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杨浦区的东宫、少年宫与小戏院:上海一个工业区的文化生活

杨浦区的东宫、少年宫与小戏院:上海一个工业区的文化生活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宫、少年宫与小戏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杨浦区也是上海市营造工厂区文化生活园地的示范样板田之一。东宫与少年宫沪东工人文化宫始建于1951年6月,它的由来出自一项提议。沪东工人文化宫的开工奠基仪式于1957年2月7日举行,市、区领导与沪东地区职工5000余人参加祝贺。东宫后花园的绿地东宫是一座多功能的工厂区大型文化会所。东宫也是陪伴沪东少年们长大的地方。

杨浦区的东宫、少年宫与小戏院:上海一个工业区的文化生活

东宫、少年宫与小戏院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杨浦区也是上海市营造工厂区文化生活园地的示范样板田之一。1950年代在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群众文娱宣传生活的组织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时代印记。

东宫与少年宫

沪东工人文化宫(简称东宫)始建于1951年6月,它的由来出自一项提议。当时在市工会联合会(市工联会)召开的全市小型工厂代表会上,沪东地区的小厂代表提出,希望能在工人集居的杨浦区,建造一个工人自己的文化娱乐场所。市工联会研究采纳了这个意见,决定投资200~250万元,在杨树浦择地建造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人文化宫。最后由市工联会、中共杨浦区委、区政府商定方案,由市工联会拨款250万元,选定平凉路南侧(近临青路)地块,由市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建筑。沪东工人文化宫的开工奠基仪式于1957年2月7日举行,市、区领导与沪东地区职工5000余人参加祝贺。(44)1958年7月记者马蓝一篇《在沪东工人文化宫的工地上》的文章,向读者展示这一新式建筑工程的宏伟与奇妙。“红墙、白柱的大厦巍峨庄严。西边进口处,门廊上耸立毛主席的巨大塑像;东首正对平凉路的高楼是一个大剧场,整个文化宫占地约38亩,是马鞍形的”。

img168

沪东工人文化宫,但区境居民习惯称它“东宫”

“我们是先从大剧场进去的,三层高,门楼下是相当宽敞的观众休息厅,顶上是用苏联先进工作法建造的预制板屋顶,天花板上全部是暗灯,墙上有宽银幕电影的音响装置、冷气设备,剧场可容1300余观众。15公尺宽,14公尺深的舞台,吊景设备可以吊动30道布景片,可演大型京剧歌剧,电影将来预备放宽银幕”。

“文化宫本部是工人‘进行俱乐部活动’的地方,房间大约可同时容纳上万人活动。楼上三间大厅是两个展览馆场地,上海工人运动史料陈列馆,楼下科技陈列室,藏书2万册的图书馆有4个大阅览室。文化宫未正式开幕,宫中最近举办歌咏、美术、越剧、说唱训练班,走廊上、教室里到处贴着艺术训练班的开课广告、工人写的读书心得墙报。底层后面是知识宫、棋室、乒乓室、弹子房、电动游戏室”。

在建中的溜冰场原来是一片空地、水塘,“在建筑工人、杨浦区3000多工人义务劳动支援下,臭水浜填没,马上出现全市最大的溜冰场,1350平方米以上,旁边是200~300人的茶室、游戏场(少年乐园)”(45)

1958年10月1日沪东工人文化宫(平凉路500号)落成开放。它占地约2.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凹”字形二层砖木结构大楼,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北侧沿平凉路的围墙内是开放型大花坛,大楼南首的花园嵌入“凹”字形中央,又称中心花园(1533平方米)。(46)申新五厂职工余力回忆,“‘大跃进’时,杨浦区兴建沪东工人文化宫,我们厂的青年人多次去参加义务劳动,我们看着它一天天盖起来”。(47)它的全称是“上海市总工会沪东工人文化宫”(另一处同类建筑群是沪西工人俱乐部)。

img169

东宫后花园的绿地(2010年)

