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子 军
女劳模的操作奇迹要转化为班组姐妹们的集体操作水平,是一项异常艰难的攀登。不仅要求挡车工各项操作娴熟、敏捷,甚至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检修技能。国棉一厂的杨富珍(本地人)在1950年代初创造了五一工作法,她的名言“布贴心,心贴布,纺纱织布为人民”,她所在的南织乙班被命名为“杨富珍小组”。(60)1959~1962年杨浦厂女工的平均年龄为28~34岁;1963~1965年女工平均年龄上升为36~37岁。均属于生育期,一般都生育1个以上学龄前孩子。1960年代初期,杨浦厂领导对女工生育补助、经期照顾等也制订一些具体措施。1960~1962年享受生育补贴的女工2689人,据此推测1962年杨浦厂女工约在6133人,当年生育的女工约896.3人,约占在职女工的14.6%。另据当年6月一项统计,该厂有130余名女工接受了节育措施。化纤车间、总机械部的孕妇休息室在一季度增加十多条棉被,供怀孕女工工间休息时使用。(61)这些年轻的母亲们也正是生产一线的主力军。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对她们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1959年杨浦厂二纺车间甲班细纱三工区小组创造21支纬纱高产、高效全市第二名的成绩,当选1959年市级先进集体。他们是61位普通职工(其中临时工11人),女工58人,已婚女工47人,共生育有172个孩子,人均约3.7个。其中在第一线的38位挡车工、落纱工(挡车23人、落纱15人)基本上达到棉纺行业三百能手的技术水平。当时她们在班组开展“三查三比”(查机器,查操作,查白花;人与人、机台与机台比,隔日与今日比,班与班比)。通过苦练操作,她们不仅看锭从原来400锭提高到600锭、800锭,操作技术达到三百能手水平标准的占91.6%,平均接头17.5个/分钟,而且她们的口号是:皮圈破,自己胶;摇锭子自己搞;锭子歪,自己敲;接不牢,自己找;钢锭坏了自己调。班组成员个个掌握机械小检修,80%以上成为多面手,有2人达到副工长的技术水平。她们在班组、车间之间,能随时互助协作。不论哪部车,个个都能挡;看到断头多的车,个个都能主动要求支援或调换;全班组人员提早半小时接班,下班后晚5分钟离开,如果接班缺员,她们就连续顶班。她们在班组使用生产成绩牌,将每人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在全组公布,昨天的计划执行情况,今天上班前就知道;上午的生产情况,下午就知道,便于“随时检查,及时摊底”。她们还通过班前小组会、饭后弄堂会,检查计划的落实,做到“人人关心计划、尽到责任”,人人增强了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她们生活上互相关心,用集体的力量克服个人的困难。遇到“有同志开会,不开会的同事就去帮助看小孩、做家务,有时互相串门访问,擦地板、洗衣服,碰到啥做啥”。(62)一人有事,全组帮助,每个职工都时时感受到班组集体的温暖、力量,亲如一家。她们(细纱甲班)在纱锭增加50%、车速提高30%、32%、产量提高37%、65%的情况下生产,在经过三个班的3项考核成绩(皮辊花率、织纱原纱造成次布占总次布率、操作技术比较)横向比较后胜出,这些多子女的妈妈女工创造1959年1~8月,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20支纬纱高产高效全市第二名的成绩。1962年12月杨浦厂职工7970人,其中女职工4949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2.1%。当时入托厂幼儿园的儿童120人,托儿站的幼童320人,在哺乳室的婴孩970人,合计1410人,约占女职工总数的28.5%。(63)这些职工子女从小就被妈妈抱着一起“上下班”,杨浦厂也是他们和妈妈共同的第二个家。
1962年杨浦厂获得市级先进集体殊荣的还有织造车间乙班三工区,22人中以女工为主(占86%,男工3人),老工人为主(21人,占95%,青年1人),挡车工为主(13人)。这13名挡车工的起点并不高,3月的测定成绩显示仅有3人达到300能手的标准。她们的长处在于:(1)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发扬互助的精神。认为“一个人计划完成了,大家不完成没有用,要全小组好才算好”。工区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如小组不少职工体质差,任务紧时劳动力调配有困难。经协商,工区订出工间短休的办法。对生病、产假的职工,小组长带头发动其他同志结伴家访,有家务困难,就帮助解决。每逢停电时,就安排交流经验、操作表演、民主生活会,增强班组的沟通、团结,做到人人为集体、团结一条心。(2)为了提高操作技术,她们制订多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如组织多种观摩学习(厂外、厂内、本组)、小组分析;建立坏布记录制度(日期、车号、坏布名称(百脚、跳花、脱纬等)),作为检查改进、提高质量的依据。