岁、80岁、85岁以上老人、子女插队、孤老、重病、特困、老职员)。为退休职工调解(238人次,3年为多次)、解决法律咨询(117人次),1998年退休职工6593人,其中70岁以上2817人。(78)这些也是三十一棉对广大职工的最后服务。
学者林喆认为,劳动权是公民的一种生存权,再就业工程是以对公民就业权的救济为重点,从政策优惠和法律倾斜上实行权利补偿。自觉要求权利补偿是现代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而主动给予或积极支持权利补偿是现代民主政府的职责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的再就业工程对公民劳动权的补偿具有宪法人权保障的深刻意义。(79)三十一棉在经营持续滑坡的背景下,为分担、缓解职工、退休工人医药费、生活补助,做出持续十余年的不懈的努力。
随着三十一棉职工的成批下岗离厂,95%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安置分流,三十一棉长年昼夜开工的景象也在1997年走向尾声。1997年2月22日三十一棉一号门(长阳路1382号)关闭,所有车辆、人员、邮件均改走三号门(河间路31号)。(80)自3月3日浴室开放时间调整为只开放常日班,每天下午4:30~6:00。厂区浴室自3月16日起正式关闭。退休工人原先也是三十一棉浴室的常客,由于居住条件差,在家洗澡困难,认为从养成工做到退休,几十年为国家作贡献,对浴室关闭想不通,要求厂里发洗澡费,后经退管会解释,情绪稳定。(81)袁文回忆,“有位退休老工人曾气愤地对我说过,不管怎么说厂是败在你们手里的”。(82)
1997年3月5日,这个曾经有上万名职工,10万纱锭,2万线锭,1074台布机的大型棉纺织厂的纺织生产全线关停,留厂继续工作的职工约150名。这家曾持续生产90余年的老资格纱厂加入上海纺织行业180个退二进三重点企业之列。多年驻厂的专业消防队已无用武之地,报请杨浦区防火监督处撤销。(83)1997年3月,根据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和华申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十一棉的上级公司)的安排,三十一棉于一季度实行布机全部关停。随后三十一棉(甲方)与溧阳纺织工业公司(乙方)、溧阳棉纺织厂(丙方)达成共同投资建立华新纺织责任有限公司的协议,(84)将一部分纺织生产设备转移到市郊及江苏,设立四个纺纱、织布的生产基地。2000年5月,三十一棉与杨浦区商定以2550万元置换三十一棉织造大楼并改建杨浦区“检察院、法院大楼”;经同意三十一棉以80万元购买河间路200号0.8亩土地作为三十一棉基地。(85)三十一棉这一最后的落幕,在许多三十一棉老职工内心也难免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
2000年6月三十一棉的名称依旧,被纺织控股公司列入壳体企业(86)名单中。2001年4月18日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朱匡宇董事长在纺织局组织的壳体企业厂长座谈会上表示,企业的归宿一是毕业,走出困境;二是三产型企业,三十一棉这样的企业已培养出一批人,以生存的形态存在,也是工业企业发展中退二进三的典型企业。(87)2001年4月经上海市国资办同意(沪国资企(2001)150号),上海申琼房地产公司的国有资产整体划归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三十一棉在完成自身蜕变的进程中,依然展示出先进、标兵的丰采:获得上海市工业系统创建文明工作奖(2001年4月)。(88)
金秋养老院
在安置下岗职工就业期间,三十一棉在眉州路还创办了金秋托老院(后改养老院)。它是上海纺织系统第一家三产养老院,(89)为本厂孤老开办一个养老的家园,也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的岗位。平平回忆,“我长期做工会工作,包括女工生活、退休工人的工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退休女工来哭诉,因为住房小,孩子结婚后,自己就没地方睡,有的只能睡在楼梯底下,也有的只能回乡等,到厂里反映这类情况的主要是居住在厂附近的退休老工人。当时厂里没有空地,无法帮助职工解决住房困难。后来大约在1994年三十一棉子弟小学划归区教育局,我曾想利用校舍办个养老院,但厂领导将该房产给厂的房产部门利用,也没有做成。1989年4月,三十一棉曾在厂区东南部(眉州路592号)搭建过活动房4间约75平方米作为合同工宿舍。1996年三十一棉的外来妹轮换工离厂,原宿舍就空置了。当时厂级党、政、工会领导4人及中层干部等都同意办个养老院。于是这件事由工会做,由厂工会主席具体负责。
参与筹办养老院的是工会系统的7位干部,男2女5,生肖大多是属牛的(1949年出生)。
当时社会上还没有企业办的养老院,在企业的三产范围里,养老院也不被看好。可以说办养老院,我们是自己想,自己去做的”。
“筹办时厂里给了启动资金10万元,养老院的设备几乎都是因陋就简、自己动手解决。当时厂部下岗干部是拿基本工资,部门之间用工都要支付劳务费。我们请厂里白铁间师傅协助将外来妹宿舍的双层铁床改为单人床,在铁床架上包一层人造革的套子。将原来医务室的柜子改成床头柜。用大礼堂舞台、医务室拆下来的地板铺在房间里,在粉刷房间墙面时,我们选择淡紫色,效果很好。厨房是使用压缩液化煤气。为了抓紧装修时间,我们还自己当油漆工。当时我累得痔疮发作,便血。我们也曾到区福利院学习。