东宫是一座多功能的工厂区大型文化会所。不仅是举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培训职工文娱活动骨干的基地主要设施包括大剧场(占地2226平方米,座位1351个),历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也多在大剧场举行。东宫的图书馆(1958年)有280平方米(阅览室200平方米,座位100个),藏书1万册,杂志60种,外借1000人次。1959年又修建的溜冰场占地1500平方米(可容500人溜旱冰,举办露天表演),篮球场于1960年建成三面看台(容纳上千观众),另有茶室(1959年,322平方米)、糕点工场(1962年,供应大众化点心)。(48)1960年代东宫的活动面积约45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000人娱乐、消闲,是沪东地区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共娱乐场所。

东宫的大剧场是上演最新影剧的场所,内容多侧重表现时代主旋律的作品,演出场次安排也注意适应工厂职工的作息特点。1958年7月东宫大剧场竣工后首场演出是上海艺术剧院的话剧《烈火红心》。为适应运转班工人的作息时间,演出安排为每天三场,连演2个月,场场爆满。10月1日是东宫正式开放的日子,曾举行持续2天的联欢会,参加人数逾万。1960年代前期,不少外地的专业话剧团都在东宫大剧场演出,如《赤道战鼓》(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伊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降龙伏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比翼齐飞》(全国总工会话剧团)、《红岩》(中国青年话剧团),歌剧《江姐》(南京空军文工团)、《洪湖赤卫队》(湖北省歌剧院)等。东宫一度也是上海主旋律精品影剧观摩剧院之一。杨浦厂老职工余力回忆,“我自己看电影就到沪东工人文化宫,凭工会会员证就可以看电影”。这家影剧院在许多沪东的少年心中留下抹不掉的记忆:“上海市总工会沪东工人文化宫,简称‘东宫’,在杨浦区是名气非常大的地方。在小时,这个地方是我们附近唯一可去的娱乐场所”。“小时候一直去这家电影院看电影的,父母厂里发的电影票也都是这家的。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是,在暑假里,发了一张什么关于打仗的票子,因为当时家里没有空调,就一个人冲到电影院去了,看了什么实在是不记得了,只是知道里面好凉快呀!”(49)东宫也是陪伴沪东少年们长大的地方。

设于东宫的区业余艺术学校,对区境的15个市属大厂的职工文艺骨干进行辅导。曾开办设18个系(班):文学、导演、音乐、木刻、国画、新闻通讯、作曲、实用美术、二胡摄影小说诗歌等,举办艺术训练班56个,学员主要是来自沪东地区的基层工厂工人。举办艺校训练班5期,74个专业班,学员3080人。后每年公开招生、择优录取,计470人。1959年6月区职工业余文工团成立,下分11个队(合唱、口琴、民乐、舞蹈、越剧、沪剧、淮剧、曲艺、灯光等),也在东宫定期组织训练活动、组织职工文艺交流演出。(50)东宫组织的影剧演出及各类培训活动都是免费提供职工的文化福利,同时也注意从职工文艺骨干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

img170

沪东工人文化宫的美术教室(上)和舞蹈厅(下)

如今在沪东工人文化宫的网页,不时有人留下感人的童年的记忆:

“这里,是小时候的乐园,从外婆家出来,和弟弟妹妹一路嬉闹走来,10分钟左右的路,地下的游艺室,进门处的哈哈镜,安静的阅览室,小小的湖心亭,还有那个充满回忆的溜冰场。没有大人管前管后的童年,寒暑假疯玩一场”。

“东宫对于我的童年来讲真的真的很重要,记得在上小学前爸爸每天都会带我去东宫玩的,而且那个时候进去还要给他们看会员卡的……还依稀记得里面曾经有10来个哈哈镜,不知为什么每次看每次都可以和爸爸笑得前仰后翻,……”

