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与社区医疗
1950年7月杨浦区、榆林区分别成立了卫生科,次年下设防疫、妇幼、诊疗3个站。1957~1958年两区先后成立卫生局,1960年两区合并后,根据区情专设工业卫生组、工业卫生科,一直延续到1966年底。(36)由于地处工厂区,新中国成立后区境的环境卫生治理以防疫、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如加强水源检测、接种疫苗,防疫成效逐渐显露。1951年6月沪东地区消灭天花,1952年起先后消灭霍乱、白喉。(37)期间,工厂区医疗系统的特点逐渐突出。
区境三级医院系统的起步是从职工医院开始。原教会系统的圣心医院因经济拮据、难以维持,于1952年由市政府接办,并于1954年与“劳二”合并为市立第二劳工医院(简称“劳二”),1958年又改为杨浦区中心医院(简称“杨中心”),成为沪东地区的卫生医疗中心。(38)1959年,原榆林区产院(平凉路335号)被扩建为综合医院,改称平凉医院。(39)随后,逐渐形成市、区、街道三级医疗网络,便利职工、居民就近就医。为加强职业病防治,1956年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组成立由“劳二”医院组织32名医师分重工、纺织、化工、轻工4个组,深入44家劳保厂,进行重点防治职业病的调研。1962年4月“杨中心”在市综合医院系统首先建立职业病科,并承担沪东地区7个区县职业病的业务指导和挂钩任务,1967年又建立职业病实验室。(40)
第二劳工医院(1953年)
杨浦区卫生事务所(引自陆兆珊主编:《杨浦区卫生志》插图)
纺一医院监护室(上海纺织博物馆提供)(www.daowen.com)
区境的妇婴保健医疗始于女工保护。根据沪东工厂区女工相对集中的特点,1951~1953年由区政府出面,将沪东地区开业医生组成3个妇幼保健站(临青路、定海路、引翔港),逐步推广新式接生。新式接生1949年占新生儿的38%,1951年上升为65.5%。1953年杨浦区、榆林区后区政府组织1400名街道妇幼保健干事进行18次妇幼知识培训,推广新法接生。另外培训产婆62人(其中28人成为接生员)。1957年两区的新法接生均上升为98%以上,婴儿死亡率也分别由32.7‰、57.9‰(1953年)降至25.2‰、24.5‰。1960年后未发现新生儿因破伤风死亡。
1953年政府接管沪东纺织工人妇幼保健所,又建立市立第三妇婴保健院,1955年这两家医院合并为杨浦区妇幼所,1956年改名杨浦区产院(1960年称区妇婴保健院),成为区境开展妇婴保健工作的中心。此外,纺二医院也在纺织女工系统开展多项妇科疾病的防治调研,(41)并承担沪东40万纺织职工、家属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区境妇科病防治中心。
1950年代中后期,高郎桥地区居民的医疗服务设施也有所改观。1953年12月第六联合诊所(江浦街道医院的前身,长阳路1234号)开业,这家民营医院是高郎桥地区的首家医院,有2间夹屋,约90平方米,由24名工作人员集资5920元开办,有医师8人。1960年在区卫生局安排下并入江浦街道医院(江浦路847号),为第二门诊部(长阳路1234号)。宁国路街道医院(长阳路1557号)是1960年由区第五、六联合诊所合并成立。初无院舍,延用原诊所的房屋,后暂借中兴机器厂车间开设门诊。(42)1950年代前期,在市郊毗邻地区老式接生依然存在。引翔港老居民阿宝回忆说,“我生过7胎(1949~1963年),都是接生婆上门接生的。生一个小孩给接生婆3元,3尺红布,留她吃一顿饭。这个接生婆是我们同乡人,当时50多岁,在附近有些名气,她是在老家做过接生婆,后来结婚到上海的。我生小孩的时候是用灰袋(里面装些稻草、柴),上面铺一张草纸,我就坐在上面”。蒋家浜老居民阿珍生过6个孩子,死去2个(一男一女),男孩是难产,生下来就不行了。女孩长到5岁时生病死的。她依稀记得,1956年“我32岁生小儿子时,大概是在医院用新法接生的”。蒋家浜居民阿根回忆,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生病,大人会到大仙堂求香灰(不要钱),‘做筷子’,就是请专门做这种事的老人上门,用筷子弄来弄去,祈神保佑。我有一次发烧,也吃过香灰,家里没有人去烧香,有病就上新华医院”。(43)
1950年代中期高郎桥地区大仙堂的香火袅袅不绝,但附近的大医院、街道医院已为居民敞开就近求诊的方便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