为了及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她们每周在班前班后或饭后开弄堂会2~3次,由副工长汇报本组产质量完成情况。(3)改进操作。她们将13名挡车工分成4个技术互助小组,人人都有学赶对象。在学习抢梭子(64)、抢纱头的动作时,为提高抢梭子的速度,凌师傅的手指戳破了,仍坚持反复琢磨、练习,终于体会到抢梭子时手势要斜抓,手的位置要摆得准、摆得稳。孔师傅已50岁,她戴了老花眼镜操作,原来换梭要6~7秒,经过向组内同事刻苦学习,换梭速度缩短到3秒,达到一级能手水平,自二季度起,月月超额完成计划。在5月份,13人中达到杨浦厂的一级能手8人、二级能手4人,标准分别为换梭:3秒内、4秒;主动:94、91;综合接头18~22秒、22~24秒。两者的速度差别也就在1~2秒。6月份全组13个挡车工均达到能手标准,她们的口号是“永远保持先进”。5月上旬甲班三工区一度赶上她们,由于全体职工的努力,她们又反超甲班三工区。结果她们在1~8月连续超额完成国家计划,(65)创造老工人班组当选市级先进集体的奇迹。在1959~1962年间,杨浦厂获得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的共有13个班组,其中生产车间的班组4个(各有一次)。(66)由于操作岗位的测定类别多(5项),集体成员之间差异客观存在,要长时期保持优秀,难度也更高。
在班组竞赛中,评比内容名目繁多,班组之间的差距接近、竞争激烈,女工们往往承担极大的精神压力。1959年杨浦厂有2个市级先进集体。如二纺细纱甲、乙、丙三个班之间三百能手达到率(91.6%、68.4%、83.3%)明显拉开,另两项基本操作的差距微乎其微。如平均接头只数(17.5只/分钟、16.0只/分钟、15.2只/分钟)、平均生头只数(20.3只/分钟,19.0只/分钟、20.0只/分钟)。甲班过去在车间是个平常的小组,1959年春节后,甲班为了响应市委工业会议关于“一个人抵一个半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号召,将原来挡车400锭的,全部扩展到600锭,原来600锭的提高到800锭;21支纬纱从原来车速295转/分钟加快到385转/分钟;千锭时产量从原来30公斤提高到42公斤(创造高产高效全市第二名);21支经纱车速从250转/分钟加快到330转/分钟,千锭时产量从20公斤提高到33公斤。被车间职工誉为“冲在前面,坚持到底,指标总是超额,任务总是提前”。(67)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意味质量难度也相应提高,这对班组的每一个挡车工都是别无选择的严峻考验。
杨浦厂在织造车间分一级能手、二级能手,制订相关的测定成绩指标。织造乙班三工区13名挡车工为了改进操作技术,学习其他班组的做法,人人订立个人保证,有4人保证全月不出次布,另9人保证全月不超过1只次布。(68)由于当时个人测定指标是不分年龄、不论个人身体、家庭情况差异的。因此这类竞赛客观上要求每个挡车工每天都必须不顾劳累、一丝不苟的操作、学习、改进,就像是置身于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棉纺织女工保护(www.daowen.com)
棉纺织业女工的就业期一般约为30~35年,战后进厂的女工到1960年代前期已临近退出生产一线岗位。1962年11月杨浦厂评选出厂先进生产者40人、先进工作者10人,男女各25人,工种分布以挡车23人为主,从年龄、工龄看,一般年龄为26~45岁(36人),工龄在10~20年的有24人,21~30年的有13人,中年人相对比例高些。(69)换言之,这些先进生产者大多数是在未成年期就走上就业岗位,经十余年单项操作实践适应后,才达到操作熟练程度的高端标准。1963年杨浦厂评选市级五好职工69人,男33人,女36人。其中来自一纺、二纺、织造车间的35名女性平均年龄超过37岁,平均工龄超过20年。(70)尽管他们多属幼年从业,有长期重复操作实践基础,经总结、提炼,操作熟练程度在青壮年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随着年龄渐大,他们的体力、精力都逐渐减退,这些快速、精准,近乎机器人动作的连续操作,对于年近40岁的女工来说,无疑是体力、精力的巨大付出。云仙身材高大、壮实,82岁时仍快言快语,声音响亮,她在细纱车间曾是出名的快手,姐妹们送她“强盗”的绰号,她颇引以为自豪。“我做生活(指干活)时手脚快,工资从88元、98元,一直拿到108元。上班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我有2个儿子,家里的衣裳、鞋子都是买的,家务事来不及做,我上夜班时连饭也是在床上吃的”。(71)青年挡车工小刘18岁进杨浦厂,工作4年基本掌握钢丝、并条、粗纱的挡车技术,成为生产上的多面手,她天天提早上班,全年只请半天病假,巡回测定分数全年平均达到95.98分(指标是94分),1963年她22岁当选市级五好职工。(72)她是以全年天天提早上班几乎出全勤工作(只有半天病假),才取得略微超标的出色成绩。由于“厂里的职工如果没有热度,就请不到病假。