东宫“离开家里很近,妈妈单位也经常发电影票,所以我经常去,除了看电影,里面还有许多游戏项目,可以赢奖品的,比如套圈、踢球等等,套中,踢中都会有奖品的,我记得我家的那个搪瓷的圣诞老人就是得奖来的,(51)东宫是个置身居民生活区的开放式娱乐城,晨练的老人,厂休日的职工,星期天的少年都可以在那里享受日常生活的乐趣。

杨浦区少年宫(长阳路1600号)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于1960年元旦开放,年均接待少年儿童参与文娱活动近30万人次,距离高郎桥地区仅一个街区。朱先生自1965年分配来杨浦区少年宫工作,与少年宫共同度过近四十个春秋,他回忆,“1959~1960年初上海市搞教育改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当时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团中央也酝酿搞少年之家、少年宫,于是,这件事当时是成为团市委的一项工作。1959年底杨浦区为筹建少年宫的工作抽调干部18人,都是青年,其中有团委干部、企业技术骨干、学校老师、学生等。区委决定要将最好的房子给少年宫使用,当时就选择在宁国路、长阳路的这个小块别墅区,这是当时区里最好的房子,这幢房子是三层独立式小洋楼,原来是教会房产,建于1921年。解放前做过美国海军疗养院。楼下4~5间,3楼2间,隔层里有冷、暖气管道。前面的三幢是附近制药厂的欧洲高级职员住宅。‘杨浦区少年宫’的牌子由当时的区长夏明芳题写的。少年宫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归团区委领导,业务上归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指导”。

少年宫课外活动的主题是教育、娱乐。设施有秋千、坐马、气枪网球场、溜冰场、图书馆、卫生室等。初期“少年宫的活动有自愿参加,也有组织集体参加的。开放时间:平时是下午3点以后,礼拜天及寒暑假期间每天都开放。当时我们通过学校组织的日常活动是向个人发票子、集体组织来活动是凭卡(打钩,分学期、月、周),活动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参加。遇到重大活动,就挑选一些同学来联欢,如六一、八一、国庆及外事接待等。我们有时也组织过一些校际竞赛,如诗歌、通讯、黑板报等。在暑假我们也举办主题夏令营”。

img171

杨浦区少年宫新楼(2003年)(www.daowen.com)

区少年宫图书馆“有5万册藏书,可以外借,押金5角,借书卡是发到学校的,一批约300张,一个学期后换卡,借出的图书收回后,要修补、消毒。图书馆曾组织过不少讲座。‘文革’前,我们请大学教授来谈科普知识,艾青也来过,他是自己要求到工人区来的,他来少年宫讲过诗歌创作。我们在小读者中组织过小故事班、诗社,并且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年文艺》、《儿童时代》期刊有联系,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发表。当时的《少年报》也有小记者团,这些安排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很活泼。由于杨浦区是工厂区,来少年宫的多数是工人家庭的孩子,少年宫也与附近宁国街道的关系更密切一些”。街道少年之家是居住小区为学龄儿童辟设的课余活动室。“1963~1964年,杨浦区还在街道一级建立了一些少年之家。一般由参加里弄工作的待业青年担任少年之家的指导员,一般3~4人,每月每人津贴十几元,街道党委指派其中一人为负责人,每月津贴20元。有一个少年之家设在隆昌公寓。当时一般是在居民委员会办公地辟出一间30平方米的专用房间,有图书阅览、乒乓桌”。(52)中中回忆说,1958年“‘大跃进’时里弄(在秦家弄)居民委员会也办过食堂,有时我来不及在家里吃早饭,就到食堂去吃。公用电话一处在居民委员会(明园村)、另一处在江浦路、霍山路,有专人管理,少年之家也在那里,有一个活动室,放一张乒乓桌,我们有时自带球拍和球去打乒乓,还可以下棋。球拍是父亲给我们买的,球一般是我们自己用零花钱买。过年时我们兄弟还用压岁钱凑起来买过橡皮足球”。(53)“两宫”为工厂区的职工、孩子们提供了单位、学校、家庭之外的知识宝库、欢乐园。

