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整的阵痛
对国内丰富人力资源的安排利用、使国营工业企业摆脱经营困境,成为1990年代中国工业化推进的两个重大难题。
1978~1995年中国就业人口趋势显示,从1978年的4.02亿,在1990年升至6.47亿,到1995年再增至约6.81亿。同期乡村就业比重分别为76.3%、73.7%、72.0%。(2)1998年,中国就业状况依然严峻。
1.劳动力人口供大于求。据各省劳动部门职业介绍工作情况显示,当年全国求职登记总数1863.37万人次(其中本年求职登记1184.33万人次),而用人登记总数1169.99万人次(其中本年用人登记数934.16万人次),用人登记总数人次约为求职登记人次总数的62.79%;介绍成功的为798.79万人次,约占求职登记总人次的42.9%。(3)
2.求职人员年度增长迅速。当年全国新增人员705118人,其中失业职工133837人(含女职工60421人),富余职工250308人(含女职工99775人),合计384105人,约占新增人员的54.5%;而新成长的失业青年139337人,农村劳动力60221人,合计199558人,约占28.3%,上述失业、富余职工约38.4万人,失业青年、农村劳动力约19.9万人,两类合计新增约58.3万人等待就业。(4)
3.农村劳动力年度增加1000万余人,异地流动就业人数众多,以跨省流动就业为主。1998年末,本地农村劳动力在外流动就业为4423.90万人,其中跨省就业人数2865.35万人,省内跨县就业人数1538.73万人,其中跨省就业人数约占在外流动就业人数(引用注:跨省、跨县人数合计应为4404.08万人,以此计算)的65.06%。当年新增外出流动人数1205.32万人,约占年末在外流动就业总人数(4404.08万人)的27.37%(5)。
1990年代上海国营工业企业系统面临新的转折期。1993年底上海从业人员740.3万人,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370.6万人,约占从业人员的50.06%。(6)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纺织工业曾是市政府安置劳动力的最大产业部门,最多时(1988年)曾有55万职工;但1990年代上海的纺织业已变为亟待关停的“出血口”。1992年纺织局有346个企业,472个生产点,占地400万平方米,亟需通过第二次创业,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来降低资产负债率,安置富余下岗人员,补充企业资本金。(7)1993年底上海纺织局职工448227人(含技术人员43693人),当年有29家老企业被销号,压缩陈旧棉纺锭8.8万锭。(8)1994年11月朱镕基副总理在上海召开企业厂长座谈会,在听取汇报后,他说,“上海纺织过去对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现在有些企业因为历史问题的沉淀和各种因素的冲击,企业成本高、负担重,很艰苦”。(9)同期的杨浦区有外商投资企业216家、企业人数17760人。其中涉及纺织厂19家(占8.8%)、职工2678人(15.1%),投资约702.5万美元、17.12亿日元。(10)显然,小范围的外资注入,并不足以带动沪东纺织工业的重新创业。1990~2000年沪东的9家国营棉纺织厂不同程度缩小规模、处境艰难。(11)上海纺织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蒋昌宁认为,“1978年11月以后,国家进入调整、改革阶段,上海国有纺织对推动周边乡镇纺织企业提高工艺起了关键作用(技术输出、劳动力输出、产品输出),国有纺织也受到强烈震荡。
1.当时这些企业面临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在市场竞争中地位不利。1992年前国有企业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产供销、人财物六大要素是按国家计划运作,企业无自主权。改革初期国企的资金由政府划拨改为贷款,许多企业的贷款,是带了红头文件,硬塞给企业。后又转为股份。1987年9月4日中央下文件,加快对国有企业技术改造,上海成立久事公司。当时是通过对国有纺织落后技术,以国家行为改造,按国际运行规则,由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给设备,企业交产品。由于1988年1美元∶3.57元人民币;1992年1美元∶11元人民币。结果这笔贷款就成为许多企业难以偿还的债务。在棉布生产领域,国企的工缴费(设备折旧、工资、退休金)0.80元,乡镇厂0.35元,国企产品多产压库。
