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翔港市:高昌乡的唯一市镇
明清松江府城是辖境的漕运枢纽,有水路西通大运河,当地手工织成的土布也多经松江府城外销。当时上海县的土布在土布市场也统称“松江布”,闻名东南,民谚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嘉善县)”一说。(6)松江府以“财赋甲于东南”,“自成一都会”。(7)清代上海县是以织助耕,乡民用优质棉布既叩开了致富之门,也形成一连串的棉布市镇。当时县境的稻棉经营重心在浦西淞南耕作地区,那里地势略高,邻近府城松江,是乡民择址定居的宝地。棉布集镇先后主要有龙华、北桥(宋)、乌泥泾(河道在今上海植物园附近,元),七宝、莘庄、闵行、三林塘(明)等。乡民们采用的大弓弹棉、手工三锭纺车、脚踏手工织机,都是由黄道婆(乌泥泾人)改良并传播、推广的手工纺织机具。三锭纺车(一手挽三纱,以足运转)用脚踏转动纺轮,可以腾出一只手,既使纺纱效率提高2~3倍,又操作省力。脚踏织机,可以两手并用投梭,乌泥泾民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三只筒子两匹布”反映了乡民们对黄道婆的尊敬。七宝镇东街以制作三锭纺车闻名,有纺车街之誉。(8)棉布市镇也往往是乡民聚居的首选。如闵行是黄浦江上游一个重要渡口,出入便利,又少水旱之灾,民间有“三世修来住闵行”之说。俞塘在元代有富户俞氏居住,沪谚“有钱难买俞塘北”,晚清竹枝词还有“劝郎莫再经商去,多买俞塘南北田”,反映上海人对落户俞塘的向往不减。土布经营也使田土硗薄的松江府成为江南重赋区之一。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松江府辖2县,垦地占全国0.6%,田赋占全国税粮4%;正统八年(1443年)后因松江税粮拖欠太多,奏定以布代粮,弘治十五年(1502年)松江府垦地占全国0.76%,纳粮占全国3.85%,多于全闽之输将。清代(1846年)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8,齐民四术卷1,农2)也有“松太钱漕不误,全仗棉布”之说。(9)当时地处上海县境东北角边缘地带的引翔乡(范围包括今虹口区、杨浦区的部分),农作物以粮、棉为主,土布也是特产之一,俗称“东稀”。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上海县浦西东北角出现第一处市镇:引翔港市。它位于引翔港与周塘浜交汇处,于明万历年间形成村落,之后,里人周锡璜慷慨解囊,修筑便民石道,西通虹口,村落扩大,遂成集镇。因临近引翔港得名。(10)清代为上海县14个市之一,也是上海开埠前浦西东北角唯一的市镇。
晚清的引翔港市有东西南北四条街,西街之北有后巷,镇上街道总长约1公里。西街最长(约400米),南街最短(约200米)。四街的市梢位置分别在今双阳路口、宁武路东、河间路北、双阳支路南。街口砌有栅墙,安装栅门,晨启夜闭。(11)晚清镇上有居民约500家,以周、沈、万、赵、王,五姓为主。后有安徽移民迁入。自17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王占三在高昌乡行医、种痘,妇孺皆知,为引翔王氏中医世家的第一代,历经百余年不衰,王氏第三代王森澍(1814~1888年)因医术求精,撰有《医方切韵》,并为贫病者施医而享名乡里。第四代王光熙(1838~1906年)载入方志“尤精儿科术,医者坐常满”。(《上海续县志》)(www.daowen.com)
镇上主要的建筑是寺观、善堂。东栅的观音堂(白衣庵)建于明万历年,每逢初一、十五香火盛。西栅口有观音阁(光绪年)、公道所。厚仁堂由里人周锡琮、王森澍等定议筹建,周镐倡捐堂房,周冕倡捐棺木,并出田5亩为义冢。兴建工程于1847年落成,占地11亩。这座善堂的厅堂悬挂着由知县兰蔚雯题款的“惠普桑梓”的匾额,堂产包括在杨树浦的400亩堂田。它以年收租金用于兴办多项地方福利公益事业,每逢年关腊月施粥送衣,从无间断。在镇上周、王、沈、杨等大姓的赞助下,厚仁堂后来又添设义塾、消防水龙、水桶,办理抚恤寡妇、代葬施棺、寄放棺柩等公益设施。(12)清末里人周志容又以“19图少州田70余亩归堂,取租充费”。(13)咸丰年间(1851~1861年),厚仁堂里创办的义塾是引翔乡第一所小学堂,1868年知县将它收为官学,后为引翔小学堂。厚仁堂的先董祠,既是纪念这些造福乡里的先辈们的殿堂,也曾是王氏世医坐堂义诊之地。
王焕崧,字纪台,是引翔港镇王氏名医第三代王森澍之子。父业医、工诗,母亦酷嗜诗,他自幼秉承先祖庭训,习举业,求仕进,后为附贡生。因他通晓经史,善诗文,在乡间设馆授课,兼办地方公益义举。后因家累繁重他散馆经商,仍不废吟咏。1899年丧一子后,“惟望后辈发达而自己不复作仕进想矣”,(14)享年74岁。
王焕崧对家乡的最大贡献是他曾编成《引翔乡志》一卷,(15)这也是引翔乡有史以来记录乡土史迹的唯一历史读本。遗憾的是,在随后的连番兵祸天灾中,这本珍贵的《引翔乡志》与厚仁堂都未能幸免于难,早已无处寻觅,只留下引翔港的地名沿用了百余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