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百货公司与低成本商业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沪东商业布局的改造与重建同步启动,不出8年就确立国营商业的主导地位。小店铺、流动商贩却命运多舛。
王顺兴百货商店(杨树浦路1957号)
工人消费合作社—国营百货商店
1949~1955年间,市政府以委托代销、建立消费合作社等形式首先介入基本生活消费品(粮、油、布等)的市场营销,逐步向统购统销过渡。到1954年,国家实行粮油棉统购统销时,沪东地区的64家私营粮店、261家私营油酱店实行经销、代销,(25)26家私营布店也实行经销。同时政府在沪东统筹营建大型职工住宅区:工人新村,配套设施包括:经营门市部2家,菜场7家,熟水店、点心店各6家,以及理发、成衣店等。(26)到1954年沪东地区首批工人新村鞍山新村、控江新村、长白新村,建立3家国营综合商店,下辖网点30余家。新村居民既入居租金低廉的集居式住房,又有享受政府让利实惠的门市部可就近购物,工人新村成为展示上海工人新生活的窗口。
1957年杨浦区工人消费合作社第一门市部由市政府投资64万元,于1959年落成新厦,更名为国营杨浦百货商店(即市百三店,平凉路1489弄)。营业面积2100平方米,职工250人,经营18000个品种商品,成为沪东的购物中心。1958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成立,当年第一批上海牌手表就问世了。(27)7月1日上午市百三店试销“上海”牌手表,顾客盈门。当天出版的《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市百三店今天像办喜事一样,在橱窗上用最显著的地位陈列‘上海’牌手表,功能:17钻、钢背、长三针、防水,售价60元,保用2年。今晨第一批试销100只,一个上午登记超过1000人。”(28)1960年市百三店的销售额1097万元,设有工厂服务部,供应企业所需劳动保护用品。1965年市百三店的经营面积3200平方米。(29)它是沪东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为工厂区提供专用商品的总部。它的门面正与沪东工人文化宫面对面,形成沪东工厂区最热闹的购物、休闲中心路段。
新商业格局的内部调整(www.daowen.com)
由于区境地处市郊接合部,摊贩经营的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政府对摊贩的管理一方面侧重发证、限量经营。1956年区境有固定摊贩8418人,流动摊贩7600人,合计16018人。1956~1958年有5530户摊贩按行业划归各商业公司管理,此后政府停止办理摊贩登记发证,实行限量经营。(30)另一方面是严格对自由贸易市场的监管。高郎桥地区的齐齐哈尔路菜场集市早在民国时期就自发形成,1957年自由市场就在菜场附近路段自发形成。1960年3月因自由市场被奉命关闭,民间自由交易被迫转入黑市。(31)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区政府为了遏制黑市,6~7月先后在定海路、龙江路、高郎桥开设三处“杨浦区农副产品销售服务部”,规定市场价格,8月又开放7个集市。(32)当时杨浦厂工人对于是否可以到自由市场购物也有不同看法,在一些先进生产者的事迹介绍中,也有本人自觉抵制或劝导家属不去自由市场购物的内容。傅莹回忆,她家住沈家桥,“整幢房子四周有自留地2亩农田,种些蔬菜,因为定粮不够吃,也种棉花、小麦、高粱,沟里种芋艿。我家从来不需要买菜,都是吃自己种的菜。自己种的果树有桃子、李子等,不买水果。家里还养鸡鸭、兔子、狗、山羊。当时奶奶在家里种地,种的蔬菜、瓜果吃不完也不允许卖,奶奶有时偷偷拿到小菜场边上去卖。有时在附近借房子的人家也会到我家,一般是半卖半送”。在这些票证交易的背后,也包括一部分居民以城乡自由贸易为生计,或靠民间自由交易的渠道调剂消费余缺。这种低成本的民间自由交易,是参与者的共同需要与选择。1963年3月政府实行压缩自由集市措施,齐齐哈尔路集市等三个集市被关闭。在国营菜场货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由农贸集市缺失往往会给居民带来不便。中中回忆,“小时候齐齐哈尔路有自由市场,沿马路两侧很多菜贩及各种做小生意的人。也有些家庭妇女自设摊头出售卷烟丝。大饼、油条、老虎脚爪等点心都有。1960年代中期以后,马路边的自由市场没有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大约上三四年级,早晨常常到菜场排队,到开秤时家里的大人来买菜”。(33)1967年全区集市贸易均被关闭,仅留的595户个体户残存到1976年。
上海第三百货商店(平凉路1489弄)
票证时期
1955~1970年代后期是城市居民生活物资相对匮乏的时期,民用商品供应渠道被政府集中监控。在大体确立国营商业对商品销售环节的主导地位后,政府对多种基本生活日用品实行严格的计划供应。首先是布、油、粮。1954年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棉布实行计划供应的命令》,次日起在全国实行棉布凭布票供应(直到1983年止,历时30年)。同年实行居民食油计划供应。1955年10月实行居民粮食按人定量供应,1963年4月上海市区居民购粮,实行凭票凭证定量供应。
1960~1980年代中期,区境居民的衣着消费明显下降。1960年代初期,杨浦区的市百三店作为沪东最大的百货店,年销售额占区百货业的58%,但年销售额总体下降。1960年为1097万元,1961年下降为639万元,减少约41.8%,1962年为643万元,1966年为999.1万元,仍未回升到1960年的销售水平。(34)居民的衣食消费被工资、票证供应限制在计划配额的范围。杨浦厂老工人莲莲一家五口人,“我每月买零存整取贴花储蓄4元,到年底就用这笔储蓄做些衣服”。(35)当时杨浦厂不少女工孩子多,家庭经济条件差,在坚持运转班的紧张生产之余,为家人缝衣服、做鞋子。但1964年经济略有好转后,杨浦厂被评为五好职工的女职工们,在五好职工登记表的照片既有朴素的报名照,也有戴纱巾、烫发的形象,也有到平凉路红光照相馆拍张艺术照留念。
在计划配售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时期,居民的日常消费表现为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单一标准,几乎清一色的俭朴穿戴。经营者之间没有竞争,消费者之间也很少体现个性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