2.纺织企业技术含量不高,职工技能单一,企业很难转行。上海纺织产能设备新度系数普遍是0.6以下(1是标准值,表明是全新厂),标志企业设备老化,这也意味劳动生产率低下,效益低下。19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淘汰初级加工产业,腾出地块进行中心城区改造。
3.国企纺织的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是1∶1.2,严重倒挂。1986年,上海率先进行社保方案的改革摸底调研。当时是由总工会副主席蒋明道领导做一项调查。选择工业系统退休人员最多的棉纺印进行调查,我也参加这项工作。1986年上海棉纺印系统在职职工23.5万人,退休职工17.8万人,两者之比约为1∶0.76。当时这些企业面临市场环境的竞争,却要承担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报销、家属劳保等,加重了老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经营成本。怎么行呢?因此,只有将职工退休、养老问题实行社会统筹解决,才能使国有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12)
德鲁克认为,工业经济的重要事实是:(13)
1.工业经济着眼于未来。它由大型人力和机器资源所从事的长期、连续的生产过程构成。
2.工业经济的成本与未来、现在有关。未来的成本即风险。在工业经济中,利润问题首先是一个函数问题:今天的毛利是否足以抵补明天的风险?
3.适当抵补风险的问题是工业经济的核心问题。“亏损”即经济地生产有用物品的能力的削弱,生产潜力的收缩。防止未来亏损的唯一方式,是今天就留出防止明天风险的适当准备。工业生产的未来成本包括:重置成本(机器成本、人力成本的年度折旧)、精神损耗(设备经济寿命的不可预见性)、固有风险(产品的可接受性和适销性风险)、不确定性(效率和生产率方面的每一次单独提高,都会加剧工业生产不确定性),防范所有其他风险提取的准备,只能从本期生产中提取。社会对企业提出的经济业绩要求与企业自身利益的要求是一致的:避免亏损,即本期生产超过本期成本以后的赢余足以抵补未来的风险。(14)(www.daowen.com)
三十一棉是经营制造业的大型企业,但在长期的主业经营中,各项重大投资决策却无从顾及企业自身防范风险的可能,也未预留防范风险的基金。三十一棉的厂领导只是依据上级部署的相关经营决策(产品调整、设备改建、贷款投资等),调配三十一棉的资源,逐一落实的一个忠实执行者。按规定利润上缴,而成本、损耗、债务由三十一棉承受。1979年三十一棉的十大经济技术指标全面超过历史水平,利润6391.13万元,增长幅度曾居全市棉纺行业第一名,而1991年三十一棉考核指标为全行业倒数第一。三十一棉在1992年获得国家大型二档企业证书(15),1995年获得工业产品销售前500强(第212位)荣誉证书,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92年三十一棉的主业已无米举炊,已经临近停产的终点。12月经上级机构同意,三十一棉从事转让厂区土地使用权,筹款还债。它以5100万元卖价(约合3618元/平方米)将厂区5号门14097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申通房产开发公司建造商品房,年底基本实现利税持平;也为三十一棉的各项还款解了燃眉之急(2万纱锭改造和建造新织造大楼等项目);当年实现利润6.11万元,上缴税金704.2万元。(16)但自1992年以后,三十一棉就深陷亏损严重的泥潭,平均年亏损1000万元~2000万元,到1995年它累计亏损1.1亿元,欠纺织原料公司4000多万元,加上利息共计6000多万元。(17)1994年三十一棉再次动用房地产开发资金,偿还“94专项”贷款本金187万美元,老厂改造贷款274万元,中纺公司、原料公司贷款及有关债务1865万元;为三产公司提供启动资金220万元;弥补历年亏损897万元,使积欠亏损总额下降为637万元,缓解1992、1993年流动资金的紧张。(18)同期纺织系统内这样的企业有一批,后来凡是主业关闭厂家就被统称为“壳体企业”。1996年7月29日经华申公司明确,三十一棉7.1万平方米房产(长阳路1382号)开发由杨浦区建设银行银宏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宏公司)筹办。1997年1月三十一棉收到该厂7.1万平方米(长阳路1382号)土地使用权转让费13769万元的第一笔500万元。(19)厂方以当年得到补偿收入6050万元,弥补历年亏损,归还债务等。(20)三十一棉当时若要还清全部旧账,总金额将突破9250万元(其中仅1998年10月该厂拖欠退休职工医药费一项已近300万元)。12月23日三十一棉再次向新纺织实业公司提交申请缓缴7.1万平方米地块置换的结构调整基金1200万元的报告。1999年3月三十一棉收到市财政退营业税39万元,免征土地增值税1018万元。(21)跌入谷底的三十一棉出路何在?
