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浦奇迹”的背后
1870~1940年代,沪东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持续七十余年的推进,使当地的人口激增,这种人口持续高增长现象被称为“杨树浦奇迹”。(1)期间沪东地区的人口构成、就业分布、就业人口的性别构成、居住形式都逐渐显出工厂区的特点。
1.工厂区的崛起刺激华人人口持续猛增。东区约占公共租界面积48.3%,1900年(始有人口统计)约6.2万人。到1920年杨树浦已有10万产业工人,占全市产业工人的1/3。1935年东区人口已近45.7万人,比1900年净增39.5万人,约为7.4倍;同期东区人口在公共租界人口所占比例从17.7%上升为39.4%,而且华人比例长期保持在97%以上,外侨总人数未超过4万人。1945年该区(杨浦、榆林、新市三区范围)人口为212139人,到1947年增至345055人,解放初期已达454223人,与1900年人口比,50年间增加10倍。(2)研究农业与工业化问题的经济学家张培刚认为,“这种方式的职业转移——持续的或长期的从农业转入其他生产部门——是标志工业化过程的主要特性”。(3)
2.华人居民以外来人口为主。以沪东相邻的三个区为例,1946年外地籍人口的比例分别是91.3%(榆林区)、88.6%(杨树浦区)、44.4%(新市街区),(4)工业区与近郊农业区容纳外来人口有明显差别。据1949年榆林区、杨树浦区外来人口籍贯分析,前四位排序为江、浙、皖、鲁四省移民,两区的上述四省人口数分别约占居民总数的86.82%、87.24%。两区相比,杨树浦区外来人口中江苏人口比例比榆林区高14.4%;女性比例比榆林区高2.0%。(5)这一移民主体是从离乡农民转为在沪贫民,他们是纱厂女工的庞大后备军。近代上海棉纺织工业的崛起曾大量吸纳江南农村人口离乡进厂,使因耕地较少而相对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充裕的工业劳动力资源。
申新纱厂女工工作服(引自杨胜群、鲁炜、孔丹主编:《荣毅仁》
(www.daowen.com)
日商纱厂女工(引自[日]元木光之:《内外棉株式会社五十年史》。)
3.就业人口以工人为主体。由于近代棉纺织工业以女工构成劳动力主体,吸引大批农村女劳动力流向上海工厂区。1949年榆林区、杨树浦区(大体相当于东区范围)居民就业的“三高”十分明显:即15岁以上就业比例高,工人占就业比例高,女工占工人就业比例高。这种“三高”特点表明,近代沪东棉纺织工厂区的形成,导致居民就业偏重务工,形成棉纺织女工相对集中的职业群体。
4.形成工房、棚户简屋与棉纺织厂毗邻共存现象。沪东地区的纱厂工房一般建于1910~1930年代中期;主要分布在南部大型纱厂附近路段,如杨树浦路、平凉路、军工路、定海路、隆昌路、许昌路等处,(6)一般安装自来水、电灯,房租低廉。(7)入居者是纱厂职工家庭,部分工房是单身职工的集体宿舍(如包身工、养成工宿舍)。纱厂工房一般没有石库门里弄的弄口装饰,单幢建筑无围墙、天井。室内布局简单,有些是泥地、统间(集体宿舍)。职员宿舍一般设在新式里弄。日籍职员的工房,水电煤卫齐全,房型分不同等级,配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8)截至1948年,上海市共有工房154处,7099幢,建筑面积925439平方米,其中沪东(杨浦区、榆林区)旧工房建筑面积约占全市旧工房总面积的50.4%,约466260平方米,分布69处地块、4932幢,沪东是市区工房最大的使用区,也是中低收入职业群体聚居区之一。1949年前榆林区、杨树浦区有新式里弄11条,住宅面积119515平方米,其中由工厂建造的有8条,住宅面积94218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8.8%。(9)主要是工厂职员宿舍。1949年底,据市民政局社会调查资料,榆林区、杨浦区的棚户分别为11729幢(间)、8371幢(间)。(10)住户主要是工人、贫民,分布点以纱厂区居多。
表4-1 1949年沪东工厂区居民就业比例对照表
说明:杨浦区档案馆B168-1-744,第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