开张前,我们一直想为养老院取一个名字,一天我在路上看到‘金秋’两个字,觉得当时正是金秋十月,它是丰收的季节,也暗示人生的黄昏。回来后我和大家一说,都认为这个名字不错,就决定叫金秋养老院。我们到工商、民政机关办营业许可证,开始他们都不受理,因为当时企业办养老院,这是第一家,那些单位也不知道如何办。我们就以上棉三十一厂金秋敬老院挂牌(后来被市总工会作为再就业基地)。到11月开张时有40只床位。我们首先将三十一棉4位孤老从福利院接出来,让他们住进三十一棉的养老院。纺织局工会支持我们,提供被子、毛毯。市总工会提供洗衣机、烘干机。市总工会领导曾来厂关心这件事。后来上海电视台的纪实频道编辑部还跟踪报道。
三十一棉要办养老院的消息一传开,就有厂里老工人来报名入住,一些下岗职工也愿意来工作。当时厂里规定,如夫妻同厂都下岗,可以考虑安排一人进厂办三产。凡是进养老院工作的三十一棉职工也都签合同,根据需要安排岗位。有些男工来想做食堂,但一时护理缺人,就必须先做护理,等食堂需要添人时再安排。也有的人做了几天就不来了。养老院也为三十一棉安置了一部分下岗职工。在招收员工时,我强调一点,必须要有爱心,否则做不好这份工作。养老院最初27名工作人员全是本厂职工。男工一般在食堂、修理、门卫等,女工主要做护理。2位厂医及炊事员也转到养老院。养老院职工的收入不高,400余元,但很有凝聚力。我仍在厂里领薪,我们每到春节都发礼,搞联欢,还组织旅游,养老院多次荣获上级表彰,评为先进集体。
金秋养老院是上海纺织系统第一家养老院,也是上海企业创办的第一家养老院。创办初,按厂里规定免交2年,第3年交10万元,第4年15万元。2000年8月三十一棉投资100万元对养老院进行改建。厨房、卫生间换新,配备空调、电视,床位增加到85个,屋外的地砖、绿化也彻底翻新,当时甚至徐汇区、静安区也有老人慕名要求入住。在1996年~2003年间,金秋养老院被多家报刊采访过,多家电视台也来拍摄录像,有《解放日报》、《文汇报》、《青年报》、上海电视一台、东方电视台、中央经济二台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也做过采访报道。”(90)
1997年金秋托老院被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会评为《上海纺织系统先进集体》,被市总工会评为《推进再就业工程生产自救示范点》。曹莉萍获得中国纺织总会授予的全国纺织工业“巾帼建功标兵”。2000年3月金秋托老院由杨浦区民政局改名金秋敬老院。4月曹莉萍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称号。(91)
2001年,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完成产值113亿元,销售收入210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92)期间,作为一家壳体企业,三十一棉步入“兼并销壳”的最后一程。2003年,三十一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与扩大企业的有效资产,购入了长阳路1312号长阳新苑裙楼361平方米的产权房,作为企业党政工及职能科室的办公场所。(93)2004年5月,新的上级公司整套领导班子到三十一棉来,宣布三十一棉法人代表变更,由公司领导兼任三十一棉厂长。不久,公司又宣布三十一棉和新一棉(以上棉一厂(94)为主,整合上棉九厂有效资产组建而成)同时并入上海经纬产业用布厂(95)。
2005年4月,经纬厂实现合署办公,办公地点在三十一棉原二号门门口(该办公地点原址据三十一棉老职工讲,曾是一纺车间职能组办公楼的旧址),此时已是长阳新苑裙楼的一部分,来自五家厂(即老经纬、九棉、上海灯芯绒总厂、新一棉、三十一棉)的干部在同一屋檐下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并。约在2008年,经纬厂退管会又并入沪东棉纺印退管会,袁文是办理三十一棉有关事项的联系人之一。“有些人想不通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很简单,国家现在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了。但还是应该对工人有合理的安置,现在农民征地后还有补偿。我们这些人就像是三十一棉的守灵人”(96)。
2000~2002年上海市国企棉纺由190万锭压缩到70万锭左右。布机从3.5万台压缩到1万台左右,实现上海棉纺生产能力总量压缩41%(其中国企压缩60%);棉织生产能力总量压缩60%(其中国企压缩75%)。1996年由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出资组建的“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下设21个分中心。已累计托管职工约14.3万人,已分流安置11.6万人,分流率80.6%。纺织系统职工已压缩至24.4万人。1997年纺织系统的三产营业额达50亿元,1999年实现扭亏为盈。2000年国企的主业棉纺织厂由市区迁到市郊建立生产基地,内环线内只有1家合资棉纺织厂。全市各类纱产量14.9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不到2.3%;全市各类布产量3.3亿米,约占全国产量的1.2%。(97)上海的棉纺织业已退出市区经营,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大调整第一阶段也临近尾声。
自1996~2004年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达4700余万人,1997年是最高峰为929.3万人,1998年为594.8万人,到2004年降至153万人。(98)1998~2001年上海国企下岗职工合计28万人,到2003年末,上海的国企没有结转下岗职工,2004年也没有新增下岗职工。(99)持续数年的国企职工下岗第一波“洪峰期”已基本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