三十一棉获得大型二档企业证书(上海纺织博物馆提供)
三十一棉获产品销售前500名企业荣誉证书(上海纺织博物馆提供)
退二进三
1987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的政策,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9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出让和转让条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使城市土地利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22)1990年代初,在上海市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上海的国企进入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期。1990年代,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1994年底纺织局提前完成“八五”奋斗目标:三产与二产“二八开”,106平方公里内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与生产点(117户企业,172个生产点)和22.5%的占地面积(90.3万平方米),都实质性地完成土地使用性质的转化。(23)
上海纺织自1992年起压缩初级加工能力,到1996年底,棉纺生产能力已从250万锭压缩到170万锭;1997年又压缩21万锭,全行业已初步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亿元。对此,朱镕基副总理在调研中曾充分肯定上海的经验,指出纺织行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多年重复建设导致棉纺生产能力总量过大,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退休和富余人员比其他行业更多,造成亏损严重、负担沉重和职工生活困难。当前就要把纺织行业的压锭、减员、增效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如果劳动力密集,亏损负债沉重的纺织行业问题解决了,其他行业的问题也一定能解决。(24)
纺织工业的大调整在上海率先启动。1994年11月上海第二织带厂宣告破产关停,它是上海第一家破产企业,国企兼并、破产的序幕也由此在纺织工业拉开。第一步是企业关停扭亏。1995年全市纺织业负债达80%,市政府做出决策:执行对纺织企业的关、停、并、转,对富余人员下岗分流。(25)1998年1月上海纺织实施压锭第一锤。蒋昌宁认为,“国有纺织企业的出路是压锭、减员、转产,具体是八个字:关停并转、破卖送迁,这是在中央决策下,上海纺织自己做的”。(26)“上海纺织压锭的背景是1997年下半年,中央注意到以下四点:全国纱锭总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纺织工业的技术含量,设备的新度系数是0.6以下,上海纺织70%的设备是1930年代前制造的,产品附加值低;1980年代东南亚纺织业崛起(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外资投资(日本丰田公司投资最大),采用欧美先进设备,利用劳动力成本较低,并拿中国的棉纱进行深加工;由此,中国纺织如果不改变,将失去中国纺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中国作为纺织大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也必然被淘汰。于是,当时朱镕基副总理决定全国压锭1000万枚。1998年1月13日选择在原申新九厂打下压锭第一锤,也考虑到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采用动力织布的先驱,1931年申新九厂收购织布局的全部生产设备,使生产得以延续,压锭代表纺织工业承前启后的又一个转折,这一脉络象征近代中国纺织工业演变的一种传承、拓展”。(27)1998年岁末,上海市棉纺锭由1992年220万锭减为100万锭以下,布机压缩2/3。(28)当年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职工降到28万人,比上年净减5万人,再就业中心累计托管11.96万人,已分流安置9.5万人,1997年办理提前退休1.6万人,节约劳动力成本开支4亿余元。(29)于是,压锭、减员、分流,成为1996~2000年上海纺织业演变的主脉络之一。