近代沪东地区的图书消费曾长期处于低层次状态。1950年代初期沪东有个体书摊190余个。1950年4月新华书店进入沪东地区,先后建立三处售书点:提篮桥门市部后两处书亭(国棉九厂、劳动公园)。1952~1953年1月在长阳路的大连路、高郎桥添设2处门市部,1955年市新华书店又将高郎桥门市部拨给文化出版社(私方)开设新建书店,这也是高郎桥地区近代以来的第一家书店。1950年代新华书店杨浦区店初期开设在杨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两间手工劳作教室(54)。油毛毡的屋顶,室内是煤屑地面,书店门口仅挂一条横幅为招牌。就是这家简陋书店与2个书亭,当时承担了区境政府渠道的图书发行(1958年9月榆林区另有2家书店、2个书亭),后于1958年10月建成的沪东第一家新华书店(平凉路1467号)成为“东宫”的近邻。(55)由政府出资建造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少年之家、新华书店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居民阅读提供便利的新方式。1964年后区境的新华书店杨浦区店及平凉路门市部两度扩建,面积达636平方米。(56)引翔港居民伊梅回忆,小时候“双阳路两边都是商店,有老虎灶、裁缝店、百货店、南货店、酱油店、烟纸店、理发店、小书摊等,多数是草房,特别小”。“我家斜对面就是一个小书摊,看一本1分钱,我喜欢看书,当时妈妈连一分钱的书也不让我去看。要我做家务事,烧饭、拎水、带弟妹”。(57)1960年代前期,区境经营个体租书摊的有168人、代写书信的有36人、放西洋景(小电影)的8人、个人演唱艺人104人。(58)政府通过建造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少年之家、新华书店等公共文化设施,将职工的业余娱乐、学龄儿童的日常课外活动、书刊阅读逐一纳入政府管理的娱乐场所,寓教于乐。

浦光淮剧团与沪宁戏院

1950~1960年代市政府对私营剧团贯彻改制、改戏、改人(以下简称“三改”)的方针,将戏曲演出逐步纳入由政府领导的运作轨道,娱乐消费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被削弱、抑制。在确立国营剧团的主导地位,扶持业余剧队的同时,私营剧团被缩编、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沪东地区曾是近代淮剧在沪演出的大本营之一,但此时杨浦区仅保留一家淮剧团:浦光淮剧团。它由春光淮剧团与竟成淮剧团合并,另从其他三个淮剧团调入部分演员组成,由杨浦区文化科管辖领导。(59)浦光淮剧团于1960~1962年从区戏曲学馆和剧团自办培训的学员中,补充了20余名演奏人员,演职员有53人。该团兼演传统剧目《阮八姐》、《赵五娘》、《文天祥》等、现代剧目移植剧目如《洪湖赤卫队》、《南方来信》、《松柏长青》、《红岩》、《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等。并到苏州、扬州、镇江、南京、建安等地演出。剧团还以青年演奏人员为主组成“轻骑兵”演出队,到工厂、街道、学校演出,节目大多是自己创作的现代戏。

1950年代初期,沪宁戏院(长阳路1261弄20号)坐落在高郎桥地区的一条里弄里。这家小剧场是一处矮平房加高建成。发起股东是居民黄文亮等20余人,均是当地的苏北移民,彼此是朋友。廼银的父亲也是股东之一。他回忆,“父亲和一些朋友办沪宁戏院,当时好像是300元为1股,父亲只有半股(150元),他也是沪宁戏院的发起股东之一。初期以演出淮剧为主”。(60)在1950年代中期沪宁戏院可算是市区最低档的戏院之一,(61)是高郎桥地区第一家也是唯一的小戏院。它的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座位461只(长条木板凳,后增为750个座位、960个座位),场内有14根柱子,伴奏人员原来是坐在阁楼上伴奏(后来移到台下)。早期戏院夏天没有电风扇,用较大的纸板做成风扇,靠人力拉动调节场内通风,后来安装电风扇、设有公用厕所(水槽式)。沪宁戏院是高郎桥地区唯一的经营性剧场,以演出江淮戏为主。“早期沪宁戏院的票价是分档定价。一般是分三档:0.15元、0.25元、0.35元,没有站票。平时天天演出,分日夜两场。星期天有三场演出(早、中、晚)”。附近的小贩在戏院门口设香烟摊。“来这里演出的剧团有浦光淮剧团等。有些剧团在高郎桥演出期间就借住私房住宿,有些就住在我家,给房钱,一住就是3个月或半年,当时我家可以安排5~6家住宿,其他股东家也有借宿的演员”。(62)沪宁戏院初期也兼作剧团的借宿地,先后曾有50户淮剧演员家庭登记落户,合计家庭人口101人,寄宿搭伙的单身演员40人,随团学员10人。(63)