挡车工一般要做到退休”的惯例,(73)中年女工要适应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克服生理、心理的干扰,长年保持超常充沛的体力,准确敏捷的操作,所承受的体力消耗和精神压力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武先生回忆说,“解放前纱厂没有安装通风设备。工人在车间若戴口罩,可保护工人免受灰尘的伤害,但呼吸空气会有不适应。解放后车间滤尘设备有限,工人操作应该戴口罩,但车间温度偏高,戴口罩操作很不舒服,大家一般都不戴。由于各个车间的湿度要求不同,一般清花、钢丝、粗纱车间50~60度;细纱车间一般60~65度,60度以下容易操作;织布车间湿度最高,70~75度操作才好做。影响车间夏季温度偏高的因素,如机器持续高速运转(细纱锭子达到1万转/分钟)也会发出热量。不开空调的季节,车间是开窗生产;开空调时就要关窗生产。但电风扇制冷效果不够(蒸喷(74)制冷),工人热得吃不消,就要开窗,管理人员要保持车间湿度、温度,不愿开窗,所以在6~8月,车间实际温度达到36℃是惯例”。(75)
纺织工业是一个多机台、高速、连续运转的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振动噪音、冲击噪音和气流噪音,污染十分严重。织布车间噪音最高达104分贝。(76)由于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有影响和危害。据某纺织厂调查显示,在噪声强度100分贝工作环境下工作的146名女工中,出现主要症状有头痛(42.5%)、易怒感(21.9%)、头晕、易疲劳(均18.5%)、睡眠不好(12.3%)、心区痛(8.2%)、耳鸣(2.7%)。(77)
1960年上海纺织工业各行业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74%,比1958年55.98%提高20.02%;手工操作从46.07%下降为26%。(78)同期杨浦厂通过技术革新、改进设备提高生产率,减轻挡车工劳动强度的成果首推半自动落纱机。1960年3月杨浦厂一纺车间青年保全工仇歧贵、侯春林革新试制成功自动落纱机,当月在全厂3种型号60736锭细纱机(27个落纱组、207名落纱工)全部推广使用半自动落纱机。当时全厂有8种型号的细纱落纱机(137224锭,69个落纱组,609个落纱工),采用半自动落纱机的约占44.3%的锭子,约有39.1%的落纱组、34.0%的落纱工可摆脱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仅仅3天全局棉纺织厂已在368300锭子试推行半自动落纱机。另据4月5日《解放日报》报道,仅杨浦区就有13家棉纺织厂推广半自动落纱机。1965年1月市纺织局成功制成半自动落纱机,后在80万纱锭推广采用,使数千落纱工一定程度上减轻体力劳动的强度。3月杨浦厂又革新成果半自动落纱插管联合机,缩短落纱时间,减轻落纱工的劳动强度。(79)1960年代前期,杨浦厂挡车工的个人手工操作潜力已经发挥到近乎极致的境界。支撑她们战胜自我的精神力量,来自朴实、刻苦、勤俭的劳动者本色,翻身感恩之情,和不计个人得失,抢挑重担、竭诚奉献的共和国主人翁共识。她们以朴实、刻苦、感恩、奉献的行动留下自己的脚印。
在棉纺织厂的粗纱、细纱、织布三个主要生产车间,因机器密集、噪声大、湿度、温度偏高,车弄过窄,设施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工健康。尤其是织布车间为保湿,一般不开门窗,出入门有门帘遮挡,终年湿闷。(80)根据1952年6月纺织部颁发《关于降低季节车间温度,改善车间劳动条件的通知》规定,上海市车间温度:细纱车间为38℃、布机车间为35℃。(81)纺织厂挡车女工常年在恒温、湿度、噪声双高、通风较差的环境持续巡回、紧张操作,体力消耗极大。在生产操作中的姿势有站立、行走、俯身、弯腰,操作时双手并用、眼观、手摸、走步。由于纺织女工“怀孕早期过重的体力劳动常导致流产。长期的立位、震动、噪音、紧张操作也易发生流产”。(82)因此对女工在怀孕晚期的工作安排,有“‘要考虑调轻不调重’的原则,如适当减少看车的台数,暂时参加整理工作等,不值夜班,不加班加点”。1958年纺织系统有17个工厂设置21个车间女工卫生室。女工流产率由13.9%(1956年),下降为11.6%(1958年)。(83)杨浦厂在1962年评选市级先进生产者、先进集体的方案中,也特地提到“对女工、艺徒的生产事迹,应考虑其生理条件及技术基础”(84)。在杨浦厂的挡车工个人生产产量、质量考核,或个人操作测定时,对性别因素、女性生理特殊期照顾等也开始有所关注。(85)但杨浦厂仍有个别女工在孕期照样扩台、完成超产任务。如一纺细纱挡车工金师傅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心,她在怀孕期还扩台,40支由4台增加为5台,达到一类水平,月月评为一级奖。阿娟是织布车间的生产组长,她有病仍坚持工作,甚至在怀孕期都不去休息,如果看到有人身体不好,自己就去调病人休息。(86)她们当时坚守挡车岗位,全力以赴,是出于搞好生产的崇高责任感,甚至达到忘我工作的境界。
杨浦厂欢送劳模参加市群英大会(引自三十一棉档案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