期间上海的纱厂区也逐渐一展新貌。“1992年的上海市区的浦西片10个区分布着358家纺织企业,约占全市418家纺织企业的85.6%;其中以杨浦区最多,有82家,约占浦西片的22.9%,约占全市纺织企业的19.6%。其中与黄浦江平行的三条东西向干道聚集了24家纺织企业:平凉路、长阳路各有9家,杨树浦路6家”。(30)杨浦区是名副其实的上海纺织大区之一。时隔18年,2010年学者顾光青对杨浦区纺织企业相对集中路段(平凉路、长阳路、杨树浦路、中山北路、唐山路)的35家纺织企业原址变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除1处情况不明),其余34处厂址中有9处被改为居民小区,7处辟设商业设施(银行、超市、菜场、酒店、卷烟、网吧、敬老院)、6处为市政交通设施(水厂、高架道路、加油站、公交车站、码头、机械),5处园区,4处商务楼,2处土地储备,维持纺织业的仅3处。(31)1992年三十一棉的长阳路以北厂区(即5号门地块,占地面积14097平方米)以出售土地使用权的形式给交通银行下属房产公司,随即建造了申通大楼。1997年主业停产后,三十一棉与建设银行下属房产公司合作开发长阳路以南大部分厂区的房产,到1999年已建成商品房长阳新苑68000平方米、荣丰花园(75000平方米)由三十一棉成立的房产公司开发。高郎桥地区的面貌出现整体更新。昔日昼夜生产繁忙的纺织厂区已变成生活舒适便利、环境安静悠闲的市中心住宅区。
三十一棉土地置换兴建的建筑群
当纺织工业庞大身躯退隐上海滩的按钮启动时,生猛的房地产业在沪东、沪西已在圈地淘金。1992~1995年间以纺织企业土地改性在建的主要建筑,竞相在沪西、浦东等地区绽放异彩。1992年有长久大厦(九印染)、中环大厦(被单四厂)、绿寓小区(针布厂)、银鹿大厦(六毛纺织)、银统大厦(大统被单厂)、汉森大酒店(手帕四厂)等;1994年有国安大厦(上棉四厂)、宏源大厦(二织布)、恒达广场(十七漂染)、澳门公寓(色织一厂)、海丽花园(元通漂染)、燕兴大厦(纺织机械专件厂)、金纺小区(印染针织厂)、金汇住宅(针织机械二厂)、荣联大厦(沪西织布厂)、新色大厦(十九毛纺)、永欣花园(申佳复合)等。(32)
上海纺织在经历自身大调整的同时,也变身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第二次创业的先行军。
1996年底,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系统净减员4.5万人,进再就业中心8.5万人,分流率54%,各类转岗培训1.25万人次(重新上岗4400余人次,上岗率37%),业内转岗、三产自行消化6500余人,自谋出路就职4000余人,劳务输出12000余人。(33)1998年上海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70.2万锭压锭任务,全年实现净减员4.1万人,新进再就业中心5万人,成功分流5.5万人。(34)1999年上海完成压锭159480锭,超额完成85.6万锭,净减员6.3万人(其中包括转划电气集团的1.8万人),全年新进再就业中心3.6万人,分流4.2万人。(35)
在国企改制大体结束后,上海纺织开始以崭新的形象登台亮相。1993年上海市国资委在纺织行业率先进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改革试点。由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以出资组建的形式,对原来的19个行业性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建立了14个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一批产权关系清晰、资源配置优化、经济实力强大、经营机制灵活、产业多极拓展、产品系列配套、生产布局合理的大型资产集团。通过第一轮资产重组,“上海纺织控股”形成了与服装、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三大集团:海螺、民光、申达。(36)“上海纺织控股”(上海纺织国有资产的授权主体)站到统领上海纺织第二次创业的前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