img172

沪宁戏院平面图

img173

沪宁戏院周边马路与小路

沪宁戏院公私合营后,产权变更,归公方经理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娱乐场所,原股东对戏院经营变动、维修等均无权参与。沪宁戏院公私合营后由于演出少、剧场收入低,入不敷出,无法维修房屋,一直亏本。1960年代前期沪宁戏院上座率大体仅在六成。(64)1961年的票价约0.40元(沪宁戏院、楚城戏院,观众席均为长条板凳)与鞍山戏院(0.34元)、东新戏院(0.25元),(65)同属中低档消费。1961年沪宁戏院的观众人次(239326人次)、上座率(63%)、票款总收入(98781.92元)均在区境上述4家剧场中居第一,累计盈利(9490.22元)居第二。(66)按票价0.4元、每天两场推算,每场约有338名观众。(67)但“这家戏院经营一直不好,亏本,直接影响职工的工资,当时家里全靠妈妈(申五挡车工)的工资开销。戏院稍微好些的时候,年终分红利也只有几元钱,父亲后来在沪宁戏院工作(售票等),月工资30余元,他一直做到退休,退休金49元”。(68)

高郎桥地区长期也是江淮戏露天演出的地区,但在当地的苏北籍居民中,能经常到沪宁戏院买票看戏的人却很有限。廼银的父亲工作时间不能看戏,一般也不大看戏。廼银在小学3~4年级时,是跟老师学吹笛子、拉胡琴,后受邻居影响参加伴奏活动的。蒋家浜居民阿根十几岁就喜欢听戏曲,沪剧、越剧、淮剧、说唱都很喜欢,还学会拉琴,家中兄妹4人中只有他一人喜欢淮剧,他主要是从马路戏才接触淮剧的。“蒋家浜有‘马路戏’,在长浜路、昆明路一带的空地上放几只长凳,天天演戏,围在凳子外的人站着看,演戏时收费,有些人就走开,不给钱,但坐在凳子上的必须给钱,大概1~2角。有时也有说书的书场,有油布拉起来。这些演员不是蒋家浜人,蒋家浜喜欢听淮剧的苏北人较多,都是业余的,没路子(未受过剧团专门训练)”。(69)马路戏与沪宁戏院共同延续着高郎桥地区淮剧的悠悠乡音。

1968年2月沪宁戏院由区政府决定改建成电影院,翻平地坪,拆除14根柱子,改为硬席座椅,内顶衬钙塑天花板,座椅增加为735只,成为长阳路上唯一的复映片电影院,只重复放映的样板戏影片。1972年这家电影院里内似乎是用毛竹搭建、支撑,不宽敞,座位是不隔开的长条凳,很像郊区农村的小剧场。(70)后因戏院建筑年久失修,房屋山墙均已向西倾斜8公分,墙脚风化,雨季临近,戏院有发生倒塌的危险,经区政府批准,沪宁戏院于1975年5月停映、修建。后成为区文化馆的一处房产。

放电影

1950年代初期沪东地区也成为市区电影放映的主要地区之一。1952年11~12月为期一个月的苏联电影周,沪东电影院也成为放映点之一。同期,由政府投资的大型剧场及影剧场相继落户杨浦区,均以放映电影为主。剧场占地大、座位一般上千。如杨浦电影院(1100座,平凉路1730号,占地4061平方米,建筑面积2049平方米,1954年)及区文化馆(1071座,1960年)等。区境居民观赏新影片基本与市中心区同步,1954年8月25日杨浦电影院开业首映影片是彩色戏曲故事片《梁山伯与祝英台》。(71)但区境人均观看影剧次数偏低:1958年约2.6次,1959年上半年约1.5次。(72)1960年两区合并时,营业性电影放映场所已有5家(沪东、杨浦、区工人俱乐部、区文化馆、沪东工人文化宫)。高郎桥地区虽然没有电影院,但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也是电影的小观众。谭先生回忆小时候“我在三育中小学(今宁国路小学)上学,那是教会学校,每周都放电影”。阿根回忆,“小时候我看电影有两个地方,一是杨浦电影院(平凉路、临青路口),另一个是沪东电影院(平凉路的八大埭)。看电影多数是学校组织的”。中中回忆,“当时许昌路的劳动公园旁边杨浦工人俱乐部(73)放电影。有时礼拜天,我和同学去看早早场电影,票价好像是8分钱。也曾去过提篮桥大名电影院、沪东工人文化宫看电影,沪宁戏院我很少去,但去看过电影。上海针织厂放电影我也去过”。杨浦厂老职工余力回忆,“我进厂后喜欢看越剧,到提篮桥的东山剧场看,电影也看,谈恋爱时,我们每周看一次电影,一般到提篮桥看,和平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都去过。”(74)

1960年代初期,区境居民娱乐消费以看电影为主,以电影院、放映队为主要渠道。1963年区境电影观众达4343438人次,其中电影院占65.8%、放映队占34.2%。(75)1960年代中期,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电影放映活动,也是企业配合政治宣传教育的特殊教材之一。对影片的选择、观看的日期、观看对象均由厂工会统一安排、组织,看电影被纳入专题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一。杨浦厂的大礼堂既是会场,也是职工们的观看演出的剧场,惠英回忆,“我上运转班,没有时间玩,当时饭厅里有交际舞,我有小孩后就不去看了。江淮戏也听不懂。记得‘大跃进’时越剧演员王文娟、徐玉兰曾到厂里来,在大礼堂演出”。(76)1960年代中期,大礼堂也兼作工会组织电影宣教活动的场所。1963年厂工会的宣传鼓动费中,组织看电影的支出为3750.37元,参照1964年工会组织电影约45.7元/场推算,1963年组织放映约为82场电影。1964年放映电影耗费5432.25元,约118.9场。1965年为12132.3元,约265.5场。从影片内容看,杨浦厂组织的放映活动也是将电影作为政治宣传教育的教材。

表9-1     杨浦棉纺织印染厂工会组织观看电影、戏曲演出一览表(1964~1965年)

img174

续表

img175

说明:带*由宣传鼓动费支出。

资料来源:工会工作费计算表(1963、1964、1965年),公私合营杨浦棉纺织印染厂工会档案:63-5、6-48、65-1。

同期,区境的节庆电影放映也进入街道。由政府组建的街道文化中心应运而生。高郎桥地区的宁国街道文化中心建于1962年,初期坐落在长阳路宁国路口,占地约30平方米。后迁长阳路1899号(80平方米),有桌球、游戏机、图书外借等。引翔港居民伊梅回忆“宁国街道的文化中心(宁国路、长阳路)有50平方米,里面有黑白电视机,我家就在附近,文化中心门口一般张贴一周电视节目预告,我有时也去文化中心看电视,一个人只要2分钱。我弟弟去看过多次,我很少去”。(77)电影是用工业的方式制造娱乐艺术商品。可以通过声音、画面的复制技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电影取代戏曲表演成为区境居民娱乐消费类别的首选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